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雪芬
袁雪芬 -人物介紹
袁雪芬(1922年3月26日——2011年2月19日)女,中國越劇演員,工正旦。浙江嵊縣人。1933年開始學藝。先后在杭州、上海等地演出。她認真唱戲,潔身自勵,持齋茹素,不唱堂會,不屈服于社會上惡勢力的威逼利誘,保持了作為藝人的尊嚴。2011年2月19日下午2點,在上海逝世,享年89歲。

藝術經歷
1933年7月入四季春科班學戲,工青衣、閨門旦,兼學紹興大班和徽班的武戲。師傅為紹興文戲男班藝人鮑金龍。滿師后,一度與女子越劇早期名旦王杏花同臺,唱腔、表演受到她的影響。1936年到杭州演出,初次掛頭牌。同年秋隨科班初次到上海,并參加灌制了女子越劇的第一張唱片。1938年2月再次隨科班來上海,曾與“同春舞臺”的紹興大班演員同臺演出。此后一直在上海從事藝術活動。“孤島”時期與小生演員馬樟花合演3年余,曾對《梁祝哀史》作了初步的去蕪存菁。演出《恒娘》等新戲,并上電臺演唱,擴大了越劇影響,在藝術上嶄露頭角,被譽為越劇“新后”。為了擺脫當時社會上惡勢力的糾纏,她潔身自勵,持齋茹素,不唱堂會,不拜“過娘”。
1942年10月起,在進步話劇的影響下,在大來劇場開始越劇改革,拿出自己的大部分包銀,聘請專職編劇、導演、舞美設計、舞臺監(jiān)督,成立劇務部主持演出活動,在越劇界首次建立起正規(guī)的編戲、排戲制度;廢除幕表制,使用完整的劇本;廢除衣箱制,參照古代繪畫,根據人物身份設計服裝;打破傳統的舞臺形式,采用立體布景、油彩化裝、燈光、音響,逐步形成綜合的藝術機制。在表演上,博采眾長,將話劇、電影重視刻畫人物性格和內心活動的寫實主義表演特點,與昆曲載歌載舞、重視形體動作美化的長處吸收到越劇中,加以融化、創(chuàng)新。1943年11月演出《香妃》時,與琴師周寶財合作,創(chuàng)造了新的〔尺調〕腔,后被其他越劇演員吸收、不斷豐富,發(fā)展成越劇的主腔,并在此基礎上衍化出不同的流派。其唱腔旋律淳樸,節(jié)奏多變,感情真摯深沉,韻味醇厚,委婉纏綿,聲情并茂,被稱“袁派”,為戚雅仙、張云霞、金采風、呂瑞英等一批越劇演員所繼承和發(fā)展。她主張戲曲應該對社會起有益的作用。在日本帝國主義侵占期間,演出了《香妃》、《紅粉金戈》、《木蘭從軍》、《黑暗家庭》、《王昭君》等表現愛國思想、歌頌民族氣節(jié)、反對封建禮教的劇目。1946年5月,把根據魯迅名著《祝福》改編的《祥林嫂》,首次搬上越劇舞臺,受到田漢、許廣平、歐陽山尊、白楊、胡風、梅朵、田鐘洛等進步文藝界和新聞界人士的稱贊,被輿論稱為“新越劇的里程碑”。該劇于1948年拍攝成電影。在中國共產黨地下組織的支持下,在1947年8月《山河戀》聯合義演及同年10月筱丹桂之死事件中,同國民黨當局進行了堅決斗爭,遭到反動勢力的多次迫害。1949年7月,參加上海市軍管會文藝處舉辦的第一屆地方戲劇研究班學習,任表演系中隊長。是年9月,她和梅蘭芳、周信芳、程硯秋作為戲曲界特邀代表參加了第一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并出席了10月1日的開國大典。1950年初,拍攝16毫米彩色越劇影片《相思樹》,并創(chuàng)造了新的〔男調〕腔;同年4月,參加上海戲曲界第一個國營劇團--華東越劇實驗劇團,任團長。1951年3月華東戲曲研究院成立,任副院長兼越劇實驗劇團團長。
