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其鳳
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大學校長
我國著名化學家、教育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大學校長。男,漢族,1947年10月8日(農(nóng)歷)出生,湖南瀏陽人,中共黨員,理學博士。中國科學院院士,教授,博士生導師。2004年07月至2008年11月,任吉林大學校長(副部長級);2008年11月開始擔任北京大學校長。
【簡歷】
學習
1962年,入瀏陽市第一中學學習,
1965年,入北京大學化學系學習,
1978年,考取北京大學化學系高分子化學專業(yè)研究生,
1980年01月,由國家公派到美國馬薩諸塞大學(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高分子科學與工程系學習,
1981年09月,獲碩士學位,
1983年02月,獲博士學位,
職稱
1986年,被北京大學聘為副教授,
1990年,被北京大學聘為教授。
1999年,被增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任職
1970年留校任教。
1983同年5月回北京大學任教。
北京大學化學學院高分子科學與工程系主任、高分子科學研究所所長、
北京大學研究生院常務副院長、北京大學副教務長。
2001年06月至2004年07月,任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辦公室主任、教育部研究生工作辦公室(學位管理與研究生教育司)主任、司長;并先后兼任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fā)展中心主任、“211工程” 部際協(xié)調(diào)小組辦公室主任 、“教育部財政部985工程”辦公室主任等職。
2004年07月至2008年11月,任吉林大學校長(副部長級),校學位評定委員會主席。
2008年11月,任北京大學校長。
【社會兼職】
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委員,
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副秘書長。
中國科學院化學部常委,
教育部化學和化工專業(yè)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委員,
人事部博士后管理委員會委員,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委員,
北京大學化學學院高分子科學與工程系教授以及吉林大學雙聘院士。
【研究方向】
主要從事高分子合成及液晶高分子領域的研究。周其鳳提出了“甲殼型液晶高分子”的概念并從化學合成和物理性質(zhì)等角度給出了證明。甲殼型液晶高分子是一類新型高分子材料,其分子量和分子結構可以根據(jù)需要通過活性自由基聚合等方法得到控制,而可以調(diào)節(jié)的分子鏈剛性﹑獨特的相態(tài)結構和性質(zhì)以及寬大的穩(wěn)定液晶相溫度區(qū)間等構成了其性質(zhì)特點。周其鳳的其它貢獻包括對液晶高分子取代基效應的研究,關于通過共聚合或提高分子量可以使亞穩(wěn)態(tài)液晶高分子轉(zhuǎn)變?yōu)闊崃W穩(wěn)定的液晶高分子等科學原理的發(fā)現(xiàn),以及發(fā)現(xiàn)了人工合成的最早的熱致性液晶高分子等。
已發(fā)表學術論文二百余篇 ;學術論著:《液晶高分子》(周其鳳、王新久,科學出版社,1994年);《高分子化學》(周其鳳、胡漢杰,化學工業(yè)出版社,2001年);《Liquid Crystalline Polymers》(Xin-Jiu Wang,Qi-Feng Zhou, World Scientific, Singapore, 2004);《Contemporary topics in advanced polym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周其鳳、程正迪,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4年);《耐高溫聚合物及復合材料》(周其鳳、范星河、謝曉峰,化學工業(yè)出版社, 2004年);申請發(fā)明專利多個;作為項目負責人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fā)展計劃( 973 計劃 )項目多項。 [1]
【獲獎情況】
1986年獲北京大學教學優(yōu)秀獎,
1988年獲中國化學會高分子基礎研究王葆仁獎,
1988年獲教育部“霍英東青年教師基金”,
1991年獲國家教委科技進步二等獎,
