叢飛
叢飛 -人物介紹
叢飛原名張崇,1969年10月生于遼寧省盤錦市大洼縣的農村。初二輟學,后考入沈陽音樂學院,1992年畢業。1994年8月開始長達11年的慈善資助。截至目前,他已經資助了178名貧困兒童,累計捐款捐物300多萬元。2005年被評為該年度“感動中國”人物。

個人履歷
1969年10月生于遼寧省盤錦市大洼縣田莊臺鎮的農村。
初二輟學,后考入沈陽音樂學院。
1992年畢業,到廣州闖蕩,1994年到深圳。
1994年8月開始長達11年的慈善資助。他資助了183名貧困兒童,累計捐款捐物300多萬元。
2005年4月12日,媒體首次披露叢飛捐助事跡,引起社會各界關注。
2005年5月12日,叢飛被確診患有胃癌,次日發現癌細胞擴散。
2005年6月23日,深圳市委、市政府授予叢飛“愛心市民”稱號。
2009年9月14日,他被評為100位新中國成立以來感動中國人物之一。
人物生平
叢飛童年
愛唱歌的張家“大崇”
據叢飛的母親李彩鳳講,現在遼寧省盤錦市大洼縣的許多鄉親還記得當年張家愛唱歌的“大崇”(叢飛的昵稱)。“有時回家,我似乎還看到我們家的土炕上坐滿了人,大崇拿著掃帚當麥克風唱歌呢。”李彩鳳坐在醫院的開水間里對記者說,“叢飛從小就喜歡唱”,但他和愛唱東北二人轉的父親不一樣,他愛學電視連續劇的插曲。《霍元甲》、《上海灘》他聽一兩遍就能記住,鄉親們都說他唱得好。
李彩鳳講,他們兩口子對兒子的這項愛好并沒太在意,“我們希望他能搞點別的,找個正式工作”。后來,叢飛在當地銀行謀了個職,并且點鈔點得“特溜”。但最終,他還是想考音樂學院。“孩子不容易”,后來叢飛經過一段時間艱苦學習,考上了沈陽音樂學院。
橋洞歌手
闖廣州睡橋洞撿剩飯
據叢飛的家人講,叢飛從沈陽音樂學院畢業后就要來南方闖。李彩鳳說,“我不同意他來,但他一定要過來”。在廣州兩年的經歷,朋友都是聽叢飛自己描述的,“睡在橋洞里,吃人家剩下的盒飯”。這讓母親聽了非常心疼,“我也是后來才聽他說的”,叢飛剛來廣州的前半年一直沒有和家里聯系,“我常想是不是孩子出了什么事情”。 但那時,對于愛唱歌的叢飛來說最痛苦的不是生活上的困頓,而是沒有上臺演出的機會。據叢飛的一個朋友講,叢飛在廣州時,有一個人發現叢飛能唱能表演,就帶著叢飛搞演出賺錢。最后,那個人帶叢飛到深圳進行一次大型演出,一下子賺了不少錢,但那個人拿著錢溜了。叢飛再次陷入身無分文的地步,生活重新陷入困頓,有次他曾從寶安機場徒步走回市區。“但叢飛說他一點都不恨那個人”,他認為那個人給了他第一次真正演出的機會。
深圳演唱漸走漸紅
據李氏兄弟稱,叢飛到深圳后不久,就認識了他倆。“當時他長得不太好看,很黑也很瘦,顴骨高高的”,但這個年輕人的表演能力與歌唱天賦,讓他倆驚嘆,當即決定和他聯合搞演出。據李氏兄弟講,在大劇院搞的一次沙龍上,他們幫叢飛開了個人專場。“當時他唱得很好”,此后叢飛開始出入各種歌廳進行表演,從最初演唱一首歌80元,后來漸漸漲到幾百元。李氏兄弟稱,一些演出機會是他們幫叢飛聯系的,由于當時叢飛已經開始鉆研模仿名人,常逗得觀眾笑個不停,現場氣氛好,叢飛的節目常被放到下半場壓軸。 后來,叢飛的演出越來越多,但大多不在深圳。據他演藝圈的朋友介紹,并不是深圳人不認同叢飛的藝術,而是一些小的演出,演出費用一共才1萬元,而叢飛當時的出場費就是1萬元。因此,叢飛在深圳真正的商業演出并不多。
