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民間偏方大全收集古今中外各種中醫偏方以及民間治病偏方近萬個。注:本站偏方均根據民間及網絡流傳整理而成,僅供參考,請在醫生指導下用藥。
冬季雪花飄,凍瘡跟著找上門。凍瘡最麻煩的是,長了、治了,來年又復發了,那如何預防凍瘡呢?全球醫院網專家推薦冬季預防凍瘡偏方大全。 養生大全:冬季預防凍瘡偏方 一、多年凍瘡偏方:鮮山藥和赤砂糖,同搗搽之。 二、預防一般凍瘡偏方 1、凍瘡輕者:大蒜瓣、茄根秸各1把,水熬洗。凍瘡重者(破皮成瘡者)可將大蒜燒透,糊患處。 2、蜜陀僧、桐油調敷,或黃蘗用乳調敷。 3、僵硬的蝗蟲(螞蚱)數只,將足、翅去掉,放在鐵勺內焙酥,研成細粉,用香油拌成糊狀,晚上用溫水洗患處后涂抹。 4、霜打過的茄子棵和麥苗(多少均可),放在盆里燒水,洗燙患處,每天1—2次,連3—4天。 5、山楂60克,燒熟攪爛,敷患處。 6、蘿卜皮煎水加硫磺熏洗患部。 7、鮮生姜外搽過去生過凍瘡處,一日2—3次,可預防凍瘡。 三、凍耳:生姜熬膏涂。 四、腳上凍瘡及凍傷潰爛:秋茄根煎湯,趁熱洗,每天2—3次。如果凍瘡者破皮用螃蟹殼燒灰撒之。 六、手足凍瘡 1、老絲瓜燒存性,加豬油涂之。 2、蟹殼燒灰,麻油調搽。預手足凍瘡先以蘿卜根、橘皮煎湯熏洗。 七、凍瘡潰爛 1、鹽水常洗。 2、豬后蹄燒為灰研面。以豬脂合敷患處。 3、山楂片120克,炒成炭(存性),研為細面,凡士林60克,溶解與細面混合攪勻,洗凈傷口,用紗布涂藥外敷,2日換1次,生肌止痛。 4、柿子皮60克,燒存性研面,與熟菜子油適量,調勻,涂患處。 5、白芨、柑子皮各9克,共研細末,桐油調敷患處。 6、煅蚌殼研細末,撒患處,用紗布覆蓋包好。 八、寒凍腫癢:羊肉、蔥(細研)各250克,以水5升煎至3升,去渣溫洗,每日2—3次。 九、凍瘡初起: 1、松香60克,黃蠟30克,二味熬勻,瓦罐收貯。用時先以熱湯洗患處令皮軟、拭干,將上藥于慢火上烊化后涂之。 2、花椒面,硫磺面各15克,涂患部。 3、白果樹葉,煎濃湯,洗患處。 5、大蒜,加點紅辣椒,煮水洗。 十、凍瘡初起未潰 1、辣椒、生姜、白蘿卜。將辣椒的里層貼在凍瘡處磨擦,或用生姜汁擦,將蘿卜切成厚片,烤熱后磨擦,1日3次。 2、辣椒秧或茄子秧3棵,水煎后,熏洗患處半小時,每日2次。 3、艾葉6克,蔥白(帶須)7根,花椒7粒,水煎洗患處,每晚1次。 4、酒90克,加姜片15克,澆開,洗擦患處。 5、茄根或莖,葉煎水,先熏后洗,并作濕敷劑。 6、醋煮熱,趁熱濕敷患處,一日2—3次。 十一、凍瘡破潰 1、黃丹120克,熟石膏18克,共研細末,或將藥粉直接撒在瘡面上,或用油調,或用凡士林配成20%軟膏貼敷。 2、干姜片(炮微黃)、枯礬各等份,共研面末,撒少許于患處,每日或間日換1次。 十二、凍傷起水皰:土豆、食鹽少許,半土豆燒熟加食鹽一起,搗爛涂患處。 十三、凍瘡潰爛不斂:活蟹燒存性,研細末,蜂蜜調涂,一日更換2次。 十四、凍瘡紅腫、發癢:茄子梗、蒜梗各適量,切碎煎水洗燙,每晚1次。 小編溫馨提示:告訴大家初冬用中醫養生食譜效果最好,不僅可以讓您在享受美食的同時還能擁有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