1952年參加第一屆全國戲曲觀摩演出大會,獲榮譽獎。1953年與范瑞娟合作主演的《梁山伯與祝英臺》,拍攝成我國第一部大型彩色戲曲影片,翌年獲國際電影節(jié)“音樂片獎”;同年,排演了根據王實甫原著改編的《西廂記》,成功地塑造了崔鶯鶯一角。1954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55年上海越劇院成立,任院長;同年,在許廣平率領的“中國越劇團”赴德意志民主共和國和蘇聯訪問演出。1960年、1961年先后到香港、朝鮮訪問演出。1965年演出《火椰村》時與琴師周柏齡合作創(chuàng)造了〔降B調〕唱腔。文化大革命中受到殘酷迫害。1977年1月參加中國音樂家代表團訪問聯邦德國。1978年她主演的《祥林嫂》拍攝成寬銀幕彩色影片。
1978年底,重新受命擔任上海越劇院院長,主持和組織了一系列新劇目的創(chuàng)作演出,并大力培養(yǎng)青年演員。1979年參加全國人大代表團訪問日本。1985年退居二線,擔任劇院名譽院長。1986年以“藝術指導”身份與上海越劇院演出團參加巴黎第15屆秋季藝術節(jié),獲格諸布爾市、里昂·維勒班市、勒阿弗爾市榮譽獎章和榮譽公民稱號。1989年夏率團去美國演出。1995年起擔任上海市白玉蘭戲劇獎評委會主任。1991年7月起,享受國務院有突出貢獻專家的政府特殊津貼;1996年被授予中國文聯榮譽委員。
她還與人創(chuàng)作改編了劇本《黑暗家庭》、《祥林嫂》、《梁山伯與祝英臺》等,其中《祥林嫂》、《梁山伯與祝英臺》劇本分別被上海文藝出版社、作家出版社、中國戲劇出版社等出版和再版。作為總策劃組織編纂的《越劇舞臺美術》畫冊1997年10由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撰寫的《求索人生藝術的真諦——袁雪芬自述》2002年8月由上海辭書出版社出版。出版的書籍還有:1984年1月上海文藝出版社出版的《袁雪芬的藝術道路》1985年9月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袁雪芬》、1987年5月中國戲劇出版社出版的《袁雪芬唱腔選集》,此外在《人民日報》、《解放日報》、《文匯報》及各種刊物上以個人名義發(fā)表的專業(yè)和學術文章不下百數篇,其中大部分文章被收入2003年12月中國戲劇出版社出版的《袁雪芬文集》。
活動年表
1936年11月4日,農歷丙子年九月廿一日:女子越劇第一張唱片灌錄
1938年2月15日,農歷戊寅年正月十六日:“四季春班”與“素鳳舞臺”合作演出
1938年8月13日,農歷戊寅年七月十八日:紀念淞滬抗戰(zhàn)一周年,滬上所有越劇場子停演
1938年11月10日,農歷戊寅年九月十九日:為上海時疫醫(yī)院籌款,女子越劇“七班會串”舉行
1939年2月13日,農歷戊寅年十二月廿五日:女子越劇大會串義演舉行
1940年8月1日,農歷庚辰年六月廿八日:“勸募紹屬平糶捐”女子越劇八班大會串舉行
1940年12月30日,農歷庚辰年十二月初二日:越劇《恒娘》首演
1941年1月3日,農歷庚辰年十二月初六日:上海“全市女子越劇大會串”舉行
1941年1月22日,農歷庚辰年十二月廿五日:越劇九班大會串舉行
1941年7月29日,農歷辛巳年閏六月初六日:嵊新女子越劇團勸募大會舉行
1942年2月22日,農歷壬午年正月初八日:馬樟花大殮舉行
1942年3月7日,農歷壬午年正月廿一日:袁雪芬因病停演回嵊縣
