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嘉
郭嘉(170-207)字奉孝,潁川陽翟(今河南禹州)人。東漢末年曹操帳下謀士,官至軍師祭酒,洧陽亭侯。后于曹操征伐烏丸時病逝,年僅三十八歲。謚曰貞侯。○又元代有同名官員。
一、東漢末年謀士
天生郭奉孝,豪杰冠群英。
腹內(nèi)藏經(jīng)史,胸中隱甲兵。
運籌如范蠡,決策似陳平。
可惜身先喪,中原棟梁傾。
——《三國演義》
人物簡介
郭嘉(170-207)字奉孝,潁川陽翟(今河南禹州)人。他先在實力較強的袁紹軍中出謀劃策。后來他發(fā)現(xiàn)袁紹“多端寡要,好謀無決”,遂受荀彧的推薦,歸向曹操。為曹操統(tǒng)一中國北方立下了功勛,史書上稱他“才策謀略,世之奇士”,可惜郭嘉英年早逝,壯志未躊,實為可惜。
官職:司空軍祭酒 洧陽亭侯 謚曰貞侯
兒子:郭奕
相關人物:曹操、袁紹、呂布、戲志才、孫策、蹋頓、荀彧、劉表、劉備、程昱、荀攸、劉曄、陳群
終屬:曹操
曾屬勢力:袁紹
現(xiàn)代世稱:鬼才
生平詳述
投靠曹操
郭嘉字奉孝,曹操手下主要謀士之一。郭嘉出身寒門,自幼胸懷大志。“少有遠量”,自20歲起便暗中交結(jié)有識之士(“自弱冠匿名跡,密交結(jié)英雋”),不與世俗之士交往(“不與俗接,故時人多莫知,惟識達者奇之。”)。這些“英雋”里面應該包括荀彧、辛評、郭圖等人,談論時勢。這為他的謀士生涯奠定了基礎。最初他投奔實力較強的袁紹,袁紹對其非常恭敬。但郭嘉僅數(shù)十日就發(fā)現(xiàn)袁紹優(yōu)柔寡斷,不善用人,難成大業(yè)。他對同在袁紹帳下當謀士的辛評、郭圖說:“夫智者審于量主,故百舉百全而功名可立也。袁公徒欲效周公之下士,而未知用人之機。多端寡要,好謀無決,欲與共濟天下,大難,定霸王之業(yè),難矣!”(《三國志·魏書·程郭董劉蔣劉傳》)還說:“吾將更舉以求主,子盍去乎!”二人卻說:“袁氏有恩德于天下,人多歸之,且今最強,去將何之!”(《資治通鑒·卷第六十二》)郭嘉知二人還沒發(fā)現(xiàn)到袁紹的短處,不再多言,遂毅然離去。
就這樣,郭嘉一直賦閑了6年。建安元年(196 年),曹操頗為器重的謀士戲志才,曹操對他甚為器重。無奈戲志才早逝,曹操便寫信給謀士荀彧,書中說:“自志才亡后,莫可與計事者。汝、穎固多奇士,誰可以繼之?”(《三國志·魏書·程郭董劉蔣劉傳》)荀彧見信后,向曹操推薦了郭嘉。
曹操將郭嘉接入自己的營帳,兩人相談許久后,曹操贊嘆道:“使孤成大業(yè)者,必此人也。”(《三國志·魏書·郭嘉傳》)郭嘉對曹操的氣度留下了深刻印象,也非常高興地說:“真吾主也。”(《三國志·魏書·程郭董劉蔣劉傳》)曹操遂任郭嘉為司空軍祭酒。
輔佐曹操
當時,諸侯割據(jù)一隅,并無鯨吞四海之志。在這種情況下,郭嘉對一個個敵手心理狀態(tài)的準確判斷,常常成了曹操獲勝的關鍵。
建安元年(196年),呂布以轅門射戟的方式解救了劉備,劉備不久便又得兵萬余人,引起呂布妒恨,率兵攻打劉備。劉備逃走,歸降曹操,曹操待其甚厚,表劉備領豫州牧。有人建議曹操誅殺劉備以防后患。曹操征求郭嘉的意見,郭嘉分析說:“有是。然公起義兵,為百姓除暴,推誠杖信以招俊杰,猶懼其未至也。今備有英雄名,以窮歸己而害之,是以害賢為名也。如此,則智士將自疑,回心擇主,公誰與定天下乎!夫除一人之患以沮四海之望,安危之機也,不可不察。”曹操含笑而說:“君得之矣。”(《三國志·郭嘉傳》裴松之注《魏書》)于是給劉備增兵增糧,派其至沛(今江蘇沛縣),收集散兵以對付呂布。
建安二年(197年),袁紹修書與曹操,辭語驕慢。曹操大怒,對荀彧、郭嘉曰:“今將討不義而力不敵,何如?”二人回答說:“劉、項之不敵,公所知也。漢祖唯智勝項羽,故羽雖強,終為所擒。今紹有十敗,公有十勝,紹雖強,無能為也。紹繁禮多儀,公體任自然,此道勝也;紹以逆動,公奉順以率天下,此義勝也;桓、靈以來,政失于寬,紹以寬濟寬,故不攝,公糾之以猛而上下知制,此治勝也;紹外寬內(nèi)忌,用人而疑之,所任唯親戚子弟,公外易簡而內(nèi)機明,用人無疑,唯才所宜,不問遠近,此度勝也;紹多謀少決,失在后事,公得策輒行,應變無窮,此謀勝也;紹高議揖讓以收名譽,士之好言飾外者多歸之,公以至心待人,不為虛美,士之忠正遠見而有實者皆愿為用,此德勝也紹見人饑寒,恤念之,形于顏色,其所不見,慮或不及,公于目前小事,時有所忽,至于大事,與四海接,恩之所加,皆過其望,雖所不見,慮無不周,此仁勝也;紹大臣爭權(quán),讒言惑亂,公御下以道,浸潤不行,此明勝也;紹是非不可知,公所是進之以禮,所不是正之以法,此文勝也;紹好為虛勢,不知兵要,公以少克眾,用兵如神,軍人恃之,敵人畏之,此武勝也。”曹操笑著說:“如卿所言,孤何德以堪之!”郭嘉又說:“紹方北擊公孫瓚,可因其遠征,東取呂布。若紹為寇,布為之援,此深害也。”荀彧說:“不先取呂布,河北未易圖也。”曹操說:“然。吾所惑者,又恐紹侵擾關中,西亂羌、胡,南誘蜀、漢,是我獨以兗、豫抗天下六分之五也。為將奈何?”荀彧說:“關中將帥以十數(shù),莫能相一,唯韓遂、馬騰最強。彼見山東之爭,必備擁眾自保,今若撫以恩德,遣使連和,雖不能久安,比公安定山東,足以不動。侍中、尚書仆射鐘繇有智謀,若屬以西事,公無憂矣。”(《三國志·郭嘉傳》裴松之注《傅子》)以上就是著名的“十勝論”,它為曹操戰(zhàn)勝袁紹平定中原奠定了思想基礎,從而解除了曹操在打敗袁紹這件事上的顧慮,鼓舞了曹操統(tǒng)一天下的決心。