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飧露宿造句
成語(Idiom):風飧露宿
發音(Pronunciation):fēng sūn lù sù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在戶外無處可去,只能在風雨中露宿。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風飧露宿是一個由兩個詞組成的成語,風飧指吃食不足,露宿指在戶外露天過夜。這個成語形容人們沒有住處,只能在戶外無處可去的情況下,不得不忍受風雨露水的困苦。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常用于形容無家可歸、無處安身的困境,也可以用來形容旅途中的艱苦環境或者臨時住宿條件惡劣的情況。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中國古代的一個故事。相傳,宋代文學家蘇軾曾經因為政治問題被貶到黃州(今湖北黃岡市)。在貶所途中,蘇軾與幾位同被貶的文人一起行走,途中風雨大作,他們只好在路邊的樹下避雨,吃些干糧。蘇軾寫下了這段經歷,并用了“風飧露宿”這個成語來形容他們的困苦境地。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風飧露宿是一個由兩個形容詞和一個動詞組成的成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在戰爭期間,許多士兵不得不風飧露宿。
2. 他因為失去工作而無家可歸,每天只能風飧露宿。
3. 這個旅行團的住宿條件很差,大家都要風飧露宿。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風飧露宿與在戶外露宿的困境聯系起來,想象自己被風吹著,被露水打濕,沒有一處可以避風避雨的地方。可以通過多次重復和實際運用來加深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關于中國古代文人的故事,如蘇軾、杜甫等,可以更深入地理解這個成語的含義和背后的文化內涵。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去露營的時候,忘記帶帳篷了,只好風飧露宿了一晚上。
2. 初中生:在地震中,很多人失去了家園,不得不風飧露宿。
3. 高中生:那個藝術家為了追求夢想,放棄了穩定的生活,選擇了風飧露宿的生活方式。
精品推薦
- 聊城市05月30日天氣:小雨轉多云,風向:東北風,風力:<3級,氣溫:27/17℃
- 拜城縣05月30日天氣:晴,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25/9℃
- 臺中市05月30日天氣:多云轉陰,風向:北風,風力:3-4級轉<3級,氣溫:33/24℃
- 阜寧縣05月30日天氣:陰,風向:東北風,風力:<3級,氣溫:22/18℃
- 疏附縣05月30日天氣:陰,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26/16℃
- 西沙群島05月30日天氣:多云,風向:西北風,風力:3-4級轉4-5級,氣溫:33/28℃
- 麻城市05月30日天氣:多云,風向:北風,風力:3-4級轉<3級,氣溫:28/22℃
- 且末縣05月30日天氣:陰,風向:東北風,風力:3-4級轉<3級,氣溫:26/11℃
- 共和縣05月30日天氣:小雨轉中雨,風向:東南風,風力:<3級,氣溫:21/8℃
- 民和縣05月30日天氣:小雨轉中雨,風向:東南風,風力:3-4級轉<3級,氣溫:2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