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導演李安:戰勝恐懼的潛水人生
大導演李安:戰勝恐懼的潛水人生

2012年11月22日,李安執導的電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熱映,影片上映四天便贏得了過億票房。少年派與孟加拉虎在海上共度兩百余天的漂流故事,更是深深震撼、征服了所有觀影人的心靈。
影片上映前三天,有記者采訪李安,解密了他和這部電影背后的故事。原來,這部傾注了李安四年心血的力作,其實是他的一部半自傳體電影。這既是少年派如何在絕境下尋求生存的故事,更是李安本人如何尋找勇氣,讓自己在逆境中堅強活下去的故事。為了點燃生活的希望,少年派飼養了心中的猛虎;而李安,則選擇了征服自己的怕水癥,為自己展開了別樣的潛水人生……
“悍妻”也治不好的“恐水癥”
1954年10月,李安出生在臺灣屏東。父親給他起名“李安”,一來是老家在江西德安,二來他父親死里逃生來到臺灣,所乘坐的輪船就是“永安號”。然而很少人知道,這位“安”公子曾經也有非常不安的時候——直到30歲前,他都極度怕水!怕到什么程度呢?洗臉時,毛巾要擰得干干的;洗澡只能是淋浴,而且每次不能超過五分鐘,時間長了會暈眩。老友們都笑話他上輩子是貓投胎的,和水有仇。
只有弟弟李崗知道,李安的怕水癥是因他而嚇出來的。1965年秋天,因父親工作調動,李安和李崗從花蓮轉讀臺南小學。在一片用閩南語交談的氛圍中,只會說國語的李安兄弟倆顯得格格不入。一天傍晚,7歲的李崗被群孩子捉住,要把他推進水里,正在到處找弟弟的李安見了,一個箭步沖上來,卻被其他孩子抓住手腳,倒提著拋進了小河深處。不會游泳的李安一下子就沉了下去,幸好沒過多久,一個路過的行人聽到李崗的哭聲,把李安撈了起來。
從被拋入河中到獲救,前后不超過五分鐘。然而這五分鐘對于10歲的李安來說,無異于一場噩夢。他昏迷、發燒、嘔吐,反反復復折騰了兩三個月才好,從那以后,李安有了見水就頭暈的毛病,打死不上游泳課。
1983年,李安和美國伊利諾大學的生物學博士林惠嘉結婚。這位李太太是個性獨立的女人,她不介意丈夫成天蟄居在家當家庭主夫,但卻相當看不慣李安見了水就像看見老虎一樣的怯懦神情。林氏治療方案的第一招,是從浴缸洗澡開始。她又拖又拉,又哄又勸,還特意穿一身清涼比基尼大施誘惑。誰知道李安一看滿浴缸熱氣騰騰的水,腿就先軟了,寧肯蹲在地上耍賴也絕不跨進浴室一步。看到丈夫像個小baby一樣既驚恐又無奈的眼神,林惠嘉只好鳴金收兵。
一計不成又生一計。新婚沒多久,小兩口有了一次回臺灣探親的機會。林惠嘉算好日子,興致勃勃與李安乘火車到新北市,這一天是新北一年一度的潑水節。成百上千的“濕身”男女把街道擠得水泄不通,認識不認識的都用水槍、水桶熱情“招呼”,小兩口被澆了一身涼水,林惠嘉哇哇大叫“爽呆了”,回頭一看李安,堂堂七尺男兒竟臉泛青灰,縮在墻角瑟瑟發抖。林惠嘉長嘆一口氣,把他塞進計程車帶回家。
這之后,什么養金魚、敷面膜、找心理醫生治療、請算命先生編瞎話恐嚇……種種招數都用盡了,李安的怕水癥卻更加嚴重,甚至連碗都不敢洗了,把林惠嘉氣得直翻白眼。
然而不久后發生的一件事,讓李安的態度有了180度的大轉變,他不但決定要征服自己古怪的“怕水癥”,而且還要去學潛水!
像腌蘿卜一樣學會潛水
1985年2月,李安的畢業作品《分界線》在紐約大學影展中獲得最佳影片和最佳導演兩個獎項,美國三大經紀公司之一的威廉·莫瑞斯公司的經紀人當場與李安簽約,勸他留在美國發展。意氣風發的李安沒想到,這一簽,竟會讓他坐了六年的冷板凳!
