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人不帑造句
成語(Idiom):罪人不帑
發音(Pronunciation):zuì rén bù tá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犯罪的人不會帶著財物,意味著罪犯在行動時通常不會帶上財物。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成語“罪人不帑”源于中國古代法律制度,帑指的是古代的財物,因此“罪人不帑”意味著罪犯在犯罪行為時通常不會攜帶財物,以免被發現身份。這個成語也可以引申為指犯罪分子通常不會在犯罪行為中留下明顯的痕跡或證據。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成語“罪人不帑”常用于形容犯罪嫌疑人或犯罪分子在作案時不會攜帶財物或留下明顯證據的情況。也可用于比喻某些行為或事物不會留下明顯的痕跡或證據。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成語“罪人不帑”起源于中國古代法律制度。在古代,犯罪分子通常會盡量不帶財物,以免被發現身份。因此,這個成語形象地表達了犯罪行為中的一種普遍現象。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成語“罪人不帑”的結構為“罪人(criminal)+ 不(not)+ 帑(carry money)”。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是個聰明的罪犯,每次作案都不帶帑。
2. 這個犯罪團伙非常謹慎,他們作案時從不帑。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以下方式記憶成語“罪人不帑”:
將“罪人”與“不帑”進行聯想,想象一個犯罪分子在作案時沒有帶上財物的場景,這樣可以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如果你對中國成語感興趣,可以學習更多與犯罪、法律等相關的成語,例如“罪魁禍首”、“一手遮天”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小明犯錯了,但他承認錯誤,證明他是個不帑的好孩子。
2. 初中生:這個小偷很聰明,每次作案都不帶帑。
3. 高中生:他犯了罪,但他不帑,讓警方很難找到證據。
精品推薦
- 拜城縣05月30日天氣:晴,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25/9℃
- 石河子05月30日天氣:晴轉多云,風向:東北風,風力:3-4級轉<3級,氣溫:26/13℃
- 米泉市05月30日天氣:陰,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25/14℃
- 西寧市05月30日天氣:小雨轉中雨,風向:東風,風力:3-4級,氣溫:24/10℃
- 合水縣05月30日天氣:多云轉陰,風向:西南風,風力:<3級,氣溫:24/15℃
- 保亭縣05月30日天氣:多云,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37/25℃
- 隴南市05月30日天氣:多云轉小雨,風向:東北風,風力:<3級,氣溫:30/20℃
- 鎮原縣05月30日天氣:多云轉小雨,風向:東北風,風力:<3級,氣溫:26/11℃
- 廣德縣05月30日天氣:小雨轉雷陣雨,風向:東北風,風力:<3級,氣溫:27/21℃
- 西沙群島05月30日天氣:多云,風向:西北風,風力:3-4級轉4-5級,氣溫:3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