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拉克·侯賽因·奧巴馬二世
英文:Barack Hussein Obama II ,II 是羅馬數(shù)字 2 的意思。 也可以稱其為 Barack Hussein Obama, Junior。
根據(jù)有些國家的傳統(tǒng),有時候,父親會給自己的兒子取和自己一樣的名字。父傳子,子傳孫。可以一直延續(xù)下去。為了區(qū)別,就加入羅馬數(shù)字。也可稱其父親為Senior,中文翻譯為 “老”。兒子為 Junior,中文翻譯為“小”。
美國總統(tǒng) ,屆數(shù):第56屆,任數(shù):第44任,位數(shù):第43位, 政黨:民主黨 。
2009年度諾貝爾和平獎得主。諾貝爾獎評審會表示,奧巴馬的外交政策核心是:想要做一個“領導世界的人,必須以世界上大多數(shù)人認同的價值觀與態(tài)度為依據(jù)來行事”。
北京時間2008年11月5日,根據(jù)美國總統(tǒng)大選計票結果,奧巴馬勝利贏得第44任美國總統(tǒng)的寶座。于2009年1月20日,在美國首都華盛頓特區(qū)參加就職典禮,發(fā)表就職演說,并參加了游行。任期4年。根據(jù)美國法律,他還可以在2013 年,再次競選總統(tǒng)。
家庭:
父親: 貝拉克·侯賽因·奧巴馬一世
夫人:米歇爾·拉沃恩·奧巴馬;女兒:瑪麗亞·安·奧巴馬(Malia Ann Obama),娜塔莎·奧巴馬 ( Natasha Obama);寵物:葡萄牙水犬(名字為波bo)
名字的含義
Barack,是Swahili 的名字,來自阿拉伯語。阿拉伯語言中,詞根 B-R-K 代表被祝福的意思。例如:
Mabruk! = 祝賀
Barakallah feek = 愿真主保佑你
Barakah = 來自真主的祝福,女性名字。
Hussein,是他祖父的名,來自阿拉伯語,代表 “好”,或者 “英俊的人”。
Obama,這個姓是他高祖父的名。在非洲國家肯尼亞的Luo部落很普遍,該部落是肯尼亞的三大民族之一。他們講的是Dhoulou語言。在歐洲殖民者沒有到來前,很多非洲文化中,很多人都是將父親的名作為自己的姓。他高祖父為什么會有這個名,我們無從知曉。通曉Luo部落文化和語言的專家認為,動詞Bam的含義是“彎曲”,他的高祖父出生的時候可能一只手,或者一只腳有點彎曲,也可能是出生的時候,臀部先出來,(英文: breechposition)。
個人簡介
貝拉克·侯賽因·奧巴馬,1961年8月4日生于美國夏威夷,父親貝拉克·侯賽因·奧巴馬一世是來自肯尼
亞的黑人,穆斯林。母親是堪薩斯州的白人。是左撇子,這是美國總統(tǒng)史自40屆以來的第四位左撇子總統(tǒng)。
奧巴馬祖籍肯尼亞,是美國歷史上第一位具有黑人血統(tǒng)的總統(tǒng)。當然,美國社會對黑人和其他有色人種的種族歧視,至今仍然存在,解決種族歧視依然任重道遠。事實上,奧巴馬并沒有像很多美國黑人奴隸的后裔一樣在很多城市的貧民窟長大。他小時候是由他的白人祖父母撫養(yǎng),他的童年中有很長時間是在印度尼西亞度過的。因此他的思維方式和美國白人或亞洲人比較接近。他本人從來也沒有在公開場合,承認自己是黑人,只承認自己是混血。
1983年畢業(yè)于哥倫比亞大學,1985年到芝加哥參加社會工作。1991年畢業(yè)于哈佛大學的法學院,是第一個擔任哈佛法學評論主編的所謂的 非洲裔美國人,并在此期間獲得了全國范圍的認可。1992年和米歇爾·拉沃恩·奧巴馬 結婚,并生了二個女兒瑪麗亞 ·安· 奧巴馬 (Malia Ann Obama), 娜塔莎· 奧巴馬 ( Natasha Obama)。 1996年,奧巴馬從芝加哥當選為伊利諾伊州國會參議員并在之后的3年中連任;2000年,在競選美國眾議院議員席位失敗后,奧巴馬將主要精力投入到伊利諾伊州的參議工作中。
2004年7月,美國民主黨召開全國代表大會,奧巴馬被指定在第二天做“基調(diào)演講”。(所謂“基調(diào)演講”,就是民主黨人闡述本黨的綱領和政策宣言,通常由本黨極有前途的政治新星來發(fā)表,1988年做“基調(diào)演講”的人就是時任阿肯色州州長的克林頓。)奧巴馬不負眾望,他親自撰寫演講稿,并發(fā)表了題為“無畏的希望”(The Audacity ofHope)慷慨激昂的演講。在演說中他提出消除黨派分歧和種族分歧、實現(xiàn)“一個美國”的夢想。該演講后,奧巴馬成為全美知名的政界人物。同年11月,奧巴馬順利的以高達70%的選票當選聯(lián)邦參議員。
2007年2月10日,奧巴馬在伊利諾伊州斯普林菲爾德市正式宣布參加2008年美國總統(tǒng)大選,并提出了重點在“完結伊拉克戰(zhàn)爭以及實施全民醫(yī)療保險制度”的競選綱領。2008年1月4日,在俄亥俄州民主黨初選大會上,奧巴馬贏得了38%的支持率,領先于知名度高于自己的約翰·愛德華茲以及希拉里·克林頓,在民主黨諸位候選人中領跑。2008年6月3日,奧巴馬票數(shù)領先于希拉里·克林頓,被定為民主黨總統(tǒng)候選人;同年8月23日,在民主黨全國代表大會上奧巴馬被正式提名,從而成為了美國歷史上首個非洲裔總統(tǒng)大選候選人。
2008年11月5日,奧巴馬擊敗共和黨候選人約翰·麥凱恩,正式當選為美國第四十四任總統(tǒng)。
2009年10月9日,據(jù)英國廣播公司報道,諾貝爾獎評審會稱,美國總統(tǒng)奧巴馬因“為增強國際外交及各國人民間的合作做出非同尋常的努力”而被授予2009年度諾貝爾和平獎。
家庭背景
奧巴馬的父親老奧巴馬是肯尼亞的黑人穆斯林,母親安·鄧納姆是美國一名白人女教師。兩人婚姻沒有維
持多久,只生下奧巴馬一個孩子。后來奧巴馬隨母親與繼父在印度尼西亞生活4年。
奧巴馬的母親Ann鄧納姆出生在美國堪薩斯州威奇托,后來隨父母移居夏威夷。在夏威夷,鄧納姆與肯尼亞留學生巴拉克·奧巴馬(老奧巴馬)相遇并結婚,生下一個兒子,取名巴里,即如今的新總統(tǒng)奧巴馬。這一段婚姻沒有維持多久,隨著老奧巴馬離家前往哈佛大學深造告終。鄧納姆后來與印尼留學生羅羅·素托羅結婚,并于1967年來到印尼,也把6歲的巴里帶到印尼。
