載戢干戈造句
成語(Idiom):載戢干戈
發音(Pronunciation):zài dì gān gē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戰爭、沖突等不和平的局面,也泛指戰爭和沖突。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載:裝載;戢:收起;干:戰爭;戈:兵器。原意是將戰爭的兵器收起來,表示結束戰爭,恢復和平。后來泛指結束戰爭,達到和平的狀態。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描述戰爭結束,恢復和平的場景。也可用于比喻各種沖突、爭斗的結束,達到和解、和諧的狀態。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史記·項羽本紀》中有一則故事。項羽和劉邦在垓下大戰,項羽兵敗被迫撤退。劉邦派人追擊,項羽的部下曹無傷被劉邦的追兵追上。曹無傷拿起自己的兵器,想要還擊,但是他看到自己的兵器已經破損不堪,于是他將兵器收起來,表示不再戰斗,希望能夠達到和平的狀態。后來人們就用“載戢干戈”來形容戰爭結束,恢復和平。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四個漢字的形式,每個字都有獨立的含義,但結合在一起,表示結束戰爭,恢復和平的意思。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戰爭結束后,兩國領導人莊重地舉行了載戢干戈的儀式。
2. 在這個多年的沖突后,雙方終于達成和解,載戢干戈,共同建設美好的未來。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聯想成一位勇猛的戰士,在戰爭結束后,他將手中的戈收起來,表示不再戰斗,希望恢復和平。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了解更多關于古代戰爭和和平的歷史故事,以及其他與戰爭和沖突相關的成語。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在故事中,曹無傷選擇了載戢干戈,希望結束戰爭,這是一個很勇敢的決定。
2. 初中生:通過學習歷史,我們可以看到很多戰爭結束后,人們都希望能夠載戢干戈,恢復和平。
3. 高中生:這個成語在文學作品中經常出現,它代表了人們對和平的向往和追求。
4. 大學生:載戢干戈是一個很有哲理的成語,它告訴我們戰爭和沖突不是解決問題的最好方式,和平才是最終目標。
-
1、如今我三弟重傷難愈,還望能載戢干戈,就此罷手。 2、建元肇運,戎警未夷,天子少為諸生,端拱以思儒業,載戢干戈,遽詔庠序。 3、見狀,田家百人載戢干戈皆朝后退步。 [查看全部]
精品推薦
- 天山區05月30日天氣:晴轉多云,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20/10℃
- 洛浦縣05月30日天氣:陰,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26/13℃
- 碌曲縣05月30日天氣:陣雨轉小雨,風向:東北風,風力:3-4級轉<3級,氣溫:18/7℃
- 哈密地區05月30日天氣:晴,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23/10℃
- 海北州05月30日天氣:小雨,風向:東南風,風力:3-4級,氣溫:19/5℃
- 新源縣05月30日天氣:晴,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23/9℃
- 稱多縣05月30日天氣:多云,風向:西南風,風力:4-5級轉3-4級,氣溫:21/4℃
- 巴里坤縣05月30日天氣:晴轉陰,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14/7℃
- 臨夏州05月30日天氣:小雨轉中雨,風向:東北風,風力:<3級,氣溫:26/15℃
- 隆德縣05月30日天氣:晴轉小雨,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轉3-4級,氣溫: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