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可夫
格奧爾吉·康斯坦丁諾維奇·朱可夫(俄文:Георгий Константинович Жуков,公歷1896年12月2日(儒略歷同年11月19日)——1974年6月18日),蘇聯軍事家,蘇聯元帥(1943年1月18日,朱可夫被授予蘇聯元帥軍銜),因其在蘇德戰爭中的卓越功勛,被認為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最優秀的將領之一,也因此成為僅有的四次榮膺蘇聯英雄榮譽稱號的兩人之一。他被俄羅斯人民尊稱為“蘇沃洛夫式”的民族英雄。
中文名: 格奧爾吉·康斯坦丁諾維奇·朱可夫
外文名: Georgy Konstantinovich Zhukov
國籍: 俄羅斯
出生地: 前蘇聯
出生日期: 1896年
逝世日期: 1974年
職業: 革命家
主要成就: 四次榮膺蘇聯英雄榮譽稱號
“蘇沃洛夫式”的民族英雄
初露頭角
朱可夫生于卡盧加州斯特列爾科夫卡村一貧苦家庭。朱可夫曾在莫斯科學徒,并于1915年應召進入沙俄軍隊騎兵團。第一次世界大戰之中,朱可夫曾因作戰勇敢兩次獲得圣喬治十字勛章,并被提升為軍士。十月革命后他加入了布爾什維克。在一次遭遇戰中,他是100人對2000人 并且堅守了陣地七個小時。得到斯大林的賞識。1918-1920年他參加了蘇俄國內戰爭。1923年朱可夫成為團長。1930年升為旅長。他是新的裝甲戰爭理論的熱心支持者,并且他詳細的作戰計劃和對紀律的嚴格要求也給他帶來了名氣。1937到1939年斯大林對軍隊進行了清洗,裝甲戰的倡導者圖哈切夫斯基被槍斃,其他很多軍事將領也入獄,朱可夫卻幸運的逃過了的清洗,并且繼續升職。關于這一情況,一般認為是朱可夫的騎兵背景幫助他逃過一劫,當時的蘇聯元帥中,騎兵出身的伏羅希洛夫和布瓊尼都受到重用,而其他三人均被清洗。
蘇德戰爭
1938年日本軍隊在有蘇聯駐軍的蒙古國和日本扶植建立的偽滿洲國邊境制造摩擦,朱可夫被派往邊境,組織對日軍事部署。1939年5月諾門坎戰役爆發,在朱可夫指揮下,蘇聯軍隊大量使用裝甲兵,進行閃電戰似的立體機動作戰,最終合圍日軍,取得勝利。這一戰役由于遠離歐洲主戰場,所以不被人注意,但是這一戰役在一定程度上使得日本放棄了北進的意圖,而將主要用兵方向定在東南亞,使得蘇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避免腹背受敵的局面。朱可夫因在這次戰役中的杰出指揮被授予蘇聯英雄稱號。1940年朱可夫上將晉升大將軍銜,隨后被任命為蘇軍總參謀長。
在總參謀長任上,朱可夫主要任務是提出防御德國攻擊的計劃。隨著原蘇聯的秘密檔案的解密,某些歷史學家認為朱可夫曾在1941年5月提出先發制人的進攻德國的方案,但是被斯大林否決了。1941年6月22日德軍入侵蘇聯,蘇德戰爭爆發,戰爭初期蘇軍潰敗。朱可夫簽署了要求蘇聯紅軍立即組織反擊的命令,但沒有效果。德軍長驅直入后,重點進攻基輔。朱可夫經過判斷,提出應該撤出基輔,避免被德軍合圍而引起更大損失。他的這一觀點和直率的性格使他與斯大林發生沖突,被任命為預備隊方面軍司令員,由沙波什尼科夫接任總參謀長。以后的戰爭進程顯示了朱可夫的洞見,如果當時斯大林采納他的建議,就不會造成基輔戰役中66萬蘇軍被圍殲的悲劇。