1942年10月28日,農歷壬午年九月十九日:袁雪芬開始越劇改革
1943年11月1日,農歷癸未年十月初四日:大來劇場演出越劇《香妃》
1944年9月28日,農歷甲申年八月十二日:袁雪芬、范瑞娟使用雪聲劇團之名首度合作演出
1945年1月29日,農歷甲申年十二月十六日:袁雪芬、范瑞娟首次合演《梁祝哀史》
1945年12月24日,農歷乙酉年十一月二十日:為籌募嵊縣善后救濟經費,全滬越劇大會串舉行
1946年8月7日,農歷丙戌年七月十一日:吳開先策劃“越劇皇后”選舉
1946年8月11日,農歷丙戌年七月十五日:袁雪芬發(fā)表啟事聲明不參加“越劇皇后”競選
1946年8月27日,農歷丙戌年八月初一日,上午:袁雪芬被流氓拋糞
1946年9月10日,農歷丙戌年八月十五日:袁雪芬舉行記者招待會控訴惡勢力迫害
1947年1月2日,農歷丙戌年十二月十一日,上午:袁雪芬與雪聲劇團全體人員舉行話別會
1947年1月12日,農歷丙戌年十二月廿一日:袁雪芬宣布輟演
1947年7月29日,農歷丁亥年六月十二日:“越劇十姐妹”簽訂聯合義演合約
1947年8月19日,農歷丁亥年七月初四日:越劇十姐妹聯合義演《山河戀》
1947年8月29日,農歷丁亥年七月十四日:《山河戀》獲準繼續(xù)演出
1947年10月16日,農歷丁亥年九月初三日:筱丹桂大殮舉行
1947年11月4日,農歷丁亥年九月廿二日:張春帆一案開庭審理
1948年9月18日,農歷戊子年八月十六日:袁雪芬與范瑞娟二度合作
1948年9月18日,農歷戊子年八月十六日:越劇電影《祥林嫂》首映
1949年1月29日,農歷己丑年正月初一日:袁雪芬重新組建雪聲劇團
1949年6月18日,農歷己丑年五月廿二日:上海市戲劇、電影工作者協會成立
1949年7月28日,農歷己丑年七月初三日,9時:中國戲曲改進會發(fā)起人大會舉行
1949年9月,農歷己丑年:第一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召開
1949年9月19日,農歷己丑年閏七月廿七日:上海市戲劇電影工作者協會成立平劇、曲藝、越劇、話劇電影委員會
1949年10月1日,農歷己丑年八月初十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典禮活動舉行
1950年1月31日,農歷己丑年十二月十四日:上海市影劇業(yè)工會越劇分會籌委會及越劇界折實公債推銷支會成立
1950年2月15日,農歷己丑年十二月廿九日:上海越劇實驗劇團成立
1950年4月12日,農歷庚寅年二月廿六日:華東越劇實驗劇團成立
1950年8月15日,農歷庚寅年七月初二日:華東區(qū)戲曲改革工作干部會議召開
1951年3月5日,農歷辛卯年正月廿八日:華東戲曲研究院成立
1951年6月2日,農歷辛卯年四月廿八日:上海越劇界控訴張春帆
1952年10月6日,農歷壬辰年八月十八日:第一屆全國戲曲觀摩演出大會舉辦
1952年11月14日,農歷壬辰年九月廿七日:第一屆全國戲曲觀摩演出大會結束
1953年10月4日,農歷癸巳年八月廿七日:中國人民第三屆赴朝慰問團赴朝
1955年3月24日,農歷乙未年三月初一日:華東戲曲研究院終止
1955年6月19日,農歷乙未年四月廿九日:中國越劇團赴德意志民主共和國訪問演出
1955年7月30日,農歷乙未年六月十二日:中國越劇團赴蘇聯訪問演出
1956年10月19日,農歷丙申年九月十六日:上海越劇院一團上演重編后的《祥林嫂》