義工生涯
捐助從一次義演開始叢飛從事義工活動具體開始于哪一年,已經很難考證,各種版本的說法都有,因為受叢飛病情影響,記者一時也無法向他本人求證,但比較公認的是1994年,從一次重慶失學兒童重返校園的慈善義演開始。正是在那次演出中,觀眾席上是幾百名因家貧輟學的孩子,使叢飛想到了自己的童年,當時他掏出了身上2400元錢,幫20個孩子完成兩年的學業。從那以后,叢飛就開始不斷地資助貧困山區的失學兒童,并先后20多次赴貴州、湖南、四川等貧困山區義演,收養孤兒。 悄悄資助貧困山區孩子 “叢飛太認真,有時也絮叨。幾個兄弟一起吃飯,他總是叨叨這頓飯能換多少貧困兒童的學費,我們都笑他。”魔術師左先生曾和叢飛一起跑場子演出,“有時候大家聽得都有些膩煩了,但當時叢飛并沒有告訴我們,他已開始資助貧困山區孩子了”。我們也是后來才知道的”,叢飛做事不愛張揚。
叢飛的妻子邢丹說:“他超出自己能力的資助,在旁人看來十分夸張,在我看來,卻很自然,他性格就是這樣,看不得旁人受苦,又經不起別人的哀求。別說這些貧困山區的孩子,就是普通朋友,只要軟語相求,開口要他幫忙,不管是錢是事,他都會當個事情去解決,不太懂得拒絕別人。這是他的優點,但也是他的弱點。”說到這里,邢丹低頭略一沉吟,用左手揉著腰部,似乎因為隆起的腹部有些勞累,然后抬頭一笑說:“他想怎么樣就怎么樣吧,反正開心就好,至于錢財這東西,反正家境也沒到吃不上飯的程度,能資助就資助好了,自己嘛夠花就可以了。”
不過,邢丹說,她已經很久沒有和丈夫一起進電影院了。叢飛喜歡看電影,尤其愛看首場,以前每個月都要拉著邢丹去看好萊塢大片,幾乎場場不落。但如今,叢飛已經不可能如此輕松地出入公共場合了。4月20日20時40分,叢飛因病醫治無效在深圳市人民醫院去世。
叢飛困境
身患胃癌叢飛倒下5月13日上午,深圳市人民醫院的手術室里,醫生切開病人胃部后嘆了一口氣。據醫生講,他們看到他的胃部腫瘤已經與胰腺粘連。“這說明胃癌已經擴散”,緊急會診后,醫生原封不動地縫住了傷口。走廊盡頭,保安站崗,屏風后的房間里,病人躺在床上。陽光從窗外斜射進來,斑駁的樹影攪動著平靜的房間,穿綠色條格病服的叢飛,靜靜地看著書。手術后,他曾向醫生詢問病情,但醫生和家人都沒有如實告之,“他不信,曾經偷偷去翻病例,但我們準備了兩份”。至今叢飛也僅僅知道自己患了胃癌,但并不知道已經擴散,動手術后,他以為切除了。 “現在能講出話來了”,但說話比較費勁。36歲的叢飛,剛做完第三療程化療,病情影響到聲帶。精神好的時候,他喜歡在病房和門口轉悠,用眼神和別人交流,只有到非說不可的時候才開口。他說,如果嗓子恢復不了,做不了歌手,他還可以演啞劇。
貧困孩子家長催學費
據叢飛已經懷孕5個月的妻子邢丹講,與剛入院時比他已經好多了,那時她不僅要操心醫藥費的問題,還要為叢飛上火擔心。因為,一些山區受資助的學生家長打電話詢問學費的事情,這事很讓叢飛上火。有家長在電話中說:“你不是說好要將我的孩子供到大學畢業嗎?他現在還在讀初中,你就不肯出錢了?這不是坑人嗎?” “我病了,好幾個月都沒有演出,暫時沒法寄錢了。”“什么時候病能治好?”對于這個問題,叢飛也答不上來,因為自從住進醫院,大夫就沒有和他談過出院的事情。邢丹說,叢飛曾和她講:他將自己送上了天梯,上去后卻下不來了。現在他是無力再往上走,但也沒有下梯之路。