曹操于是上表封鐘繇為侍中守司隸校尉,持節(jié)督關中諸軍。鐘繇至長安,移書寫信給韓遂、馬騰等,二人遂各遣子入京為人質(zhì)。建安三年(198年),曹操征討呂布。呂布敗退固守下邳(今江蘇睢寧西北)。曹軍久攻不克,將士疲憊,曹操想罷兵撤退。荀攸和郭嘉卻看出了勝機,指出:“呂布勇而無謀,今三戰(zhàn)皆北,其銳氣衰矣。三軍以將為主,主衰則軍無奮意。夫陳宮有智而遲,今及布氣之未復,宮謀之未定,進急攻之,布可拔也。”(《三國志·魏書·荀攸傳》)曹操點頭稱是,于是,曹軍乃引沂水、泗水灌城。經(jīng)月余,呂布更加困迫。十二月,呂布部將侯成、宋憲、魏續(xù)等叛變,引曹軍攻入下邳,呂布被圍在白門樓,被迫投降。曹操下令誅殺呂布、陳宮、高順等,傳首許都,凱旋班師。此役,曹操殲滅了勁敵呂布,為掃滅袁紹等割據(jù)勢力,完成統(tǒng)一北方大業(yè),創(chuàng)造了有利條件。
建安四年(199年),曹操奉迎漢獻帝遷都許昌(今河南許昌東)后,獨掌軍政大權(quán),總攬朝政,皇帝成為傀儡。車騎將軍董承接受皇帝衣帶詔,與劉備及長水校尉種輯、將軍吳子蘭、王子服等,密謀除掉曹操。劉備恐曹操猜忌,欲伺機脫離曹操控制,趁右將軍袁術潰敗,主動請求跟大將朱靈前去截擊。郭嘉、程昱、董昭等聞后,都說:“備不可遣也。”(《三國志·魏書·程郭董劉蔣劉傳》)曹操后悔,立即派人去追,已然不及。后袁術南逃壽春(今安徽壽縣),朱靈班師回朝。十二月,劉備乘曹操部署對袁紹作戰(zhàn)之時,襲斬徐州(治下邳,今江蘇睢寧西北)刺史車胄,又擊敗曹操派去討伐的司馬長史劉岱軍,據(jù)有徐州、下邳(今江蘇睢寧西北)等地,背叛曹操,響應袁紹。
建安五年(200年)曹操大軍與袁紹在官渡相持不下。車騎將軍董承等企圖刺殺曹操的計劃泄露,董承、王子服、種輯皆被屠滅三族,唯參與密謀的劉備僥幸逃脫,且勢力越來越大。曹操欲親自征討劉備,部將們擔心袁紹從背后攻擊,都進言說:“與公爭天下者,袁紹也,今紹方來而棄之東,紹乘人后,若何?”曹操則說:“劉備,人杰也,今不擊,必為后患。”郭嘉也認為:“紹性遲而多疑,來必不速。備新起,眾心未附,急擊之,必敗”(《資治通鑒·卷第六十三》)。【但三國志中說是曹操本謀】曹操為剪除后患,遂親率大軍東征劉備。冀州別駕田豐勸說袁紹,乘機襲擊曹操后方,袁紹卻以幼子重病為由不肯出兵。劉備驚悉曹操軍將至,親率數(shù)十騎出城觀察,果然望見曹軍旌旗,只得倉猝應戰(zhàn),被曹軍擊潰,劉備妻子被俘。曹操接著攻陷下邳,迫降劉備部將關羽,又進擊依附劉備的昌稀等,將其擊破。劉備逃到鄴城(今河北臨漳西南)投奔袁紹,逐漸收集潰散的殘兵敗將,成為袁紹大舉攻曹的力量。此戰(zhàn),曹操迅速擊潰劉備,避免了在官渡之戰(zhàn)中兩面作戰(zhàn)的局面。
自興平二年(195年)起,孫策從袁術處借兵,渡江征討江東(參見孫策平江東之戰(zhàn)),至建安五年(200年),孫策已盡得江東之地,成為割據(jù)一方的豪強。此時孫策聞曹操與袁紹相持于官渡,欲率軍渡江北襲許昌。曹軍皆驚,與袁紹相持中已經(jīng)處于劣勢的曹操,根本不可能再抽出兵力保衛(wèi)許都。而一旦許都失守,曹操陣營將立刻分崩離析。這是曹營中人心最為動亂的時期,不少人開始暗中向袁紹獻媚,準備為自己留條后路。在此緊急關頭,郭嘉居然提出一個令人匪夷所思的見解:沒必要抽出兵力去保衛(wèi)許都,因為孫策來不了。郭嘉說:“策新并江東,所誅皆英豪雄杰,能得人死力者也。然策輕而無備,雖有百萬之眾,無異于獨行中原也。若刺客伏起,一人之敵耳。以吾觀之,必死于匹夫之手”(《三國志·魏書·程郭董劉蔣劉傳》)。官渡之戰(zhàn)前,孫策先頭部隊被廣陵太守陳登擊潰。不久,孫策果然被郭嘉言中,后為刺客所殺。
同年,郭嘉隨曹操在官渡之戰(zhàn)中大敗袁紹,無甚建樹。建安七年(201年)5月,袁紹因軍敗憤愧嘔血而亡,少子袁尚繼大將軍及冀州牧位,令長子袁譚率少數(shù)兵力防守黎陽。九月,曹軍渡黃河攻黎陽,譚請增兵,尚恐譚兵多后奪其權(quán),遂自率軍來援,與曹軍相持于黎陽。
建安八年(203年)二月,曹軍發(fā)起總攻,大戰(zhàn)于黎陽城下,袁軍戰(zhàn)敗,袁尚、袁譚棄城逃鄴,曹軍占領黎陽。四月,曹操進軍鄴城,為充實軍糧,搶收小麥。袁軍乘機發(fā)起反擊,曹軍小挫。曹操本擬重新組織攻城。郭嘉認為:“袁紹愛此二子,莫適立也。有郭圖、逢紀為之謀臣,必交斗其間,還相離也。急之則相持,緩之而后爭心生。不如南向荊州,若征劉表者,以待其變;變成而后擊之,可一舉定也”(《三國志·魏書·程郭董劉蔣劉傳》)。曹操納其計。五月,撤軍返許昌(今河南許昌東),留部將賈信屯兵黎陽,監(jiān)視袁軍。
建安九年(203年),袁尚、袁譚果然發(fā)起內(nèi)訌,袁譚為袁尚所敗,派辛毗向曹操乞降。曹操遂以支援袁譚為名,攻打鄴城(今河北臨漳西南)。七月,袁尚軍潰散逃往中山(今河北定州),輜重盡為曹軍所獲。鄴城守軍聞汛瓦解。十月,袁尚勢力基本上為曹操所消滅。
在曹操圍攻鄴城時,原已歸降曹操的袁譚,又背叛曹操,乘機攻取甘陵、安平、勃海、河間等地,并進攻逃至中山(今河北定州)的袁尚,迫使袁尚再逃故安(今河北易縣東固安),投奔幽州(治今北京城西南)刺史袁熙。袁譚收袁尚殘部,駐扎龍湊(今山東平原東南)。曹操在擊垮袁尚后,按各個擊破的方針,以袁譚背盟為借口,出兵進攻袁譚。建安十年(204年)正月,曹操進攻南皮,大破袁軍,占領南皮,袁譚出逃,被曹軍追上殺死。袁譚所屬各郡、縣盡歸順曹操。郭嘉對曹操說:“多辟青、冀、幽、并名士以為掾?qū)伲谷诵臍w附。”(《資治通鑒·卷第六十四》)。曹操為安撫地方,采納了郭嘉的建議,穩(wěn)定了統(tǒng)治。冀州平定,郭嘉因功被封為洧陽亭侯。
