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民間偏方大全收集古今中外各種中醫偏方以及民間治病偏方近萬個。注:本站偏方均根據民間及網絡流傳整理而成,僅供參考,請在醫生指導下用藥。
中醫治療慢性宮頸炎是采取內、外治療相結合的方法。內治即辨證分型論治,外治包括局部上藥、熏洗及陰道沖洗等。
內治法:
(1)脾虛型:治以益氣健脾,除濕止帶。方用完帶湯(《傅青主女科》)。
處方:白術30克山藥30克人參6克白芍15克蒼術10克甘草3克陳皮2克黑蕎穗2克柴胡2克車前子(包)10克
若帶下綿綿不斷者,加金櫻子15克,芡實10克,龍骨15克以固澀止帶;若伴有小腹冷痛,加艾葉10克,烏藥10克以溫經散寒。
(2)腎虛型:
①腎陰虛型:治以滋補腎陽,清熱止帶。方用知柏地黃湯(《癥因脈治》)。
處方:熟地12克山萸肉10克山藥10克澤瀉10克茯苓12克丹皮10克知母10克黃柏10克枸杞子12克
若帶下量多,加芡實15克,烏賊骨10克固澀止帶。
②腎陽虛型:治以溫補腎陽,固澀止帶。方用右歸丸(《景岳全書》)加減。
處方:熟地10克鹿角膠10克菟絲子10克杜仲10克肉桂6克制附子10克補骨脂10克黃芪10克。
若大便溏薄者,可在上方中加肉豆蔻15克以溫腎止瀉。
(3)濕熱型:治以清熱利濕止帶。方用易黃湯(《傅青主女科》)加味。
處方:山藥18克芡實10克黃柏10克車前子(包)10克白果10克丹皮10克茵陳10克牛膝6克。
若有脾虛者,加黃芪30克,炒白術10克以健脾益氣。
外治法:
(1)局部上藥:
處方①(《實用男女病性病臨床手冊》):金銀花甘草等量
將藥物研成細粉備用。用時先清潔陰道分泌物。用消毒棉團蘸藥粉,塞入陰道,第2天取出,連用7次為1療程。
此外,也有將西瓜霜或雙料喉風散等噴涂于宮頸,治療慢性宮頸炎。
處方②(《新編婦人大全良方》):墓頭回60克連翹60克枯礬30克
將上藥共研成細粉備用。用時將陰道分泌物擦凈,將藥粉約1克放在消毒棉球上,送入陰道,緊貼宮頸,一般3天上藥1次,3次為1療程。
(2)熏洗法:
處方(《內病外治》):野菊花紫花地丁半枝蓮絲瓜絡各30克
將幾味藥同煎,熏洗陰部,每日1次,7日為1療程。本方具有清熱解毒,利濕止帶的功效,可用于濕熱型子宮頸炎。
(3)陰道沖洗法:
處方《中國中醫獨特療法大全》):劉寄奴蒲公英各60克敗醬草山慈菇黃柏苦參金銀花各30克白花蛇舌草100克
將上藥加水煎取1000毫升,放入沖洗瓶內,藥液溫度降至20℃~30℃時,讓患者取膀胱截石位,用擴陰器擴開陰道,沖洗宮頸,日1次。本方具有清熱解毒,利濕止帶作用。
食療仍可作為輔助治療。下面介紹3個食療方。
處方①(《常見病癥的辨證與食療》):雄烏骨雞1只蓮肉白果粳米各15克胡椒30克
將烏骨雞洗凈,再將上藥放入雞腹內,放砂鍋內煮爛熟后空腹食用。本方具健脾利濕止帶的功效,適用于脾虛型。
處方②(《男女科藥膳秘寶大全》):刺莧根30~60克冰糖適量
將刺莧根洗凈切碎,放砂鍋內煎取汁液,去渣,調入冰糖飲用。本方具有清熱解毒,利濕止帶的功效,適用于濕熱型。
處方③(《實用男女病性病臨床手冊》):韭菜根50克雞蛋2個白糖50克
同煮湯食,連服數天。具有溫補腎陽,固澀止帶的功效,適用于腎陽虛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