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四起造句
成語(Idiom):烽火四起
發(fā)音(Pronunciation):fēng huǒ sì qǐ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戰(zhàn)亂頻繁,火光沖天的景象。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烽火,指古代用來傳遞戰(zhàn)爭信息的火炬或烽燧;四起,指四處升起。成語“烽火四起”形容戰(zhàn)爭頻繁,火光沖天的景象,暗示戰(zhàn)亂連綿不斷,社會動蕩不安。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描述戰(zhàn)爭頻繁的時期,也可用于形容各種動蕩、紛亂的情景。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成語“烽火四起”出自《左傳·哀公十一年》:“軍吏曰:‘烽火四起,國亡不久矣。’”這句話出自春秋時期魯國國君哀公十一年,當時戰(zhàn)爭頻繁,烽火不斷,形勢危急。這句話意味著戰(zhàn)亂連綿不斷,國家將要滅亡。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謂結構,主語是“烽火”,謂語是“四起”。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國家近年來戰(zhàn)爭頻繁,烽火四起,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
2. 在歷史的長河中,有過很多次烽火四起的時期,人們應該倍加珍惜和平。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成語“烽火四起”。可以想象在戰(zhàn)爭時期,烽火四起,火光沖天,形成一幅熾熱而危險的畫面,以此來幫助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中國古代戰(zhàn)爭史,了解不同歷史時期的動蕩局勢,以及相關的成語和典故。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在歷史課上,我們學到了烽火四起的時期,那真是太可怕了!
2. 中學生:這本歷史小說講述了一個烽火四起的時代,主人公在戰(zhàn)亂中歷經磨難,最終取得了勝利。
3. 大學生:我們正在研究一個時期的歷史,那時烽火四起,社會動蕩不安,我們要深入了解其中的原因和影響。
精品推薦
- 運城市05月30日天氣:晴轉多云,風向:西風,風力:<3級,氣溫:25/20℃
- 麥蓋提縣05月30日天氣:陰,風向:無持續(xù)風向,風力:<3級,氣溫:28/15℃
- 芮城縣05月30日天氣:晴轉多云,風向:西北風,風力:<3級,氣溫:23/16℃
- 稱多縣05月30日天氣:多云,風向:西南風,風力:4-5級轉3-4級,氣溫:21/4℃
- 達坂城區(qū)05月30日天氣:晴,風向:無持續(xù)風向,風力:<3級,氣溫:22/6℃
- 卓尼縣05月30日天氣:陣雨轉中雨,風向:東北風,風力:<3級,氣溫:21/9℃
- 石河子05月30日天氣:晴轉多云,風向:東北風,風力:3-4級轉<3級,氣溫:26/13℃
- 臨高縣05月30日天氣:多云,風向:無持續(xù)風向,風力:<3級,氣溫:34/24℃
- 宣城市05月30日天氣:小雨轉陰,風向:北風,風力:<3級,氣溫:27/21℃
- 裕民縣05月30日天氣:小雨轉晴,風向:無持續(xù)風向,風力:<3級,氣溫: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