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華碧
“老干媽”陶華碧
正在北京舉行的十一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上,中國著名辣椒制品品牌創始人“老干媽”陶華碧表示:“‘老干媽’3年繳稅8個億,實現31億元人民幣的產值,帶動兩百萬農民的致富,我還是按照我的知識來辦事。”65歲的陶華碧只有小學文化程度,從擺地攤起家,歷經艱辛,成為中國最大辣椒醬企業的掌門人。圖為行事低調的陶華碧代表赴會。
人物信息:
陶華碧,女,漢族,1947年出生,籍貫貴州省湄潭縣,老干媽麻辣醬創始人。任貴州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代表、貴陽市政治協商委員會常務委員、貴陽市南明區政治協商委員會副主席、貴陽南明老干媽風味食品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貴陽南明春梅釀造有限公司董事長等職。曾先后獲貴陽市南明區“巾幗建功標兵”,貴陽市南明區“創衛先進工作者”,貴陽市“巾幗建功標兵”,貴陽市“兩個文明”建設服務先進個人,貴州省“三八”紅旗手,全國“巾幗建功標兵”,全國杰出創業女性,中國百名優秀企業家,全國“三八”紅旗手等榮譽稱號。
中文名:陶華碧
國籍:中國
民族:漢族
出生日期:1947年
任職:老干媽食品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
榮譽:全國“三八”紅旗手
個人簡介陶華碧出生于貴州省湄潭縣一個偏僻的山村,1989年,她用省吃儉用積攢下來的一點錢,在貴陽市南明區龍
洞堡的一條街邊,用四處撿來的磚頭蓋起了一間房子,開了“實惠餐廳”,專賣涼粉和冷面。為了佐餐,她特地制作了麻辣醬,專門用來拌涼粉,結果生意十分興隆。后來,她看準了麻辣醬的潛力,從此潛心研究起來。經過幾年的反復試制,她制作的麻辣醬風味更加獨特。1996年7月,她借南明區云關村委會的兩間房子,招聘了40名工人,辦起了食品加工廠,專門生產麻辣醬。1997年6月,“老干媽麻辣醬”經過市場的檢驗,在貴陽市穩穩地站住了腳。1997年8月,“貴陽南明老干媽風味食品有限責任公司”正式掛牌。陶華碧把公司的管理人員輪流派往廣州、深圳和上海等開放城市,讓他們去考察市場,到一些知名企業學習先進的管理經驗。派出去的管理人員陸續回來后,很快就使公司逐步走上了科學化管理的道路。
創業歷程
抓住機遇、因勢利導
陶華碧由于家里貧窮,從小到大沒讀過一天書。20歲時,她嫁給了206地質隊的一名隊員;但沒過幾年,丈夫
就病逝了,扔下了她和兩個孩子。為了生存,她去外地打工和擺地攤。1989年,陶華碧用省吃儉用積攢下來的一點錢,在貴陽市南明區龍洞堡的一條街邊,用四處撿來的磚頭蓋起了一間房子,開了個簡陋的餐廳,取名“實惠餐廳”,專賣涼粉和冷面。為了佐餐,她特地制作了麻辣醬,專門用來拌涼粉,結果生意十分興隆。有一天早晨,陶華碧起床后感到頭很暈,就沒有去菜市場買辣椒。誰知,顧客來吃飯時,一聽說沒有麻辣醬,轉身就走。這件事對陶華碧的觸動很大。她一下就看準了麻辣醬的潛力,從此潛心研究起來。經過幾年的反復試制,她制作的麻辣醬風味更加獨特。很多客人吃完涼粉后,還買一點麻辣醬帶回去,甚至有人不吃涼粉卻專門來買她的麻辣醬。后來,她的涼粉生意越來越差,而麻辣醬卻做多少都不夠賣。一天中午,她的麻辣醬賣完后,吃涼粉的客人就一個也沒有了。她關上店門,走了10多家賣涼粉的餐館和食攤,發現他們的生意都非常好。原來就因為這些人做佐料的麻辣醬都是從她那里買來的。第二天,她再也不單獨賣麻辣醬。經過一段時間的籌備,陶華碧舍棄了苦心經營多年的餐廳,1996年7月,她租借南明區云關村委會的兩間房子,招聘了40名工人,辦起了食品加工廠,專門生產麻辣醬,定名為“老干媽麻辣醬”。辦廠之初的產量雖然很低,可當地的涼粉店還是消化不了,陶華碧親自背著麻辣醬,送到各食品商店和各單位食堂進行試銷。不過一周的時間,那些試銷商便紛紛打來電話,讓她加倍送貨;她派員工加倍送去,很快就脫銷了。1997年6月,“老干媽麻辣醬”經過市場的檢驗,在貴陽市穩穩地站住了腳。[4]
感情投資
1997年8月,“貴陽南明老干媽風味食品有限責任公司”正式掛牌,工人擴大到200多人。此時,對陶華碧來說,最大的難題并不是生產方面,而是來自管理上的壓力。工廠擴大后,一切都要走上正規,各種規章制度要出臺,財務、人事各種報表都要她親自審閱,特別是工商等政府部門經常下達文件要她貫徹執行;她還要經常參加政府主管部門召開的各種會議,準備講話稿上臺發言。所有這些,對于沒文化的陶華碧來說,簡直就是“趕鴨子上架”。于是,陶華碧按照自己樸素的感情,制定了擇人標準:忠厚老實,吃苦耐勞,能把工作當成自己的事,能把公司當成自己的家。她首先把自己的長子當作了比較的標準。陶華碧的長子李貴山是個轉業軍人,當時在206地質隊的汽車隊工作,雖然只有高中文化,但在陶華碧眼里卻是了不起的“秀才”。