旦夕之危造句
成語(Idiom):旦夕之危
發音(Pronunciation):dàn xī zhī wēi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危險臨近,隨時可能發生災難的局勢。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旦夕之危源自《左傳·襄公十五年》:“晉侯使我伐鄭,其旦暮而不至,我伐之矣。”意為危險就在眼前,隨時可能發生。形容局勢十分危急,災難隨時可能降臨。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危險局勢、危機時刻。可以用來描述個人、團體、國家等面臨的危險局面,提醒人們警惕危險的可能性。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旦夕之危的故事起源于中國古代的歷史事件。故事中,晉國的君主命令部隊進攻鄭國,但部隊卻沒有按時到達。晉國君主意識到這個錯誤,后悔不已,因為危險就在眼前,隨時可能遭受鄭國的反擊。這個故事成為了成語“旦夕之危”的來源。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旦夕之危是一個四字成語,由“旦夕”和“之危”兩個部分組成。其中,“旦夕”表示時間的短暫,意味著危險隨時可能發生,“之危”表示危險的狀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國家正面臨著旦夕之危,我們必須采取措施應對。
2. 他的健康狀況非常不穩定,隨時可能陷入旦夕之危。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旦夕之危”與“危險就在眼前,隨時可能發生災難的局勢”聯想在一起,形象地理解和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危險相關的成語,如“危在旦夕”、“危如累卵”等,以擴大詞匯量和理解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在考試前沒有好好復習,現在感到自己處于旦夕之危。
2. 初中生:我們班級的成績一直不太好,這次期末考試是我們班的旦夕之危。
3. 高中生:畢業考試對我來說是一次旦夕之危,我必須努力才能取得好成績。
4. 大學生:找工作的過程對很多人來說是一段旦夕之危的時期,需要面對各種挑戰和不確定性。
精品推薦
- 溫宿縣05月30日天氣:多云轉晴,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26/12℃
- 西沙群島05月30日天氣:多云,風向:西北風,風力:3-4級轉4-5級,氣溫:33/28℃
- 海南州05月30日天氣:小雨轉中雨,風向:東南風,風力:<3級,氣溫:21/8℃
- 巴里坤縣05月30日天氣:晴轉陰,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14/7℃
- 原州區05月30日天氣:晴轉小雨,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轉3-4級,氣溫:24/11℃
- 貴德縣05月30日天氣:小雨轉中雨,風向:東北風,風力:<3級,氣溫:25/12℃
- 白城市05月30日天氣:多云,風向:東北風,風力:<3級,氣溫:25/14℃
- 賀蘭縣05月30日天氣:晴轉小雨,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轉3-4級,氣溫:31/14℃
- 甘德縣05月30日天氣:小雨轉多云,風向:南風,風力:3-4級轉<3級,氣溫:18/2℃
- 晉城市05月30日天氣:多云,風向:南風,風力:<3級,氣溫:2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