奧巴馬10歲時回到夏威夷,與外祖父母生活在一起。鄧納姆帶著她與素托羅生的女兒瑪亞又回到印尼。鄧納姆熱衷于印尼民間婦女工藝品的制作,比如織布、編筐,成為個中能手。瑪亞現(xiàn)在是夏威夷大學一名教授。蘇爾亞庫素瑪回憶說:“我們都是母親,我們一起談論,對于一個母親來說,與孩子分離有多么難過,但她(鄧納姆)更關心對巴里(奧巴馬)的教育。”
奧巴馬青年時到印尼看望母親,蘇爾亞庫素瑪初次見到這名未來參議員。她說:“鄧納姆為他驕傲。我記得,當奧巴馬成為《哈佛法律評論》月刊歷史上首位非洲裔的主編時,鄧納姆充滿驕傲。”
奧巴馬的父母離婚后,在聽說父親1982年在肯尼亞死于車禍前,奧巴馬只見過父親一次。盡管與父親相處時間不長,但遺傳自父親的膚色,在他的政治生涯中成為一面旗幟。他的回憶錄1995年首次出版,名為《父親的夢想》。從政后,奧巴馬借用了父親的名字(巴拉克),在每天別人對他的稱呼中,感受父親留下的烙印。
老奧巴馬出生在肯尼亞西部一個貧窮的小村莊,當過放牛娃,后來因為一個很偶然的機會去美國讀書,與鄧納姆相遇,生下奧巴馬。奧巴馬的祖母和許多親戚如今仍住在那個小村莊,老奧巴馬1982年因車禍去世后也埋在村內(nèi)。1992年時,奧巴馬初訪家鄉(xiāng),把未婚妻領進門。老奧巴馬的生平比較復雜。他在肯尼亞時就娶了第一個妻子柯齊亞,并育有兩個孩子,兒子羅伊和女兒奧瑪。
按照奧巴馬的說法,父親從沒真正離開柯齊亞。但鄧納姆說,老奧巴馬確實與柯齊亞分開,但“由于結婚時是一個鄉(xiāng)村婚禮,所以也沒有文件證明離婚”。老奧巴馬和鄧納姆在夏威夷的婚姻也許也沒有適當?shù)奈募C明。奧巴馬在回憶錄中說:“這段婚姻如何開始和何時開始依然弄不清,有些細節(jié)我永遠沒勇氣弄清。”老奧巴馬離開鄧納姆和兩歲的兒子去哈佛讀書后,后來帶著另一名美國女人露絲回到了非洲。露絲成為他的第三任妻子,在肯尼亞為他生了兩個兒子,其中一個兒子死于車禍。但是,老奧巴馬還經(jīng)常探望柯齊亞。
然而,就是在這樣一個家庭中成長起來的孩子,卻心懷著自己的“美國夢”,一步步走向成功……
成長道路
奧巴馬身世復雜、經(jīng)歷坎坷,但長大后,在芝加哥市組織慈善事業(yè),逐漸積累名聲。在哈佛大學法學院就讀
期間,成為《哈佛法律評論》首位非洲裔主編——這個位置通常被視為法律專業(yè)學生畢業(yè)后進入美國最高法院當法官秘書、進而步步高升的敲門磚,但奧巴馬畢業(yè)后,卻選擇了芝加哥一家專門受理民權訴訟的小型律師事務所。
奧巴馬之后選擇從政,連任3屆伊利諾伊州州參議員,2004年在民主黨全國代表大會上脫穎而出,將知名度擴大到全美。當年,他贏得國會參議員選舉,成為美國歷史上第5位非洲裔聯(lián)邦參議員。蘇爾亞庫素瑪說:“你知道,擁有一個白人母親、一個黑人父親,還到過印尼,這使他和他的母親一樣,容易對各種人產(chǎn)生認同感。”一些美國社團把奧巴馬當作一種證明,融合可以超越種族。美國布魯金斯學會的公眾政策研究人員威廉·高爾斯頓說:“我認為,美國選民已經(jīng)準備支持具體表現(xiàn)美國夢的領袖。”
弗吉尼亞大學政治學教授拉里·薩瓦托認為,奧巴馬公布自己身世可以吸引選民,無論存在何種爭議。薩瓦托說:“美國人喜歡成功的故事。”蘇爾亞庫素瑪說,她可以想象到奧巴馬母親的“熱烈表現(xiàn)”,“如果她知道巴里,她的孩子在競選美國總統(tǒng),她會有多么驕傲”。
10月9日,挪威諾貝爾委員會宣布將2009年諾貝爾和平獎授予奧巴馬。
參選歷程
200多年前的美國總統(tǒng)大選,亞伯拉罕·林肯只能坐著馬車來巡回演講;七八十年前,為了獲得勝利,富蘭
克林·羅斯福已可以拿著廣播喇叭進行宣傳;到了肯尼迪時代,在電視上面對萬千觀眾發(fā)表演說成為了常態(tài)。
奧巴馬競選網(wǎng)站首頁
2008年美國大選,不管是民主黨的奧巴馬、希拉里,抑或共和黨的麥凱恩和羅姆尼,都爭先恐后開設個人網(wǎng)站,宣傳政治綱領、播放競選廣告,發(fā)布即時動態(tài),同時也收集民意民聲。硅谷的一位資深專家評論:“能夠利用網(wǎng)絡全部潛力的競選者,將在總統(tǒng)大選中脫穎而出。”《紐約日報》也認可這一點:“2008年,決定總統(tǒng)大選結果的關鍵因素不是誰更懂政治,而是誰更懂網(wǎng)絡。”
互聯(lián)網(wǎng),這種最開放、最民主的媒介形式,已深度參與到選舉的政治事務中。奧巴馬,47歲,憑借著平民出身、經(jīng)歷復雜的優(yōu)勢,打出“革新”、“夢想”的旗號,在一臉陽光的帥氣中,成為了最會利用互聯(lián)網(wǎng)工具的人。美國聯(lián)邦選舉委員會公布的資料顯示,奧巴馬在今年1月份收到的3600萬美元捐款中,有2800萬美元是通過互聯(lián)網(wǎng)募集到的,而且,其中90%的捐款,單筆金額都在100美元以下。
和傳統(tǒng)的通過競選集會,以及舉行募款餐會的模式大不相同的是,奧巴馬得到的這些小額捐款,多半是自發(fā)的網(wǎng)上轉賬。這應該被看作一個信號。美國國會規(guī)定,每個人向總統(tǒng)候選人捐助選資金,不得超過2300美元。因此,美國總統(tǒng)候選人必須爭取盡可能多的捐款者,才能在籌款額上壓倒其他對手。
早在2007年第一季度初選時期,他小試牛刀,被人稱為“菜鳥”的他“一鳴驚人”:通過互聯(lián)網(wǎng),獲得了10萬人的捐款,人數(shù)是希拉里的兩倍!捐款數(shù)額也超過了希拉里。從那時開始,奧巴馬就擁有一個“網(wǎng)絡提款機”。《時代周刊》評論:“奧巴馬所得的100美元募款,可能來自數(shù)千位不計名的普通支持者,但帳面上無法看到的數(shù)據(jù),將在未來的選票數(shù)量上體現(xiàn),人們期待著這樣的驚喜。”