郭嘉之死
時遼西少數(shù)民族烏桓部落乘中原戰(zhàn)亂,擄遷漢族邊民10余萬戶。曹操取冀州,殺袁譚后,袁熙、袁尚逃往烏桓,二者聯(lián)結(jié),不斷侵擾邊境。曹操為統(tǒng)一北方,于建安十二年(207年)秋,開始遠征烏桓的作戰(zhàn)。劉備聞訊,立即趕往荊州,勸劉表趁曹操北征烏桓之機奪取許都(今河南許昌東),迎獻帝,興漢室。曹操甚為擔心,諸將皆說:“袁尚亡虜耳,夷狄貪而無親,豈能為尚用!今深入征之,劉備必說劉表以襲許,萬一為變,事不可悔”(《資治通鑒·卷第六十五》)。郭嘉卻詳細地分析了平烏桓之役的可行性和重大意義:“公雖威震天下,胡恃其遠,必不設備。因其無備,卒然擊之,可破滅也。且袁紹有恩于民夷,而尚兄弟生存。今四州之民,徒以威附,德施未加,舍而南征,尚因烏丸之資,招其死主之臣,胡人一動,民夷懼應,以生蹋頓之心,成覬覦之計,恐青、冀非己之有也。表,坐談客耳,自知才不足以御備,重任之則恐不能制,輕任之則備不為用,雖虛國遠征,公無憂矣”(《三國志·魏書·程郭董劉蔣劉傳》)。
曹操聽罷,茅塞頓開,遂立即揮師北上,進至易(今河北雄縣西北)時,郭嘉又獻策說:“兵貴神速。今千里襲人,輜重多,難以趣利,且彼聞之,必為備;不如留輜重,輕兵兼道以出,掩其不意”(《三國志·魏書·程郭董劉蔣劉傳》)。但是當時秋天七月份的時候發(fā)大水,海邊的道路不通,于是田疇自請為向?qū)В瑤Р苘姵霰R龍塞,但塞外道路不通,于是挖山填谷,途徑白檀、平岡、鮮卑庭等地五百余里,向柳城進軍。后行不到兩百余里,敵軍發(fā)覺了,袁尚便與蹋頓、遼西單于樓班、右北平單于能臣抵之等率領數(shù)萬騎兵迎戰(zhàn)。八月份,在白狼山(今遼寧喀喇沁左翼蒙古自治縣東境白鹿山)兩軍偶然相遇,虜軍人多勢眾,再加上曹軍未帶輜重,披甲的人少,所以“左右皆懼”。曹公登高而望,看到虜軍“虜陳不整”,于是抓住機會,縱兵攻擊,是役殲滅烏桓主力和袁尚、袁熙殘余勢力,斬蹋頓及名王以下10余人,俘虜20余萬人(參見白狼山之戰(zhàn)),遼東單于速仆丸及遼西、北平諸豪,棄其種人,與尚、熙奔遼東,眾尚有數(shù)千騎。袁尚、袁熙投奔遼東郡太守公孫康。曹操沒有繼續(xù)追擊,而是坐觀局勢,聲言等待公孫康把二袁首級送來。九月,曹操從柳城撤軍,不久,公孫康伏殺袁尚、袁熙及遼東單于速濮丸。曹操根據(jù)郭嘉的計策平定了烏丸,統(tǒng)一了整個黃河流域以北地區(qū)。
郭嘉“深通有算略,達于事情”。曹操說:“唯奉孝為能知孤意”(《三國志·魏書·程郭董劉蔣劉傳》)。在北征途中,郭嘉染病,病重臥床之時,曹操不斷派人探視,“問疾者交錯。”回師不久郭嘉逝世,年僅38歲。曹操哀痛不已,對荀攸等曰:“諸君年皆孤輩也,唯奉孝最少。天下事竟,欲以后事屬之,而中年夭折,命也夫”(《三國志·郭嘉傳》)。乃表告天下:“軍祭酒郭嘉,自從征伐,十有一年。每有大議,臨敵制變。臣策未決,嘉輒成之。平定天下,謀功為高。不幸短命,事業(yè)未終。追思嘉勛,實不可忘。可增邑八百戶,并前千戶”(《三國志·魏書·程郭董劉蔣劉傳》)。于是上表謚郭嘉為貞侯,其子郭奕嗣。
后曹操在赤壁之戰(zhàn)中大敗,慨嘆道:“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三國志·魏書·程郭董劉蔣劉傳》)。當初,陳群責怪郭嘉不治行檢,多次在朝中控訴郭嘉,郭嘉卻神色自若。曹操則更加重用郭嘉,而陳群能持正,曹操也很高興。
郭嘉身為謀士,為曹操統(tǒng)一中國北方立下了功勛,史書上稱他與程昱、劉曄、董昭、蔣濟“才策謀略,世之奇士”(《三國志·魏書·程郭董劉蔣劉傳》)。可惜郭嘉英年早逝,壯志未躊,實為可惜。
三國志記載
郭嘉字奉孝,潁川陽翟人也。①初,北見袁紹,謂紹謀臣辛評、郭圖曰:“夫智者審于量主,故百舉百全而功名可立也。袁公徒欲效周公之下士,而未知用人之機。多端寡要,好謀無決,欲與共濟天下大難,定霸王之業(yè),難矣!”于是遂去之。先是時,潁川戲志才,籌畫士也,太祖甚器之。早卒。太祖與荀彧書曰:“自志才亡后,莫可與計事者。汝、潁固多奇士,誰可以繼之?”彧薦嘉。召見,論天下事。太祖曰:“使孤成大業(yè)者,必此人也。”嘉出,亦喜曰:“真吾主也。”表為司空軍祭酒。②
①《傅子》曰:嘉少有遠量。漢末天下將亂。自弱冠匿名跡,密交結(jié)英雋,不與俗接,故時人多莫知,惟識達者奇之。年二十七,辟司徒府。
②《傅子》曰:太祖謂嘉曰:“本初擁冀州之眾,青、并從之,地廣兵強,而數(shù)為不遜。吾欲討之,力不敵,如何?”對曰:“劉、項之不敵,公所知也。漢祖唯智勝;項羽雖強,終為所禽。嘉竊料之,紹有十敗,公有十勝,雖兵強,無能為也。紹繁禮多儀,公體任自然,此道勝一也。紹以逆動,公奉順以率天下,此義勝二也。漢末政失于寬,紹以寬濟寬,故不攝,公糾之以猛而上下知制,此治勝三也。紹外寬內(nèi)忌,用人而疑之,所任唯親戚子弟,公外易簡而內(nèi)機明,用人無疑,唯才所宜,不間遠近,此度勝四也。紹多謀少決,失在后事,公策得輒行,應變無窮,此謀勝五也。紹因累世之資,高議揖讓以收名譽,士之好言飾外者多歸之,公以至心待人,推誠而行,不為虛美,以儉率下,與有功者無所吝,士之忠正遠見而有實者皆愿為用,此德勝六也。紹見人饑寒,恤念之形于顏色,其所不見,慮或不及也,所謂婦人之仁耳,公于目前小事,時有所忽,至于大事,與四海接,恩之所加,皆過其望,雖所不見,慮之所周,無不濟也,此仁勝七也。紹大臣爭權(quán),讒言惑亂,公御下以道,浸潤不行,此明勝八也。紹是非不可知,公所是進之以禮,所不是正之以法,此文勝九也。紹好為虛勢,不知兵要,公以少克眾,用兵如神,軍人恃之,敵人畏之,此武勝十也。”太祖笑曰:“如卿所言,孤何德以堪之也!”嘉又曰:“紹方北擊公孫瓚,可因其遠征,東取呂布。不先取布,若紹為寇,布為之援,此深害也。”太祖曰:“然。”