而朱可夫在擔任預備隊方面軍司令員后,率領該方面軍在葉利尼亞地區成功實施了葉利尼亞反擊戰,粉碎了德軍的先頭部隊。穩定了當地的戰線。9月列寧格勒告急。朱可夫被召回莫斯科,被任命為大本營代表,前往列寧格勒,從此開始了他各地協調指揮的序幕,也因此被稱為“消防隊長”。朱可夫到達列寧格勒之后,當即中止了正在研究撤退方案的會議,毫不留情地撤換了兩個集團軍司令,逮捕和處決了一些擅自撤退的軍官,并迅速擬定了守城計劃。通過自己堅強的意志帶動下屬,合理利用了有效的兵力進行重點防御與反擊,穩定住了防線。10月德軍大舉進攻莫斯科,朱可夫調回莫斯科代替鐵木辛哥組織莫斯科保衛戰。12月保衛戰結束,德軍退出莫斯科周邊地區。
1942年夏季,斯大林、鐵木辛哥不顧朱可夫反對,強行發起哈爾科夫進攻戰役,結果損失慘重,約50萬名官兵被俘,德軍前出至頓河河曲和高加索山南麓;朱可夫因此出任最高副統帥,并作為最高統帥部代表被派往斯大林格勒前線。一般認為他和華西列夫斯基共同策劃了斯大林格勒戰役,但也有研究者認為這段時間朱可夫主要策劃維亞濟馬方向的無果的攻擊行動,而在他的回憶錄中搶奪華西列夫斯基的功勞。1943年初,與伏羅希洛夫元帥一起作為最高統帥部代表協調列寧格勒方面軍和沃爾霍夫方面軍突破德軍對列寧格勒的封鎖,戰役勝利后,軍銜晉升為蘇聯元帥;同年夏季,他作為最高統帥部代表協調庫爾斯克戰役;而前線總指揮羅科索夫斯基則回憶說朱可夫并未參與庫爾斯克戰役的決策,他的作用被大大夸大了。1944年朱可夫作為最高統帥部代表協調組織了代號為“巴格拉季昂”的白俄羅斯戰役。1945年作為白俄羅斯第一方面軍司令率軍攻克柏林,于5月8日深夜主持納粹德國無條件投降儀式,并代表蘇聯簽字;同年6月24日,在莫斯科紅場舉行的勝利大閱兵中擔任檢閱首長(羅科索夫斯基為受閱部隊總指揮)。
戰后的朱可夫
戰后,由于戰功顯赫和自身性格的缺點,朱可夫遭到斯大林的猜忌。1946年索科洛夫斯基接替他任駐德蘇軍司令,朱可夫就任蘇聯陸軍總司令。1947年遭到斯大林指責,被派到遠離莫斯科的敖德薩軍區任司令員,后來又貶到戰略位置更加次要的烏拉爾二級軍區任司令員。1953年朱可夫被召回莫斯科,但斯大林隨即去世,所以無從證實朱可夫被召回的原因。1953年朱可夫參與逮捕貝利亞的行動,因此成為國防部第一副部長。1955年任蘇聯國防部部長。1956年朱可夫負責制定了入侵匈牙利的計劃。1957年赫魯曉夫與莫洛托夫、布爾加寧等人發生矛盾,后者在主席團會議上要求赫魯曉夫辭職,赫魯曉夫要求召開黨中央全體會議。朱可夫支持赫魯曉夫,派軍用飛機將所有中央委員接到莫斯科,并做了有力的發言指責莫洛托夫等人參與斯大林的清洗運動,從而鞏固了赫魯曉夫的位置。但朱可夫在幫助赫魯曉夫的過程中,因驕傲的表示:“沒有我的命令,一輛坦克也別想從原地移動。”赫魯曉夫隨之感覺朱可夫的威脅,趁朱可夫出訪之機將他架空,在他回國后以“波拿巴主義者”的莫須有罪名——即圖哈切夫斯基冤案同一名稱的罪名——解除了朱可夫的國防部長職務。
赫魯曉夫下臺后,朱可夫才又重新被提起。閑居的朱可夫著有《回憶與思考》、《在保衛首都的戰斗中》、《庫爾斯克突出部》、《在柏林方向上》等軍事著作,記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戰蘇德戰場的許多著名戰役,并闡述他的軍事思想。1974年朱可夫去世,葬于紅場克里姆林宮墻下。
