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民間偏方大全收集古今中外各種中醫偏方以及民間治病偏方近萬個。注:本站偏方均根據民間及網絡流傳整理而成,僅供參考,請在醫生指導下用藥。
風疹塊現代醫學稱之為蕁麻疹。中醫專家發現,除上述原因可致風疹塊外,受寒也是造成風疹塊的一個重要因素。受寒所致的風疹塊是風疹塊的寒證,現代醫學稱冷性蕁麻疹,有些人冷天外出,遇上冷風、降溫天氣或人體接觸冰雪時,接觸部位或全身就會奇癢難忍,隨之皮膚就會出現大小不等的風疹塊。風疹塊起得快,消得山快,消退后不留爪跡。風疹塊雖多發于暴露部位,但嚴重者可累及全身。更嚴重者還可導致口、舌、咽等黏膜發生水腫,甚至出現頭痛、畏寒、發熱、惡心、嘔吐、腹瀉、哮喘、心律過速等;個別病人可發生口腔喉頭水腫、血壓升高,暈厥,甚至窒息死亡。 風疹塊的寒證是陽虛(怕冷)體質之人,冷天受寒邪、風邪侵襲而致。寒乃陰邪,故寒冷刺激陽虛之人皮膚的毛細血管,就會使人的皮膚出現風疹塊,甚至紅腫痛癢;風邪走竄,風與寒結合后,可使風疹塊瘙癢更甚。風疹塊的寒證實現上就是風冷型的蕁麻疹。 筆者在幾十年的臨床中,應用溫經通脈、法風止癢、扶正川本法治療風疹塊。二寒證,其療效很好。處方是:黃芪30克,當歸、川芎、白芍、熟地、防風、桂枝、荊芥、白術、“三仙”各12克。通草、甘草、細辛、麻黃、荊芥穗各6克,生姜4片,大棗10枚。水煎服,每日1劑,此方能散表里寒邪,溫寒祛風,溫脾益胃,補氣養血,扶正固本,通利血脈,止癢消疹,是治療風疹塊寒證的良方,有此病者不妨一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