征呂布,三戰(zhàn)破之,布退固守。時士卒疲倦,太祖欲引軍還,嘉說太祖急攻之,遂禽布。語在《荀攸傳》。①
①《傅子》曰:太祖欲引軍還,嘉曰:“昔項籍七十馀戰(zhàn),未嘗敗北,一朝失勢而身死國亡者,恃勇無謀故也。今布每戰(zhàn)輒破,氣衰力盡,內(nèi)外失守。布之威力不及項籍,而困敗過之,若乘勝攻之,此成禽也。”太祖曰:“善。”
《魏書》曰:劉備來奔,以為豫州牧。或謂太祖曰:“備有英雄志,今不早圖,后必為患。”太祖以問嘉,嘉曰:“有是。然公提劍起義兵,為百姓除暴,推誠仗信以招俊杰,猶懼其未也。今備有英雄名,以窮歸己而害之,是以害賢為名,則智士將自疑,回心擇主,公誰與定天下?夫除一人之患,以沮四海之望,安危之機,不可不察!”太祖笑曰:“君得之矣。”
《傅子》曰:初,劉備來降,太祖以客禮待之,使為豫州牧。嘉言于太祖曰:“備有雄才而甚得眾心。張飛、關羽者,皆萬人之敵也,為之死用。嘉觀之,備終不為人下,其謀未可測也。古人有言:‘一日縱敵,數(shù)世之患。’宜早為之所。”是時,太祖奉天子以號令天下,方招懷英雄以明大信,未得從嘉謀。會太祖使備要擊袁術,嘉與程昱俱駕而諫太祖曰:“放備,變作矣!”時備已去,遂舉兵以叛。太祖恨不用嘉之言。
案《魏書》所云,與《傅子》正反也。
孫策轉(zhuǎn)斗千里,盡有江東,聞太祖與袁紹相持于官渡,將渡江北襲許。眾聞皆懼,嘉料之曰:“策新并江東,所誅皆英豪雄杰,能得人死力者也。然策輕而無備,雖有百萬之眾,無異于獨行中原也。若刺客伏起,一人之敵耳。以吾觀之,必死于匹夫之手。”策臨江未濟,果為許貢客所殺。①
①《傅子》曰:太祖欲速征劉備,議者懼軍出,袁紹擊其后,進不得戰(zhàn)而退失所據(jù)。語在《武紀》。太祖疑,以問嘉。嘉勸太祖曰:“紹性遲而多疑,來必不速。備新起,眾心未附,急擊之必敗。此存亡之機,不可失也。”太祖曰:“善。”遂東征備。備敗奔紹,紹果不出。
臣松之案《武紀》,決計征備,量紹不出,皆出自太祖。此云用嘉計,則為不同。又本傳稱嘉料孫策輕佻,必死于匹夫之手,誠為明于見事。然自非上智,無以知其死在何年也。今正以襲許年死,此蓋事之偶合。
從破袁紹,紹死,又從討譚、尚于黎陽,連戰(zhàn)數(shù)克。諸將欲乘勝遂攻之,嘉曰:“袁紹愛此二子,莫適立也。有郭圖、逢紀為之謀臣,必交斗其間,還相離也。急之則相持,緩之而后爭心生。不如南向荊州若征劉表者,以待其變;變成而后擊之,可一舉定也。”太祖曰:“善。”乃南征。軍至西平,譚、尚果爭冀州。譚為尚軍所敗,走保平原,遣辛毗乞降。太祖還救之,遂從定鄴。又從攻譚于南皮,冀州平。封嘉洧陽亭侯。①
①《傅子》曰:河北既平,太祖多辟召青、冀、幽、并知名之士,漸臣使之,以為省事掾?qū)佟=约沃\也。
太祖將征袁尚及三郡烏丸,諸下多懼劉表使劉備襲許以討太祖,嘉曰:“公雖威震天下,胡恃其遠,必不設備。因其無備,卒然擊之,可破滅也。且袁紹有恩于民夷,而尚兄弟生存。今四州之民,徒以威附,德施未加,舍而南征,尚因烏丸之資,招其死主之臣,胡人一動,民夷俱應,以生蹋頓之心,成覬覦之計,恐青、冀非己之有也。表,坐談客耳,自知才不足以御備,重任之則恐不能制,輕任之則備不為用,雖虛國遠征,公無憂矣。”太祖遂行。至易,嘉言曰:“兵貴神速。今千里襲人,輜重多,難以趣利,且彼聞之,必為備;不如留輜重,輕兵兼道以出,掩其不意。”太祖乃密出盧龍塞,直指單于庭。虜卒聞太祖至,惶怖合戰(zhàn)。大破之,斬蹋頓及名王已下。尚及兄熙走遼東。
嘉深通有算略,達于事情。太祖曰:“唯奉孝為能知孤意。”年三十八,自柳城還,疾篤,太祖問疾者交錯。及薨,臨其喪,哀甚,謂荀攸等曰:“諸君年皆孤輩也,唯奉孝最少。天下事竟,欲以后事屬之,而中年夭折,命也夫!”乃表曰:“軍祭酒郭嘉,自從征伐,十有一年。每有大議,臨敵制變。臣策未決,嘉輒成之。平定天下,謀功為高。不幸短命,事業(yè)未終。追思嘉勛,實不可忘。可增邑八百戶,并前千戶。”①謚曰貞侯。子奕嗣。②
①《魏書》載太祖表曰:“臣聞褒忠寵賢,未必當身,念功惟績,恩隆后嗣。是以楚宗孫叔,顯封厥子;岑彭既沒,爵及支庶。故軍祭酒郭嘉,忠良淵淑,體通性達。每有大議,發(fā)言盈庭,執(zhí)中處理,動無遺策。自在軍旅,十有馀年,行同騎乘,坐共幄席,東禽呂布,西取眭固,斬袁譚之首,平朔土之眾,逾越險塞,蕩定烏丸,震威遼東,以梟袁尚。雖假天威,易為指麾,至于臨敵,發(fā)揚誓命,兇逆克殄,勛實由嘉。方將表顯,短命早終。上為朝廷悼惜良臣,下自毒恨喪失奇佐。宜追增嘉封,并前千戶,褒亡為存,厚往勸來也。”
②《魏書》稱奕通達見理。奕字伯益,見王昶《家誡》。
后太祖征荊州還,于巴丘遇疾疫,燒船,嘆曰:“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①初,陳群非嘉不治行檢,數(shù)廷訴嘉,嘉意自若。太祖愈益重之,然以群能持正,亦悅焉。②奕為太子文學,早薨。子深嗣。深薨,子獵嗣。③
①《傅子》曰:太祖又云:“哀哉奉孝!痛哉奉孝!惜哉奉孝!”
