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非
江蘇衛視著名主持人。
主持過的節目《南京零距離》《絕對唱響》《名師高徒》《非誠勿擾》
生日:1971年10月,男,身高172CM。
簡歷
1971年10月出生于重慶市。
1982年隨父母工作調動來到南京,先后就讀于南京一中、三中、七中、南京師范大學中文系漢語言文學專業、中共江蘇省委黨校哲學研究生專業。
1991年至1992年期間,在江蘇廣播電視報印刷廠做印刷工。
1992年至1996年期間,在江蘇電視臺文藝部體育組擔任攝像,開始了新聞工作生涯。在這期間,參加了第三屆全國城市運動會的轉播報道,給中央臺的新聞供片在全省獲得體育新聞一、二、三等獎。
1994年參加國家文化部《西域風情》大型紀錄片攝制組,擔任攝像,行程三萬公里,圓滿完成制作任務,該片于當年參加國際交流。1995年參加國家體委《奔向亞特蘭大》大型紀錄片攝制組,擔任撰稿、編導和總攝像,該片于1996年獲得全國體育電視二等獎。
1997至1999年期間,在原江蘇電視臺二臺擔任記者、編導。
1999年至今,在江蘇廣播電視總臺城市頻道擔任制片人、主持人。在2001年第九屆全國運動會期間,組織實施了江蘇電視史上第一次跨省搭建演播室,衛星直播大型綜合性運動會,受到省委省政府領導的表揚。
《南京零距離》開播后,擔任主持人,為該欄目成為江蘇地區收視率最高的電視新聞節目作出了突出貢獻。其獨立撰稿的評論專欄“孟非讀報”成為《南京零距離》中收視率最高的子欄目。
孟非同志,2003年度被江蘇省廣播電視總臺授予“總臺十佳個人”稱號,獲頒“突出貢獻嘉獎”。
2003年被評為“中國十大新銳主持人”、“中國百優電視節目主持人”;
在新浪網發起的“2003最受中國電視觀眾喜愛的電視節目主持人”評選中,獲第二名。
2007年、2008、2009 主持江蘇衛視《絕對唱響》《名師高徒》
2010年 主持《非誠勿擾》收視率在全國同時間段獲得第一,節目受到觀眾和網友的廣泛關注,成為江蘇衛視收視戰勝湖南衛視的第一品牌節目。
[編輯本段]詳細介紹
《南京零距離》主持人孟非的打拼故事
第一眼看到孟非,你一定覺得他很普通——他穿最平常的衣服,剃著光頭,跟大家一起擠公交車。
可是如果你真把他當成平頭百姓,那就大錯了!他是南京人最喜愛的新聞主持人;中央電視臺要他,他敢說“不”;他還作為全國地方臺的主持人唯一入選2004年“中國最新銳十大主持人”……他儼然就是南京不可缺少的一道風景。
不過如果我告訴你,這位主持人只是名高中生;他曾經打過5年工,在流水線上作業時,他的雙手甚至差點被機器卷走,你相信嗎?
在眾人矚目的孟非傳奇的背后,是一個堅強的人不斷超越自我的打拼故事!
