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彼得
陳彼得是臺灣流行音樂發源的第二代音樂人,繼為鄧麗君創作的翁清溪、莊奴之后,又在羅大佑等人的校園歌曲之前。他是臺灣音樂西風引進的第一推手,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流行樂壇極具影響力,和余天、劉文正、高凌風的合作,締造過一首歌捧紅一個人的神話。他寫《阿里巴巴》、《遲到》、《含淚的微笑》、《一條路》,引領和代表了臺灣當時流行音樂的嶄新路線和優秀水準,而那些膾炙人口的旋律,更是無數人青春歲月的美好回憶。
陳彼得 - 人物簡介
陳彼得,1947年生于成都,父親是廣東潮汕人,母親是成都人,3歲隨父母到了臺灣。大學期間學“器械工程”專業的他曾自制電吉他,還和陶喆的爸爸陶大偉一起組過樂隊,進入樂壇后第一個為臺灣流行音樂引進西方元素,創作的歌曲多屬于中西合璧。至今有500多首作品,出自他手的《阿里巴巴》、《遲到》、《無言的結局》、《一剪梅》等都對兩岸樂迷產生了巨大影響。在1993年后常住廣州,2001年轉到北京做音樂,如今是國內流行音樂人。 2010年10月 赴長沙錄制內地脫口秀節目《天天向上》真正的音樂人,作品比人名氣大。
現在,陳彼得在廣州市郊的麗江花園租個小門面,開了一家叫77G的快餐店,賣各種奶茶、臺式快餐,以及成都擔擔面。
陳彼得 - “南漂”廣州
上世紀80年代末,陳彼得為凌峰創作的《吾愛吾國》還沒發行就在臺灣遭禁,同時演藝工會繁瑣的事務也讓他不堪負荷,患上抑郁癥的他選擇了離開臺灣。然而,兩岸的開放往來,內地流行音樂的興起,卻成為了他再次踏入中國流行音樂歷史的一個入口。他說,當年國內流行音樂燃起第一把火,恰逢其時,自己也正是舉過這個火把的人。楊鈺瑩的 《等你一萬年》、陳明的《燈火闌珊處》膾炙人口,均出自他之手。而遠眺今日的臺灣樂壇,他在竭力保持前輩的睿智度量的同時,依然掩不住的喜惡分明。
1988年,臺灣無法直接回大陸。陳彼得先去了日本,飛香港,終于輾轉來到了大陸。
他直接奔赴成都,吃母親說過一千次的成都擔擔面,吃得幾乎淚眼婆娑。
成都方面希望他能開演唱會。對舞臺已經失望了的陳彼得,懷著對家鄉的復雜感情同意了。結果一開就是10場,臺下座無虛席的父老鄉親讓他落淚。而之前費翔不過唱了五場。
之后的十年,他搬過家,從廣州到北京,零碎寫一點歌,一個人生活,演練廚藝,除了短暫的探親不再回臺灣。1997年時他遇上了現在的太太,結束了孤獨而不穩定的生活。太太姓鐘,江西人。三年后他們的小兒子出生,陳彼得大筆一揮起名為:陳與鐘。
他對付好了自己的抑郁癥,靠的是游山玩水,走回大自然,吃自然食物,甚至偶爾斷食,讓自己清零,一句話,讓自己重新變成自然人。
陳彼得把家搬到了北京。他喜歡那些地名,百花深處、煙袋斜街,很沒落,但還矜貴著。他在三元橋附近的柳芳北里搞了一家錄音棚,已經不太做音樂了,但他還是習慣和音樂活在一起。很多搖滾樂手來他這里錄音,何勇、竇唯、窒息、鮑家街43號。而他自己,已從當年那個反叛臺灣樂壇的青年變成老人了,看到這些“那頭發長得像十幾年沒洗過,還餓得瘦骨嶙峋”的年輕人,他會父愛洋溢:他覺得他們這都是沒能好好吃上飯的后果。于是陳彼得在錄音室里搞了個小酒吧,時不時會親自下廚做些燴飯給樂手們吃,“竇唯總夸我做得好”。