在奧巴馬的個人競選網(wǎng)站上,粉絲們在網(wǎng)站上輸入自己的郵政編碼,就能得到所在地區(qū)為奧巴馬進行助選活動所具有的信息列表,并據(jù)此加入支持奧巴馬的團體。戈倫博格說:“這些集會吸引了社區(qū)人群的極大興趣。人們一回家就上網(wǎng)捐款。而這些人以前從沒卷入過競選活動。”相形之下,奧巴馬的黨內(nèi)對手——希拉里,也在自己的官方網(wǎng)站上設置了類似的“郵編定位”功能,以聚攏和發(fā)展支持者,但效果遠遜于奧巴馬。原因是,奧巴馬進入了互聯(lián)網(wǎng)的WEB2.0時代。“這是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奧巴馬知道經(jīng)常上網(wǎng)和有時間在網(wǎng)上發(fā)表言論的人都不是有錢人,因為有錢人大都沒那么多時間,也不會自降身份與窮人一起爭論”,一位奧巴馬的支持者表示,“如果以支持人數(shù)作為評判,奧巴馬無疑將獲勝。”
“奧巴馬現(xiàn)象”
所謂“奧巴馬現(xiàn)象”,就是2008年總統(tǒng)大選初選中民主黨總統(tǒng)候選人奧巴馬掀起的政治旋風。作為美國歷史上第一位非洲裔參選總統(tǒng),奧巴馬將“希望”和“變化”作為自己的競選口號,一次次突破人們的預期,不斷刷新美國政治史新紀錄,形成了2008年美國總統(tǒng)大選中一股巨大的政治能量,對傳統(tǒng)的選舉格局構成了真正的挑戰(zhàn)。奧巴馬在短短兩年多的時間里就已在政壇造成一股旋風,甚至有人把“奧巴馬現(xiàn)象”拿來與前總統(tǒng)肯尼迪1960年挾帶強大人氣進軍白宮來相提并論。
如今“奧巴馬”這個名字在美國已成為首屈一指的政治品牌。并且“奧巴馬”這個名字已經(jīng)改變了英語
,美國社會出現(xiàn)了一批以“奧巴馬”為詞頭的新名詞,如“奧巴馬女孩”、“奧巴馬風暴”、“奧巴馬搖滾”、“奧巴馬十月”等等。《華爾街日報》甚至驚呼:面對“奧巴馬大潮”,希拉里還沒有被淹死本身就足以說明她是一位多么出色的政治家。《紐約時報》專欄作家布魯克斯在《當魔術消失的時候》文章中,認為“奧巴馬狂熱”已經(jīng)變成“奧巴馬失落變態(tài)癥候”。現(xiàn)在,“O.C.S.”已經(jīng)變成一個英文新字,出現(xiàn)在美國政治議論之中。就是在這種“奧巴馬狂熱”現(xiàn)象下,眾多選民被迷得神魂顛倒,助他寫下一系列連勝的戰(zhàn)績。
“奧巴馬現(xiàn)象”的根本原因是奧巴馬代表著希望和信心,迎合了選民求變的心理。這種變分為幾種:面對美國內(nèi)外交困,選民需要變革,需要一個能帶領美國走出困境的領導人;選民需要希望和信心,需要一個給美國帶來新方向的領導人;美國面臨一個“戰(zhàn)后嬰兒潮”到“后嬰兒潮”的世代交替的變化,選民需要一個清新的、超越黨派利益彌合分裂的“后嬰兒潮”領導人。總之,奧巴馬成為變革的代言人。選民需要一個領導美國走出困境的領導人。共和黨執(zhí)政七年來,經(jīng)濟不振,財政巨額虧空,美元貶值,物價飛漲,還有次貸危機,使人民生活日趨艱難,沒有醫(yī)療保險的人數(shù)已經(jīng)高達5000萬。二戰(zhàn)嬰兒潮的一代人,即將達到退休年齡,將來有可能面臨政府無力支付社會保險基金的困境。
對外方面,反恐越反越恐,伊戰(zhàn)越陷越深,盟國離心離德,外交乏善可陳,國際影響日益削弱。盡管國力依然強大,科技領先,但內(nèi)外決策失誤已經(jīng)給美國利益帶來了很大損失,影響到了選民的利益。此時不改,更待何時。在這種情況下,人心思變,對于白白耗費財政資源,過度干預國外事務,以及國會陷于兩黨爭議,為了支付戰(zhàn)爭費用而削減社會福利開支的做法,招致強烈不滿。盡管奧巴馬沒有開出如何變革與施政的清單(施政綱領要在黨代會上產(chǎn)生),但“變革”的主題思想?yún)s是說到了選民的心坎上,成為他產(chǎn)生巨大影響力與號召力的一個重要因素。選民需要一位給與美國新希望和信心的領導人。
美國精神的深處存在著一些共同的理想和信念,這些理想和信念能讓美國人不論是在繁榮時還是在逆境時,都能始終保持一種集體良心而不失望,并能讓不同膚色、不同信仰、不同階層、不同黨派的美國人共同努力。近年來,特別是“911”以后,美國的這些共同的理想、價值理念和希望在不斷萎縮,美國開始日益走上分化。奧巴馬承諾,如果他成為美國總統(tǒng),他將使整個美國在共同使命感的感召下團結起來,使美國的歷史翻過近年來政治四分五裂、愿望一再落空的灰色一頁。同時,依循美國政治的慣例,奧巴馬還要讓大家知道這種新美國人的根源――最原始的美國夢。于是在競選中他不斷重復“改變”、“希望”和“相信”這幾個關鍵詞,使他成功地把自己變成了肯尼迪的接班人、新美國的象征。
正如希拉里的一位顧問所說,希拉里能打敗任何對手,但奧巴馬不是一位參選人――他代表了一種運動。他不是在推銷某一套政策,他是在推銷一種愿景;他展示的是對一種信念的忠誠,對人們實現(xiàn)信念的力量的忠誠。而這種信念就是變革,這就是為什么人們并不關心其政策細節(jié)的原因:夢想本身就已經(jīng)足夠。
美國企業(yè)研究所學者邁克爾·巴龍認為,美國的選民結構每隔16年會有重大改變,而經(jīng)過世代交替的選民比較愿意冒險選擇新人。所以16年之癢起到了重要作用。《新聞周刊》的專欄記者艾特指出,其實選民求變的情況在1992年克林頓擊敗老布什當選總統(tǒng)就已有先例。克林頓46歲時當選總統(tǒng),是第一位“戰(zhàn)后嬰兒潮”時代入主白宮。今年46歲的奧巴馬是“后嬰兒潮”的時代人。
其實這可以從歷史來尋找根源,比如從二戰(zhàn)結束一直到老布什,美國總統(tǒng)基本上都是二戰(zhàn)老兵,從將軍到上校,然后到中尉,開始是艾森豪威爾將軍,肯尼迪是校級軍官,老布什是尉級軍官,到了克林頓時代,二戰(zhàn)老兵基本上就淡出了政治舞臺,接下來就是“戰(zhàn)后嬰兒潮”這一批,他們的代表人物就是克林頓和小布什。到目前為止,他們正好執(zhí)政16年,從美國世代交替的角度來說,這批人也開始淡出政治舞臺,“后嬰兒潮”的人要起來了。奧巴馬今年46歲,正好代表了“后嬰兒潮”這批人,所以,這也是奧巴馬給很多人以希望的一個原因。
“奧巴馬現(xiàn)象”產(chǎn)生的一個更大的背景是,美國自20世紀60年代以來在民權運動方面的確取得了相當大的進展。