夢破,落榜生四處打工
1971年,孟非出生于重慶市一個普通市民家庭。他的父母忠厚實在,對唯一的兒子寄予了莫大的期望。
12歲時,由于父親工作調動,孟非一家遷居南京。此后,孟非先后在南京市第三中學和南京市第一中學讀完了初中和高中,但成績很不理想。1990年高考,他的語文成績僅次于江蘇省文科狀元,可數理化三科總成績卻不足100分,落榜是意料之中的事。
孟非想插班復讀,但找了很多學校,人家一看他的高考成績單,就立刻搖頭拒絕。他也想過出去找工作,可一個高中生哪里有人要?在家里呆的時間一長,孟非著急了:今后怎么辦呢?當時正逢南下淘金熱興起,為了尋找出路,他就和一幫同學去了深圳。
然而,深圳殘酷的現實很快粉碎了他的美夢。一連十多天,孟非和同伴馬不停蹄地到處奔走,但一無所獲。
眼看帶的錢沒了,孟非只好從小招待所搬出來跟一大群人擠在一間破爛不堪的簡易房里。在那里,他一遍遍翻閱著從街邊撿來的舊報紙,尋找著招工信息;然后一次次去“見工”……在這個陌生的城市,孟非第一次感受到了生活的艱辛。
一個月后,他終于謀到了一份搬運工的差事。
那種搬運工是臨時的,哪里有活干去哪里。不僅累,報酬也少,而且時常還得忍受工頭的責難與訓斥。一個星期后,孟非終于開始思考自己的未來:真的做一輩子搬運工嗎?他前所未有地懷念起學校生活來。
搬運工只干了一個月,孟非便義無反顧地回到了南京。在回程的火車上,他安慰自己,從頭做起,一切都不太晚!
為了養活自己,一回到南京,孟非就朝人才市場跑。不久,他輾轉聽說南京一家報紙的印刷廠招工人,立刻跑去報了名——當印刷小工雖然薪水不高,但可以免費看報紙,已經逐步務實的孟非看重的就是這個。1991年12月,孟非成了一名印刷小工。
當印刷工人也不容易。孟非所在的那家印刷廠的印報量為每周400萬份,機器需要從周二到周四不斷工作,而真正操縱印刷機的,只有他和另外三名小工。孟非從周二早上8點鐘上班,一直到周四晚下班,平均每分鐘要從機器上取下1112張報紙。在不分晝夜的連續3天工作時間里,每10個小時,他才能休息一次,時間僅為1個小時。這樣的工作跟打仗沒什么區別,而且要是手腳稍微慢一點,在規定的時間完不成流水線作業,就會影響下一個環節,會受到班組長的一頓大罵。
第一個月忙下來,孟非拿到了僅為23元的工資,但是他仍然禁不住激動地淚流滿面,不容易啊!
不干活時,孟非就抓緊時間學習。他在日記本中寫道:“我不能一輩子呆在這個地方,想換好工作,就得有知識。”
孟非選擇了成人高考。再拿起書本,他感到無比的親切,工作強度越大,求學的欲望就越強烈。1992年9月,孟非報名進入了南京師范大學中文系專科函授班。函授班針對社會在職人員招生,周六、周日上課。孟非十分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學習機會,無論再累再忙,他都會按時聽課。
一邊打工一邊上課,孟非的生活節奏猛然加快,休息時間更是少得可憐,他沒有星期天,更沒有節假日,邊打工邊讀書僅僅2個月,他的體重就減輕了將近8公斤!
但孟非從不叫累,他憋足了勁要把失去的一切找回來!為了學習,他盡量壓縮睡覺時間,一有空就多看書。實在熬不住了,就把頭浸在冷水里泡一泡……他每天都對自己說:這還只是萬里長征第一步啊!
拼拼拼!小雜工終成真記者
但是幸運之神并沒有降臨到這個勤奮得不要命的小伙子頭上。1992年下半年的一天,孟非實在太累了,他一不留神,取報紙的時候手竟被機器卷壓進去了!全廠一時驚慌,立刻停止了工作。
后來因為搶救及時,他的手總算保住了,但是這件事卻引起印刷廠領導的極度不滿——這次工傷事故是建廠以來最大的一起事故,印刷車間的領導們因此受到上級批評,因而遷怒于孟非。1993年過新年前,孟非就被印刷廠罵了一頓,然后自己辭職了。
孟非抑郁地走在南京街頭,欲哭無淚……
為了生活,他開始不間斷地打些短工:送水,拉廣告,做保安……后來聽一個朋友說開家超市挺掙錢的,孟非就到處借錢,開起了小型超市。但由于對這一領域并不熟悉,小超市最終還是于1994年初被迫關門。血本無歸的孟非心情沮喪,他覺得仿佛走進了人生的死胡同。該怎么辦呢?是坐以待斃還是奮起自救?倔強的孟非選擇了后者。他又一次開始到處尋找招工信息,他相信,一定能找到自己的天地!