②《傅子》曰:太祖與荀彧書,追傷嘉曰:“郭奉孝年不滿四十,相與周旋十一年,阻險艱難,皆共罹之。又以其通達,見世事無所凝滯,欲以后事屬之,何意卒爾失之,悲痛傷心。今表增其子滿千戶,然何益亡者,追念之感深。且奉孝乃知孤者也;天下人相知者少,又以此痛惜。奈何奈何!”又與彧書曰:“追惜奉孝,不能去心。其人見時事兵事,過絕于人。又人多畏病,南方有疫,常言‘吾往南方,則不生還’。然與共論計,云當先定荊。此為不但見計之忠厚,必欲立功分,棄命定。事人心乃爾,何得使人忘之!”
③《世語》曰:嘉孫敞,字泰中,有才識,位散騎常侍。
歷史年表
[196年]曹操謀士戲志才死,求才于荀彧,后者柬郭嘉。曹操召見郭嘉,共論天下大事,大喜道:“能幫助我成就大業(yè)的人,就是他了!”,郭嘉也欣然:“是我真正值得輔佐的人。”,遂出仕。表為司空軍祭酒。
[197年]曹操討張繡新敗,袁紹與信羞辱。操就北方之勢問計荀彧,郭嘉。初來乍到的郭嘉詳細立體的分析了曹操與袁紹的狀況對比,提出了著名的十勝十敗說(不過十勝十敗不見載于《三國志》),勸說曹操征討呂布。郭嘉的分析流暢縝密,很具說服力,大大增強了曹操的信心,從而正式將自己送入了曹操軍事智囊的核心。
[198年]呂布擊敗劉備和曹操的援軍收納了泰山賊部若干,勢力壯大,虎踞徐州。曹操將戰(zhàn)略重點轉(zhuǎn)移到了東線,對呂布展開攻勢。呂布在前期遇挫后固守,戰(zhàn)役持續(xù)了大半年,曹操見士兵疲憊準備放棄。荀攸和郭嘉卻看出勝機。郭嘉以項羽為例勸諫曹操,提出有勇無謀者若之氣衰力竭只時便不久于敗亡的觀點,勸曹操急攻。曹操從諫,果然一鼓作氣擒殺呂布。
[199年]曹操派劉備朱靈聯(lián)合袁術。郭嘉看破劉備狼子野心,與程昱,董昭諫曰:“劉備不可譴也!”曹操從言大悔,派人追劉備回來,已經(jīng)來不及了。后來劉備果然殺車胄叛走,聯(lián)合東海賊寇聚數(shù)萬之眾欲與袁紹聯(lián)兵。(關于這一節(jié),參考《傅子》及《資治通鑒》。《三國志》中沒有相關記載,僅見與裴注。但是《魏書》中有完全相反的記載,說有人勸曹操殺劉備,郭嘉勸曹操莫因一害而傷眾士之心,曹操笑而附之。)
[200年]曹操與袁紹對峙官渡,譴將征討劉備,不克,欲自討之。諸將都懼怕袁紹偷襲后方勸阻曹操,曹操拿不定主義,問計于郭嘉。郭嘉說:“袁紹性格遲緩多疑,就算要偷襲也不會很迅速。但劉備的勢力剛剛聚集不久,眾心未附。如果實行閃電戰(zhàn),必然得勝。”【《三國志》記載此計是曹操本人之謀,公(曹操)曰:“夫劉備,人杰也,今不擊,必為后患。袁紹雖有大志,而見事遲,必不動也。”】于是曹操舉師東征,大破劉備,獲其妻子,擒關羽,進而又擊破了和劉備聯(lián)合的東海賊寇。
江東小霸王剛剛成就江東霸業(yè),其時曹操和袁紹在官渡對峙,遂有謀圖中原之心。曹軍得知這個消息都很畏懼,只有郭嘉料道:“孫策剛剛吞并江東,所殺的都是深得人心眾養(yǎng)死士的英雄豪杰。而孫策本人又輕率疏于防備,雖然有百萬之眾,但還是和孤家寡人一樣容易對付。如果有刺客伏殺,只不過能憑借一人之勇罷了。我看他必然死于匹夫之手。”(此前董卓,曹操都遭到過刺殺)果然,孫策是年死于許貢家客的刺殺。
[203年]袁紹已死,袁尚、袁譚被逐退到黎陽。諸將想乘勝攻破二袁。郭嘉說曹操道,譚尚素來互不相服,又有郭圖,逢記這樣的謀臣在當中攙和,必然要反目。不如先南征劉表,靜待其變,變成而后擊之,一舉可定也。曹操十分贊同,于是南征,在軍隊形至西平的時候,果然譚尚變起,袁譚被擊敗走保平原。曹操輕而易舉的分別擊破了袁尚袁譚。
次年,郭嘉被封為洧陽亭侯。
[205年]郭嘉建議曹操多多招募重用青、冀、幽、并四州名士,收附民心,徹底鞏固目前的控制抵御。曹操采納了他的意見,甚至重用了曾經(jīng)詆毀過自己的陳琳,果然有千金市骨之效。
[207年]袁尚逃入烏桓。諸將都說:“袁尚已如喪家之犬,關外夷人貪婪不義不會支援他們的。如果再做遠征,劉備必然會挑撥劉表襲擊許昌,萬一有什么變數(shù)怎么辦?”郭嘉進言道:“胡人自持偏遠,現(xiàn)在必然沒有防備,突然發(fā)動攻擊,一定能夠?qū)⑺麄兏矞纭TB對胡人有恩,如果袁尚還活著遲早是隱患,現(xiàn)在四州未穩(wěn),袁家的影響還很大,這個時候南征,胡人一動,舊臣復應,民夷俱動后方就不安穩(wěn)了。劉表是個只知坐談的政客,自知能力不足以駕馭劉備,必然會對他有所防備不盡其用。現(xiàn)在雖然是虛國遠征,但一勞永逸,就再也沒有后患啦。”曹操聽從了郭嘉的建議,立刻進兵遼東。
到了易城,郭嘉覺得推進的速度還是太慢,進言道:“兵貴神速。現(xiàn)在千里遠征,輜重太多,行進緩慢,被對方有所覺察必然就要做防備。不如留下輜重,輕兵速進,攻其不備。”曹操于是便問計熟知遼東地理的田疇,行小路奇襲柳城,大破倉促應戰(zhàn)的敵軍。這一戰(zhàn)也成為了中國戰(zhàn)爭史上兵貴神速奇兵制勝的經(jīng)典戰(zhàn)例,具有深遠的影響。
