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萍
革命英雄鄧萍資料:
那年,他25歲,年輕氣盛。戰評會上,他回憶說:“對老鴉山一仗,我有看法,我說他們是保存實力,見死不救,我才不管他們高興不高興呢!”父親說了些什么,說的對不對,這并不重要。他不是3軍團的老班底,一個外來的就敢如此放肆?你不看僧面,總還要看佛面嘛。但父親說:“彭老總支持了我的意見,把他們一個罰下去當連長;一個罰下去當伙夫;哈哈!當然,很快就回來了。”“彭不是那種愛搞小圈子的人,對干部一視同仁,看不慣拉拉扯扯那一套。下面的干部也一樣,和黃克誠、張宗遜,還有彭雪楓、楊勇、王平,我們該吵的就要吵,但大家仍然很友愛。一個領導人自己很正派,帶出的部隊風氣也就正派。”
在遵義紅軍烈士陵園里有一座雕像,粗礪的花崗巖雕刻著兩個相擁在一起的紅軍指揮員,它表現的是當年戰場上我父親懷抱著犧牲的戰友鄧萍。基座上有父親的題字:“鄧萍同志千古”。史料記載,紅軍二次攻打遵義,紅3軍團參謀長鄧萍來到紅11團前沿,與張愛萍一起觀察地形,被敵冷槍擊中頭部。父親的雕塑像還戴著一副眼鏡,其實年輕時的他是不戴眼鏡的。戰場,就在鄧萍墓的山腳下,臨著一條河,距敵人不足百米,想來他們是潛伏進來的,當年這里的樹叢荊棘似應更繁茂些。現在這里成了公園,屬遵義城區,早上晨練、晚上跳舞,人很多很多。
我找到父親在1936年寫的文章《第二次占領遵義》,該文收集在1954年出版的《中國工農紅軍第一方面軍長征記》中。文中詳細記載了這個事件。因為寫作時間距鄧萍犧牲才一年,我相信會比父親后來的回憶要更準確些。
文中記載,父親帶著參謀長藍國清,陪同鄧萍抵近敵前沿,三人隱蔽在距護城河50米遠一個小土坡的草叢里,他們要尋找一條便于部隊向前運動的路線,以便夜幕降臨時發起總攻。按作戰條令,這個距離比一線步兵班的沖擊發起陣地還要靠前,太冒險了。父親回憶:“軍團的命令是,一定要在拂曉前拿下遵義,因為天亮增援的薛岳部就可能趕到。”
也許是擔心停留時間過長吧,藍國清曾建議轉移,鄧萍沒有同意,說這里便于觀察。但誰也沒想到的是,一個小通信員居然從后面摸上來,是要報告什么情況,鄧萍交代了一句,那個小戰士就趁著薄暮飛身跑回,這一下,把他們三個給暴露了。那樣近的距離,一排子槍彈掃過來,慘劇就發生了。父親后來回憶說:“那是九響棒棒(一種步槍,俗稱九響槍),從前額打進,后腦殼出來,血濺了我一身……他是黃埔六期的。”
“我向彭老總匯報,他在電話里就罵開了,你們這些豬狗養的,都給我去死光好了!”“他向軍委匯報說,我們的指揮員都在部隊的前面,故干部減員相當大。”事后彭老總說了一句話,父親說他至今都難忘:“革命的路還很長很長,你們都不要做無謂的犧牲啊!”