1994年2月,孟非從報紙上看到一則消息:江蘇電視臺文藝部體育組要一名接待員。孟非眼前一亮,自從在報社的印刷廠工作之后,他一直對媒體心向往之。雖然他知道,這接待員的工作最多只是端茶倒水,接接電話……可還是去報了名。這一次,孟非打工的經歷幫了他,身體強壯能吃苦的他很快被錄用了,從此成了電視臺里的一名臨時工。
這一干就是一年多,他仍然做著可有可無的工作,是200多名臨時工中最不引人注目的一員。漸漸地,已經24歲的孟非對眼前的工作又產生了困惑,他憂心如焚:難道我這輩子只能端茶倒水嗎?
1994年7月,孟非通過兩年的函授班學習,拿到了南京師范大學中文系專科文憑,此時他萌生了一個大膽的想法:我為什么只能打雜?我也要做一名記者!
有了目標,孟非的生活里仿佛灑滿了陽光,他每天早早來到臺里,利用幫記者們打掃衛生的機會熟悉記者的工作流程。如果一些老記者出去采訪時需要帶一個扛攝像機的,孟非總是爭先恐后地去干——為這個,他多次被別的臨時工罵成“傻冒”!但是只要一出去,他都多少有些收獲,或者學會些采訪技巧,或者熟悉攝像機的操作。
在這一過程中,孟非的日記里多了些內容:記載自己每天學到的東西。為了更快地接近記者這個群體,孟非還開始了“感情投資”,他跟前跟后,幫記者和編輯們端茶倒水,打掃衛生……時間一長,不少記者跟孟非都熱乎了,孟非扛攝像機的機會也越來越多。
漸漸地,有些小新聞,老記者看不上眼的,就開始交給孟非,做好后加上老記者的名字就成了。每次有這樣的事情,孟非總是非常高興,當成頭等大事來做。
這樣積少成多,孟非的名字在電視上出現的次數漸漸多了。后來,領導便格外開恩,讓他干好自己的事情后,可以出去跑新聞。得到這個通知的時候,孟非喜出望外——他太珍惜這個臨時記者的機會了!
從此,他每天都要透支體力拼命趕做節目,通宵熬夜更是常事。但看到自己拍出來的片子,全部是自己剪輯、自己寫稿,甚至于自己配音的時候,他的心情就像秋日的藍天一樣明朗極了!漸漸地,有一些比較大的題材領導也開始交給他做了。
那個時候,孟非的工資還是只有200多元錢。
1996年8月,孟非作為總攝影參與拍攝了26集專題片《飛向亞特蘭大》。該電視片在全國長篇電視專題片評比中榮獲二等獎,而孟非的敬業精神也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評。這一次,孟非終于堂堂正正地甩掉了打雜的帽子,轉成了正式的記者。這個男人哭了……他在日記中對自己說:“苦難中積聚的力量正一步步地把我引向成功!”
