錙銖較量造句
成語(Idiom):錙銖較量
發音(Pronunciation):zī zhū jiào lià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斤斤計較,爭吵不休,為了一點小事而爭執不休。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錙銖,古代貨幣單位,指小錢;較量,爭斗、比較。這個成語形容人們為了一點小事而斤斤計較,爭吵不休,無法妥協或達成共識。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爭吵、爭斗、爭論等場合,表示雙方都非常執著于一點小事,不肯讓步。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古代中國有位名叫蔡桓公的賢臣,他非常注重細節,對待國家財政非常謹慎。有一次,他在江邊遇到了一個乞丐,乞丐向他要了一文錢。蔡桓公覺得這是個小數目,沒有給乞丐,結果乞丐非常生氣,對蔡桓公說:“你就是那個錙銖之人!”從此以后,人們就用“錙銖較量”來形容斤斤計較,爭吵不休。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錙銖較量為四字成語,由兩個名詞組成,形容斤斤計較。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們兩個人為了一點小事在錙銖較量,整個會議都陷入了僵局。
2. 我們應該放下個人利益,不要為了一點小事而錙銖較量。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錙銖較量的發音“zī zhū jiào liàng”與“斤斤計較”這個詞語的發音“jīn jīn jì jiào”進行聯想,兩者發音相似,有助于記憶該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其他類似的成語,如“斤斤計較”、“爭執不休”等,加深對爭吵、爭斗類成語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和同桌為了一支筆錙銖較量,最后老師讓我們兩個都寫檢討。
2. 初中生:班上兩個同學因為一點小事錙銖較量,結果鬧得很不愉快,互相都不理對方。
3. 高中生:為了一點小事,他們兩個同學錙銖較量,最后導致了友誼的破裂。
精品推薦
- 康縣05月30日天氣:多云轉小雨,風向:東北風,風力:<3級,氣溫:27/16℃
- 伊吾縣05月30日天氣:晴轉陰,風向:西北風,風力:3-4級轉<3級,氣溫:14/4℃
- 瑪曲縣05月30日天氣:陣雨轉小雨,風向:東北風,風力:<3級,氣溫:16/8℃
- 西沙群島05月30日天氣:多云,風向:西北風,風力:3-4級轉4-5級,氣溫:33/28℃
- 奎屯市05月30日天氣:陰轉晴,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26/12℃
- 特克斯縣05月30日天氣:晴轉多云,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22/9℃
- 瓊海市05月30日天氣:多云,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35/26℃
- 伊寧縣05月30日天氣:晴,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26/12℃
- 青河縣05月30日天氣:陰轉小雨,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15/6℃
- 和田市05月30日天氣:陰,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2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