1992年獲中國青年科學家提名獎,
1992年起享受國務院頒發(fā)政府津貼,
1997年獲國家教委、人事部“全國優(yōu)秀留學回國人員”稱號,
1997年獲國家自然科學三等獎,
1999年被評為國家級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
2001年獲中國化學會高分子化學創(chuàng)新論文獎,
2001年獲北京大學教學成果一等獎、教育教學成果一等獎[2]。
【周其鳳-學術成果】
他主要從事高分子合成及液晶高分子領域的研究。提出了“甲殼型液晶高分子”的概念并從化學合成和物理性質(zhì)等角度給出了證明。甲殼型液晶高分子是一類新型高分子材料,其分子量和分子結構可以根據(jù)需要通過活性自由基聚合等方法得到控制,而可以調(diào)節(jié)的分子鏈剛性﹑獨特的相態(tài)結構和性質(zhì)以及寬大的穩(wěn)定液晶相溫度區(qū)間等構成了其性質(zhì)特點。他的其它貢獻包括對液晶高分子取代基效應的研究,關于通過共聚合或提高分子量可以使亞穩(wěn)態(tài)液晶高分子轉(zhuǎn)變?yōu)闊崃W穩(wěn)定的液晶高分子等科學原理的發(fā)現(xiàn),以及發(fā)現(xiàn)了人工合成的最早的熱致性液晶高分子等。他發(fā)表論文160篇,據(jù)SCI統(tǒng)計,其論文被引用486次。
周其鳳教授曾經(jīng)獲得1986年北京大學教學優(yōu)秀獎,1988年中國化學會高分子基礎研究王葆仁獎,1988年教育部“霍英東青年教師基金”,1991年國家教委科技進步二等獎,1992年中國青年科學家提名獎,1997年國家教委、人事部“全國優(yōu)秀留學回國人員”稱號,1997年國家自然科學三等獎,2001年中國化學會高分子化學創(chuàng)新論文獎,2001年獲北京大學教學成果一等獎、北京市教育教學成果一等獎等。
【原任吉林大學校長時的工作分工】
全面負責行政工作,學科建設,財務,兼任研究生院院長。
分管部門:學科建設辦公室(含“211”工程辦公室和“985”工程辦公室)、研究生院(含學位辦公室、研究生培養(yǎng)處、研究生管理處、研究生綜合處)。
聯(lián)系單位:行政學院、汽車工程學院、地球科學學院、基礎醫(yī)學院、實驗動物中心、古生物學與地層學研究中心、汽車動態(tài)模擬國家重點實驗室、病理生物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吉林大學前列腺疾病防治中心、東北亞地學教學與研究中心[1][3]。
簡介
男,1947年10月 (農(nóng)歷) 生,漢族,中共黨員,湖南省瀏陽市人。1965年入北京大學化學系,1970年留校工作;1981年9月于美國麻省大學獲得碩士學位;1983年2月于美國麻省大學獲得博士學位。1983年5月起在北京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任教,1990年被聘為教授。1999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化學部院士。2001年6月至2004年7月任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辦公室主任、教育部學位管理與研究生司司長。2004年7月由國務院任命為吉林大學校長(副部長級),同時繼續(xù)擔任北京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教授、高分子科學與工程系主任、高分子科學研究所所長、教育部高分子化學與物理重點實驗室主任等職務。 周其鳳教授的主要研究領域是高分子合成、液晶高分子、高分子的結構與性質(zhì)等。在液晶高分子方面,周其鳳創(chuàng)造性地提出了"Mesogen-Jacketed Liquid Polymer" (甲殼型液晶高分子) 的科學概念并從化學合成和物理性質(zhì)等角度給出了明確的證明。此外,還對液晶高分子的取代基效應進行了系統(tǒng)而深入的研究,得到了有重要科學意義的成果;最先發(fā)現(xiàn)通過共聚合或提高分子量可使亞穩(wěn)態(tài)液晶分子轉(zhuǎn)變?yōu)闊崃W穩(wěn)定液晶高分子兩個原理;并發(fā)現(xiàn)了迄今認為是最早人工合成的熱致液晶高分子等。
成就及榮譽
