惹是生非造句
成語(Idiom):惹是生非
發音(Pronunciation):rě shì shēng fēi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引起紛爭和爭議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惹是生非是一個形容詞性成語,意思是通過言行或行為引起紛爭、爭議或糾紛。這個成語常用來形容某人故意挑起爭端,或者不經意地引發了一系列的紛爭和矛盾。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可以用來描述某人在言行舉止上不慎,引發了一連串的紛爭和爭議。它常用于貶義,表示某人的行為不負責任,或者有意制造混亂和矛盾的局面。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莊子·庚桑楚》的一篇文章中。文章講述了一個人在廟堂上散布謠言,挑撥離間,最終導致了國家內亂。從此以后,這個成語被用來形容那些故意制造紛爭和爭議的人。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惹是生非由四個漢字組成,其中“惹”表示引起,招致;“是”表示事物的本質;“生”表示產生;“非”表示紛爭、爭議。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經常散布謠言,惹是生非,最后被大家拋棄了。
2. 這個人總是喜歡挑事,不斷地惹是生非,讓人非常討厭。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住這個成語。想象一個人在一個和平安靜的場景中,突然站起來大聲喊出一些激動人心的話,引起了周圍人的爭議和紛爭,從而惹是生非。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如果你對成語感興趣,可以繼續學習其他與“惹是生非”相關的成語,如“無中生有”、“無事生非”等。這些成語都有著類似的意思,可以幫助你更好地理解和運用這個成語。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們之間的爭執都是因為誰先借了鉛筆,真是惹是生非。
2. 初中生:班上發生了一些小事,結果被一些同學無中生有,惹是生非。
3. 高中生:政治課上,同學們對于一個政策的解釋發生了爭議,惹是生非。
4. 大學生:社團里的兩個人因為一點小事起了爭執,結果惹是生非,鬧得很不愉快。
精品推薦
- 海東地區05月30日天氣:小雨轉中雨,風向:東風,風力:<3級,氣溫:26/11℃
- 黃南州05月30日天氣:小雨轉中雨,風向:東北風,風力:<3級,氣溫:23/8℃
- 海西州05月30日天氣:晴轉多云,風向:西南風,風力:<3級,氣溫:22/10℃
- 阿勒泰市05月30日天氣:小雨轉晴,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17/6℃
- 臨夏州05月30日天氣:小雨轉中雨,風向:東北風,風力:<3級,氣溫:26/15℃
- 郎溪縣05月30日天氣:小雨轉雷陣雨,風向:東北風,風力:<3級,氣溫:27/21℃
- 東方市05月30日天氣:多云,風向:北風,風力:3-4級轉<3級,氣溫:32/27℃
- 葉城縣05月30日天氣:陰,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27/16℃
- 大柴旦05月30日天氣:晴,風向:西北風,風力:3-4級轉<3級,氣溫:19/8℃
- 且末縣05月30日天氣:陰,風向:東北風,風力:3-4級轉<3級,氣溫:2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