20世紀60年代美國發(fā)生了轟轟烈烈的民權運動,其主要內(nèi)容就是美國黑人反對種族隔離和歧視,爭取民主權利的運動。經(jīng)過60年代的民權運動,美國打破了一些很有能力的黑人人才進入美國主流社會的障礙,現(xiàn)在美國政壇上活躍著很多黑人領導人和政治家,包括小布什政府中也有鮑威爾、賴斯。顯然,通過60年代的民權運動以后,相當?shù)囊徊糠趾谌司⑦M入了美國的主流社會,而且?guī)椭绹诮鉀Q種族問題上取得了相當大的進展。這是“奧巴馬現(xiàn)象”產(chǎn)生的最大背景。沒有這一背景,“奧巴馬現(xiàn)象”就沒有存在的理由。
“奧巴馬現(xiàn)象”產(chǎn)生與媒體追求轟動效應也不無關系。媒體首要任務就是收視率,這是媒體存在的利益根本,所以追求轟動效應也就成為媒體的應有之意,這自然形成了選民從中和跟風的心理。
媒體的追求轟動效應。奧巴馬的接連取勝,不僅增加了奧巴馬本身的自信和凝聚力,對選民、特別是那批本來就在希拉里和奧巴馬之間晃蕩的中間選民也產(chǎn)生很大的影響,產(chǎn)生從眾心理也是一種必然。至于希拉里所抱怨的“美國媒體對她不夠友善”問題,并且,媒體喜歡炒作,一般不會一邊倒地傾向奧巴馬或者希拉里,但是奧巴馬最近連勝,媒體對他的贊譽之詞會更多一點。因為媒體靠收視率為生的。
另外,奧巴馬受到更多媒體青睞,還在于奧巴馬是新人,身上有更多的新聞點可以發(fā)掘。還有,奧巴馬畢竟是年輕人,如前一段落所述,奧巴馬對網(wǎng)絡等新興媒體也更重視,也更容易和這些人合作和交流。媒體對于他“開辟了一個新時代”等大張旗鼓的報道,對他人氣的聚集和籌資都很有利。
成功當選
2008年11月4日,美國各大電視網(wǎng)公布的初步統(tǒng)計結果顯示,美國民主黨總統(tǒng)候選人、伊利諾伊州國會參議員巴拉克·奧巴馬在2008年11月4日舉行的總統(tǒng)選舉中擊敗共和黨對手、亞利桑那州國會參議員麥凱恩,當選第56屆美國總統(tǒng)已成定局。據(jù)初步統(tǒng)計結果,奧巴馬已獲得297張選舉人票,超過當選總統(tǒng)所需的270張選舉人票;麥凱恩僅獲得145張選舉人票。
成功當選美國第44任總統(tǒng)后的奧巴馬在芝加哥發(fā)表講話,表示“這是屬于大家的勝利(this is your victory),美國即將開始改變(change has come to America)”。同時,他還感謝了自己的家庭和團隊,并且向?qū)κ蛀渼P恩表示敬意。麥凱恩也在隨后致電奧巴馬表示祝賀,奧巴馬也表示非常期待麥凱恩能夠加入未來的美國政府一起共事。
個人著作
在踏入政壇之前,奧巴馬出版了其青年及早期事業(yè)的奧巴馬回憶錄:我父親的夢想。該書于1995年出版,并于2004年重印,新版本加入了新版前言和他在2004年民主黨全國代表大會上的演講稿。該書的音頻版本獲得了2006年格萊美獎的最佳誦讀專輯。
2004年12月,奧巴馬與三本書簽約,合約價值190萬美元[58]。第一本書《無畏的希望》(TheAudacity of Hope)在2006年10月出版 ,論述了奧巴馬的政治理念。該書自出版后在紐約時報圖書排行榜一直名列前茅[60]。第二本書由于出版合約仍未公開,該書是奧巴馬和妻子、兩個女兒合著的兒童書,其利潤將贈予慈善機構。而第三本書的內(nèi)容現(xiàn)在也尚未公開。
美國蘭多姆出版公司旗下的ThreeRivers出版公司表示,奧巴馬新書《我們相信變革:巴拉克·奧巴馬重塑美國未來希望之路》,將在2008年9月8日推出音頻和電子版本,然后于9月9日正式上市。這本書由奧巴馬親自作序,介紹自己的政策立場和這次總統(tǒng)選舉的重要意義。他的競選團隊成員也撰寫了一些章節(jié),介紹奧巴馬在醫(yī)療保險、能源和國防安全等重要問題上的觀點。此外,該書還囊括了奧巴馬在競選期間發(fā)表的7次演講原文,包括他在宣布競選總統(tǒng)和出訪德國時的演講。
奧巴馬可謂是亂世中誕生的美國總統(tǒng),他年輕,而且從政時間短。能夠競選總統(tǒng)本身就是一個很大的挑戰(zhàn),能夠成功競選,更可謂是一個神話。2008年,奧巴馬寫給美國一個神話,給世界一個神話。那么,他入住白宮后,又會給會大家一個怎樣的美國,一個怎樣的世界?讓我們拭目以待。
目前中國大陸已經(jīng)引進奧巴馬《無畏的希望》。
同名書籍《巴拉克·奧巴馬》同名書籍《巴拉克·奧巴馬》
出版社:清華大學出版社
頁碼:208 頁碼
出版日:2008年
ISBN:7302181209/9787302181200
內(nèi)容簡介
2004年7月,巴拉克·奧巴馬在民主黨全國會議上一鳴驚人,而后閃耀政壇。時隔三年,這位來自伊利諾伊州的年輕國會參議員更以排山倒海之勢加入到美國總統(tǒng)寶座的有力爭奪當中,一段傳奇正在上演。正如他自己說的那樣:政治家也有自己的美國夢。
巴拉克·奧巴馬出生在美國堪薩斯州的肯尼亞人家庭,2歲那年的父母離異使其輾轉夏威夷和印度尼西亞。長大后,他曾經(jīng)參加社區(qū)組織工作,服務選民,幫助社會下層民眾,逐步進入政界。憑借在2008年總統(tǒng)預選中的優(yōu)異表現(xiàn),奧巴馬讓越來越多的人相信,所謂夢想并非遙不可及。
奧巴馬競選獲勝演講
If there is anyone out there who still doubts that America is a place where all things are possible; who sti
ll wonders if the dream of our founders is alive in our time; who still questions the power of our democracy, tonight is your answer. It's the answer told by lines that stretched around schools and churches in numbers this nation has never seen; by people who waited three hours and four hours, many for the very first time in their lives, because they believed that this time must be different; that their voice could be that difference.