近年來,周其鳳和他在北大的同事們一起,對甲殼型液晶高分子及其在材料結構與性能設計中的應用進行了系統(tǒng)而深入的研究,不斷取得新成果。在2007年6月于紐約召開的IUPAC高分子會議IUMACRO-07上,他應邀代表其研究小組作了45分鐘的大會報告。在《J. Am. Chem. Soc.》 (2003, 125, 6854; 2005, 127, 15481)、《Macromolecules》 (2003, 36, 6565; 2004, 37, 7610; 2004, 37, 2854; 2004, 37, 7188; 2006, 39, 517; 2006, 39, 948; 2006, 39, 4894; 2006, 39, 6887; 2007, 40, 840) 等國內(nèi)外著名刊物上已發(fā)表學術論文兩百余篇;其它主要學術論著有:周其鳳、王新久著,《液晶高分子》,科學出版社,1994;周其鳳、胡漢杰主編,《高分子化學》,化學工業(yè)出版社,2001;Xin-Jiu Wang and Qi-Feng Zhou: 《Liquid Crystalline Polymers》, World Scientific, Singapore, 2004;周其鳳、程正迪,《Contemporary topics in advanced polym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周其鳳、范星河、謝曉峰,《耐高溫聚合物及復合材料》,化學工業(yè)出版社,2004。取得中國發(fā)明專利3個,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重點項目2個,科技部973子項目1個等。 周其鳳教授曾經(jīng)獲得1986年北京大學教學優(yōu)秀獎,1988年中國化學會高分子基礎研究王葆仁獎,1988年教育部“霍英東青年教師基金”,1991年國家教委科技進步二等獎,1992年中國青年科學家提名獎,1997年國家教委、人事部“全國優(yōu)秀留學回國人員”稱號,1997年國家自然科學三等獎,2001年中國化學會高分子化學創(chuàng)新論文獎,2001年獲北京大學教學成果一等獎、北京市教育教學成果一等獎等。 周其鳳教授主要社會兼職為: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委員,中國科學院化學部常委,教育部化學和化工專業(yè)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委員,人事部博士后管理委員會委員,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委員,清華大學兼職教授等以及中國科學院化學所、東華大學、北京化工大學等多個國家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主任等。
網(wǎng)友關注
- 申思
- 周璐璐
- 曹廷炳
- 弗里德·穆拉德
- 王源
- 梅拉赫
- 季克良
- 長裙哥
- 田亮
- 大津祐樹
- 陳珊妮
- 單亦誠
- 網(wǎng)絡紅人張依依
- 伊恩·卡馬
- 克里斯-穆林
- 李德林
- 金龜子和毛毛蟲
- 邢利斌
- 王秀勇
- 顧春芳
- 蘇偉
- 王儀涵
- 林清峰
- 哈蘇妹
- 西門大嫂
- 陳寶琛
- 鐵頭男
- 陳小予
- 陳浩杰
- 瑪聯(lián)
- 林志穎弟弟
- 李恩熙
- 丘振良
- 王建宙
- 王美莼
- 韓群鳳
- 張杰
- 黃明志
- 李永波
- 蔡喜宏
- 張宗益
- 王振堂
- 游樂晨
- 永井謙佑
- 王明娟
- 紅粉寶寶
- 馬頔
- 薛嘉麟
- 王克楠
- 白歆惠
- 莫露露
- 史鴻飛
- 跑車女警
- 呂小軍
- 黃詩陽
- 瑞恩·鄧恩
- 王風
- 張藝興
- 圖里亞夫
- 李春江
- 北京地鐵刀槍哥
- sputea
- 金雅俊
- 吳嘉龍
- 宋佃濤
- 楊佳欣
- 本-戈登
- 梅璇婷
- 西蒙娜·法羅
- 陳雨昂
- 吳耀漢
- 朱克
- 喊話哥
- 蒂姆-蒂博
- 王永珀
- 杰米·韋利特
- 黃秋爽
- 焦寶華
- 約瑟夫·科尼
- 21世紀最大流星雨
- 羅玉通
精品推薦
- 臨猗縣05月30日天氣:晴轉(zhuǎn)多云,風向:西風,風力:<3級,氣溫:22/18℃
- 尉犁縣05月30日天氣:晴轉(zhuǎn)陰,風向:無持續(xù)風向,風力:<3級,氣溫:26/15℃
- 青銅峽市05月30日天氣:晴轉(zhuǎn)小雨,風向:無持續(xù)風向,風力:<3級轉(zhuǎn)3-4級,氣溫:31/16℃
- 水磨溝區(qū)05月30日天氣:晴轉(zhuǎn)多云,風向:無持續(xù)風向,風力:<3級,氣溫:20/10℃
- 吐魯番地區(qū)05月30日天氣:晴,風向:無持續(xù)風向,風力:<3級,氣溫:30/20℃
- 焉耆縣05月30日天氣:晴,風向:無持續(xù)風向,風力:<3級,氣溫:24/11℃
- 夏河縣05月30日天氣:陣雨轉(zhuǎn)中雨,風向:東北風,風力:<3級轉(zhuǎn)3-4級,氣溫:19/6℃
- 青河縣05月30日天氣:陰轉(zhuǎn)小雨,風向:無持續(xù)風向,風力:<3級,氣溫:15/6℃
- 廈門市12月01日天氣:多云,風向:東北風,風力:4-5級,氣溫:19/14℃
- 臨夏縣05月30日天氣:小雨轉(zhuǎn)中雨,風向:東北風,風力:<3級,氣溫:2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