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緇削發造句
成語(Idiom):披緇削發(pī zī xuē fà)
發音(Pronunciation):pī zī xuē fà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披緇削發是指古代僧人剃度出家,披著黑色的袈裟,剃去頭發。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披緇削發是佛教中出家人的儀式,表示放棄世俗的束縛,追求精神的凈化。披緇指的是穿上黑色的袈裟,削發則是指剃去頭發。披緇削發象征著修行者拋棄塵世的欲望和個人的自我,以追求心靈的寧靜和智慧。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披緇削發一般用于形容人放棄世俗的享樂和個人的私欲,追求高尚的理想和境界。也可以用于形容人徹底改變自己的生活方式和價值觀。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披緇削發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佛教的創始人釋迦牟尼。傳說釋迦牟尼在成道前是一位王子,后來他拋棄了王位和奢華的生活,剃發出家,開始了他的修行之旅。這個故事啟發了無數人去追尋內心的寧靜和智慧,也成為了披緇削發這個成語的來源。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成語“披緇削發”由四個漢字組成,其中“披”和“削”是動詞,表示動作;“緇”和“發”是名詞,表示具體的事物。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披緇削發,成為一名出家人,專心修行。
2. 她披緇削發,放棄了名利,追求內心的寧靜。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的方式記憶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人披著黑色的袈裟,剃去頭發,表示放棄世俗的欲望和個人的私欲。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了解更多關于佛教和出家人的知識,深入了解披緇削發的背后的含義和意義。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們聽了老師講述了佛教故事,知道了披緇削發的意義。
2. 初中生:他們在歷史課上學習了佛教的發展歷程,了解了披緇削發的儀式。
3. 高中生:他們在文學課上學習了佛教文化對中國古代文學的影響,并用披緇削發來形容主人公的內心轉變。
4. 大學生:他們在哲學課上研究了佛教的思想,深入探討了披緇削發的哲學意義。
精品推薦
- 福海縣05月30日天氣:陰轉晴,風向:北風,風力:3-4級轉<3級,氣溫:20/9℃
- 阿瓦提縣05月30日天氣:多云轉陰,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26/12℃
- 疏勒縣05月30日天氣:陰,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26/16℃
- 德令哈市05月30日天氣:晴,風向:西北風,風力:3-4級轉<3級,氣溫:17/8℃
- 茫崖05月30日天氣:晴,風向:西北風,風力:3-4級轉<3級,氣溫:17/8℃
- 瑪曲縣05月30日天氣:陣雨轉小雨,風向:東北風,風力:<3級,氣溫:16/8℃
- 彭陽縣05月30日天氣:晴轉小雨,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轉3-4級,氣溫:25/11℃
- 白堿灘區05月30日天氣:多云轉晴,風向:西風,風力:4-5級轉<3級,氣溫:22/13℃
- 石河子05月30日天氣:晴轉多云,風向:東北風,風力:3-4級轉<3級,氣溫:26/13℃
- 澤庫縣05月30日天氣:小雨轉雨夾雪,風向:東風,風力:3-4級,氣溫: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