1957年4月,農歷丁酉年:“越劇之家”上海市經濟委員會成立
1957年4月,農歷丁酉年:越劇電影獲1949-1955優(yōu)秀影片獎
1958年6月15日,農歷戊戌年四月廿八日:上海越劇院一團赴福建前線慰問演出
1959年9月24日,農歷己亥年八月廿二日:上海市戲曲院團國慶10周年展覽演出月開演
1960年3月,農歷庚子年:袁雪芬等參加中國戲曲學院表演藝術研究班
1960年5月,農歷庚子年:上海越劇院學館成立
1960年7月22日,農歷庚子年六月廿九日:第三屆全國文學藝術工作者代表大會召開
1960年12月23日,農歷庚子年十一月初六日:上海越劇院首次赴香港演出
1961年1月26日,農歷庚子年十二月初十日:上海越劇院首次赴香港演出結束
1961年9月8日,農歷辛丑年七月廿九日:中國上海越劇團赴朝鮮訪問演出
1961年10月,農歷辛丑年,下旬:中國上海越劇團訪朝演出歸來受到接見
1962年7月,農歷壬寅年:上海越劇院舉辦文史進修班
1962年10月,農歷壬寅年:“越劇改革20周年紀念會”召開
1963年4月7日,農歷癸卯年三月十四日:柯慶施召集上海越劇院人員談話并批評
1964年1月20日,農歷癸卯年十二月初六日:柯慶施召集上海越劇院人員談話并作指示
1964年7月1日,農歷甲辰年五月廿二日:上海越劇院邀集區(qū)縣越劇團座談一年來演出現代劇情況
1964年7月2日,農歷甲辰年五月廿三日:陳丕顯召集上海越劇院人員座談
1978年8月16日,農歷戊午年七月十三日:周信芳同志平反昭雪大會舉行
1978年9月16日,農歷戊午年八月十五日:蓋叫天骨灰安放儀式舉行
1979年4月25日,農歷己未年三月廿九日,下午:田漢追悼會舉行
1989年1月21日,農歷戊辰年十二月十四日:京劇《曹操與楊修》座談、討論活動舉行
1989年10月12日,農歷己巳年九月十三日:第一屆中國金唱片獎揭曉
2003年12月24日,農歷癸未年十二月初二日:第二屆造型表演藝術成就獎頒獎
2005年11月1日,農歷乙酉年九月三十日:上海越劇院首演《玉卿嫂》
2006年3月27日,農歷丙戌年二月廿八日:百年流聲——紀念中國越劇誕辰100周年電視文藝晚會上演
2006年6月24日,農歷丙戌年五月廿九日,19時30分:“菊壇群星薈萃——金喜全展演月”第一場暨金喜全拜葉少蘭為師儀式舉行
2006年8月24日,農歷丙戌年閏七月初一日,下午:袁雪芬為參加“越女爭鋒——越劇青年演員電視挑戰(zhàn)賽”復賽的選手授課
2007年11月24日,農歷丁亥年十月十五日,19時15分:2007山西省晉劇院經典劇目展演第一天
2008年1月17日,農歷丁亥年十二月初十日:“上海老藝術家作品數字化搶救工程(音樂、越劇部分)”成果發(fā)布會舉辦
2008年4月28日,農歷戊子年三月廿三日:《劇壇瑰寶——上海優(yōu)秀傳統表演藝術整理搶救作品精粹》音像專輯發(fā)行。
榮譽獎項
1955年緬甸總理吳努授予她金質獎章
1956年獲文化部頒發(fā)的“1949-1955優(yōu)秀影片獎”榮譽獎
1989年獲中國唱片總公司頒發(fā)的首屆“金唱片獎”
2003年12月獲文化部頒發(fā)的國家級藝術終身成就獎——“表演藝術成就獎”
袁派唱腔