在《中國工農紅軍第一方面軍長征記》中,還收集了父親寫的一篇關于烏江戰役中的文章,記述了紅11團搶占龍安河對岸高地,保障烏江渡口的故事。這是“背水一戰”,用兵之大忌。他親率7連搶渡過河,他們只有一條船,一點一點地把部隊渡過去。剛一上岸,對面敵一個營就反撲下來了,他寫道:“同志們!我們背后是河,不能退!退就等于死!”(注:張愛萍《手榴彈打坍了一營敵人》,選自1954年版《中國工農紅軍第一方面軍長征記》)
我請父親回顧這個戰例,他說:“政治委員是干什么的?就是出現在戰場上最危險的地方的!”湘江戰役,紅4師首先過江,在界首以南的光華鋪、楓山鋪阻擊桂軍第7軍的進攻,保障渡口,掩護中央縱隊和紅9、紅5軍團渡河。父親說:“我那時已經調到師里。敵人從四面八方地壓上來。中央縱隊是大搬家,傷員輜重多。徐老(指徐特立同志)、蔡大姐(指蔡暢同志)他們過河慢,我一急就喊,我的老祖宗吆,快一點啊!彭老總來了,他手一指,把師指揮所給我開設到最前面去。這件事給我印象很深。人家講彭老總罵人,我說他不是罵人,是嚴格要求,戰爭嘛!他要求別人做到的事自己首先做到,他的指揮所就一直在最前線。”
人物資料:
鄧萍,1908年出生于四川省富順縣。1930年,鄧萍出任紅3軍團參謀長,兼任紅5軍軍長。1934年10月,紅一方面軍開始長征后,鄧萍協助紅3軍團軍團長彭德懷,指揮部隊擔任右路前衛,掩護中央機關和中央紅軍主力實施轉移。1935年,鄧萍在指揮紅3軍團先頭部隊攻占遵義城的戰斗中,不幸被敵人子彈擊中,壯烈犧牲,年僅27歲。
中文名:鄧萍
出生地:四川自貢
出生日期:1908年
逝世日期:1935年2月27日
畢業院校:武漢中央軍事政治學校
主要成就:紅軍優秀指揮員和杰出青年將領
鄧萍,(1908-1935)1908年生,四川自貢富順人。他是共和國早早隕落的將星。1926年底考入武漢中央軍事政治學校,在校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不久轉入中國共產黨。1927年秋被派到國民黨軍湖南獨立第5師彭德懷任團長的第1團從事兵運工作。在該團秘密組織成立中共黨支部和團委,任書記。1928年7月參與組織領導平江起義,任中國工農紅軍第5軍參謀長、中共紅5軍軍委書記。參加領導開辟湘鄂贛蘇區。同年冬和彭德懷、滕代遠率紅5軍主力到井岡山,參加保衛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斗爭。1930年6月任紅3軍團參謀長兼紅5軍軍長,參與指揮紅3軍團進行長沙戰役和參加中央蘇區歷次反“圍剿”。1933年7月兼任紅軍東方軍參謀長,參與指揮所部入閩作戰。在中央蘇區,鄧萍南征北戰,戰功卓著,成為紅軍的著名將領。期間,曾兼任紅5軍隨營學校教育長,參與籌建工農紅軍學校,任副總隊長兼教育長,培養了大批紅軍干部。1934年1月,被選為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候補執行委員。
同年10月參加長征,協助彭德懷指揮紅3軍團擔任右路前衛,掩護中共中央機關和紅一方面軍主力突圍。1935年2月27日在遵義戰役前線指揮作戰時英勇犧牲,年僅27歲。參加此次戰役、時任團政委的張愛萍當即寫一首挽詩:“長夜沉沉何時旦?黃埔習武求經典。北伐討賊冒彈雨,平江起義助烽煙。‘圍剿’粉碎苦運籌,長征轉戰肩重擔。遵義城下灑熱血,三軍征途哭奇男。”
人物生平
彭德懷的親密戰友
1966年4月的一天,一輛小轎車自北向南行駛在四川省內(江)宜(賓)公路上,車上坐著的,是從成都前往宜賓視察工作的西南三線建設委員會副主任彭德懷元帥。當他得知車已駛入富順縣境內時,急令停車。下車眺望,只見沱江蜿蜒流淌,帆影點點;丘陵起伏綿延,一片碧綠。不由得感慨:“真是地靈人杰啊!難怪英才輩出。三十多年前,我有一位親密戰友,就是這里的人。可惜他早已在長征途中犧牲了!”說罷,神情疑重,沉默良久。彭德懷說的人,就是鮮為人知的紅軍高級將領鄧萍。
鄧萍,1908年生于四川省富順縣,1926年考入黃埔軍校武漢分校,在校期間加入中國共產黨。曾參加領導著名的平江起義,長期擔任紅五軍參謀長、紅三軍團參謀長,兼任過紅五軍軍長,一度出任中央紅軍軍事政治學校教育長。參加過五次反“圍剿”和長沙戰役、贛州戰役,以及慘烈的廣昌保衛戰、湘江之戰。1935年2月27日,在第二次遵義戰役中犧牲,年僅27歲。