朱可夫在從士兵到元帥的漫長軍旅生涯中立下了赫赫戰功。他獲得過四次蘇聯英雄稱號(1939.8.29,1944.7.29,1945.6.1,1956.12.1),這在蘇聯歷史上僅有兩人(另一人是對勛章有執著狂的蘇共領導人勃列日涅夫)。同時也是獲得兩次勝利勛章的三個人之一(其他兩人是斯大林和華西列夫斯基。除此之外,還獲得列寧勛章6枚,十月革命勛章1枚,紅旗勛章3枚,一級蘇沃洛夫勛章2枚,圖瓦共和國“共和國”勛章1枚,蒙古人民共和國英雄(1969),榮譽武器1件,獎章及外國勛章多枚。但他還獲得了一個稱號,那就是“粗暴長官”。2005年5月9日,俄羅斯聯邦政府正式設立“朱可夫勛章”,嘉獎今后衛國戰爭中戰功卓著的軍事統帥。女兒艾德拉·朱可娃 瑪莎、伊拉
歷史評價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他先后指揮了列寧格勒保衛戰、莫斯科保衛戰、斯大林格勒會戰等戰役,成功地粉碎了德國的侵略,并率領蘇聯紅軍攻占柏林。朱可夫為蘇聯衛國戰爭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做出了突出貢獻,成為俄羅斯民族英雄載入史冊。正如蘇聯二戰時期的另一位著名將領華西列夫斯基元帥所言,朱可夫已成為戰場上勝利的永恒象征,為后人所敬仰。
朱可夫是卓越的軍事戰略家,功勛卓著,先后獲得列寧勛章6枚,十月革命勛章1枚,紅旗勛章3枚,一級蘇沃洛夫勛章2枚,“勝利”最高勛章2枚,以及獎章和外國勛章多枚,并4次榮獲“蘇聯英雄”稱號。
朱可夫善于運用豐富的實踐經驗訓練軍隊,具有組織指揮大軍團作戰的卓越才干;在訓練與作戰中深入實際,作風果斷,深得官兵擁戴。他所組織指揮的重大戰役,較好地體現了蘇聯的軍事學術原則。朱可夫在軍事上的成就,已成了蘇聯軍事學術的寶貴財富。
朱可夫在蘇聯衛國戰爭中的杰出貢獻,使他作為與蘇沃洛夫、庫圖佐夫相提并論的俄羅斯民族英雄載入史冊。今天,他已成為戰場上勝利的象征。
正如艾森豪威爾所贊頌的那樣:“有一天肯定會有另一種俄國勛章,那就是朱可夫勛章。這種勛章將被每一個贊賞軍人的勇敢、眼光、堅毅和決心的人所珍視。”
年譜
1896年12月2日,朱可夫出生。
1906年,小學畢業
1915年8月7日,應征入伍。因作戰勇敢并俘獲一名德軍軍官而兩次獲得圣喬治十字勛章。
1919年3月1日,正式成為一名俄共(布爾什維克)黨員。
1920年,擔任獨立騎兵第14旅第1團第2連連長。
1922年,獲得紅旗勛章。
1930年,被任命為騎兵第7師第2旅旅長。
1933年,擔任白俄羅斯騎兵第3軍第4師師長。
1937年,就任騎兵第6軍軍長。
1939年6月,任駐蒙蘇軍第1集團軍司令,指揮蘇蒙軍隊成功實施了圍殲日軍重兵集團的哈勒欣河戰役,以傷亡7000余人的較小代價,取得了斃傷日偽軍5萬余人的偉大勝利,粉碎了日軍北進的企圖。
1940年6月,晉升為陸軍大將,并被任命為基輔特別軍區司令。
1941年1月,被任命為蘇軍總參謀長,成為蘇軍的首腦人物。
1941年6月22日,蘇德戰爭爆發。次日,蘇聯成立最高統帥部大本營,朱可夫成為7名成員之一。
1941年7月29日,朱可夫建議斯大林放棄基輔,全力保衛莫斯科,但斯大林不同意,兩人發生了激烈的爭執。最后,斯大林解除了朱可夫的總參謀長職務,派他到前線擔任預備隊方面軍司令員。
1941年9月,在德軍包圍列寧格勒,朱可夫受命于危難之際,率領列寧格勒方面軍與波羅的海艦隊協同作戰,穩定住了防線。
1941年10月,調回莫斯科,全面負責莫斯科防御戰的指揮,頂住了德軍的正面強攻,最后取得了莫斯科保衛戰的勝利,德軍不得不改閃擊戰為持久戰。
1942年8月,被任命為副最高統帥,趕赴斯大林格勒前線督戰。參與策劃斯大林格勒會戰,殲滅德軍第六集團軍,成為蘇聯衛國戰爭的偉大轉折點。