在從柳城回來的途中,也許因為水土不服,氣候惡劣,日夜急行操勞過度,郭嘉患疾病逝,一代星隕。曹操痛拗失聲,嘉表奉孝,增邑八百戶,謚貞侯,并謂荀彧等曰:“你們都和我差不多年紀,只有奉孝最年輕。等到天下事竟,我還要將后事托付給他,但他夭折在巔峰之年,難道這就是命運嗎!”
[208年]曹操兵敗赤壁,嘆曰:“若奉孝在,不使孤至此!”(出自《三國志》)又曰:“哀哉奉孝!痛哉奉孝!惜哉奉孝!”(此句為《傅子》及《三國演義》云,多認為不實)
[262年]魏陳留王景元三年郭嘉從祀于曹操廟庭。
郭嘉分析曹操的“十勝”
第一是“道勝”。袁紹作為世族軍閥,禮儀繁多而雜亂,為其形式所羈;曹操“體任自然”,因時因事而制宜,“道”高一籌。
第二是“義勝”。曹操“奉順以率天下”,順應歷史潮流,合乎道義。
第三是“治勝”。郭嘉以政治家的眼光分析歷史和現(xiàn)實,認為漢末大亂是統(tǒng)治者“政失于寬”,而袁紹以寬濟寬,所以無以御下;曹操“糾之以猛而上下知制”,寬猛相濟的治理措施是切合時要的。
第四是“度勝”。袁紹外表寬厚而內(nèi)心多猜忌,任人唯親戚子弟;曹操則“用人無疑,唯才所宜,不問遠近”,在氣度胸襟上勝過袁紹。
第五是“謀勝”。袁紹臨事無策,優(yōu)柔寡斷;曹操機警果敢,“應變無窮”。
第六是“德勝”。袁紹沽名釣譽,喜受吹捧,“士之好言飾外者多歸之”;曹操以誠待士;“不為虛美”,講究實用,刑賞必諾,“與有功者無所吝”,那些忠正而有遠見的并且務實的士人“皆愿為用”。
第七是“仁勝”。袁紹懷婦人之仁,見人饑餓,恤念之情形之于表,而對于自己見不到的,則“慮所不及”。這不是政治家的胸懷。曹操對于眼前小事或有疏失,而對于天下大事則“慮之所周,無不濟也”,恩德施乎四海。
第八是“明勝”。袁紹惑于讒言,而曹操則明辨是非,“御下以道,浸潤不行”。
第九是“文勝”。袁紹是非不分,曹操對于正確的“進之以禮”,不正確的則“正之以法”。
第十是“武勝”。袁紹用兵“好為虛勢,不知兵要”,曹操則用兵如神,士卒有所恃,敵人聞而畏。
用現(xiàn)在的觀點來看,郭嘉所指出的這十個方面,包括了政治措施、政策法令、組織路線及各人的思想修養(yǎng)、心胸氣量、性格、文韜武略等多種因素,這都是關涉事業(yè)成敗興衰的關鍵。郭嘉為曹操總結(jié)這“十勝”,也可能是初來乍到之際對曹操的夸贊,也可能是對曹操的鼓勵、要求,希望他能保有這“十勝”,完成統(tǒng)一天下之偉業(yè),自己也便有出頭之日……任何推測都意義不大。無論如何,郭嘉能說出這“十勝”,說明他不僅僅是一個臨事獻策的謀士,而且還有成套的理論。無怪乎曹操聽后贊不絕口,“使孤成大業(yè)者,必此人也。”遂“表為司空軍祭酒”
曹操表贊郭嘉
版本一:軍祭酒郭嘉,自從征伐,十有一年。每有大議,臨敵制變。臣策未決,嘉輒成之。平定天下,謀功為高。不幸短命,事業(yè)未終。追思嘉勛,實不可忘。
版本二:臣聞褒忠寵賢,未必當身,念功惟績,恩隆后嗣。是以楚宗孫叔,顯封厥子;岑彭既沒,爵及支庶。故軍祭酒郭嘉,忠良淵淑,體通性達。每有大議,發(fā)言盈庭,執(zhí)中處理,動無遺策。自在軍旅,十有馀年,行同騎乘,坐共幄席,東禽呂布,西取眭固,斬袁譚之首,平朔土之眾,逾越險塞,蕩定烏丸,震威遼東,以梟袁尚。雖假天威,易為指麾,至於臨敵,發(fā)揚誓命,兇逆克殄,勛實由嘉。方將表顯,短命早終。上為朝廷悼惜良臣,下自毒恨喪失奇佐。宜追增嘉封,并前千戶,褒亡為存,厚往勸來也。
歷史評價
曹操:“使孤成大業(yè)者,必此人也”、“唯奉孝為能知孤意”、“軍祭酒郭嘉,自從征伐,十有一年。每有大議,臨敵制變。臣策未決,嘉輒成之。平定天下,謀功為高。不幸短命,事業(yè)未終。追思嘉勛,實不可忘”、“故軍祭酒郭嘉,忠良淵淑,體通性達。每有大議,發(fā)言盈庭,執(zhí)中處理,動無遺策。自在軍旅,十有馀年,行同騎乘,坐共幄席,東禽呂布,西取眭固,斬袁譚之首,平朔土之眾,逾越險塞,蕩定烏丸,震威遼東,以梟袁尚。雖假天威,易為指麾,至於臨敵,發(fā)揚誓命,兇逆克殄,勛實由嘉。方將表顯,短命早終。上為朝廷悼惜良臣,下自毒恨喪失奇佐。宜追增嘉封,并前千戶,褒亡為存,厚往勸來也。”
《傅子》:“嘉少有遠量。”
《三國志 魏書十四》:“郭嘉才策謀略,世之奇士,雖清治德業(yè),殊于荀攸,而籌畫所料,是其倫也。”
《文選》:漢氏載祀四百,比胙隆周,雖復四海橫潰,而民系劉氏,惵惵黔首,未有遷奉之心。曹操招聚蟻徒,乘間煽禍,虔劉都邑,翦害黎元,故能坐移天歷;然鼎運未改,而郭祭酒故,致使魏室衰孤。
《三國演義》對郭嘉的贊詩:“天生郭奉孝,豪杰冠群英。腹內(nèi)藏經(jīng)史,胸中隱甲兵。運謀如范蠡,決策似陳平。可惜身先喪,中原梁棟傾。”
毛澤東曾多次提及郭嘉,稱贊他:“才識超群,足智多謀,出謀劃策,功績卓著。”
《三國演義》“諸葛亮智算華容,關云長義釋曹操”里,曹操曾說:“若奉孝在,決不使吾有此大失也。哀哉,奉孝!惜哉,奉孝!痛哉,奉孝!”