自1927年冬鄧萍結識彭德懷后,二人就一直朝夕相處,并肩戰斗達7年之久,結下了深厚的戰友之情。
平江舉事獻謀略
1927年冬,剛從軍校畢業的鄧萍受黨組織的派遣,前往國民革命軍湖南獨立第五師第一團做兵運工作。行前,組織向他介紹了團長彭德懷的情況,交代了此行的任務。
時年30歲的團長彭德懷出身貧苦,剛正不阿,嫉惡如仇。早在北伐時期,就結識了共產黨員段德昌,在其啟發影響下接受了馬克思主義。在“四一二”、“七一五”之后白色恐怖下的革命低潮時期,彭德懷向黨組織遞交了入黨申請書。鄧萍此行的目的,就是代表黨組織在思想上、政治上關心彭德懷,充任彭德懷與黨組織之間的紐帶,促使一團早日起義,成為一支革命生力軍。
經人介紹,鄧萍自稱無業青年,并當場為彭德懷展示了能書善畫的特長,彭德懷甚是喜愛,就將他留在團部當文書。過了一段時間,黨組織向彭德懷說明了鄧萍的身份,彭德懷十分高興,在他眼里,鄧萍就是黨的化身。
轉眼過了年,一天午后,黨組織派人秘密通知鄧萍,中共湖南省委批準彭德懷入黨。在當晚的彭德懷入黨宣誓儀式上,懸掛著監誓人鄧萍繪制的馬克思、恩格斯和列寧像,彭德懷身上的呢軍服、馬靴、武裝帶、白手套也是鄧萍在事前精心準備的。這時,獨立一團已有八名黨員,正式成立了團黨委,由彭德懷任書記。鄧萍特地提出:以后上級來人,先由自己接應,辨別后,再向彭德懷引見,以避免團長暴露身份,增添危險。
仲夏,黨組織指示一團黨委,為適應武裝斗爭的需要,要盡快舉行起義。7月17日晚,中共湖南省委特派員滕代遠來到平江,與彭德懷、鄧萍商定,起義定在7月22日上午10時。18時,在平江縣醫院的一間病房里,三人研究了起義的準備工作和軍事部署,鄧萍負責起義后布告、標語以及其他文告的撰寫。
7月22日上午10時,平江起義打響。起義后,按照省委的指示,以起義部隊為基礎,組建成“中國工農紅軍第五軍”,由彭德懷任軍長,滕代遠任政治委員,鄧萍任參謀長。
鏖戰之中戰友情
平江起義后,彭德懷、滕代遠、鄧萍率紅五軍撤出縣城,一路苦戰,先是向湘鄂贛邊開進,后又南折,于1928年2月下旬與朱德、毛澤東領導的紅四軍在井岡山會師。會師后不久,兩軍前委召開聯席會議決定:為打破敵人對井岡山的“圍剿”,解決部隊的過冬給養,紅四軍跳出井岡山向贛南挺進,紅五軍留守井岡山。
就在紅四軍下山后的第三天,敵人以十個團的重兵,向井岡山發起了圍攻。
隆隆的炮聲震落了松枝上的積雪,遠處的山下,聚集著一堆又一堆的敵人。敗退的敵人暫時停止了進攻。
暫時的平靜后面將是更激烈、更殘酷的廝殺。紅五軍前委召開緊急會議,研究當前的態勢。彭德懷對大家說:“這是我們紅五軍自成立以來的第一次惡戰。現在進攻我們的敵人有14個團,而我們只有2000多人。硬守是守不住的,只有當機立斷,組織突圍。下面,請參謀長講突圍作戰部署。”鄧萍指著墻上大幅軍事地圖的一處說到:“突圍地點,選在贛敵、湘敵結合部。集中我們現有的兵力,形成相對優勢,出其不意,猛打猛拼,撕開一條口子。之前,前沿各部不要與敵脫離接觸。‘粘住’他們,暗中抽出大部分兵力,準備參加突圍戰斗。我意由我率領特務連、機槍連、迫擊炮連作尖刀,待缺口撕開后,一團、七團分別作為左、右翼,形成一條安全通道,政委帶領電話隊、衛生隊護送全部家屬、傷病員快速通過,軍長帶四團殿后保護。”彭德懷一聽,連連擺手:“不妥!不妥!我從前在湘軍當兵時就到過這里,要論作尖刀、打前鋒,你沒有我合適。”鄧萍堅決地說:“你是一軍之長,責任重大,今后五軍的發展還要靠你。再說,還有那么多的傷病員和家屬需要保護,這是朱毛首長臨下山時交給你的重任啊!軍情緊急,莫要再爭論了。”
按照鄧萍的這番部署,紅五軍沖出了重圍,輾轉興國,突襲于都并取勝。就在這時,鄧萍負傷并因傷口感染高燒不退,只好留在當地養病、養傷。臨走時,彭德懷留下繳獲的藥品、罐頭,向當地黨組織贈送了一批槍支彈藥,對其負責人反復叮囑:“一定要保護好,照顧好鄧萍同志!”3個月后,紅五軍回師井岡山路過這里,痊愈了的鄧萍眼噙淚花,雙手與彭德懷緊緊握在一起。鄧萍擦了擦雙眼說:“軍長,這3個月我天天想你,想我們部隊。現在我傷愈歸隊,向你報到。”彭德懷激動地說:“我斷了的翅膀又重新長上了!”