接下來,孟非的事業一帆風順。1995年,江蘇電視臺為了搶占先機,組建了江蘇電視臺城市頻道,籌備了一檔10分鐘的深度報道欄目《都市傳真》。孟非進入該組后,正式開始了跑社會新聞的歷程。由于文字功底深厚,他在做記者的同時也做起了編輯工作,他的工資則提高到1000多元。
意外的是, 1998年春節過后,由于長期勞累,孟非的頭發開始大把大把地往下掉,有時候拔一下,就可以掉下一小撮。當年夏天,孟非索性剃成了光頭,還別說,這光頭配著他的笑臉,顯得既聰明又精神。從此這光頭一直陪著他到現在。
感謝苦難,南京人愛上光頭主持人
孟非一直都是個倔強的人,每走一條路,他都不輕言放棄。要么走到無路可走,要么就走到最好。從1998年開始,他先后換了不少崗位,還做過一檔不成熟的談話節目的編導……這些,為他以后的成功打下了基礎。
2002年1月,江蘇電視臺為了提高收視率,決定改《南京新聞》為新聞直播節目,起名為《南京零距離》,時間為一個小時,宗旨是“為平民百姓服務”。
一切準備就緒,主持人的選擇就擺到了臺面上——是沿用原來莊重型的主持人還是重新選擇主持人?臺領導在這個問題上舉棋不定。最后,大家一致決定打破資歷、學歷限制,在全社會進行公開競選。
孟非用他這么多年來的經驗分析了自己的優劣:平民節目,當然要求主持人有平民特色;不一定長得帥,關鍵是要有底層生活的閱歷,說百姓關心的話題……而這方面,放眼全臺,有誰比自己更有資格?他敏銳地感覺到:機會來了!這將是他從幕后轉向臺前的一個機會。可是,自己的普通話能過關嗎……孟非只猶豫了一分鐘就做出了決定:普通話可以學習模仿,那些苦難的經歷卻是他難得的寶貴財富,是模仿不來的。人生能有幾回搏?此時不搏,更待何時?
孟非搏對了!
面試那天,孟非用詼諧的語調平靜地講述了自己多次打工的艱難經歷,尤其是關于打工者的生命、尊嚴與價值的問題。他胸有成竹地提出了自己做“平民化主持人”的嶄新設想,并表示會盡量彌補自己的不足。
孟非的一席話抓住了臺領導的意圖,他們敏銳地意識到孟非的氣質與這檔節目非常適宜!
——可是孟非到底適合不適合做主持人?他的光頭能播新聞節目嗎?在此之前,主持人都是些俊男靚女,突然間冒出這樣一個人來會不會讓觀眾嚇一跳呢?主考官們議論紛紛。最后,臺長發話了:“行不行,要觀眾說了算。先試試,不行再換人!”
“無知者無畏!”第一次上電視,孟非是穿著最平常的衣服去演播室的。作為一檔新聞直播節目,60分鐘的時間里,他手上只有一張新聞串聯單,所播內容都是三個小時之內發生的事情。更別說提示器了,沒有!
這么多新聞怎么串起來呢?孟非思考再三,作了一個大膽的決定!他放松了心情,采取一種誰都想不到的方式播起了新聞:他即興發揮,像拉家常一樣把平時的思考和經歷變成幽默、精到的即興評點,就成了串連詞。臺領導和同事們看得心里七上八下:這能行嗎?
誰也沒料到,《南京零距離》由于定位準確,第一期就獲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那簡直是電視臺有史以來最壯觀的一夜,攝制組的電話都快被打爆了!觀眾紛紛感嘆從未見過這么有個性的主持人。
機遇常常降臨到有準備的人身上。善于把握機遇的孟非從此走向了人生的高峰。
由于關注普通百姓的衣食住行和喜怒哀樂,沒過多久,《南京零距離》收視率就一路飆升,從選稿到播報內容,孟非開始全權負責。他完全顛覆了人們對傳統“新聞主持人”的概念,成功地塑造了另一類平民化的新聞主持模式。2003年7月一個月,《南京零距離》的平均收視率就高達8.3%,最高收視率甚至達到驚人的17.7%,超過了同時播放的央視的《新聞聯播》,創造了收視率的奇跡。2002年一年,《南京零距離》的廣告收入高達5000萬元,孟非成為《南京零距離》不可替代的核心人物,不少觀眾親切地把孟非稱為“城市平民的代言人”。
由于常常針砭時弊,揭發丑惡,孟非也遭到恐嚇,可是他不在乎。他保持著多年來的作息習慣:上班乘公共汽車;平時自己親自上街買菜;不時還找人拉拉家常……這些,后來都成了他的臺詞和思想的來源。
關于孟非受歡迎的程度,只用一個例子來說明就夠了。有一次,夫子廟一帶發生火災,當時路過的一個女孩兒拿著數碼相機立刻拍下了經過,等到別的媒體記者趕到,火早就熄了。南京城的十幾家主流媒體愿出高價索買照片,那個女孩子只說了一句話:“這照片我只給《南京零距離》,只給孟非。”
孟非與《南京零距離》的迅速火爆,很快引起了國內不少媒體的關注。《南方周末》甚至拿出專版聯合全國各地的專家對“孟非現象”進行了研究。值得一提的是,在孟非最當紅的時候,《東方時空》的制片人時間曾通過臺里的有關領導,想把孟非拉到央視工作,一切工作做通后,卻被孟非婉言謝絕了。他說,他只選擇適合自己的!