易中天品三國 對郭嘉的評價:神機妙算,當機立斷,出奇制勝,隨機應變,料事如神,敢出險招,能與諸葛亮相匹敵,可惜英年早逝,沒有讓后人見到一場針鋒對決的好戲。
道家奉郭嘉為:丙子太歲郭嘉大將軍
關于郭嘉的游戲
RPG游戲 亂世鬼才
游戲名:亂世鬼才
游戲類形:角色扮演
制作組:酷我工作室
聯(lián)系方式:QQ群44084968
制作組人員:ˉ情纏
慕容冰焰
本吧吧主 軍師
天生郭奉孝
懶懶蟲
游戲圖片{
http://hiphotos.baidu.com/qingchan221/mpic/item/25e6b8130960fc71f919b84b.jpg
http://hiphotos.baidu.com/qingchan221/mpic/item/cab288f67e28d402730eec4a.jpg
http://hiphotos.baidu.com/qingchan221/mpic/item/80a206451780566c500ffe48.jpg
http://hiphotos.baidu.com/qingchan221/mpic/item/1d1e21ede9821d1d27979148.jpg
http://hiphotos.baidu.com/qingchan221/mpic/item/744d500180374a31738b652d.jpg
游戲正在制作中!
以上內(nèi)容出于郭嘉吧,
作者:
ˉ情纏
地址http://tieba.baidu.com/f?kz=542346836
關于郭嘉的詩
一
身養(yǎng)韜略志彌堅,潁川有才伴桑田。
伶心臥硯識今古,傲氣秉筆繪忠奸。
計解袁曹十勝敗,慧覷遼東一悠然。
荒冢何堪收偉士,空余青史頌機玄。
二
雖然天數(shù)三分定,妙算神機亦可圖。
若是當時存奉孝,難容西蜀與東吳。
三
天生郭奉孝,豪杰冠群英。
腹內(nèi)藏經(jīng)史,胸中隱甲兵。
運籌如范蠡,決策似陳平。
可惜身先喪,中原棟梁傾。
四
漢祚以淫喪,群雄割據(jù)忙。
山東命世起,國士爭引頏。
托子能安后,報公終定邦。
相如魚遇水,期日封泰王。
策在諸袁滅,算合孫氏亡。
古今通性意,出右?guī)兹藦?
天地夭賢秀,統(tǒng)一失臂膀。
遺才歸舊冢,留恨臥青岡。
芳草伴離客,狼煙入斜陽。
漢末風云起,群雄掠中原。
百姓還失苦,天子朝不滿。
黃顏映昏霞,東風綢段亂。
紫冉上衣襟,落子風還軟。
本初出上陣,英發(fā)慣稀環(huán)。
眾人以為勇,追隨千百萬。
獨有郭奉孝,不屑與之事。
只身投孟德,昏天射落日。
只為百姓苦,然則前后揖?
英年早墜落,混沌堪自斜。
不畏水土云,只知為天下。
落落為君子,嵌入成零花。
五
昔日明月照潁州,來時卻到柳城頭。
七語玄機謀功論,三分逍遙觴中悠。
君應憐我思君意,我須慕君一靨愁。
經(jīng)年赤壁百舸恨,將軍沾衣淚作舟。
六
經(jīng)天緯地實可夸,少年才學冠中華。
曹公識得真棟梁,臨難猶自哭郭嘉。
七
念曹破袁展雄風,郭門自此無往重。
奉君十年終悲痛,孝若尚在赤壁功。
八
青青子衿聲,隨軍時年爭。
胸懷王佐才,袖藏鐵甲兵。
相知情誼重,同赴生死行。
區(qū)為軍祭酒,功過誰人評?