1930年6月,紅五軍擴編為紅三軍團,彭德懷任軍團長,滕代遠任政委,鄧萍任參謀長,兼紅五軍軍長。8月23日,一軍團、三軍團在湖南瀏陽會師,組建成“中國工農紅軍第一方面軍”,紅三軍團仍然是彭德懷任軍團長,鄧萍任參謀長。之后,二人攜手并肩,率部參加了多次著名戰役。鄧萍杰出的軍事才華和危難之際勇挑重擔的革命精神,給彭德懷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襄助分憂赴危難
1931年秋,紅一方面軍取得了第三次反“圍剿”的勝利,全軍進入了休整階段。遵照上級的命令,鄧萍來到瑞金,擔任剛剛組建的“中央紅軍軍事政治學校”教育長。完成了在瑞金的任務后,在彭德懷的電話催促下,鄧萍回到了紅三軍團,繼續擔任軍團參謀長兼紅五軍軍長。
1933年夏末,不甘心四次“圍剿”失敗的蔣介石,糾集百萬兵力,在飛機大炮的配合下,采取“步步為營,穩扎穩打”的戰術,向中央蘇區發起了第五次“圍剿”。此時,毛澤東已被排擠出紅軍,把持中央大權的,是臨時中央負責人博古和共產國際軍事顧問李德。
10月18日,遵照臨時中央的命令,紅三軍團在黎川向敵人發起進攻。敵人有7個師,構筑了長100公里、寬20公里的堅固防線,碉堡密布,重兵云集,由輕重機槍組成的火力點每隔10米就有一個,其目的就是吸引紅軍前來進攻,消耗和消滅紅軍。臨時中央的這道命令,正中敵人下懷。紅三軍團戰至25日,不但沒有達到突破敵封鎖、占領資溪的作戰目的,反而傷亡慘重,不得不拖著疲憊之師退出戰斗。
1934年4月,敵人以7人師、1個炮兵旅的重兵在飛機的掩護下向中央蘇區的北大門廣昌發起猛烈進攻。中革軍委命令:由紅三軍團防守廣昌,不許放進一個敵人,違者軍法從事。軍令下,彭德懷、鄧萍不敢怠慢,忙組織全軍團1.2萬人進入陣地,調集精壯戰士日夜搶修工事、碉堡。在軍團司令部,彭德懷向前來視察工作的李德、博古進言:“敵人有7個師的重兵和飛機大炮,火力兇猛。而我們才1.2萬人,再堅固的工事也經不住敵軍轟炸,死守是守不住的,1.2萬人只有全軍覆沒。建議改為機動防御,只留一個連在正面吸引敵軍進攻,主力隱蔽在城外附近的大山中,待敵人蜂擁攻城時,我們主力抓住時機出山猛襲敵軍側翼。”彭德懷為增加進言的效果,拿出一張《廣昌機動防御首長決心圖》,這是鄧萍昨天連天連夜繪的。李德看了一會兒地圖,嘴角浮起一絲輕蔑和嘲諷的笑:“我曾經批評過劉伯承同志,說他白在蘇聯上了幾年伏龍芝軍事學院。我聽說鄧萍同志是黃埔軍校畢業的,但看了這份有許多常識性錯誤的東西后,我也不得不對鄧萍同志提出同樣的批評,他的黃埔軍校也是白上了!”聽到李德口出狂言,肆無忌憚的侮辱鄧萍,彭德懷“呼”地站起來,怒不可遏地指著他說:“鄧萍同志和我并肩戰斗了六年,給我出了多少好主意,謀劃了多少戰斗,你知道嗎?他的軍事才華,豈是你李德能夠比的?”李德惱羞成怒,沖著彭德懷大吼:“你們必須執行中革委的命令,不準有一絲改動。否則,后果自負!”
