詰屈聱牙造句
成語(Idiom):詰屈聱牙(jié qū áo yá)
發音(Pronunciation):jié qū áo yá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辯論時言辭犀利,彎曲晦澀,難以理解或解釋。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詰屈聱牙形容辯論時的言辭難以理解或解釋,通常是指辯論雙方的觀點、理由等相互交鋒,語言上的爭辯不斷扭曲、晦澀,難以得出明確的結論。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辯論、爭論或爭執的場合,特別是當辯論的雙方言辭難以理解、扭曲晦澀時,可以使用這個成語來形容。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莊子·外物》中有一則寓言故事,講述了兩只鳥辯論的情景。一只鳥抓住了一條魚,另一只鳥問它:“你為什么要抓住魚?”第一只鳥回答:“我抓住魚是因為我需要吃。”第二只鳥繼續問:“你為什么需要吃?”第一只鳥回答:“我需要吃是因為我需要活下去。”第二只鳥再問:“你為什么需要活下去?”第一只鳥回答:“我需要活下去是因為我需要抓住魚。”這樣的循環辯論讓人難以理解和解釋,因此形成了成語“詰屈聱牙”。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詰屈聱牙由四個字組成,其中“詰屈”是動詞短語,表示辯論時言辭犀利,扭曲晦澀;“聱牙”是名詞短語,表示難以理解或解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觀點總是詰屈聱牙,讓人很難理解。
2. 這場辯論中,雙方的論點都詰屈聱牙,沒有取得共識。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將“詰屈聱牙”拆分為“詰屈”和“聱牙”,可以聯想到兩只鳥辯論的故事。同時,可以用形象的方式想象一只鳥的嘴巴被扭曲得很奇怪,難以解釋清楚,進而聯想到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形容辯論、爭論的成語,如“爭論紛紛”、“爭分奪秒”等。同時,也可以學習相關的辯論技巧和溝通技巧,提高自己的辯論能力和表達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上課講解的時候,有些難懂的知識點總是詰屈聱牙,我聽不懂。
2. 初中生:辯論比賽中,對方的觀點總是詰屈聱牙,很難反駁。
3. 高中生:文學課上老師解析的一些古詩詞,語言很詰屈聱牙,需要仔細品味。
4. 大學生:在論文寫作過程中,有時候表達自己的觀點會詰屈聱牙,需要不斷修改。
精品推薦
- 隆德縣05月30日天氣:晴轉小雨,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轉3-4級,氣溫:23/9℃
- 康樂縣05月30日天氣:小雨,風向:東北風,風力:<3級,氣溫:26/15℃
- 積石山縣05月30日天氣:小雨轉中雨,風向:東北風,風力:<3級,氣溫:26/15℃
- 澳門05月30日天氣:多云,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33/28℃
- 澤州縣05月30日天氣:多云,風向:南風,風力:<3級,氣溫:22/13℃
- 舟曲縣05月30日天氣:陣雨轉小雨,風向:東北風,風力:<3級,氣溫:28/18℃
- 烏魯木齊縣05月30日天氣:晴轉多云,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20/10℃
- 文縣05月30日天氣:小雨,風向:東北風,風力:<3級,氣溫:31/20℃
- 烏魯木齊市05月30日天氣:晴轉多云,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20/10℃
- 縣05月30日天氣:小雨轉中雨,風向:東北風,風力:<3級,氣溫:2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