在越劇唱腔藝術發(fā)展史上,袁雪芬是個重要的代表人物。1943年11月,她演出《香妃》時,與琴師周寶才合作創(chuàng)造了【尺調腔】,把越劇唱腔音樂推進到一個新的階段,即越劇音樂史上的“尺調時期”。越劇的所有流派,就是在【尺調腔】的基礎上發(fā)展起來并不斷豐富的。袁雪芬創(chuàng)立的“袁派”,對越劇旦角唱腔的發(fā)展、提高和流派的形成有著深遠的影響。戚雅仙、呂瑞英、金采風、張云霞都師承袁派,并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創(chuàng)造、發(fā)展,衍化出戚派、呂派、金派、張派。袁派的傳人還有朱東韻、方亞芬、陶琪等。
袁派唱腔的風格是質樸平易、委婉細膩、深沉含蓄、韻味醇厚。袁雪芬注重塑造有不個性的人物形象,真實細致地表現其內心情感,為此,她廣采博取,大膽創(chuàng)新,以豐富的音樂語匯創(chuàng)造出一個個富有特色的越劇新腔及板式;在演唱時,堅持從人物出發(fā),表達人物的真情實感,唱法上擅長以情帶聲、聲情交融,并用細膩而多樣的發(fā)聲處理和潤腔方法,使唱腔韻味無窮。
袁雪芬1922年生于越劇故鄉(xiāng)嵊縣,11歲進“四季春”科班學戲,出科后,唱腔曾受越劇早期名旦王杏花影響。40年代,袁雪芬以“悲旦”著稱。為了真切反映中國婦女善良、溫順的性格和所遭受的痛苦,她在傳統的【四工腔】中,頻繁地、重復地、自然地運用 7音,形成了一種悲哀哭訴的唱腔基調,以表達舊時代婦女憂傷的心聲。如《斷腸人》一劇,是1942年越劇改革初期的劇目,劇中“斷腸人越想越斷腸”這段唱,表現的是女主人公方雪影在一個凄涼的雨夜獨自傾訴內心的絕望情緒。這段唱從“滴鈴鈴銅壺漏不盡”起,較多運用 7音,使唱腔旋律自然地向低音區(qū)展開,唱腔音調顯得十分凄楚悲切;特別是在甩腔前大量運用 7音的曲調,就成為袁雪芬的特征音調,如“卜咚咚更聲在耳旁”,是較為典型的下句甩腔。在這段唱腔中,已經開始孕育著越劇【尺調腔】的萌芽。它是從【四工腔】向【尺調腔】轉化時期的代表作。
任上海越劇院院長
1978年底,重新受命擔任上海越劇院院長,主持和組織了一系列新劇目的創(chuàng)作演出,并大力培養(yǎng)青年演員。1979年參加全國人大代表團訪問日本。1985 年退居二線,擔任劇院名譽院長。1986年以“藝術指導”身份與上海越劇院演出團參加巴黎第15屆秋季藝術節(jié),獲格諸布爾市、里昂·維勒班市、勒阿弗爾市榮譽獎章和榮譽公民稱號。1989年夏率團去美國演出。她是第一、二、三、五、六、七、八屆全國人大代表和第五、六、七屆全國人大常務委員會委員。曾任中國戲劇家協會副主席。上海市人民對外友好協會副會長,1995年起擔任上海市白玉蘭戲劇獎評委會主任。1955年緬甸總理吳努授予她金質獎章,1956年獲文化部頒發(fā)的“1949-1955優(yōu)秀影片獎”榮譽獎。1989年獲中國唱片總公司頒發(fā)的首屆“金唱片獎”,2003年12月獲文化部頒發(fā)的國家級藝術終身成就獎——“表演藝術成就獎”,以及其他一些獎項。1991年7月起,享受國務院有突出貢獻專家的政府特殊津貼;1996年被授予中國文聯榮譽委員。
她還與人創(chuàng)作改編了劇本《黑暗家庭》、《祥林嫂》、《梁山伯與祝英臺》等,其中《祥林嫂》、《梁山伯與祝英臺》劇本分別被上海文藝出版社、作家出版社、中國戲劇出版社等出版和再版。作為總策劃組織編纂的《越劇舞臺美術》畫冊1997年10由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撰寫的《求索人生藝術的真諦——袁雪芬自述》2002年8月由上海辭書出版社出版。出版的書籍還有:1984年1月上海文藝出版社出版的《袁雪芬的藝術道路》1985年9月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袁雪芬》、1987年5月中國戲劇出版社出版的《袁雪芬唱腔選集》。
