至死不悟造句
成語(Idiom):至死不悟
發音(Pronunciation):zhì sǐ bù wù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一個人堅持己見,不愿意改變或接受別人的意見,即使面臨困境或失敗也堅持不悔改。形容人固執、頑固不化。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這個成語中的“至死”表示堅持到死,不悟表示不覺悟、不改變。至死不悟形容一個人在堅持自己的觀點、信仰或行為時,不愿意改變或接受別人的意見,即使面臨困境或失敗也堅持不悔改。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通常用于形容那些頑固不化,不聽勸告,不愿意改變自己觀點的人。可以用來描述一些固執的人在面對錯誤或失敗時仍然不愿意承認或改正錯誤。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至死不悟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南朝宋時期的《南齊書·劉孝威傳》中。劉孝威是南朝宋的一位重要官員,他在任職期間表現出了極強的固執性格,堅持自己的意見并不聽取他人的建議。最終,他因為不愿意接受皇帝的命令而被處死,因此形成了這個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至死不悟是一個四字成語,由兩個動詞組成。其中,“至死”表示到死的程度,“不悟”表示不覺悟、不改變。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是一個至死不悟的人,無論別人怎樣勸告,他都不會改變自己的想法。
2. 這個學生至死不悟,一直認為自己是對的,不愿意接受老師的指導。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至死不悟”與堅持己見、固執不變的形象聯系起來,想象一個人即使面臨死亡也不愿意改變自己的觀點。可以使用與堅持、不愿意改變相關的形象或故事來幫助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通過閱讀相關的故事、文學作品或者觀察生活中的例子來進一步理解和運用至死不悟這個成語。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是一個至死不悟的人,即使老師說他錯了,他也不肯承認。
2. 初中生:我爸爸是一個至死不悟的人,他總是堅持自己的觀點,不聽別人的建議。
3. 高中生:她是一個至死不悟的人,即使她的決定是錯誤的,她也不愿意改變。
4. 大學生:作為一個成熟的人,我們不能至死不悟,應該接受別人的意見并改變自己。
精品推薦
- 貴南縣05月30日天氣:小雨轉中雨,風向:東北風,風力:<3級,氣溫:21/5℃
- 烏蘇市05月30日天氣:陰轉晴,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26/12℃
- 達日縣05月30日天氣:晴轉多云,風向:西南風,風力:3-4級轉<3級,氣溫:20/3℃
- 鞏留縣05月30日天氣:晴,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24/9℃
- 格爾木市05月30日天氣:多云轉浮塵,風向:西北風,風力:<3級,氣溫:20/11℃
- 葉城縣05月30日天氣:陰,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27/16℃
- 同仁縣05月30日天氣:小雨轉中雨,風向:東北風,風力:<3級,氣溫:23/8℃
- 青河縣05月30日天氣:陰轉小雨,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15/6℃
- 疏附縣05月30日天氣:陰,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26/16℃
- 興慶區05月30日天氣:晴轉小雨,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轉3-4級,氣溫:3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