助學,已滾不動的雪球
“本來以叢飛的實力,資助那么多孩子沒有太大的問題。”曾經給叢飛安排商業演出、已年過六旬的李氏兄弟告訴記者,叢飛會唱歌,又能模仿各種領導人,常常能把觀眾逗得前仰后合。所以在一些城市的商業演出中,叢飛都小有名氣,每場演出能拿一兩萬元,多的時候一個月收入十幾萬元,對健康的叢飛來說資助孩子們的學費,完全可以承擔。2003年非典事件后,叢飛的演出機會銳減。而他堅持演出前不吃飯(怕影響演出效果)的習慣也讓他的胃病越來越厲害,終致胃出血。后來,他的演出越來越少,收入越來越少,連給孩子交學費的資金也出現周轉不靈。 “有次為了給孩子們交學費,他用錄像機來抵押,向我借了1000元錢,到現在我用的這個錄像機還是他的。”以前和叢飛一起表演的李雄說,叢飛為孩子學費問題的確傷過腦筋。曾和叢飛一起去湖南表演的魔術師講,那次他看到叢飛把2萬元出場費當場捐給別人了,所以“他應該賺得不少,可他兜里好像總是沒有什么錢”。
邢丹說:“事實上,只要去貧困山區看過的人,都會被那里的貧困程度所震撼,我也是跟了他去一次后才理解他的所作所為的,每個人都會被那里的貧困震撼,都會伸出援手。叢飛沒有什么特別的,所不同的是,他每年都會去那邊,每年都會看到新的失學兒童,所以每年都會被新的資助對象所打動。這就像滾雪球,不知不覺越滾越大,以致現在力不從心。”
去世前捐獻角膜
愛心大使叢飛生前立下遺囑捐獻眼角膜,履行他最后的愛心之舉,為活著的人留下光明。在去世的10天前,叢飛和父親向醫院鄭重提出,停止靜脈補藥治療,僅保留鎮痛治療。叢飛說:“我希望能把這些費用用到其他有治療價值的人身上。”他還提出,去世后捐出眼角膜。叢飛捐獻的眼角膜使5名眼疾患者受益。
大事年表
1969年10月29日清晨,叢飛出生于遼寧省盤錦市大洼縣田莊臺鎮的一面街村,原名張崇。
1984年,年僅15歲的叢飛因家庭貧困而被迫輟學,外出打工。
1986年春,叢飛考取大洼縣文化館的業余藝術學校。
同年夏,叢飛第一次登臺聲樂比賽。后到銀行工作一段時間。
1990年,叢飛考取沈陽音樂學院。兩年的學習生活結束后,叢飛回到了原來的大洼縣銀行工作。
1992年11月,叢飛離家獨自一人來到廣州。
1993年8月28日,叢飛給自己起了藝名——叢飛。
1993年初冬,叢飛參加廣東省委宣傳部、廣東電視臺等幾家單位共同舉辦業余歌手大賽,獲優秀歌手獎。
1994年2月初,叢飛到成都。在成都,他將帶的2400元全部捐給成都市失學兒童。從此,叢飛開始將演出收入大部分用于助學、助殘、救災等慈善事業。
1994年9月,叢飛離開廣州決定到深圳去開拓自己的事業。
1995年夏,叢飛第一次到湖南省某縣參加救助失學兒童的義演。
1997年加入深圳市義工聯,擔任藝術團團長。多次在募捐現場放聲高歌,并多次去市勞教所、收教所、戒毒所進行幫教演出,為誤入歧途的人們帶去生活的希望,幫助他們迷途知返。
1998年3月10日至16日,在深圳團市委組織下,叢飛在羅湖、福田、南山、寶安、龍崗、沙頭角等地連續舉辦了7場“幫困助弱募捐叢飛義演晚會”,將15.6萬元的演出收入全部捐給了市青少年事業發展基金會。
