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之不見,聽之不聞造句
成語(Idiom):視之不見,聽之不聞
發音(Pronunciation):shì zhī bù jiàn, tīng zhī bù wé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事物雖然存在,但無法看見或聽到。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這個成語指的是某種事物明明存在,但卻無法被觀察到或者聽到。它強調了人們對于事物的感知能力的局限性。有時候,這個成語也可以用來形容人們對于某事的漠視或者忽視。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可以用來形容一些看不見或聽不到的事物,比如形容某種現象的微妙之處,或者形容人們對于某事的忽視。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中國古代的《荀子·勸學》一書中。荀子是中國古代的一位思想家和政治家,他在這本書中提到了這個成語來強調人們對于事物的感知能力的局限性。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這個成語由四個漢字組成,其中兩個動詞“視”和“聽”表示觀察和聽覺,兩個“之”表示的是連接關系,兩個“不”表示否定。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存在就像是視之不見,聽之不聞一樣,完全被忽視了。
2. 這個問題一直存在,但是大家都視之不見,聽之不聞。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這個成語與類似的情境聯系起來,比如想象自己站在一個黑暗的房間里,看不見任何東西,也聽不到任何聲音,來幫助記憶這個成語。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通過閱讀更多的例句和相關的故事來加深對這個成語的理解和記憶。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黑夜中的森林里,有很多動物是視之不見,聽之不聞的。
2. 初中生:有些人的存在就像是視之不見,聽之不聞一樣,完全被忽視了。
3. 高中生:社會問題一直存在,但是大家都視之不見,聽之不聞。
-
1、凡天道鬼神,視之不見,聽之不聞,索之不得,不可以治勝敗,不能制死生,故明將不法也。2、先天之氣,為生物之祖氣,乃自虛無中來,為萬象之主,天地之宗,無形無象,無聲無臭,視之不見,聽之不聞,搏之不得。3、視之不見,聽之不聞;包羅天地,養育群生;觀無之妙,得有之徼;常無常有,同謂之玄;玄之又玄,太上太... [查看全部]
精品推薦
- 阿克蘇區05月30日天氣:多云轉晴,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26/13℃
- 和靜縣05月30日天氣:晴,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23/12℃
- 葉城縣05月30日天氣:陰,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27/16℃
- 莘縣05月30日天氣:小雨轉多云,風向:東風,風力:<3級,氣溫:27/17℃
- 庫車縣05月30日天氣:晴,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24/10℃
- 德令哈市05月30日天氣:晴,風向:西北風,風力:3-4級轉<3級,氣溫:17/8℃
- 廈門市12月01日天氣:多云,風向:東北風,風力:4-5級,氣溫:19/14℃
- 白沙縣05月30日天氣:多云,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33/23℃
- 且末縣05月30日天氣:陰,風向:東北風,風力:3-4級轉<3級,氣溫:26/11℃
- 阿勒泰市05月30日天氣:小雨轉晴,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