英年早歿遵義城
在錯誤路線的指揮下,紅軍第五次反“圍剿”失敗,不得不進行戰略轉移——長征。
1935年10月21日晚,三軍團作為左翼護衛,掩護著龐雜的中央機關進入了五嶺山區。行至廣西境內,在湘江上游的全州、興安間同兇悍的桂軍發生激戰,這就是著名的“湘江之戰”。紅三軍團同友軍一樣,遭受了重大損失,下屬紅六師參謀長杜中美和紅十團團長沈述清陣亡。
10月18日,中共中央在貴州黎平召開政治局會議,決定放棄北上與紅二、六軍團會師的預定計劃,改向敵人力量薄弱的貴州前進。1935年1月9日,紅軍占領遵義,15日至17日,中央政治局在遵義召開會議,確立了毛澤東同志在全黨、全軍的領導地位。從19日開始,紅軍各部在毛澤東的指揮下開始“四渡赤水”。
在一渡赤水后的2月23日,中革軍委電令紅三軍團必須在本月底前重占遵義,以調動敵人南返。24日,彭德懷、楊尚昆(接替滕代遠任軍團政委)、鄧萍率部隊從川南急行軍,撲向通往遵義的要隘——婁山關。等到了才發現,黔軍已先我占領了這座通往遵義的北大門。
這時,天空中飄起了陣陣雨夾雪,綿綿密密,紛紛揚揚;寒風吹來,侵入肌骨。三人在警衛員撐起的油紙傘下,開起了緊急作戰會議。彭德懷對二人說:不僅要拿下婁山關,打通去遵義的通道,還要將山上的敵人全部消滅,避免其潰逃進入遵義,給我軍下一步進攻作戰增加困難。楊尚昆點點頭:“是殲滅而非擊潰,這是作戰的指導思想。”按照兩位首長的要求,鄧萍作了部署并親自指揮了這場戰斗——十一團首先從婁山關左翼迂回到山后斷敵退路,十團、十三團分別從正面和右翼進攻。尤其壯觀的是鄧萍集中了軍團的全部迫擊炮,向敵人的陣地齊射。只聽得尖利的嘶叫聲和隆隆的爆炸聲此起彼伏,回蕩在山巒溝壑之間。不到兩個小時,婁山關的主峰上便飄起了紅旗。
紅軍首占告捷,乘勝前進,于27日上午9時攻占遵義城外圍的一個小隘口——石字鋪。傍晚,進抵遵義城下。
在軍團司令部,鄧萍找來十一團政委張愛萍、參謀長藍國清,研究攻城部署。鄧萍說:“占領遵義、調敵回援是毛主席戰略部署的關鍵。剛才,主席、周副主席、朱總司令來電告誡我們,攻城宜早不宜遲,晚了,不但達不到目的,敵薛岳部還會趕來增援。現在我們已經暴露在城下,敵人明白了我們的作戰意圖,因此,攻擊的發起時間越早越好。我現在就同你們一起去看地形,研究、確定好攻城方案,務必要在明天拂曉前占領遵義。”
冒著連綿的陰雨和料峭的寒風,鄧萍和張愛萍、藍國清隱蔽在茂密的草叢中邊看邊研究。鄧萍舉起望遠鏡一邊仔細地搜索、觀察。突然,“砰”的一聲,一發冷彈帶著強大的沖擊力,狠狠砸向他的腦袋,奪取了這位才華橫溢的年輕將領的生命。此時,他年僅27歲。
意外的變故,給彭德懷帶來了猝不及防的重擊,使他覺得肝腸寸斷、撕心裂肺!這位身經百戰、爬尸趟血的硬漢子也禁不住悲痛萬分、淚流滿面。警衛員輕輕地呼喊打斷了他的沉思:“軍團長,劉主任來了。”軍團政治部主任劉少奇緊緊握住了他的雙手:“老彭,你就放心地指揮打仗吧,鄧萍同志的后事,由我們政治部來辦。我向你保證,一定要對得起烈士,一定要讓你滿意。”彭德懷點點頭,擦了擦紅腫的雙眼,默默拿起烈士的遺物,一一仔細凝視,交給劉少奇。然后,彭德懷掏出懷表,拿起電話:“各部,總攻時間到。我命令,發起進攻,拿下遵義,為參謀長報仇!”