1998年3月,叢飛到湖南省漢壽縣演出,在這里叢飛碰到了癱瘓的胡詩詞。為幫助胡詩詞擺脫流落四方、沿街乞討的悲慘命運,叢飛當場慷慨解囊贈資數萬元,激勵他去實現自己的文學夢。
1998年8月19日,正在長沙演出的叢飛聽說深圳要舉行“奉獻愛心,情系災區”義演,立即推掉了幾場商業演出,自己掏錢坐飛機趕回參加演出,并將湖南演出的全部收入2萬元捐獻給災區。
1998年8月至10月,叢飛為抗洪救災義演十余場,并作為特邀嘉賓,到北京人民大會堂為抗洪搶險模范慰問演出。
1998年,叢飛獲得共青團深圳市委和深圳市青少年事業發展基金頒發的深圳市“鵬城青年愛心榮譽勛章”。
1999年夏天,叢飛第一次來貴州織金縣義演,成了叢飛在貴州省大規模資助貧困學生的開始。從那時一直到2005年病倒,叢飛先后6次到貴州安順市和織金縣扶貧助學。
1999年,叢飛獲得共青團深圳市委和深圳市青少年事業發展基金頒發的“關心支持深圳市青少年事業發展突出貢獻獎”。
2000年7月,叢飛獲邀參加香港慶回歸3周年晚會,受到香港觀眾熱烈歡迎。
2000年秋天,正在江蘇泰州演出的叢飛接到布吉鎮舉辦“金秋慈善義演”的通知,立即推遲在江蘇的演出,自己負擔機票回深圳參加義演。
2001年1月,叢飛隨深圳市義工聯前往貴州織金縣義演,資助了10個苗族、青族、土家族的貧困小學生。
2002年4月,叢飛參加每周三舉辦的恒浩公民道德建設表演,僅1年時間就為宣傳公民道德義務演出48場。
2002年8月,叢飛帶著6萬元和大批衣物,千里迢迢趕到貴州貧困的黔南地區看望他的上百名孩子。
2003年2月26日,湖南省漢壽縣正式成立了“叢飛愛心助學基金會”。基金會是叢飛在資助了多名當地貧困學生后,捐資91000多元成立的。
2003年3月,叢飛隨團深圳市委前往貴州兩所手拉手小學進行回訪,在安順市龍宮鎮中心小學、獨山縣深黔塘香手拉手小學,他把身上所有的錢都資助給了吳紅翠、吳玉林等4名家庭生活困難的布依族小學生。
2003年春,非典肆虐。叢飛應邀赴小湯山為抗擊非典的醫護人員舉行慰問義演,一切費用自理。
2003年年底,叢飛和邢丹舉行了簡樸而熱鬧的婚禮。
2003年12月,叢飛被共青團深圳市委和深圳市義工聯評為五星級義工。同年,被評為“深圳市第七屆文明市民標兵”。
2004年2月,被共青團深圳市委、深圳市義工聯推薦參評“廣東省十大杰出青年志愿者”。
同年,被共青團中央評為“中國百名優秀青年志愿者”。
2004年6月30日,叢飛前往貴州省織金縣慰問,7月1日舉行義演。
2005年1月26日,叢飛遠在貴州省織金縣官寨鄉的“女兒”晏語輕輕來到了深圳“爸爸”身邊。13歲的孤兒晏語輕輕在叢飛資助下已讀初二,寒假來臨,叢飛把無依無靠的輕輕接來過春節。
2005年1月,在重病纏身的情況下,叢飛強忍劇痛,多次積極參加東南亞海嘯賑災義演。
2005年3月,36歲的叢飛被癌癥擊倒。因無錢治病,陷入困境。
2005年4月12日,《深圳特區報》隆重推出徐華采寫的第一篇有關叢飛事跡的報道《有點傷心,但不后悔》,全文長達4000余字,并配發大幅照片。
2005年4月13日,《深圳特區報》又推出長篇后續報道:《本報昨日關于愛心歌手叢飛陷入困境的報道引發強烈反響——“絕不能讓好人傷心”》。
