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民間偏方大全收集古今中外各種中醫偏方以及民間治病偏方近萬個。注:本站偏方均根據民間及網絡流傳整理而成,僅供參考,請在醫生指導下用藥。
[方1]
廣柑、白糖各500克。將廣柑去皮核,放小鍋中,加白糖250克,腌漬1日,至廣柑肉浸透糖,加清水適量,文火蒸至汁稠,停火;再將每瓣廣柑肉壓成餅,加白糖250克,拌勻倒盤內,通風陰干,瓶裝,每服5-8瓣,日3次。
本方理氣燥濕化痰,適用于痰多咳嗽之犯肺證。
[方2]
黃芩、鮮生地各30克,粳米50克。將二藥加水適量煎煮1小時,撈去藥渣,再加淘清的大米適量,煮爛成粥,1日內分頓連續食用。
本方清火補陰,適用于肝火犯肺之咳嗽。
[方3]
山梔子9克,杏仁10克,桑白皮12克,豬肺200克。先將豬肺切成片狀,用擠洗去豬肺氣管中的泡沫,與山梔、杏仁、桑白皮一起放入瓦堡內加水堡煮,飲湯食肺。
本方清肝火,補肺陰,可用于肝火犯肺之咳嗽。
[方4]
法半夏、旋復花、海蛤殼、淡竹茹、陳皮、代赭石、川黃連、桑葉、茯苓、海石粉、炙草各60克。水煎服,1日1劑,分2次。
本方取自清代老中醫張千里醫案,功能瀉肝平肺,降氣化痰,適用于肝火犯肺之咳嗽。
[方5]
柴胡、半夏、人參、生姜、鱉甲、橘梗、枳實、檳榔、吳萸各150克。水煎服,1日1劑,分2次服。
本方出自《浙江中醫學院學報》,功能疏肝解郁,下氣止咳,適用于肝郁所致之咳喘。
[方6]
玄參、麥冬各60克,烏梅24克,橘梗30克,甘草15克。上藥揀去雜質,干研后共研,混勻,分裝,每代18克,開水沖泡,代茶飲。每服1代,日2次。
本方清肺化痰,適用于燥咳痰少。
[方7]
黃梨適量,飴糖若干。將黃梨去核,搗汁,與飴糖合并煎膏,每服2湯匙,日3次。
本方清肺化痰,潤肺止咳,適用于肺燥咳嗽。
[方8]
川貝母6--12克(如用川貝母,則用3---6克),蜜糖約15--30克。將川貝母打碎,與蜜糖同置燉盅內,隔水燉服,1次服完。
本方適用于肺燥咳嗽。
[方9]
橘皮15--20克(鮮者30克),粳米50---100克。先把橘皮煎取藥汁,去渣,然后加人粳米煮粥,或將橘皮曬干,研為細末,每次用3-5克調入已煮沸的稀粥中,再同煮為粥。
本方順氣,化痰,適用于痰濕犯肺之咳嗽。
[方10]
小排骨500克,白果30克,調料適量。將小排骨洗凈,加黃酒、姜片、水適量,文火燜1.5小時。白果去殼及紅衣,加入湯內,加鹽調味再煮15分鐘,加味精調勻,并撒上青蔥末。
本方止咳平喘,適用于痰多咳嗽氣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