現在,陳彼得在廣州市郊的麗江花園租個小門面,開了一家叫77G的快餐店,賣各種奶茶、臺式快餐,以及成都擔擔面,看上去不是太協調的組合,全視店主人當天的心情而定。一個多月后,居民們才知道,這個天天給他們做飯的瘦老頭,曾是一代臺灣音樂教父,曾經,費玉清、鳳飛飛、高勝美等大牌偶像紛紛找他寫歌,一度幾乎是他寫歌給誰誰便走紅。
陳彼得 - 流行音樂教父
在當今全球華人圈,許多年輕人也許并不清楚“陳彼得”這三個字代表什么,但卻有很多人聽過或唱過他所創作的歌曲。《阿里巴巴》、《遲到》、《一條路》、《無言的結局》、《一剪梅》、《等你一萬年》、《幾度夕陽紅》、《一段情》、《昨日夢已遠》、《燈火闌珊處》等近千首膾炙人口的作品都出自于這個人的手,而且他還是作詞、作曲、演唱同聚一身的天才。他唱歌的感覺特別好,屬于那種靈魂在旋律上真誠表現的藝術家,特別容易讓人產生共鳴。
二十多年前,他的知名度難以想象,毫不夸張地說當年他的影響力,應該是現在的“周杰倫加方文山再乘以2”的效果。最紅時,他的歌在整個東南亞及中國內陸大江南北家喻戶曉,幾乎每個家庭每天都會聽到他的歌曲。大陸的張行就是因為唱他的歌而走紅,他寫的《遲到》更是影響一代人戀愛觀的普及曲,幾乎是人人會唱。這樣一個人,被大眾廣泛稱為中國流行音樂教父,的確當之無愧。
嚴格講,陳彼得是臺灣現代音樂第二代大師,在他之前臺灣已有翁清溪和莊奴。眾所周知,翁清溪和莊奴聯手造就了鄧麗君,他們為鄧麗君寫了大量風靡全球的流行歌曲。陳彼得是在鄧麗君最紅的時期脫穎而出的臺灣流行音樂奇人,他之所以成功是他在歌曲創作上的突破。陳彼得沒有走翁清溪和莊奴的老路,他大膽在創作中率先引入西方現代音樂元素,將R&B、搖滾等西方走紅的音樂風格引進本土旋律中,使當時的流行音樂突然另辟蹊徑,徒然升華。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陳彼得與余天、劉文正、高凌風等人合作,締造過一首歌捧紅一個人的神話,當時媒體高調稱其為臺灣流行音樂第一推手。陳彼得當年以音樂新元素使臺灣流行歌曲進入到一個全新的空間,也使自己成為一代音樂教父。
那時的陳彼得春風得意,他越過純藝術領域,開始思考歌星們的報酬和待遇。于是他率先發起成立“臺灣藝人工會”,目的是為當時待遇低下的藝人們爭取利益。實際上這已經不是藝術家的事,這種事應該是由政治家來實施。組織成立之后,臺灣藝人的待遇有了大幅提高,但陳彼得卻為藝人工會的事費盡心機。很快他被繁瑣的事務弄得不堪負荷,一度患上了抑郁癥。
在好朋友著名歌后歐陽菲菲的演唱會上,陳彼得去出席做她的演出嘉賓,可上臺后他卻突然想即刻離開舞臺,于是他一反舞臺常態,一首歌沒唱完就猛然扭頭而去。當時在后臺的凌峰突然看到他罷唱很驚訝,他問:“你怎么沒唱完就下來了?!”陳彼得只講了一句:“不唱了。”然后他匆匆走了。
后來他回憶起當時的情景說:“假如我再在舞臺上多呆一秒鐘,肯定就會馬上休克。我真的再也呆不下去了,不知為什么,我當時只想馬上離開那個舞臺,準確說不是離開,而是逃離那個舞臺!”
