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際海豹日
- ·全國愛耳日
- ·學雷鋒紀念日
- ·驚蟄
- ·三八婦女節
- ·龍抬頭
- ·植樹節
- ·白色情人節
- ·國際警察日
- ·消費者權益日
- ·手拉手情系貧困小伙伴全國統一行動日
- ·國際航海日
- ·中國國醫節
- ·世界無肉日
- ·春分
- ·全球法語日
- ·世界睡眠日
- ·世界森林日
- ·世界兒歌日
- ·世界水日
- ·國際消除種族歧視日
- ·世界氣象日
- ·世界防治結核病日
- ·耶穌受難日
- ·復活節
- ·世界戲劇日
- ·五一國際勞動節
- ·世界防治哮喘日
- ·中國青年節
- ·寒食節
- ·立夏
- ·世界哮喘日
- ·世界紅十字日
- ·母親節
- ·國際護士節
- ·國際家庭日
- ·防治碘缺乏病日
- ·世界電信日
- ·國際博物館日
- ·全國助殘日
- ·全國學生營養日
- ·全國母乳喂養宣傳日
- ·小滿
- ·國際生物多樣性日
- ·世界無煙日
-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日
- ·白露
- ·國際掃盲日
- ·教師節
- ·世界預防自殺日
- ·南南合作日
- ·中秋節
- ·國際臭氧層保護日
- ·中國國恥日
- ·國際愛牙日
- ·國際和平日
- ·秋分
- ·世界旅游日
- ·世界海事日
- ·國際聾人節
元旦
關于元旦
元旦,中國節日,即世界多數國家通稱的“新年”,是公歷新一年開始的第一天。“元旦”一詞最早出現于《晉書》。中國古代曾以臘月、十月等的月首為元旦,漢武帝始為農歷1月1日,并延用。中華民國始為公歷1月1日,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時得以明確,同時確定農歷1月1日為“春節”,因此元旦在中國也被稱為“新歷年”、“陽歷年”(相對應地,春節稱為“舊歷年”、“陰歷年”等)。[1] “元旦”一詞系中國“土產” 已經沿用4000多年。
元旦日期
元旦是幾月幾日:每年的1月1日
元旦的由來
元旦,據說起于三皇五帝之一的顓頊,距今已有5000多年的歷史。 “元旦”一詞最早出現于《晉書》:“顓帝以孟夏正月為元,其實正朔元旦之春。 ”
南北朝時,南朝文史學家蕭子云的《介雅》詩中有“四季新元旦,萬壽初春朝”的記載。宋代吳自牧《夢粱錄》中有關于:“正月朔日,謂之元旦,俗呼為新年。一歲節序,此為之首。 ” 的記載。
漢代崔瑗《三子釵銘》中叫“元正”、晉代庾闡《揚都賦》一賦中稱作“元辰”、北齊時的《元會大享歌皇夏辭》一辭中呼為“元春”、唐德宗-李適《元日退朝觀軍仗歸營》一詩中謂之“元朔”。
中國元旦歷來指的是夏歷(農歷、陰歷)正月初一。正月初一的計算方法,在漢武帝時期以前也是很不統一的。因此,歷代的元旦月、日也并不一致。夏朝的夏歷以孟喜月(元月)為正月,商朝的殷歷以臘月(十二月)為正月,周朝的周歷以冬月(十一月)為正月。秦始皇統一中國后,又以陽春月(十月)為正月,即十月初一為元旦。
從漢武帝起,規定孟喜月(元月)為正月,把孟喜月的第一天(夏歷的正月初一)稱為元旦,一直沿用到清朝末年。
公元1911年,孫中山領導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滿清的統治,建立了中華民國。各省都督代表在南京開會決定使用公歷,把農歷的1月1日叫做“春節”,把公歷的1月1日稱為“元旦”,不過當時并沒有正式公布。
為了“行夏正,所以順農時,從西歷,所以便統計”,民國元年決定使用公歷(實際使用是1912年),并規定陽歷1月1日為“新年”,但并不稱為“元旦”。
1949年9月27日,第一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在決定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同時,也決定采用世界通用的公元紀年法,即我們所說的陽歷。元旦,指西元紀年的歲首第一天。
