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寒而栗造句
成語(Idiom):不寒而栗
發音(Pronunciation):bù hán ér lì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因害怕、恐懼或寒冷而身體發抖。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不寒而栗是一個形容詞性成語,由“不寒”和“而栗”兩個詞組成。不寒指的是不感到寒冷,而栗指的是因害怕或恐懼而身體發抖的樣子。合在一起,不寒而栗形象地描述了人因害怕或恐懼而感到寒冷并出現身體發抖的情景。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不寒而栗常用于形容人在面對恐怖、驚嚇或害怕的情境下產生的身體反應。比如,當聽到恐怖的故事或看到令人驚嚇的場景時,人們可能會不寒而栗。這個成語也可以用于形容人對某種事物感到十分害怕而產生的身體反應。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不寒而栗的故事起源于中國古代的一個寓言故事。相傳,有一位叫做李廣的將軍,他在戰場上表現出色,所向披靡。有一天,他的騎兵部隊在戰斗中遭遇到了一支敵軍的強大力量,李廣感到非常害怕,不寒而栗。然而,他并沒有因此而退縮,而是勇敢地帶領部隊奮勇作戰,最終獲得了勝利。這個故事中的李廣成為了人們對于不寒而栗的形象化代表。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不寒而栗是一個四字成語,由兩個雙音節詞組成。其中,“不寒”是形容詞短語,表示不感到寒冷;而“而栗”是動詞短語,表示因害怕或恐懼而身體發抖。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當他聽到那個恐怖的故事時,他不寒而栗。
2. 看到那個巨大的蜘蛛,她不寒而栗地尖叫起來。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記憶不寒而栗可以通過將“不寒而栗”與害怕、恐懼的情感聯系起來。你可以想象自己在寒冷的環境中感到害怕,身體開始發抖的場景,以幫助記憶該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如果你對成語感興趣,可以繼續學習其他與情感和身體反應有關的成語,比如“驚慌失措”、“心驚肉跳”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當我聽到老師說要進行一場考試時,我不寒而栗。
2. 初中生:看到那個恐怖的電影場景,我感到不寒而栗。
3. 高中生:在面對重要考試時,我感到緊張得不寒而栗。
4. 大學生:聽到那個惡作劇的計劃,我立刻感到不寒而栗。
5. 成年人:當我看到那個巨大的蜘蛛時,我不寒而栗地尖叫了起來。
精品推薦
- 仙桃05月30日天氣:多云,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28/21℃
- 涇縣05月30日天氣:小雨轉陰,風向:東北風,風力:<3級,氣溫:26/21℃
- 托里縣05月30日天氣:小雨,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17/6℃
- 疏勒縣05月30日天氣:陰,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26/16℃
- 特克斯縣05月30日天氣:晴轉多云,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22/9℃
- 臨猗縣05月30日天氣:晴轉多云,風向:西風,風力:<3級,氣溫:22/18℃
- 河津市05月30日天氣:多云,風向:西風,風力:<3級,氣溫:24/19℃
- 城中區05月30日天氣:小雨轉中雨,風向:東風,風力:3-4級,氣溫:24/10℃
- 輪臺縣05月30日天氣:晴,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24/11℃
- 固原市05月30日天氣:晴轉小雨,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轉3-4級,氣溫:2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