從此,這個充滿個性的創作型演藝天才就以這種充滿戲劇性的方式逃離了臺灣樂壇。他不僅放棄了演出,而且也放棄了一切工會的工作。不過盡管他離開了,那個他曾任過主席的為藝人爭取利益的藝人工會卻延續下來,其模式一直在臺灣影響著演藝界。
藝術總是以創新的方式前進和發展,緊隨陳彼得之后,臺灣音樂界出現了羅大佑和校園歌曲。歷史出現新人很正常,但作為忠實的藝術追隨者,陳彼得選擇了自己獨特的生活方式。在他的內心,從不曾有過對藝術本身的任何背叛,至于這種熱愛是否能夠得到市場的追捧,那是另一回事情。人的存在形式是多元的,任何人都不可能從頭到尾都處于成功的高峰,生活的意義在于各領風騷數幾年。曾經紅過的陳彼得悟通了很多事,1988年他從臺灣經日本繞道來到中國,從此開始了他的另一種人生。
認識陳彼得也就是在1988年他剛進大陸不久,那時兩岸交流非常封閉,雖然知道他很多歌,但對他這個人卻很不了解。不過我們一見面就仿佛很熟悉,沒有任何交流障礙。他很有親和力,而且非常健談,感覺他是很純粹的人。他的四川話說得很正宗,原來他生于成都,父親是國民黨空軍的優秀人才,母親是成都人,快3歲時隨父母從成都飛到臺灣。
從那以后我們成了好朋友,他經常和我聯絡。那時我在廣州經營一個傳媒集團,各種有特色的典型人物接觸不少。他在大陸各地最初那二十來場演唱會我都會邀許多人前去捧場,他的才華每次都讓我分享到那么多狂熱的驚喜。說實話,陳彼得是第一個令我從內心認可的流行音樂藝術家,據說他在大學學的是“器械工程”專業,不過他卻自制電吉他,還和陶喆的爸爸陶大偉組過樂隊。他對文字的感覺很不錯,對中國古典文學頗有研究。
1993年他在廣州買了房,開始在廣州常住。那時我在廣州花園酒店辦公,每天下午三點鐘我們都會準時在花園酒店荔灣亭喝下午茶。我們誰也不會遲到,盡管當時遲到已成為國內一種無處不在的流行病,但我們就是不遲到。這種守時相約聊天的日子過了好多年,除非我或他不在廣州,否則幾乎是天天如此。由此我說他是臺灣的表,他說我是大陸的鐘。假如與其他朋友有約,我們都會選擇要他們來荔灣亭,那里是我們事實上的會所。這種如約守時的交往不僅令我們雙方都很愉悅,同時使我們成為知遇之交。記得我創辦《希望》雜志時,陳彼得為我出了很多主意。有了他的建議,我們也有了超越內陸的視角,結果《希望》一出來就壓住了香港的《姊妹》,成為當時時尚女性讀物的第一品牌。
那段時間陳彼得一直很想深入了解大陸的文化和行事規則,奇怪的是他與大陸的現實之間仿佛有一塊他無法越過的玻璃。無論我怎樣和他交流,卻總是無法令他對大陸的理解真正到位,他看待大陸的事物總是很平面、不立體,有時讓我們哭笑不得。有一次他說他要加入共產黨,問他為什么要加入?他說加入了黨就有可能會更加了解中國大陸。他看不懂大陸的人際關系,總是問為什么會是這樣?給他換來換去解釋很多遍,結果總是越解釋越讓他糊涂。有時候我們覺得大的事他認為很小,我們認為很小的事他卻認為很大。不過他的任何想法和表現都非常真誠,這也是我們一幫人永遠將他視為好友的原因。
2001年他離開廣州去北京做音樂,并且在北京買房決定后半生在那里度過。我經常去北京看他,也在他的錄音棚聽他和他的學生唱歌。他對流行音樂的走勢非常關注,周杰倫剛冒頭時,他認真研究周杰倫和他的團隊,盡管他不喜歡周杰倫,但他仍坦誠地說:“這個小子肯定會紅。”他認為方文山很聰明,說他對流行音樂的突破用的是“中國古典文學加周星馳的無厘頭”手法。他說這樣做盡管會有爭議,但總比原地踏步要好。陳彼得強調音樂的現代性,他認為中國的歌曲一定得有一個宗,重要的在于怎樣用現代手法來表現這個豐厚的宗。這其實是中國所有藝術門類都面臨的大問題,同時也是當代藝術領域最令人困惑的關鍵點。
有一次 陳彼得在電視上看到艾爾頓·約翰、保羅·邁卡特尼等國外同齡藝術家的演唱,當他發現他們依然還有如此巨大的社會影響力時,他震撼了。他深沉地說:“我們真的應該好好創作,今天中國音樂與國外音樂的差距,最大的區別就在于內涵”。我和他經常探討音樂的內涵表現,我們都非常主張用口語來表現深刻的含意。有時候我們會特別將一些經典的歌詞句子拿來分析,結果發現精彩句子所展現的空間非常大,有些一句話夠人寫十本書來解釋它的意境。
