割席分坐造句
成語(Idiom):割席分坐
發音(Pronunciation):gē xí fēn zuò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因爭執或不滿而中斷交往或合作,各自離席分坐。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割席分坐,源自《左傳·僖公十一年》:“齊侯使輿人乞師于楚,楚子辭之曰:‘吾有師,師在席也。’”意為因為某種原因,雙方關系破裂,各自離開原本的位置,不再交往或合作。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多用于形容因為爭執、不滿或矛盾而導致雙方關系的破裂,各自離開原本的位置,不再交往或合作的情況。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中國古代戰國時期的齊國和楚國之間的一次交往。當時,齊國的國君向楚國求師(希望得到楚國的幫助)。楚國的國君以“我已經有師傅了”為由拒絕了齊國的請求。齊國感到受到了冷遇和侮辱,于是決定割斷和楚國的關系,各自離席分坐,不再交往。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割席分坐是一個四個字的成語,其中“割席”表示割斷座椅,離開原本的位置,“分坐”表示各自找一個新的位置坐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們因為意見不合,最終割席分坐,不再合作。
2. 在會議上,兩個團隊因為爭執而割席分坐,導致會議無法繼續進行。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割席分坐”與形象的場景聯系起來,想象兩個人在爭執中突然站起來,割斷椅子,各自找一個新的位置坐下。這樣的場景可以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關于中國成語的學習可以深入研究其他成語的起源、用法和故事,以豐富自己的語言知識。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們班上的兩個同學因為爭吵而割席分坐,不再坐在一起。
2. 初中生:他們之間的矛盾越來越大,最終割席分坐,再也不做朋友了。
3. 高中生:學校的兩個社團因為意見不合而割席分坐,各自組織了自己的活動。
4. 大學生:他們的合作關系出現了問題,最終割席分坐,各自發展自己的事業。
精品推薦
- 獨山子區05月30日天氣:陰轉晴,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26/12℃
- 沙雅縣05月30日天氣:晴轉陰,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24/10℃
- 芮城縣05月30日天氣:晴轉多云,風向:西北風,風力:<3級,氣溫:23/16℃
- 達日縣05月30日天氣:晴轉多云,風向:西南風,風力:3-4級轉<3級,氣溫:20/3℃
- 瑪沁縣05月30日天氣:小雨,風向:東南風,風力:3-4級轉<3級,氣溫:20/0℃
- 伊寧市05月30日天氣:晴,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26/12℃
- 臨洮縣05月30日天氣:小雨轉中雨,風向:東北風,風力:<3級,氣溫:23/11℃
- 烏蘇市05月30日天氣:陰轉晴,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26/12℃
- 莎車縣05月30日天氣:陰,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27/16℃
- 白城市05月30日天氣:多云,風向:東北風,風力:<3級,氣溫:2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