如果還有人對在美國是否凡事皆有可能這一點存疑,還有人懷疑美國奠基者的夢想在我們所處的時代是否依然鮮活,還有人質(zhì)疑我們的民主制度的力量,那么今晚,這些問題都有了答案。這是設在學校和教堂的投票站前排起的前所未見的長隊給出的答案;是等了三四個小時的選民所給出的答案,其中許多人都是有生以來第一次投票,因為他們認定這一次肯定會不一樣,認為自己的聲音會是這次大選有別于以往之所在,而他們的聲音可能決定結果。
It's the answer spoken by young and old, rich and poor, Democrat and Republican, black, white, Latino, Asian, Native American, gay, straight, disabled and not disabled - Americans who sent a message to the world that we have never been a collection of Red States and Blue States: we are, and always will be,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這是所有美國人民共同給出的答案——無論老少貧富,無論是民主黨還是共和黨,無論是黑人、白人、拉美裔、亞裔、原住民,是同性戀者還是異性戀者、殘疾人還是健全人——我們從來不是“紅州”和“藍州”的對立陣營,我們是美利堅合眾國這個整體,永遠都是。
It's the answer that led those who have been told for so long by so many to be cynical, and fearful, and doubtful of what we can achieve to put their hands on the arc of history and bend it once more toward the hope of a better day.
長久以來,很多人一再受到告誡,要對我們所能取得的成績極盡諷刺、擔憂和懷疑之能事,但這個答案讓這些人伸出手來把握歷史,再次讓它朝向美好明天的希望延伸。
It's been a long time coming, but tonight, because of what we did on this day, in this election, at this defining moment, change has come to America.
已經(jīng)過去了這么長時間,但今晚,由于我們在今天、在這場大選中、在這個具有決定性的時刻所做的,美國已經(jīng)迎來了變革。
I just received a very gracious call from Senator McCain. He fought long and hard in this campaign, and he's fought even longer and harder for the country he loves. He has endured sacrifices for America that most of us cannot begin to imagine, and we are better off for the service rendered by this brave and selfless leader. I congratulate him and Governor Palin for all they have achieved, and I look forward to working with them to renew this nation's promise in the months ahead.
我剛剛接到了麥凱恩參議員極具風度的致電。他在這場大選中經(jīng)過了長時間的努力奮斗,而他為自己所深愛的這個國家奮斗的時間更長、過程更艱辛。他為美國做出了我們大多數(shù)人難以想像的犧牲,我們的生活也因這位勇敢無私的領袖所做出的貢獻而變得更美好。我向他和佩林州長所取得的成績表示祝賀,我也期待著與他們一起在未來的歲月中為復興這個國家的希望而共同努力。
I want to thank my partner in this journey, a man who campaigned from his heart and spoke for the men and women he grew up with on the streets of Scranton and rode with on that train home to Delaware, the Vice President-elect of the United States, Joe Biden.
我要感謝我在這次旅程中的伙伴——已當選美國副總統(tǒng)的拜登。他全心參與競選活動,為普通民眾代言,他們是他在斯克蘭頓從小到大的伙伴,也是在他回特拉華的火車上遇到的男男女女。
I would not be standing here tonight without the unyielding support of my best friend for the last sixteen years, the rock of our family and the love of my life, our nation's next First Lady, Michelle Obama. Sasha and Malia, I love you both so much, and you have earned the new puppy that's coming with us to the White House. And while she's no longer with us, I know my grandmother is watching, along with the family that made me who I am. I miss them tonight, and know that my debt to them is beyond measure.
如果沒有一個人的堅決支持,我今晚就不會站在這里,她是我過去16年來最好的朋友、是我們一家人的中堅和我一生的摯愛,更是我們國家的下一位第一夫人:米歇爾•奧巴馬(MichelleObama)。薩莎(Sasha)和瑪麗亞(Malia),我太愛你們兩個了,你們已經(jīng)得到了一條新的小狗,它將與我們一起入駐白宮。雖然我的外祖母已經(jīng)不在了,但我知道她與我的親人肯定都在看著我,因為他們,我才能擁有今天的成就。今晚,我想念他們,我知道自己欠他們的無可計量。
To my campaign manager David Plouffe, my chief strategist David Axelrod, and the best campaign team ever assembled in the history of politics - you made this happen, and I am forever grateful for what you've sacrificed to get it done.
我的競選經(jīng)理大衛(wèi)•普勞夫(David Plouffe)、首席策略師大衛(wèi)•艾克斯羅德(David Axelrod)以及政治史上最好的競選團隊——是你們成就了今天,我永遠感激你們?yōu)閷崿F(xiàn)今天的成就所做出的犧牲。
But above all, I will never forget who this victory truly belongs to - it belongs to you.
但最重要的是,我永遠不會忘記這場勝利真正的歸屬——它屬于你們。
I was never the likeliest candidate for this office. We didn't start with much money or many endorsements. Our campaign was not hatched in the halls of Washington - it began in the backyards of Des Moines and the living rooms of Concord and the front porches of Charleston.
我從來不是最有希望的候選人。一開始,我們沒有太多資金,也沒有得到太多人的支持。我們的競選活動并非誕生于華盛頓的高門華第之內(nèi),而是始于得梅因、康科德、查爾斯頓這些地方的普通民眾家中。
It was built by working men and women who dug into what little savings they had to give five dollars and ten dollars and twenty dollars to this cause. It grew strength from the young people who rejected the myth of their generation's apathy; who left their homes and their families for jobs that offered little pay and less sleep; from the not-so-young people who braved the bitter cold and scorching heat to knock on the doors of perfect strangers; from the millions of Americans who volunteered, and organized, and proved that more than two centuries later, a government of the people, by the people and for the people has not perished from this Earth. This is your victory.