此后,叢飛的事跡引起國家有關部門的重視和社會廣泛關注,有關報道在《人民網》、《新華網》、《央視網》、《新浪》、《搜狐》大量轉載,并引發網友的熱烈討論。新華社、《人民日報》、《光明日報》、《經濟日報》、《中國青年報》紛紛派記者來深圳采訪叢飛,中央電視臺就先后派出《新聞聯播》、《焦點訪談》、《共同關注》、《經濟半小時》、《藝術人生》、《面對面》、《文化訪談》等12個節目組采訪報道。
2005年5月12日,醫院的活檢報告顯示:叢飛胃部患有惡性程度很高的低分化腺癌并已經擴散。
2005年5月20日,共青團深圳市委作出“向和諧深圳愛心楷模叢飛同志學習的決定”,號召全市廣大共青團員、義工組織和青年向愛心大使叢飛學習。
2005年5月27日上午,叢飛在病房宣誓加入中國共產黨。
2005年6月17日,深圳市民政局局長劉潤華受民政部部長李學舉委托,前來看望叢飛。
2005年6月21日上午,深圳市委書記李鴻忠、副書記李意珍、秘書長戴北方等幾位市領導和有關方面的領導,前來探望叢飛。
2005年7月,共青團中央書記處第一書記周強批示,叢飛同志的事跡十分感人,其奉獻精神集中體現了當代中國青年的時代風貌,應大力宣傳叢飛事跡,在廣大青年中形成弘揚志愿精神,構建和諧社會的熱潮。
7月7日,受共青團中央第一書記周強同志委托,團中央書記處書記爾肯江·吐拉洪前往深圳人民醫院看望叢飛,代表團中央、全國青年志愿者協會,為叢飛頒發“中國青年志愿服務金獎”證書,并稱贊叢飛是當代青年楷模。
2005年7月14日,中國文聯、中國音協在京召開向叢飛同志學習座談會。
2005年8月4日,香港鳳凰衛視著名主持人吳小莉采訪叢飛。
2005年,叢飛被評為該年度“感動中國”人物。
2006年4月20日20時40分,叢飛因病治療無效,在深圳市人民醫院去世。
11年來,叢飛參加公益演出300多場,義務服務時間累計3600小時,累計捐款捐物300多萬元,先后資助貴州、湖南、四川等貧困山區的貧困兒童178名。
家庭狀況
叢飛的家只有58平方米,當地媒體的同行描述說:廉價的防盜門上的鐵皮已經破出了半尺多長的大洞,門鎖徹底失靈,每天只能虛掩著。狹小的廚房除了安裝爐灶的地方,只能進去一個人。屋里沒有任何值錢的家當,衣柜里的衣物都是些便宜貨,惟一有些檔次的就是那套白色的演出服。
叢飛在深圳沒有工作單位,雖為深圳義工聯藝術團團長,但從未領過一分錢工資,他的主要收入都來源于商業演出。據叢飛身邊的朋友們講,他常常是收到一筆演出費后,馬上就寄給貧困地區的孩子,要不就是給了殘疾人和孤兒,自己根本存不下錢。其經濟狀況也因此時常捉襟見肘。
社會評價
精神富足物質貧乏
叢飛的家只有58平方米,當地媒體的同行描述說:廉價的防盜門上的鐵皮已經破出了半尺多長的大洞,門鎖徹底失靈,每天只能虛掩著。狹小的廚房除了安裝爐灶的地方,只能進去一個人。屋里沒有任何值錢的家當,衣柜里的衣物都是些便宜貨,惟一有些檔次的就是那套白色的演出服。
叢飛在深圳沒有工作單位,雖為深圳義工聯藝術團團長,但從未領過一分錢工資,他的主要收入都來源于商業演出。據叢飛身邊的朋友們講,他常常是收到一筆演出費后,馬上就寄給貧困地區的孩子,要不就是給了殘疾人和孤兒,自己根本存不下錢。其經濟狀況也因此時常捉襟見肘。
負債累累熱心公益
叢飛有“愛心大使”之稱,他熱心公益,義演300多場,義工服務超過6000小時,無私捐助失學兒童和殘疾人超過150人,認養孤兒37人,捐助金額超過300萬元。可是,誰又知道,叢飛的家儉樸得令人難以置信,經濟狀況時常捉襟見肘。2003年至2004年間,為了在開學前籌齊助學款,他先后背上了17萬元的債務。叢飛事跡報告會在京舉行。