不過評論現象永遠比創作容易,盡管我們都知道目前華人音樂的主要問題是太多淺薄和虛偽,但要寫出不淺薄和不虛偽的音樂和歌曲卻不容易。正在流行的許多華語歌嚴重缺乏靈魂,簡直是僵尸之作,其傳播結果是讓新生代出現更多無厘頭。人類的文化和文明一定得通過真善美來傳遞,這是任何人無法繞開的本質,你可以通過強權或蒙蔽來繞開,但那已經沒有意義。陳彼得一直想在真善美的平臺上找到新的藝術突破口,他相信自己會寫出更好的超越自己過去的歌曲。在北京他慢慢品讀古都,認真閱讀有價值的書,并結識了不少朋友。有次梁和平、崔健等一幫音樂人在北京為他張羅過生日,崔健特地彈琴唱歌,這讓陳彼得體會到了這座城市中藝術的溫暖。
現在我們不經常見面,但總是不斷通電話。他依然在一直不斷努力地尋找寫新歌的突破口。他成立了音樂工作室,不過現在工作室總是在幫一些年輕的音樂人錘煉翅膀。有時他也為電視劇做配樂,但他說那只是應酬,他的興趣仍在于創作那種具有全新突破的音樂。陳彼得稱自己是樂壇絕對的古董,許多與他一起做音樂的人有的不干了,有的死了,而他還存在并且還在努力戰斗。
陳彼得 - 代表作品
《阿里巴巴》、《遲到》、《一條路》、《一段情》、《無言的結局》、《幾度夕陽紅》、《也是情歌》、《一剪梅》、《等你一萬年》、《燈火闌珊處有你》、《四海一條中國心》、《把心留住》、《在那銀色月光下》。
網友關注
- 焦寶華
- 林志穎弟弟
- 永井謙佑
- 周璐璐
- 林清峰
- 吳耀漢
- 李恩熙
- 大津祐樹
- 陳小予
- 陳珊妮
- 金雅俊
- 呂小軍
- 王振堂
- 網絡紅人張依依
- 李春江
- 蘇偉
- 朱克
- 顧春芳
- 跑車女警
- 季克良
- 黃秋爽
- 弗里德·穆拉德
- 黃明志
- 王永珀
- 王儀涵
- 王源
- 蔡喜宏
- 西蒙娜·法羅
- 張杰
- 莫露露
- 陳浩杰
- 申思
- 哈蘇妹
- 張宗益
- 田亮
- 蒂姆-蒂博
- 21世紀最大流星雨
- 羅玉通
- 瑞恩·鄧恩
- 瑪聯
- 北京地鐵刀槍哥
- 薛嘉麟
- sputea
- 王明娟
- 丘振良
- 李德林
- 邢利斌
- 王美莼
- 黃詩陽
- 西門大嫂
- 陳寶琛
- 伊恩·卡馬
- 曹廷炳
- 王風
- 本-戈登
- 宋佃濤
- 王克楠
- 白歆惠
- 梅拉赫
- 馬頔
- 陳雨昂
- 游樂晨
- 金龜子和毛毛蟲
- 王建宙
- 楊佳欣
- 紅粉寶寶
- 約瑟夫·科尼
- 李永波
- 克里斯-穆林
- 吳嘉龍
- 張藝興
- 圖里亞夫
- 王秀勇
- 韓群鳳
- 單亦誠
- 史鴻飛
- 梅璇婷
- 長裙哥
- 鐵頭男
- 杰米·韋利特
- 喊話哥
精品推薦
- 城西區05月30日天氣:小雨轉中雨,風向:東風,風力:3-4級,氣溫:24/10℃
- 昌吉市05月30日天氣:陰,風向:東北風,風力:3-4級轉<3級,氣溫:24/11℃
- 臨洮縣05月30日天氣:小雨轉中雨,風向:東北風,風力:<3級,氣溫:23/11℃
- 庫爾勒市05月30日天氣:晴,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24/12℃
- 鄯善縣05月30日天氣:晴,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27/15℃
- 昭蘇縣05月30日天氣:晴轉陰,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19/6℃
- 莎車縣05月30日天氣:陰,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27/16℃
- 臺中市05月30日天氣:多云轉陰,風向:北風,風力:3-4級轉<3級,氣溫:33/24℃
- 達坂城區05月30日天氣:晴,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22/6℃
- 西吉縣05月30日天氣:晴轉小雨,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轉3-4級,氣溫:2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