我們的競選活動能有今天的規(guī)模,是因為辛勤工作的人們從自己的微薄積蓄中拿出錢來,捐出一筆又一筆5美元、10美元、20美元。而競選活動的聲勢越來越大則是源自那些年輕人,他們拒絕接受認為他們這代人冷漠的荒誕說法;他們離開家、離開親人,從事報酬微薄、極其辛苦的工作;同時也源自那些已經(jīng)不算年輕的人們,他們冒著嚴寒酷暑,敲開陌生人的家門進行競選宣傳;更源自數(shù)百萬的美國民眾,他們自動自發(fā)地組織起來,證明了在兩百多年以后,民有、民治、民享的政府并未從地球上消失。這是你們的勝利。
I know you didn't do this just to win an election and I know you didn't do it for me. You did it because you understand the enormity of the task that lies ahead. For even as we celebrate tonight, we know the challenges that tomorrow will bring are the greatest of our lifetime - two wars, a planet in peril, the worst financial crisis in a century. Even as we stand here tonight, we know there are brave Americans waking up in the deserts of Iraq and the mountains of Afghanistan to risk their lives for us. There are mothers and fathers who will lie awake after their children fall asleep and wonder how they'll make the mortgage, or pay their doctor's bills, or save enough for college. There is new energy to harness and new jobs to be created; new schools to build and threats to meet and alliances to repair.
我知道你們的所做所為并不只是為了贏得大選,我也知道你們做這一切并不是為了我。你們這樣做是因為你們明白擺在面前的任務有多艱巨。因為即便我們今晚歡呼慶祝,我們也知道明天將面臨我們一生之中最為艱巨的挑戰(zhàn)——兩場戰(zhàn)爭、一個面臨危險的星球,還有百年來最嚴重的金融危機。今晚站在此地,我們知道伊拉克的沙漠里和阿富汗的群山中還有勇敢的美國士兵醒來,甘冒生命危險保護著我們。會有在孩子熟睡后仍難以入眠的父母,擔心如何償還按揭月供、付醫(yī)藥費或是存夠錢送孩子上大學。我們亟待開發(fā)新能源、創(chuàng)造新的工作機會;我們需要修建新學校,還要應對眾多威脅、修復與許多盟國的關系。
The road ahead will be long. Our climb will be steep. We may not get there in one year or even one term, but America - I have never been more hopeful than I am tonight that we will get there. I promise you - we as a people will get there.
前方的道路會十分漫長艱辛。我們可能無法在一年甚至一屆任期之內(nèi)實現(xiàn)上述目標,但我從未像今晚這樣滿懷希望,相信我們會實現(xiàn)。我向你們承諾——我們作為一個整體將會達成目標。
There will be setbacks and false starts. There are many who won't agree with every decision or policy I make as President, and we know that government can't solve every problem. But I will always be honest with you about the challenges we face. I will listen to you, especially when we disagree. And above all, I will ask you join in the work of remaking this nation the only way it's been done in America for two-hundred and twenty-one years - block by block, brick by brick, calloused hand by calloused hand.
我們會遭遇挫折和不成功的開端。對于我作為總統(tǒng)所做的每項決定和政策,會有許多人持有異議,我們也知道政府并不能解決所有問題。但我會向你們坦陳我們所面臨的挑戰(zhàn)。我會聆聽你們的意見,尤其是在我們意見相左之時。最重要的是,我會請求你們參與重建這個國家,以美國221年來從未改變的唯一方式——一磚一瓦而成、胼手胝足相續(xù)。
What began twenty-one months ago in the depths of winter must not end on this autumn night. This victory alone is not the change we seek - it is only the chance for us to make that change. And that cannot happen if we go back to the way things were. It cannot happen without you.
21個月前那個寒冬所開始的一切不應該在今天這個秋夜結束。今天的選舉勝利并不是我們所尋求的改變——這只是我們進行改變的機會。而且如果我們?nèi)匀话凑张f有方式行事,我們所尋求的改變不可能出現(xiàn)。沒有你們,也不可能有這種改變。
So let us summon a new spirit of patriotism; of service and responsibility where each of us resolves to pitch in and work harder and look after not only ourselves, but each other. Let us remember that if this financial crisis taught us anything, it's that we cannot have a thriving Wall Street while Main Street suffers - in this country, we rise or fall as one nation; as one people.
因此,讓我們發(fā)揚新的愛國精神,樹立新的服務意識和責任感,讓我們每個人下定決心全情投入、更加努力地工作,并彼此關愛。讓我們銘記這場金融危機帶來的教訓:我們不可能在金融以外的領域備受煎熬的同時擁有繁榮興旺的華爾街——在這個國家,我們患難與共。
Let us resist the temptation to fall back on the same partisanship and pettiness and immaturity that has poisoned our politics for so long. Let us remember that it was a man from this state who first carried the banner of the Republican Party to the White House - a party founded on the values of self-reliance, individual liberty, and national unity. Those are values we all share, and while the Democratic Party has won a great victory tonight, we do so with a measure of humility and determination to heal the divides that have held back our progress. As Lincoln said to a nation far more divided than ours, "We are not enemies, but friends...though passion may have strained it must not break our bonds of affection." And to those Americans whose support I have yet to earn - I may not have won your vote, but I hear your voices, I need your help, and I will be your President too.
讓我們抵制重走老路的誘惑,避免重新回到令美國政治長期深受毒害的黨派紛爭和由此引發(fā)的遺憾和不成熟表現(xiàn)。讓我們牢記,正是伊利諾伊州的一名男子首次將共和黨的大旗扛到了白宮。共和黨是建立在自強自立、個人自由以及全民團結的價值觀上,這也是我們所有人都珍視的價值。雖然民主黨今天晚上贏得了巨大的勝利,但我們是以謙卑的態(tài)度和彌合阻礙我們進步的分歧的決心贏得這場勝利的。林肯在向遠比我們眼下分歧更大的國家發(fā)表講話時說,我們不是敵人,而是朋友……雖然激情可能褪去,但是這不會割斷我們感情上的聯(lián)系。對于那些現(xiàn)在并不支持我的美國人,我想說,或許我沒有贏得你們的選票,但是我聽到了你們的聲音,我需要你們的幫助,而且我也將是你們的總統(tǒng)。
And to all those watching tonight from beyond our shores, from parliaments and palaces to those who are huddled around radios in the forgotten corners of our world - our stories are singular, but our destiny is shared, and a new dawn of American leadership is at hand. To those who would tear this world down - we will defeat you. To those who seek peace and security - we support you. And to all those who have wondered if America's beacon still burns as bright - tonight we proved once more that the true strength of our nation comes not from our the might of our arms or the scale of our wealth, but from the enduring power of our ideals: democracy, liberty, opportunity, and unyielding hope.
那些徹夜關注美國大選的海外人士,從國會到皇宮,以及在這個世界被遺忘的角落里擠在收音機旁的人們,我們的經(jīng)歷雖然各有不同,但是我們的命運是相通的,新的美國領袖誕生了。那些想要顛覆這個世界的人們,我們必將擊敗你們。那些追求和平和安全的人們,我們支持你們。那些所有懷疑美國能否繼續(xù)照亮世界發(fā)展前景的人們,今天晚上我們再次證明,我們國家真正的力量并非來自我們武器的威力或財富的規(guī)模,而是來自我們理想的持久力量:民主、自由、機會和不屈的希望。
For that is the true genius of America - that America can change. Our union can be perfected. And what we have already achieved gives us hope for what we can and must achieve tomorrow.