為區別農歷和陽歷兩個新年,又鑒于農歷二十四節氣中的 “立春”恰在農歷新年的前后,因此便把農歷一月一日改稱為“春節”,陽歷1月1日定為新年的開始――“元旦”,并列入法定假日,成為全國人民的節日。
專家:“元旦”一詞系中國“土產” 已經沿用4000多年
每年1月1日,標志著新一年的到來,人們習慣將這一天稱為“元旦”,俗稱“陽歷年”。
天文專家表示,“元旦”一詞系中國“土產”,在中國農歷中已沿用4000多年,但現行公歷“元旦”為1949年所定,隨著2014年的到來,它只有“65歲”。
元旦習俗
元旦習俗:一、現在比較普遍的就是由團體組織的活動,如元旦聯歡會、掛慶祝元旦的標語、或舉行集體活動等,以前就有組織敲鑼打鼓、集體跳民族舞的,現在在電視記錄片上還能看到,到科技發展的今天,就演變為聯歡晚會什么的了。近年更是有旅游、聚會等節目,反正元旦這天并沒有太多的傳統,在這一天假期了就任人發揮了。甚至,元旦這天對年輕一代來說只意味著三天的假期,元旦前夜收看央視和省級衛視主辦的跨年晚會逐漸成為這兩年的娛樂趨勢。
二、保留著中國傳統的慶祝方式就是在以民間了,尤其是在農村。每到元旦,家家戶戶都會燃放炮竹,殺雞宰鵝的,拜祭過各方神靈后就是一家人團聚一餐。至于更為濃重的慶祝方式暫時還沒見過。
元旦的傳說
傳說在4000多年前遠古的堯舜盛世之時,堯天子在位時勤政于民為百姓辦了很多好事,很受廣大百姓愛戴,但因其子無才不太成器,他沒把“天子”的皇位傳給自己的兒子,而是傳給了品德才能兼備的舜。堯對舜說:“你今后一定要把帝位傳交好,待我死后也可安心瞑目了。”后來舜把帝位傳給了治洪水有功的禹,禹亦像舜那樣親民愛民為百姓做了很多好事,都十分受人愛戴。后來人們把堯死后,舜帝祭祀天地和先帝堯的那一天,當作一年的開始之日,把正月初一稱為“元旦”,或“元正”,這就是古代的元旦。歷代皇朝都在元旦舉行慶賀典儀祈祀等活動,如祭諸神祭先祖,寫門對掛春聯,書寫福字、舞龍燈,民間也逐漸形成祭神佛、祭祖先、貼春聯、放鞭炮、守歲、吃團圓飯以及眾多的“社火”等娛樂歡慶活動。晉代詩人辛蘭曾有《元正》詩:“元正啟令節,嘉慶肇自茲。咸奏萬年觴,小大同悅熙。”記述元旦慶賀情景。
元旦放假安排
元旦放假安排:現代中國的元旦,根據中國政府將其列入法定假日,成為全國人民的節日,放假一天。
元旦祝福短信
1、元旦快到了!我把收藏好的一月的喜慶,二月的春風,三月的花開,四月的快樂,五月的溫馨,六月的純真,七月的熱情,八月的桂香,九月的驕陽,十月的收獲,十一月的感恩,十二月的純潔裝進誠意的盒子里,用關懷的蝴蝶結裝飾送給你,元旦快樂!
2、元旦臨近,對你的問候十萬火急,愿你煩惱全拋九霄云外,八方好運紛至沓來,七星高照洪福無限,六六大順富貴花開,生活美滿五彩繽紛,抬頭見喜四季來財,總之好事接二連三,一生健康平安幸福!預祝元旦節快樂!
3、元旦快要到了,趁著還沒有放假,歡慶晚會還沒有開始,祝福短信還沒有爆發,你的手機還有空間,我的手機還沒欠費,發消息還沒漲價,提前祝你元旦快樂!
4、這個短信有N個目的:一、繼續鞏固關系。二、看你手機丟沒丟。三、打發時間。四、提醒你我的存在。五、說明我很在乎你。六、送你很有技術含量的話:天涼了,窩里多墊草。七、現在,這一刻我想你。八、騷擾一下你。九、預祝元旦快樂。十、元旦真的到了!
5、俺這個人比較厚道,做事比較低調,元旦將到,怕到時擠不上祝福你的快車道,擠不進祝福你的人潮,所以預祝元旦好!
6、滾。。。滾。。。滾。。。元旦快到了,我要把幸福快樂做成圓圈,讓它滾向你,越滾越大……嘿嘿,有我這個朋友知足吧,也祝咱們在新的一年里友誼長存!
7、新的一年即將來到,愿你繼續實現幸福指標,讓快樂貫穿年初年末,讓幸福貫徹年頭年尾,讓好運伴隨日起日落,讓健康守護春夏秋冬,讓愛情甜蜜朝朝暮暮,而我作為你最忠實的朋友,將全心全意負責祝福你每分每秒,祝你來年都快快樂樂、順順當當!
8、年關年關,情場職場名利場,場場順利通關;年末年末,愛人友人家里人,人人相濡以沫;年底年底,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順心如意。元旦將至,我要把所有好運收集,一次性發射給你:小樣,你就等著被幸福偷襲吧!
元旦其他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