1943年1月18日,指揮列寧格勒破圍戰,取得勝利,被授予蘇聯元帥軍銜。同年夏季作為大本營代表協調指揮庫爾斯克會戰。
1945年4月16日,出任白俄羅斯第一方面軍司令,指揮所部于5月2日首先攻克柏林。5月9日,代表蘇聯在德國投降書上簽字。6月22日奉命出任勝利大閱兵首長,于24日騎白馬檢閱受閱部隊。
1953年3月,任蘇聯國防部第一副部長。
1955年2月,繼布爾加寧任蘇聯國防部部長。
1956年蘇共20大上進入黨中央主席團。
1957年10月被解除本兼各職。
1964年恢復名譽。
1974年,在莫斯科逝世。
名言:如果你不會,我們會教你;如果你們不想學我們強迫你學。總之,你要成為一名優秀的坦克手。
網友關注
- 弗里德·穆拉德
- 陳浩杰
- 焦寶華
- 王儀涵
- 本-戈登
- 金龜子和毛毛蟲
- 田亮
- 紅粉寶寶
- 克里斯-穆林
- 史鴻飛
- 王克楠
- 北京地鐵刀槍哥
- 跑車女警
- 21世紀最大流星雨
- 李恩熙
- 朱克
- 梅璇婷
- 王建宙
- 吳耀漢
- 伊恩·卡馬
- 網絡紅人張依依
- 羅玉通
- 楊佳欣
- 黃秋爽
- 韓群鳳
- 王振堂
- 陳寶琛
- 杰米·韋利特
- 鐵頭男
- 約瑟夫·科尼
- 王美莼
- 西蒙娜·法羅
- 大津祐樹
- 呂小軍
- 黃詩陽
- 林清峰
- 吳嘉龍
- 李春江
- 陳雨昂
- 王永珀
- 李德林
- 丘振良
- 王明娟
- 張宗益
- 周璐璐
- 王風
- sputea
- 西門大嫂
- 張杰
- 瑪聯
- 游樂晨
- 李永波
- 哈蘇妹
- 長裙哥
- 梅拉赫
- 邢利斌
- 季克良
- 馬頔
- 黃明志
- 宋佃濤
- 林志穎弟弟
- 喊話哥
- 張藝興
- 曹廷炳
- 陳珊妮
- 蔡喜宏
- 王源
- 永井謙佑
- 圖里亞夫
- 蒂姆-蒂博
- 金雅俊
- 薛嘉麟
- 申思
- 蘇偉
- 莫露露
- 單亦誠
- 白歆惠
- 王秀勇
- 顧春芳
- 陳小予
- 瑞恩·鄧恩
精品推薦
- 廣河縣05月30日天氣:小雨轉中雨,風向:東北風,風力:3-4級轉<3級,氣溫:26/15℃
- 喀什區05月30日天氣:陰,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26/16℃
- 瓊海市05月30日天氣:多云,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35/26℃
- 寧縣05月30日天氣:多云轉陰,風向:西南風,風力:<3級,氣溫:29/15℃
- 絳縣05月30日天氣:晴轉多云,風向:西風,風力:<3級,氣溫:22/15℃
- 臨高縣05月30日天氣:多云,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34/24℃
- 烏蘇市05月30日天氣:陰轉晴,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26/12℃
- 天峻縣05月30日天氣:小雨,風向:南風,風力:3-4級轉<3級,氣溫:17/2℃
- 兩當縣05月30日天氣:多云轉小雨,風向:東北風,風力:<3級,氣溫:29/15℃
- 建湖縣05月30日天氣:陰,風向:東北風,風力:<3級,氣溫:2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