這才是美國真正的精華——美國能夠改變。我們的聯(lián)邦會日臻完善。我們?nèi)〉玫某删蜑槲覀儗砟軌蛉〉玫囊约氨仨毴〉玫某删驮鎏砹讼M?/p>
This election had many firsts and many stories that will be told for generations. But one that's on my mind tonight is about a woman who cast her ballot in Atlanta. She's a lot like the millions of others who stood in line to make their voice heard in this election except for one thing - Ann Nixon Cooper is 106 years old.
這次大選創(chuàng)造了多項“第一”,也誕生了很多將世代流傳的故事。但是今天晚上令我難忘的卻是在亞特蘭大投票的一名婦女:安•尼克松•庫波爾(Ann Nixon Cooper)。她和其他數(shù)百萬排隊等待投票的選民沒有什么差別,除了一點:她已是106歲的高齡。
She was born just a generation past slavery; a time when there were no cars on the road or planes in the sky; when someone like her couldn't vote for two reasons - because she was a woman and because of the color of her skin.
她出生的那個時代奴隸制度剛剛結束;那時路上沒有汽車,天上也沒有飛機;當時像她這樣的人由于兩個原因不能投票——一是她是女性,另一個原因是她的膚色。
And tonight, I think about all that she's seen throughout her century in America - the heartache and the hope; the struggle and the progress; the times we were told that we can't, and the people who pressed on with that American creed: Yes we can.
今天晚上,我想到了她在美國過去一百年間所經(jīng)歷的種種:心痛和希望;掙扎和進步;那些我們被告知我們辦不到的世代,以及那些堅信美國信條——是的,我們能做到——的人們。
At a time when women's voices were silenced and their hopes dismissed, she lived to see them stand up and speak out and reach for the ballot. Yes we can.
曾幾何時,婦女沒有發(fā)言權,她們的希望化作泡影,但是安•尼克松•庫波爾活了下來,看到婦女們站了起來,看到她們大聲發(fā)表自己的見解,看到她們?nèi)⒓哟筮x投票。是的,我們能做到。
When there was despair in the dust bowl and depression across the land, she saw a nation conquer fear itself with a New Deal, new jobs and a new sense of common purpose. Yes we can.
當30年代的沙塵暴和大蕭條引發(fā)人們的絕望之情時,她看到一個國家用羅斯福新政、新就業(yè)機會以及對新目標的共同追求戰(zhàn)勝恐慌。是的,我們能做到。
When the bombs fell on our harbor and tyranny threatened the world, she was there to witness a generation rise to greatness and a democracy was saved. Yes we can.
當炸彈襲擊了我們的海港、獨裁專制威脅到全世界,她見證了美國一代人的偉大崛起,見證了一個民主國家被拯救。是的,我們能做到。
She was there for the buses in Montgomery, the hoses in Birmingham, a bridge in Selma, and a preacher from Atlanta who told a people that "We Shall Overcome." Yes we can.
她看到蒙哥馬利通了公共汽車、伯明翰接上了水管、塞爾馬建了橋,一位來自亞特蘭大的傳教士告訴人們:我們能成功。是的,我們能做到。
A man touched down on the moon, a wall came down in Berlin, a world was connected by our own science and imagination. And this year, in this election, she touched her finger to a screen, and cast her vote, because after 106 years in America, through the best of times and the darkest of hours, she knows how America can change. Yes we can.
人類登上月球、柏林墻倒下,世界因我們的科學和想象被連接在一起。今年,就在這次選舉中,她用手指觸碰屏幕投下自己的選票,因為在美國生活了106年之后,經(jīng)歷了最好的時光和最黑暗的時刻之后,她知道美國如何能夠發(fā)生變革。是的,我們能做到。
America, we have come so far. We have seen so much. But there is so much more to do. So tonight, let us ask ourselves - if our children should live to see the next century; if my daughters should be so lucky to live as long as Ann Nixon Cooper, what change will they see? What progress will we have made?
美國,我們已經(jīng)走過漫漫長路。我們已經(jīng)歷了很多。但是我們?nèi)杂泻芏嗍虑橐觥R虼私褚梗屛覀冏詥?mdash;—如果我們的孩子能夠活到下個世紀;如果我們的女兒有幸活得和安一樣長,他們將會看到怎樣的改變?我們將會取得怎樣的進步?
This is our chance to answer that call. This is our moment. This is our time - to put our people back to work and open doors of opportunity for our kids; to restore prosperity and promote the cause of peace; to reclaim the American Dream and reaffirm that fundamental truth - that out of many, we are one; that while we breathe, we hope, and where we are met with cynicism, and doubt, and those who tell us that we can't, we will respond with that timeless creed that sums up the spirit of a people: Yes We Can.
現(xiàn)在是我們回答這個問題的機會。這是我們的時刻。這是我們的時代——讓我們的人民重新就業(yè),為我們的后代敞開機會的大門;恢復繁榮發(fā)展,推進和平事業(yè);讓“美國夢”重新煥發(fā)光芒,再次證明這樣一個基本的真理:我們是一家人;一息尚存,我們就有希望;當我們遇到嘲諷和懷疑,當有人說我們辦不到的時候,我們要以這個永恒的信條來回應他們:是的,我們能做到。
Thank you, God bless you, and may God Bless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感謝你們。上帝保佑你們。愿上帝保佑美利堅合眾國。
競選勝利的演說超過10萬人4日深夜把美國芝加哥格蘭特公園變成狂歡的海洋。當選總統(tǒng)貝拉克奧巴馬在這里向支持者宣布:“變革已降臨美國。”他在這篇獲勝演說中承諾推進“變革”,但呼吁支持者付出耐心,甚至提及連任。
變革降臨美國
隨著臺上傳來“歡迎下任總統(tǒng)一家”的聲音,奧巴馬與妻子米歇爾手挽兩個女兒走上演講臺,一家人身穿黑色和紅色服裝,奧巴馬系一條紅色有條紋領帶。
人群中響起一陣狂熱歡呼聲。此時,奧巴馬贏得選舉的消息已傳至現(xiàn)場。
奧巴馬的開場白充滿激情。“如果還有人懷疑美國是否為一切皆有可能的國家,還有人困惑于我們建國者的夢想是否仍存在于我們的時代,”他說,“今天就是答案。”
話音未落,歡呼聲響起,不少人揮舞國旗。歡呼聲中的奧巴馬表情堅毅。
“今夜,緣于我們今天和在這次選舉中所做的一切”奧巴馬告訴支持者,“在這一決定性時刻,變革已降臨美國。”又一陣歡呼聲響起。演講臺下,一名非洲裔中年女子不住地點頭,喊著“是的!”