九
采桑子·悼郭嘉
烽火連天爭不休,
幾度春秋。
潁川名流,
展翅飛騰躍古丘。
靈杰歸年三十八,
壯志未酬。
不堪回首,
花自飄零水自流。
十
青青子衿悠悠心,為郭奉孝時沉吟。
天賜奇才冠群英,英才早殞痛君心。
十一
亂世亂戰(zhàn)亂殺戮,一朝一夕一城虛。
可憐鴻猷已成夢,可嘆楨干命也迂。
少年閉門讀書勤,二十余年是苦心。
不出家門未盛名,天下少人識才情。
三徑只限知音行,日日常伴酒與棋。
不甘苦學付東盡,奇才也須良將惜。
輾轉(zhuǎn)藹藹緣投君,坐談天下彼此欣。
帷幄雙影蘧然笑,夜夜點燈論古今。
良計環(huán)環(huán)不遺策,每臨制變滿座驚。
與君更盟此生友,策馬同席不分離。
知君胸懷天下事,為君天下勞心機。
應是愁疾自生俱,涼風更侵病也劇。
累累寒秋人獨立,莫敢許期明年聚。
烏桓路遙多兇險,易州唏噓君臣意。
壯士百戰(zhàn)殺敵勇,兵貴神速敵寇盡。
將軍得勝歸來日,柳城一片縞素時。
天旋地斡呼子名,嗚呼不復見子衿。
高山流水音猶在,只是伯牙自毀琴。
夜幕軍帳空點燈,夜半芯暗火燭熄。
時而默默誦《短歌》,舊人棖觸新夢里。
以上內(nèi)容出自郭嘉吧,
作者:孟德★郭嘉
地址http://tieba.baidu.com/f?kz=369579582
如血殘陽鎖深秋 半生浮名許揚州
金樽笑談春秋計 藍田玉砌志未酬
金戈鐵馬明月照 霸業(yè)燕然清淚流
戎歌鳥唳哀思在 夢魂半省醉釵頭
旌旗沙場皇圖印 只道非吾夜自籌
長歌烽火玉騅馬 中原與君義氣投
楚天碧血吳煙裊 柳城風聲挽貞侯
羅幕鴻鵠吳鉤碎 秦塞茫煙千仞愁
長纓龍頭飄渺月 狼煙幾度思悠悠
雖吾人死中川下 弱冠亡魂孟德心
小葉芭蕉東籬輕 尺素浮云玉壺冰
寒砧陽翟長亭遠 草木荒涼寒蟬凄
長城送君藐冰雪 登臨劍閣畫碧心
芳草鴻鵠芙蓉士 自詡雕蟲孤舟傾
燕臺何許奉孝才 驚鴻經(jīng)綸勞歌應
樓蘭心切無辜負 寒鴉青鸞廬業(yè)金
三徑長纓梧桐雨 彼黍離離湘妃零
未至桑榆何式微 玉璘瑟瑟山陽笛
杜宇猿啼飛蓬落 銅駝五柳鷓鴣鳴
陽關一曲曹氏折 南浦蘆茄關山情
柳城風騷殘菊死 池中青蓮嘆伶仃
作者:潁川郭奉孝A
二、元代官員
郭嘉,元代時降生在濮陽(今河南濮陽縣),字元禮,為人慷慨,生有大志。從國子生升登為進士,被授林州判官的官職,后來又任翰林編修、廣東帥府經(jīng)歷、京畿漕運副使、監(jiān)察御史,還升為廣寧路總管(治所在今遼寧省北鎮(zhèn)縣)。當時遼東地區(qū)盜賊猖獗,社會動蕩不安。郭嘉獨治孤城,外無支援,于是,拿出家里所有衣服財務,獎勵守城的義士,鼓舞她們英勇護城。盜賊派人威脅郭嘉,要他棄城投降。郭嘉殺了盜賊的來使,打開城門,親自督戰(zhàn),終因勢孤力竭而犧牲。朝廷封賜郭嘉為“忠烈”,每年奉祀。
三國殺游戲之郭嘉
早逝的先知---郭嘉
天妒——在你的判定牌生效后,你可以立即獲得它。·此時機為判定結(jié)果決定后
遺計——你每受1點傷害,可摸兩張牌,將其中一張給任意一名角色,然后將另一張交給任意一名角色。
遺計也可以把兩張牌交給同一角色或者不交給任何角色。
網(wǎng)友關注
- 蔡喜宏
- 羅玉通
- 邢利斌
- 約瑟夫·科尼
- 丘振良
- 李恩熙
- 呂小軍
- 季克良
- 本-戈登
- 王風
- sputea
- 顧春芳
- 黃秋爽
- 北京地鐵刀槍哥
- 林志穎弟弟
- 周璐璐
- 田亮
- 王儀涵
- 黃明志
- 蒂姆-蒂博
- 焦寶華
- 長裙哥
- 王源
- 王克楠
- 王美莼
- 黃詩陽
- 瑪聯(lián)
- 薛嘉麟
- 張藝興
- 跑車女警
- 吳耀漢
- 王振堂
- 陳浩杰
- 瑞恩·鄧恩
- 永井謙佑
- 韓群鳳
- 王明娟
- 西蒙娜·法羅
- 李永波
- 莫露露
- 金龜子和毛毛蟲
- 哈蘇妹
- 單亦誠
- 王建宙
- 圖里亞夫
- 西門大嫂
- 楊佳欣
- 蘇偉
- 網(wǎng)絡紅人張依依
- 陳小予
- 李德林
- 申思
- 宋佃濤
- 史鴻飛
- 喊話哥
- 張宗益
- 克里斯-穆林
- 游樂晨
- 王永珀
- 王秀勇
- 馬頔
- 李春江
- 21世紀最大流星雨
- 伊恩·卡馬
- 弗里德·穆拉德
- 吳嘉龍
- 陳珊妮
- 紅粉寶寶
- 鐵頭男
- 陳雨昂
- 大津祐樹
- 白歆惠
- 杰米·韋利特
- 曹廷炳
- 梅璇婷
- 梅拉赫
- 朱克
- 陳寶琛
- 金雅俊
- 林清峰
- 張杰
精品推薦
- 七月再見八月你好文案模板 七月再見八月你好文案大全
- 2022情人節(jié)甜美創(chuàng)意文案說說心情 情人節(jié)浪漫文案說說句子簡短
- 夏天再見秋天你好美文 2022告別夏季的文案
- 二手手表回收平臺去哪里最好
- 父母結(jié)婚三十周年紀念日文案 祝爸媽三十周年快樂的語錄2022
- 當代酒精人發(fā)的沙雕文案 酒精人搞笑語錄2022
- 適合減肥發(fā)朋友圈的精美句子100句 適合減肥發(fā)朋友圈的精美句子搞笑
- 遼寧工程技術大學屬于一本還是二本 遼寧技術工程大學是一本嗎
- 福建警察職業(yè)學院是幾本 福州警察學院本一還是本二
- 2022好好調(diào)整自己心態(tài)的句子 學會自我調(diào)整心態(tài)的句子
- 臨洮縣05月30日天氣:小雨轉(zhuǎn)中雨,風向:東北風,風力:<3級,氣溫:23/11℃
- 海原縣05月30日天氣:晴轉(zhuǎn)小雨,風向:無持續(xù)風向,風力:<3級轉(zhuǎn)3-4級,氣溫:25/12℃
- 永濟市05月30日天氣:晴轉(zhuǎn)多云,風向:西風,風力:3-4級轉(zhuǎn)<3級,氣溫:24/18℃
- 新絳縣05月30日天氣:晴轉(zhuǎn)多云,風向:西南風,風力:<3級,氣溫:22/18℃
- 涇縣05月30日天氣:小雨轉(zhuǎn)陰,風向:東北風,風力:<3級,氣溫:26/21℃
- 湟源縣05月30日天氣:小雨轉(zhuǎn)中雨,風向:東風,風力:3-4級轉(zhuǎn)<3級,氣溫:22/6℃
- 隆德縣05月30日天氣:晴轉(zhuǎn)小雨,風向:無持續(xù)風向,風力:<3級轉(zhuǎn)3-4級,氣溫:23/9℃
- 尖扎縣05月30日天氣:小雨轉(zhuǎn)中雨,風向:東風,風力:<3級,氣溫:25/11℃
- 同仁縣05月30日天氣:小雨轉(zhuǎn)中雨,風向:東北風,風力:<3級,氣溫:23/8℃
- 石河子05月30日天氣:晴轉(zhuǎn)多云,風向:東北風,風力:3-4級轉(zhuǎn)<3級,氣溫:2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