2004年初,喜訊再度傳來,孟非被評為年度“中國最新銳十大主持人”之一——這十大主持人中,除了孟非,全是央視名嘴!這足以證明,孟非,這個打工出身的主持人,已不輸于他這個行業的任何人了!
也是江蘇衛視《非誠勿擾》的節目主持人。
網友關注
- 喊話哥
- 黃詩陽
- 史鴻飛
- 曹廷炳
- 張藝興
- 王振堂
- 鐵頭男
- 跑車女警
- 王風
- 蔡喜宏
- 李永波
- 白歆惠
- 陳寶琛
- 梅璇婷
- 蘇偉
- 馬頔
- 季克良
- 黃明志
- 王儀涵
- 約瑟夫·科尼
- 西蒙娜·法羅
- 王永珀
- 21世紀最大流星雨
- 瑞恩·鄧恩
- 圖里亞夫
- 梅拉赫
- 林清峰
- 丘振良
- 韓群鳳
- 陳小予
- 伊恩·卡馬
- 邢利斌
- 網絡紅人張依依
- 紅粉寶寶
- 宋佃濤
- 李恩熙
- 焦寶華
- 李德林
- 大津祐樹
- 呂小軍
- 本-戈登
- 王建宙
- 克里斯-穆林
- 羅玉通
- 周璐璐
- 長裙哥
- 陳雨昂
- 黃秋爽
- 王源
- 單亦誠
- 弗里德·穆拉德
- 楊佳欣
- 張杰
- 杰米·韋利特
- 瑪聯
- 薛嘉麟
- 張宗益
- 吳耀漢
- 莫露露
- 田亮
- 金龜子和毛毛蟲
- 永井謙佑
- 王明娟
- 哈蘇妹
- 顧春芳
- 游樂晨
- 北京地鐵刀槍哥
- sputea
- 蒂姆-蒂博
- 王克楠
- 王美莼
- 王秀勇
- 李春江
- 申思
- 朱克
- 西門大嫂
- 金雅俊
- 陳珊妮
- 吳嘉龍
- 陳浩杰
- 林志穎弟弟
精品推薦
- 班瑪縣05月30日天氣:小雨轉晴,風向:南風,風力:3-4級轉<3級,氣溫:21/5℃
- 水磨溝區05月30日天氣:晴轉多云,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20/10℃
- 阜寧縣05月30日天氣:陰,風向:東北風,風力:<3級,氣溫:22/18℃
- 稱多縣05月30日天氣:多云,風向:西南風,風力:4-5級轉3-4級,氣溫:21/4℃
- 哈密市05月30日天氣:晴,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23/10℃
- 陽谷縣05月30日天氣:小雨轉多云,風向:東北風,風力:<3級,氣溫:27/17℃
- 新市區05月30日天氣:晴轉多云,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20/10℃
- 臨夏市05月30日天氣:小雨轉中雨,風向:東北風,風力:<3級,氣溫:26/15℃
- 呼圖壁縣05月30日天氣:多云轉陰,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24/14℃
- 達日縣05月30日天氣:晴轉多云,風向:西南風,風力:3-4級轉<3級,氣溫: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