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常見的做夢時間有剛睡下去就做的夢,半夜做的夢,醒來做的夢,及中午做的夢。哪個時間段做的夢最貼近生活呢?其實這里必須提到夢境和思維的關系,夢境荒誕的表演模式,讓大家對夢境是摸不著頭腦,有時候又很像現實生活,于是,有了“日有所思,夜有所夢",”夢境是反的",這些話證實了一點,有一部分夢境是思維的延伸。大部分夢境,確實是大腦思維,或者用另一個詞匯,靈魂去對過去的總結,對未來的探索和閱歷。很多人都會反駁夢境是純思維活動的結果的,夢境的科幻性,那是他之前絕對沒構思過的。人的睡眠是淺層睡眠和深層睡眠循環而成,滿足睡眠對身體的調養在深層睡眠,而夢境產生于淺層睡眠期。簡單的說,人的睡眠就是由淺層睡眠--深層睡眠,淺層睡眠--深層睡眠,淺層睡眠--深層睡眠...這樣組成,需要注意的是,滿足對身體休息調養需求的深層睡眠只占了睡眠時間的25%。我們的困與不困,一般都是從眼睛開始,比如睡不足的時候表現為眼睛睜不開,眼帶血絲等,眼皮發熱,眼皮打架等,如果有一件東西,能迅速讓眼睛舒適,是否就能減少睡眠浪費的時間呢?浪費的時間正是淺層睡眠耗費的時間。正因為人類睡眠有這個規律,很容易的得到一個結果:所有人類每天做的夢境其實遠遠不止一個。為何我們很多人只記得一個,甚至壓根不記得做了夢呢,其實,他從深層睡眠醒來,就不具備從淺層睡眠醒來的人的對夢境的短時記憶,還有,大腦會過濾我們的記憶,很多時候半夜夢醒來自己提醒自己天亮后一定要針對夢境做什么事的,往往醒來后就忘得一干二凈,這也是選擇性記憶的結果。
早上醒來前做的夢準不準?
早上的夢是剛醒來時候記得的夢境。這是大家記錄得最多的夢境,不管是喜悅的、憂傷的、悲哀的、痛苦的、驚嚇的。這時候的夢境以荒誕手法表現的數量是最多的。人體已經經歷多次淺層睡眠與深層睡眠的交替,人體入睡后進入第一次淺層睡眠的時候首先會處理身體對環境的感觸,然后處理睡前所見所聞所想得出的夢境,最后才是思維或靈魂對長遠方向,對過去的梳理、懷念、及將來的一些判斷,或換個空間去經歷。所以,早上的夢,最能預示長遠的未來。
午睡做的夢準不準?
午睡前剛經歷上午的生活和工作,大量的信息積累在大腦記憶庫的最外圍倉庫,午睡做的夢境就大部分成了判斷上午所見所聞所想的信息,因為午睡的短暫性,所以中午做的夢基本只能解讀最近要發生的一些信息。太久遠的預示及環境距離比較遠的情感就不容易在中午的夢里體現。
晚上剛入睡的時候做的夢準不準?
其實就是第一次睡眠的淺層睡眠中的夢境是否準確的問題,它和中午做的夢很類似,但有很大差別,午睡開始前是給大腦的生物鐘有安排要及時醒來以備下午的工作生活的,而晚上睡覺的排除特殊情況,基本都是有一個很徹底的洗漱來放松身心的過程,更有提醒自己要進入一個時間很長的休息時間。從夢境特征中除了中午夢境的特點,其實還多了能讓夢境感應到家庭環境的一些微妙變化,畢竟很多人的午睡和晚上睡眠并不是同一個場所,晚上睡眠更多是在家里。所以,晚上剛入睡的時候做的夢可以預示比中午夢境更遠一點的內容,并多了更多情感面的預示。
半夜會驚醒人的夢境準不準?
不是印象深刻的夢境是不會讓人驚醒的,一切能讓人警醒的夢境都是自我的提醒,不管是噩夢還是兇險的夢境,又或者是特別開心的夢境,一切驚醒的夢境最能深刻的反映問題。所以,半夜驚醒的夢境是告知做夢人馬上要解決一些問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