李貴山得知母親的想法后,辭職來到了她的公司。李貴山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處理文件,建立各項規章制度。李貴山讀,陶華碧聽。當聽到有不妥的地方,她立即口述更正,再由李貴山修改。如此反復多次,直到滿意,她就在材料的右上角畫個圓圈。李貴山看著這個圓圈哭笑不得,他在紙上寫下了“陶華碧”三個大字,讓她練習。在李貴山的幫助下,陶華碧終于制定出了公司最原始的規章制度。但是,只有李貴山幫忙,陶華碧還是深感人才不夠。時隔不久,她又招聘了具有本科學歷的王海峰。本來,她招聘王海峰的目的,是想讓他當辦公室主任,但她卻沒有馬上任命,而是先讓他在公司里做雜活,然后,她又派他到全國各地去打假、考察市場,這一招用她的話說:“是磨練”,半年后,她才任命他作辦公室主任。王海峰后來成為“老干媽”公司里的第三號人物。
如何管理好公司越來越多的員工,陶華碧有她同樣的“絕招”:實行管理親情化,自始至終對員工進行“感情投資”。最初,她讓李貴山制定規章制度時,就把這一招視為最基本的要素。比如:在員工福利待遇的制定上,陶華碧考慮到公司地處偏遠,交通不便,員工吃飯難,她決定所有員工一律由公司包吃包住。當“老干媽”公司發展到1300人后,該規矩仍然在執行。她還親力親為,每當有員工出差,她總是像送兒女遠行一樣,親手為他們煮上幾個雞蛋,一直把他們送到廠門口。果然,這種親情化的“感情投資”,使“老干媽”公司的凝聚力日益增強。在員工的心目中,陶華碧就像媽媽一樣可親、可愛、可敬;沒有人叫她董事長,全都叫她“老干媽”。公司的員工來自五湖四海,生活習慣各異,他們每天吃、住、工作、生活在公司,時間久了,互相間難免發生摩擦,但只要陶華碧一出面,問題就迎刃而解。[4]
科學化管理
隨著市場競爭日趨激烈,陶華碧把公司的管理人員輪流派往廣州、深圳和上海等開放城市,讓他們去考察市場,到一些知名企業學習先進的管理經驗。派出去的管理人員回來后,很快就使公司走上了科學化管理的道路。陶華碧辦事風風火火、自信。有一次,一位香港客商來“老干媽”公司考察,他對陶華碧十分敬佩,拿出自己的名片想和她交換。而陶華碧微微一笑,說:“對不起,我不用名片。”那位客商感嘆道:“您是我見過的唯一沒有名片的董事長。”陶華碧自信地說,“老干媽麻辣醬”行銷于中國各地,“老干媽”就是最好的名片。據統計,“老干媽”公司累計產值達13億元,每年納稅1.8億元,名列中國私營企業50強排行榜的第5名。
網友關注
- 西蒙娜·法羅
- 鐵頭男
- 21世紀最大流星雨
- 王秀勇
- 吳耀漢
- 杰米·韋利特
- 梅璇婷
- 陳浩杰
- 伊恩·卡馬
- 韓群鳳
- 馬頔
- 林清峰
- 呂小軍
- 史鴻飛
- 永井謙佑
- 金龜子和毛毛蟲
- 丘振良
- 王建宙
- 張杰
- 哈蘇妹
- 李春江
- 羅玉通
- 張藝興
- 金雅俊
- sputea
- 楊佳欣
- 李永波
- 王克楠
- 西門大嫂
- 王儀涵
- 喊話哥
- 圖里亞夫
- 李德林
- 莫露露
- 曹廷炳
- 張宗益
- 跑車女警
- 瑪聯
- 單亦誠
- 宋佃濤
- 白歆惠
- 王源
- 黃秋爽
- 朱克
- 王美莼
- 王明娟
- 黃詩陽
- 王振堂
- 瑞恩·鄧恩
- 申思
- 黃明志
- 李恩熙
- 陳寶琛
- 蒂姆-蒂博
- 蔡喜宏
- 北京地鐵刀槍哥
- 網絡紅人張依依
- 長裙哥
- 弗里德·穆拉德
- 王永珀
- 游樂晨
- 吳嘉龍
- 紅粉寶寶
- 周璐璐
- 陳小予
- 本-戈登
- 薛嘉麟
- 蘇偉
- 梅拉赫
- 克里斯-穆林
- 王風
- 焦寶華
- 約瑟夫·科尼
- 陳雨昂
- 陳珊妮
- 邢利斌
- 顧春芳
- 田亮
- 林志穎弟弟
- 大津祐樹
- 季克良
精品推薦
- 隴南市05月30日天氣:多云轉小雨,風向:東北風,風力:<3級,氣溫:30/20℃
- 漳縣05月30日天氣:小雨轉中雨,風向:東北風,風力:3-4級轉<3級,氣溫:24/11℃
- 臺北市05月30日天氣:小雨,風向:東北風,風力:3-4級轉<3級,氣溫:27/24℃
- 民豐縣05月30日天氣:陰,風向:東北風,風力:3-4級轉<3級,氣溫:26/14℃
- 尉犁縣05月30日天氣:晴轉陰,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26/15℃
- 精河縣05月30日天氣:晴,風向:北風,風力:3-4級轉<3級,氣溫:27/14℃
- 夏河縣05月30日天氣:陣雨轉中雨,風向:東北風,風力:<3級轉3-4級,氣溫:19/6℃
- 濱海縣05月30日天氣:多云轉陰,風向:東北風,風力:<3級,氣溫:22/17℃
- 囊謙縣05月30日天氣:晴,風向:西南風,風力:3-4級轉<3級,氣溫:24/5℃
- 績溪縣05月30日天氣:小雨轉雷陣雨,風向:北風,風力:3-4級轉<3級,氣溫:3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