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法常可造句
成語(Idiom):不法常可 (bù fǎ cháng kě)
發音(Pronunciation):bù fǎ cháng kě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不法行為經常可以得逞或被容忍的現象。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該成語描述了一種不法行為經常可以成功或被容忍的現象。它暗示了社會道德觀念的松懈和法律執行的不力。這個成語用于批評社會上不法行為多而受到縱容的現象。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可以用于描述社會上存在的各種不法行為,如貪污腐敗、偷盜搶劫等。也可以用于諷刺那些得逞后得意洋洋的不法分子。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這個成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的故事。相傳,在古代的一個小村莊里,有個無惡不作的惡霸,他經常做出各種不法行為,而村民們卻沒有人敢制止他。他的行為常常得逞,沒有人敢對他進行任何的懲罰。因此,人們用“不法常可”來形容這種現象。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不法常可由三個漢字組成,其中“不法”表示不合法的行為,“常可”表示經常可以得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社會上的不法行為越來越多,似乎已經成了一種常態,真是不法常可。
2. 在這個地方,貪官污吏的不法行為屢屢得逞,真是不法常可。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成語分解為“不法”和“常可”兩個部分來記憶。不法意味著不合法的行為,常可表示經常可以得逞或被容忍。你可以想象一個不法分子經常可以逍遙法外,這樣可以幫助你記住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你可以進一步學習相關的成語,如“法外施仁”、“法外開恩”等,來擴展你的成語知識。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小明看到有人偷東西,但他沒有勇氣報警,真是不法常可。
2. 初中生:這個社會上的貪官污吏屢屢得逞,真是不法常可。
3. 高中生:在這個國家,一些不法分子經常可以逃避法律的制裁,真是不法常可。
4. 大學生:我們應該努力加強法治,不再容忍不法常可的現象。
精品推薦
- 化隆縣05月30日天氣:小雨轉中雨,風向:東南風,風力:<3級,氣溫:20/6℃
- 陽城縣05月30日天氣:多云,風向:西南風,風力:<3級,氣溫:24/16℃
- 沁水縣05月30日天氣:多云,風向:西北風,風力:3-4級轉<3級,氣溫:22/14℃
- 和田縣05月30日天氣:陰,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25/15℃
- 仙桃05月30日天氣:多云,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28/21℃
- 大武口區05月30日天氣:晴轉小雨,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轉3-4級,氣溫:29/12℃
- 岷縣05月30日天氣:小雨轉中雨,風向:東北風,風力:<3級,氣溫:18/10℃
- 阿圖什市05月30日天氣:陰,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27/13℃
- 烏魯木齊市05月30日天氣:晴轉多云,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20/10℃
- 沙灣縣05月30日天氣:晴轉陰,風向:東北風,風力:3-4級轉<3級,氣溫:2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