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熒光屏上栽植物2015-06-11
- 數字.網絡.新新電影2015-06-11
- 遠程醫療向我們走來2015-04-29
- 太空旅行走向大眾2015-06-11
- 把電腦穿在身上2015-06-11
- 與臭氧共存2015-06-11
- 生活中的機器人2015-06-11
- 沒有脈搏的女孩2015-06-11
- 世界首例前臂移植手術2015-06-11
- 研究表明:大腦干細胞具有特殊的免疫豁免權2015-06-11
- 美宇航局研制超高速宇宙飛船尋找類地行星2015-06-11
- 前NASA工程師解密月球上旗幟為何能飄揚2015-04-29
在菲利浦·雷菲“行星”上有櫟樹、冷杉,在果園里有杏樹、李樹、桃樹,在綠洲里有油棕樹……但這個“行星”上的樹木不是由細胞組成的,而是用0和1組成,并伴隨有悅耳的音樂。實際上【全文閱讀】
桑丹斯電影節在國際影壇頗負盛譽,它被視為欣賞美國獨立制片人最新力作的絕佳窗口,尤其是該電影節所設立的“國際影院”大獎現在象征著當今世界獨具創意的電影制片人的最高榮譽。每年【全文閱讀】
網絡技術設施的普及推廣將改變我們傳統的看病方式。建立在網絡基礎上的遠程醫療成本將更低,治療效果將更理想。 【全文閱讀】
作為一名試飛員,布瑞恩·賓尼只能一邊計算概率,一邊寄希望于上帝:“上帝已經有許多機會可以將我一口吞掉,他怎么就會在現在這個時候要召走我呢?”賓尼已經有4300小時駕駛噴氣【全文閱讀】
斯蒂文·舒爾茨是美國馬薩諸塞州一家公司的職員,也許出于對音樂的愛好,他的腰間經常掛著一只MP3播放器。近來,他又換上了一只更小的。開始,人們以為那不過是剛上市的某個新型號【全文閱讀】
在都市炎熱的夏季,我們的雙眼和咽部常感不適,這是因為我們吸入的氣體實際上已不再是純凈的空氣,而是包含氮氣、氧氣與汽車尾氣以及工廠排出的各種廢氣所形成的混合型氣體。這些混合【全文閱讀】
無論是充當管家、手術醫生助手、博物館講解員還是鋪瓷磚工人——聰明的機器被用來便利人們的生活。《明星》周刊對全世界的機器設備進行了采訪,這些機器能隨時給人們提供幫助,并和人【全文閱讀】
在英國牛津的約翰·拉德克里夫醫院里,躺在病床上的朱麗·米爾絲不明白,為什么有那么多人從她的床前魚貫而過。這位褐色頭發、玫瑰膚色的年輕女教師還不知道,此時她已經是個英雄了。【全文閱讀】
新西蘭企業家克林特·哈勒姆躺在法國里昂一家醫院的床上端詳著自己的雙手。他的左手強勁有力,手指粗大,而新移植的右手則膚色較淺,無名指出奇地長。他試圖馴服這只來自一個已死去的【全文閱讀】
美國科學家通過對老鼠的實驗發現:當腦干細胞移植到體內其他部位時,腦干細胞不會產生免疫應答。這項發現將有助于克服免疫排斥性的臨床研究,這種免疫排斥性是人們在脊髓損傷和帕金森【全文閱讀】
美國宇航局正試圖在某鄰近恒星周圍尋找一顆與人類所居住的地球相類似的行星,也許不久的將來人類就可以在地球與這樣的“類地行星”之間穿梭,這聽起來似乎有些不可思議。不過,科學家【全文閱讀】
阿波羅11號從未將美國國旗插上月球表面,因為這面著名的旗幟似乎在風中飄揚,而月球上并沒有風。【全文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