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袂而起造句
成語(Idiom):投袂而起
發音(Pronunciation):tóu mò ér qǐ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投袂而起是指因憤怒或激動而一拍衣袖站起來,表示義憤填膺、奮起反抗的意思。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投袂而起源自古代的禮儀,當人們感到憤怒或激動時,會一拍衣袖站起來表達自己的情感。這個成語形象地描述了人們在面對不公或不義時,激發內心的義憤和反抗精神。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投袂而起常用于書面語和口語中,用來形容人們義憤填膺、奮起反抗的情景。它可以用來描述個人或集體在面對不公平、不正義的情況下,表達自己的憤怒和不滿,并積極采取行動。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投袂而起最早出現在《左傳·昭公二十九年》中,記載了一個發生在春秋時期的故事。當時,魯國大夫季文子聽說晉國的公子重耳被其弟弟公子重華排擠,便感到非常憤怒。他一拍衣袖站起來,表示將為重耳討回公道。這個故事成為了投袂而起這個成語的來源。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成語投袂而起由四個詞語組成,其中“投袂”表示一拍衣袖,而“而起”表示站起來。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當聽說有人欺負了他的朋友,他立刻投袂而起,表示要為朋友討回公道。
2. 在面對不公正的待遇時,我們應該投袂而起,不畏艱難,堅持自己的正義。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投袂而起”與憤怒或激動的情緒聯系起來記憶。想象自己看到不公平待遇時,憤怒地一拍衣袖站起來,表達自己的義憤和反抗。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相關的成語,如“義憤填膺”、“奮起反抗”等,來擴展對于表達義憤和反抗精神的詞匯和表達方式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當我看到同學被欺負時,我投袂而起,幫助他們解決問題。
2. 初中生:在歷史課上,我們學到了很多英雄人物投袂而起,為國家和人民奮起反抗。
3. 高中生:面對社會的不公平和不正義,我們應該團結一致,投袂而起,為改變現狀而努力。
精品推薦
- 焉耆縣05月30日天氣:晴,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24/11℃
- 高雄市05月30日天氣:陰,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34/26℃
- 澤州縣05月30日天氣:多云,風向:南風,風力:<3級,氣溫:22/13℃
- 大豐市05月30日天氣:陰,風向:東北風,風力:<3級,氣溫:23/19℃
- 寧國市05月30日天氣:小雨轉雷陣雨,風向:北風,風力:<3級,氣溫:28/21℃
- 瑪曲縣05月30日天氣:陣雨轉小雨,風向:東北風,風力:<3級,氣溫:16/8℃
- 鄯善縣05月30日天氣:晴,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27/15℃
- 托里縣05月30日天氣:小雨,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17/6℃
- 阿克蘇市05月30日天氣:多云轉晴,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26/13℃
- 白堿灘區05月30日天氣:多云轉晴,風向:西風,風力:4-5級轉<3級,氣溫:2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