變革需要時間
“變革”是奧巴馬競選之初便提出的口號。但奧巴馬說,獲得總統(tǒng)選舉勝利遠非人們尋求的變革,而是變革的開始,“它給了我們實現(xiàn)變革的機會”。
奧巴馬提醒支持者,勝選后,前方面臨在伊拉克和阿富汗的軍事行動和金融危機等諸多挑戰(zhàn),變革之路漫長且艱難。
“我們今天慶祝勝利,”他說,“但我們清楚,我們?nèi)松凶畲蟮奶魬?zhàn)明天將到來。”
奧巴馬顯然意識到任期開始后面臨諸多難題,他說已預見到“挫折和失誤”。他呼吁支持者給他時間解決難題。“我們可能在一年甚至一個任期內(nèi)都無法達到目標,”他說,“但美國,我們將到達目的地,我從未像今晚這樣對此充滿希望。”
美聯(lián)社認為,奧巴馬在這里暗示需要連任以達到他承諾的目標。
誓做全民總統(tǒng)
奧巴馬回顧競選歷程,感謝選民支持,也寄語那些沒有投票給他的人,誓言成為所有美國人的總統(tǒng)。
他說,自己本來甚至沒有可能成為候選人。剛開始的時候,他們手中沒有多少錢,也沒有多少捐助者,競選團隊起步艱難。
接著,奧巴馬提到他獲得的捐款以及競選團隊支持者的努力。他說,辛勤工作的人從自己為數(shù)不多的存款中抽出5美元、10美元或20美元資助競選。背井離鄉(xiāng)四處找工作的年輕人犧牲睡眠,無償幫助宣傳。老年人甘冒寒風酷暑,挨家挨戶敲響陌生人的家門,為競選籌款。
奧巴馬在演說中向競選對手約翰麥凱恩表達祝福,表態(tài)愿意和他合作。
民主黨人競選團隊發(fā)言人羅伯特吉布斯引述奧巴馬在電話中的話說:“我需要你(麥凱恩)的幫助,你在那么多重要議題上均是領軍人物。”
奧巴馬告訴那些沒有把票投給自己的人:“我也會成為你們的總統(tǒng)。”在演說末尾,奧巴馬一連說了7個“是的,我們能”,引起觀眾齊聲回應:“是的,我們能。”
醫(yī)療改革方案
奧巴馬指出:"醫(yī)改關乎人民的生命和生活,醫(yī)改與人們的切身利益攸關,醫(yī)改關乎美國的未來,"
目前,醫(yī)療開支占到美國財政支出的四分之一。按照目前趨勢發(fā)展到2020年,美國的財政收入無法支付龐大的醫(yī)療開支。
讓人人都能享有醫(yī)療保險
奧巴馬醫(yī)保改革目標之一是給已有醫(yī)療保險的人提供安全感,這將通過對保險公司的嚴格立法實現(xiàn)。
醫(yī)保改革的目標之二是給無保險的人提供醫(yī)療保險。新的醫(yī)保計劃要求每個人都有保險,這是權利,也是責任。對于那些沒有醫(yī)保的人,政府將創(chuàng)建一個新的保險市場,讓個人和小企業(yè)能夠以有競爭力的價格購買醫(yī)療保險,而且不會因為失業(yè)或換工作而失去保險。如果個人和小企業(yè)負擔不起現(xiàn)有的最低價格保險,政府將按照所需數(shù)額提供稅收抵免。這個系統(tǒng)將在2013年成型。
醫(yī)保改革資金絕大部分來自節(jié)約
減低美國家庭、企業(yè)和政府醫(yī)療成本上漲的速度是奧巴馬醫(yī)保改革的第三個目標。醫(yī)保改革可能增加政府財政赤字,這是許多民眾的擔心,也是民主黨內(nèi)保守派反對改革的關鍵原因。盡管如此,美國國會眾議院11月7日深夜以220票贊成、215票反對的微弱優(yōu)勢通過民主黨提出的醫(yī)療改革法案。奧巴馬稱贊這是一次“歷史性投票”。
網(wǎng)友關注
- 張藝興
- 楊佳欣
- 黃明志
- 朱克
- 喊話哥
- 林志穎弟弟
- 呂小軍
- 北京地鐵刀槍哥
- 哈蘇妹
- 王儀涵
- 王秀勇
- 紅粉寶寶
- 張杰
- 李恩熙
- 王明娟
- 吳嘉龍
- 田亮
- 王美莼
- 史鴻飛
- sputea
- 黃秋爽
- 跑車女警
- 李德林
- 王源
- 網(wǎng)絡紅人張依依
- 瑞恩·鄧恩
- 西蒙娜·法羅
- 韓群鳳
- 約瑟夫·科尼
- 蘇偉
- 王建宙
- 焦寶華
- 伊恩·卡馬
- 周璐璐
- 薛嘉麟
- 杰米·韋利特
- 黃詩陽
- 鐵頭男
- 白歆惠
- 吳耀漢
- 林清峰
- 梅拉赫
- 羅玉通
- 大津祐樹
- 季克良
- 宋佃濤
- 陳小予
- 邢利斌
- 永井謙佑
- 西門大嫂
- 瑪聯(lián)
- 張宗益
- 長裙哥
- 莫露露
- 陳寶琛
- 梅璇婷
- 本-戈登
- 王永珀
- 蔡喜宏
- 曹廷炳
- 王克楠
- 陳雨昂
- 王振堂
- 王風
- 單亦誠
- 丘振良
- 21世紀最大流星雨
- 顧春芳
- 馬頔
- 蒂姆-蒂博
- 圖里亞夫
- 金雅俊
- 李春江
- 金龜子和毛毛蟲
- 李永波
- 陳珊妮
- 弗里德·穆拉德
- 游樂晨
- 申思
- 陳浩杰
- 克里斯-穆林
精品推薦
- 玉樹縣05月30日天氣:晴轉多云,風向:西南風,風力:3-4級轉<3級,氣溫:23/4℃
- 海東地區(qū)05月30日天氣:小雨轉中雨,風向:東風,風力:<3級,氣溫:26/11℃
- 五家渠市05月30日天氣:晴轉多云,風向:無持續(xù)風向,風力:<3級,氣溫:20/10℃
- 響水縣05月30日天氣:多云,風向:東北風,風力:<3級,氣溫:21/16℃
- 積石山縣05月30日天氣:小雨轉中雨,風向:東北風,風力:<3級,氣溫:26/15℃
- 茫崖05月30日天氣:晴,風向:西北風,風力:3-4級轉<3級,氣溫:17/8℃
- 烏恰縣05月30日天氣:陰,風向:無持續(xù)風向,風力:<3級,氣溫:21/9℃
- 廣河縣05月30日天氣:小雨轉中雨,風向:東北風,風力:3-4級轉<3級,氣溫:26/15℃
- 昌江縣05月30日天氣:多云,風向:無持續(xù)風向,風力:<3級,氣溫:33/25℃
- 白城市05月30日天氣:多云,風向:東北風,風力:<3級,氣溫:2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