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檄而定造句
成語(Idiom):傳檄而定
發音(Pronunciation):chuán xǐ ér dì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通過傳遞檄文來決定事情的結果。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成語“傳檄而定”源自古代戰爭中的一種傳遞命令的方式。在古代,將軍們需要向部下傳遞重要的軍令,但由于通訊工具的不便,無法直接發送消息。因此,他們會將命令寫在檄文上,然后派人傳遞給相關部隊。一旦檄文傳達到位,決定的命令就會生效。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通常用來形容通過傳遞消息或文件來決定事情的結果。它可以用于各種情境,比如工作、學習、政治等。例如,你可以說:“我們已經將會議的決議傳檄而定,現在只等待執行。”這個成語也可以用來形容一個決定的結果非常明確和確定。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據說,這個成語的故事源于中國古代的歷史戰爭。當時,一位將軍需要向另一位將軍傳遞一個重要的軍令。由于無法直接發送消息,他們決定將命令寫在檄文上,然后派人傳遞給相關部隊。最終,這個命令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事情得以解決。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傳檄而定是一個由動詞和副詞構成的成語。其中,“傳檄”表示通過傳遞檄文,而“而”表示連接兩個動作,“定”表示決定。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們通過傳檄而定,決定了下一步的行動計劃。
2. 這個問題已經傳檄而定,我們需要按照決議行事。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傳檄而定”與古代戰爭中的傳遞命令方式聯系起來來記憶這個成語。想象將軍們在戰爭中通過傳遞檄文來決定事情的結果,可以幫助你記住這個成語的含義和用法。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如果你對中國古代戰爭的歷史感興趣,可以進一步了解檄文的起源和使用。此外,你還可以學習其他與傳遞消息或決定事情相關的成語,比如“傳令如山”和“一紙空文”。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通過傳檄而定,決定了明天的活動安排。
2. 初中生:我們通過傳檄而定,決定了班級的文化節主題。
3. 高中生:學校通過傳檄而定,決定了畢業典禮的舉辦時間。
4. 大學生:學生會通過傳檄而定,決定了學校社團的招新計劃。
精品推薦
- 阜康市05月30日天氣:陰,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25/14℃
- 大安市05月30日天氣:晴轉多云,風向:東南風,風力:<3級,氣溫:25/14℃
- 湟源縣05月30日天氣:小雨轉中雨,風向:東風,風力:3-4級轉<3級,氣溫:22/6℃
- 喀什市05月30日天氣:陰,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26/16℃
- 白沙縣05月30日天氣:多云,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33/23℃
- 陵川縣05月30日天氣:晴轉多云,風向:西北風,風力:<3級,氣溫:20/12℃
- 大柴旦05月30日天氣:晴,風向:西北風,風力:3-4級轉<3級,氣溫:19/8℃
- 和政縣05月30日天氣:小雨轉中雨,風向:東北風,風力:<3級,氣溫:25/13℃
- 西夏區05月30日天氣:晴轉小雨,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轉3-4級,氣溫:31/14℃
- 雙城市05月30日天氣:晴,風向:西風,風力:3-4級,氣溫:2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