2009年9月14日,他被評為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范之一。
烈士遺物
在展覽廳的一個展柜中,有一塊墊板托著一組物品:衣扣、皮帶扣、毛衣碎片、鞋底等。它們是長征中犧牲的紅軍最高級別將領紅3軍團參謀長鄧萍烈士留下的遺物。
新中國成立后,鄧萍烈士的遺骸被重新找到,并遷葬在青松覆蓋、綠水環繞的鳳凰山上。彭德懷親自修訂了鄧萍的簡歷;張愛萍親筆為鄧萍烈士撰寫了墓志銘;移墓時發現并保存下來的金屬衣扣和褲扣、毛衣碎片、帆布跑鞋已磨平了的膠底等遺物,被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珍藏,作為永久的紀念。
評價影響
鄧萍,這位忠誠的共產黨員,紅軍的優秀指揮員和杰出的青年將領,在北伐戰爭的烽火、平江起義的槍聲、井岡山上的號角和長征路上的悲歌中,無不留下他的英勇足跡和卓著戰功。這位出色的軍事參謀工作者,為中國勞苦大眾的翻身解放事業,在創建中國工農紅軍和紅軍革命戰爭勝利的斗爭中,他不畏艱險,身體力行,灑盡了最后一滴血,以身殉國,無愧為彭德懷得力的助手,無愧于共產主義戰士的偉大英名。
鄧萍犧牲后,張愛萍曾懷著十分沉痛的心情,揮筆寫下了一首挽詩,借以悼念英烈。
長夜沉沉何時旦?
黃埔習武求經典。
北伐討賊冒戰雨,
平江起義助烽焰。
“圍剿”粉碎苦運籌,
長征轉戰肩重擔。
遵義城下灑熱血,
三軍征途哭奇男。
14年后,在灑遍烈士鮮血的土地上,一個嶄新的新中國毅然掘起,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經過28年的奮斗,尤其經過22年前赴后繼英勇卓絕的武裝斗爭,終于取得了偉大的勝利。新中國成立后,黨和遵義人民政府千方百計尋找鄧萍烈士的遺骸,并將他的遺骸和許多犧牲在遵義的無名紅軍烈士一起,遷葬在碧水環繞的鳳凰山上。彭德懷親筆修訂了鄧萍簡歷,張愛萍親筆為鄧萍烈士撰寫了墓志銘,以志永久的紀念。鄧萍烈士永垂不朽。
網友關注
- 王儀涵
- 莫露露
- 梅璇婷
- 陳雨昂
- 顧春芳
- 西門大嫂
- 本-戈登
- 宋佃濤
- 季克良
- 梅拉赫
- 張宗益
- 圖里亞夫
- 黃秋爽
- 永井謙佑
- 林志穎弟弟
- 曹廷炳
- 韓群鳳
- sputea
- 薛嘉麟
- 李永波
- 弗里德·穆拉德
- 王秀勇
- 史鴻飛
- 黃明志
- 丘振良
- 焦寶華
- 王振堂
- 金龜子和毛毛蟲
- 陳小予
- 瑞恩·鄧恩
- 陳寶琛
- 馬頔
- 邢利斌
- 游樂晨
- 網絡紅人張依依
- 紅粉寶寶
- 西蒙娜·法羅
- 王明娟
- 約瑟夫·科尼
- 跑車女警
- 王永珀
- 李春江
- 黃詩陽
- 大津祐樹
- 吳耀漢
- 陳珊妮
- 王風
- 21世紀最大流星雨
- 長裙哥
- 蒂姆-蒂博
- 田亮
- 王源
- 金雅俊
- 林清峰
- 呂小軍
- 鐵頭男
- 陳浩杰
- 瑪聯
- 周璐璐
- 王克楠
- 朱克
- 吳嘉龍
- 王建宙
- 杰米·韋利特
- 申思
- 羅玉通
- 蔡喜宏
- 張藝興
- 哈蘇妹
- 喊話哥
- 單亦誠
- 白歆惠
- 張杰
- 北京地鐵刀槍哥
- 楊佳欣
- 王美莼
- 蘇偉
精品推薦
- 呼圖壁縣05月30日天氣:多云轉陰,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24/14℃
- 囊謙縣05月30日天氣:晴,風向:西南風,風力:3-4級轉<3級,氣溫:24/5℃
- 烏蘇市05月30日天氣:陰轉晴,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26/12℃
- 高雄市05月30日天氣:陰,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34/26℃
- 烏蘭縣05月30日天氣:小雨,風向:西風,風力:<3級,氣溫:22/8℃
- 冠縣05月30日天氣:小雨轉多云,風向:東北風,風力:<3級,氣溫:27/17℃
- 瑪多縣05月30日天氣:小雨轉雨夾雪,風向:西風,風力:4-5級轉3-4級,氣溫:16/1℃
- 白沙縣05月30日天氣:多云,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33/23℃
- 臨高縣05月30日天氣:多云,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34/24℃
- 洛浦縣05月30日天氣:陰,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2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