2005年初,叢飛抱病參加了為東南亞海嘯災區的6場賑災義演。那時,叢飛已經患上了胃癌,連食物都已經難以下咽了。然而,他卻將用于治病的1.5萬元錢捐了出去。2005年5月,叢飛的病情迅速加重,而他卻從大家捐給他治病的錢中拿出 2萬元捎到貧困山區。
叢飛墓
叢飛現安葬在深圳市羅湖區吉田墓園常青園。
網友關注
- 游樂晨
- 馬頔
- 史鴻飛
- 21世紀最大流星雨
- 金龜子和毛毛蟲
- 弗里德·穆拉德
- 韓群鳳
- 林志穎弟弟
- 楊佳欣
- 宋佃濤
- 張宗益
- 大津祐樹
- 丘振良
- 吳耀漢
- 黃秋爽
- 白歆惠
- 跑車女警
- 王儀涵
- 陳浩杰
- 單亦誠
- 陳珊妮
- 顧春芳
- 鐵頭男
- 王風
- 蔡喜宏
- 西蒙娜·法羅
- 季克良
- 長裙哥
- 林清峰
- 王源
- 王美莼
- 李春江
- 張杰
- 瑪聯
- sputea
- 王秀勇
- 焦寶華
- 哈蘇妹
- 王永珀
- 紅粉寶寶
- 網絡紅人張依依
- 本-戈登
- 吳嘉龍
- 蒂姆-蒂博
- 杰米·韋利特
- 申思
- 喊話哥
- 王明娟
- 田亮
- 瑞恩·鄧恩
- 陳小予
- 李恩熙
- 梅拉赫
- 北京地鐵刀槍哥
- 梅璇婷
- 朱克
- 陳寶琛
- 曹廷炳
- 圖里亞夫
- 王建宙
- 西門大嫂
- 王振堂
- 王克楠
- 蘇偉
- 克里斯-穆林
- 李永波
- 張藝興
- 陳雨昂
- 薛嘉麟
- 伊恩·卡馬
- 莫露露
- 黃明志
- 永井謙佑
- 李德林
- 邢利斌
- 約瑟夫·科尼
- 黃詩陽
- 周璐璐
- 呂小軍
- 羅玉通
- 金雅俊
精品推薦
- 卓尼縣05月30日天氣:陣雨轉中雨,風向:東北風,風力:<3級,氣溫:21/9℃
- 南沙群島05月30日天氣:雷陣雨,風向:西南風,風力:4-5級轉5-6級,氣溫:31/26℃
- 大通縣05月30日天氣:小雨轉中雨,風向:東南風,風力:3-4級轉<3級,氣溫:23/9℃
- 阿克蘇區05月30日天氣:多云轉晴,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26/13℃
- 和布克賽爾蒙古縣05月30日天氣:小雨轉晴,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11/3℃
- 定西市05月30日天氣:多云轉中雨,風向:東北風,風力:3-4級轉<3級,氣溫:21/11℃
- 中衛市05月30日天氣:晴轉小雨,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轉4-5級,氣溫:29/15℃
- 安定區05月30日天氣:多云轉中雨,風向:東北風,風力:3-4級轉<3級,氣溫:21/11℃
- 頭屯河區05月30日天氣:陰,風向:東北風,風力:3-4級轉<3級,氣溫:24/11℃
- 曲麻萊縣05月30日天氣:多云,風向:西南風,風力:3-4級轉<3級,氣溫: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