相關書籍文獻
1984年1月上海文藝出版社出版的《袁雪芬的藝術道路》
1985年9月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袁雪芬》
1987年5月中國戲劇出版社出版的《袁雪芬唱腔選集》
1997年10月袁雪芬作為總策劃組織編纂的《越劇舞臺美術》畫冊由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
2002年8月袁雪芬撰寫的《求索人生藝術的真諦——袁雪芬自述》由上海辭書出版社出版。
此外在《人民日報》、《解放日報》、《文匯報》及各種刊物上以個人名義發(fā)表的專業(yè)和學術文章不下百數篇,其中大部分文章被收入2003年12月中國戲劇出版社出版的《袁雪芬文集》。
網友關注
- 薛嘉麟
- 王秀勇
- 約瑟夫·科尼
- 蘇偉
- 宋佃濤
- 單亦誠
- 吳耀漢
- 焦寶華
- 北京地鐵刀槍哥
- 跑車女警
- 邢利斌
- 王振堂
- 顧春芳
- 西門大嫂
- 馬頔
- 蒂姆-蒂博
- 張杰
- 大津祐樹
- 陳雨昂
- 網絡紅人張依依
- 圖里亞夫
- sputea
- 梅拉赫
- 陳珊妮
- 杰米·韋利特
- 長裙哥
- 白歆惠
- 韓群鳳
- 季克良
- 李恩熙
- 王源
- 21世紀最大流星雨
- 王永珀
- 林清峰
- 本-戈登
- 弗里德·穆拉德
- 王建宙
- 王儀涵
- 紅粉寶寶
- 莫露露
- 伊恩·卡馬
- 西蒙娜·法羅
- 張藝興
- 王美莼
- 羅玉通
- 游樂晨
- 李春江
- 蔡喜宏
- 王風
- 李永波
- 林志穎弟弟
- 鐵頭男
- 瑪聯
- 申思
- 曹廷炳
- 李德林
- 永井謙佑
- 喊話哥
- 陳浩杰
- 黃明志
- 黃秋爽
- 梅璇婷
- 瑞恩·鄧恩
- 克里斯-穆林
- 金雅俊
- 陳小予
- 朱克
- 周璐璐
- 楊佳欣
- 黃詩陽
- 金龜子和毛毛蟲
- 丘振良
- 王明娟
- 陳寶琛
- 哈蘇妹
- 張宗益
- 呂小軍
- 吳嘉龍
- 王克楠
- 史鴻飛
- 田亮
精品推薦
- 樂東縣05月30日天氣:多云,風向:無持續(xù)風向,風力:<3級,氣溫:37/25℃
- 塔什庫爾干縣05月30日天氣:小雨,風向:無持續(xù)風向,風力:<3級,氣溫:13/2℃
- 隆德縣05月30日天氣:晴轉小雨,風向:無持續(xù)風向,風力:<3級轉3-4級,氣溫:23/9℃
- 香港05月30日天氣:晴轉多云,風向:無持續(xù)風向,風力:<3級,氣溫:32/28℃
- 茫崖05月30日天氣:晴,風向:西北風,風力:3-4級轉<3級,氣溫:17/8℃
- 伊寧縣05月30日天氣:晴,風向:無持續(xù)風向,風力:<3級,氣溫:26/12℃
- 庫爾勒市05月30日天氣:晴,風向:無持續(xù)風向,風力:<3級,氣溫:24/12℃
- 哈密地區(qū)05月30日天氣:晴,風向:無持續(xù)風向,風力:<3級,氣溫:23/10℃
- 廣德縣05月30日天氣:小雨轉雷陣雨,風向:東北風,風力:<3級,氣溫:27/21℃
- 哈巴河縣05月30日天氣:小雨轉晴,風向:無持續(xù)風向,風力:<3級,氣溫: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