最初的日子里,李安拿著劇本開始跑影片公司,兩個禮拜跑了30多家,得到的答復永遠都是:修改、等待、再修改、再等待……
就這樣,半年過去,李安“安”不下去了。他翻來覆去睡不著,仿佛自己就會被無邊無際的黑暗給吞噬,那種極度的沒安全感簡直和溺水一模一樣。凌晨3點,被失眠折磨得痛苦不堪的李安翻身下床,給李崗打電話。暢聊中,兄弟倆第一次說到了二十年前的那次溺水:“我在水里獨自掙扎了不知多久,水……無處不在地灌進身體……瀕死的感覺,我一生都會記得。”
李崗沉默片刻說:“有時,人要勉強下自己的。你總要敢于面對某些東西,甚至明知不可為而為之,其實,它們并不像你想象的那么可怕……”李崗的話讓李安聯想起白天一個制作人對他的劇本作出的點評:“李,你太東方,太克制了!做電影要的是瘋狂,你不合適!”
李安霎時如同醍醐灌頂:為什么他的劇本不受歡迎,就是缺少了一種把人逼到極致的東西!他當即決定嘗試一把,他問李崗:“我想學潛水!”李崗大吃一驚:“你瘋了!”
抱定了決心的李安打開電腦,預訂了一月后去馬來西亞西巴丹島的潛水課程。而這當中的一個月,就是李安預留給自己征服“水”的時間。
第二天,他搬回了一張超大號的大水床。輕輕一碰,水床就像波濤翻滾的海面,起伏動蕩,躺在上面更有一種在海上漂浮的感覺。李安繞著水床走了三圈,鼓足勇氣,閉上眼睛往床上一坐,“啊”的一聲驚叫,火燒火燎般地彈了開來。
等到林惠嘉下班回家,看到李安奄奄一息地匍匐在一張陌生的大水床上,不禁又好笑又心疼,這書呆子是哪來的毅力,把自己往死里整!
一個月后,戰勝了水床和浴缸的李安獨身一人出現在了西巴丹潛水學校。潛水教練馬修是個不茍言笑的黑瘦小伙子,給李安發完厚厚六本PADI潛水教材后,沒作任何交代。李安的潛水第一課就像是腌蘿卜,被丟進又咸又苦的海水里浸泡。他在池子里吐得上氣不接下氣,馬修卻視若無睹,只有瞄到李安嗆水了,才一伸手把他撈起來,清理好海水池,又把“蘿卜”丟進“坑”里。
泡了三天,李安脫了層皮,又紅又痛,然而更慘烈的訓練還在后面:乘船出海。在快艇上乘風破浪的快感放在李安身上,那就是折磨。他雙手死死抓住船舷不放,整個人完全是暈死狀態。馬修有時叫他:“嘿,醒醒!”李安配合地抬一下頭,馬修便又放心地繼續掌舵。
說來也奇怪,在這種身心飽受摧殘的狀態下,李安的神智反而出奇地清醒,靈感更是紛至沓來。從前被斃掉的劇本紛紛在他腦海中走馬燈一樣地閃回,那些百轉千回的情感沖撞、大喜大悲的人性更迭,統統都有了新的詮釋。
又經過兩周多煉獄般的呼吸和動作協調練習,馬修宣布李安可以正式開始浮潛了。那一天,李安在馬修的幫助下緩緩潛入水中。和以往不同的是,他的心里有著非比尋常的寧靜,從不信奉任何宗教的他此時有種上帝與他同在的踏實和空靈。水在他眼里,也不再是能吞噬生命的怪物,而像是母親的雙手在溫柔撫摸著他……1米,2米,3米,耳朵里傳來汩汩的水聲,李安仿佛進入一個神秘的異度空間。
突然,好像有什么東西從臉龐擦過,李安睜開眼睛,原來是小丑魚!第一次透過潛水鏡看著水中世界,竟是這樣的流光溢彩、如夢如幻!沒有語言,沒有聽覺,唯有眼睛和心靈靜靜地感受海底世界的美妙和不可思議。
那一刻,糾纏在他身上多年的關于水的夢靨就此退去,取而代之的,是他對大自然的敬畏和關于人性的永恒思索。也許,勇敢面對生命中的一切,才是人生最重要的吧。
每一次都是在冒險
揮別馬修,李安回到家里繼續當他的“家庭主夫”,此外就是大量閱讀、看片、埋頭寫劇本。有了成功征服大海的經歷,一直不愛和外人打交道的李安甚至還走出門去,幫人家拍拍小片子、做點剪輯助理、劇務之類的雜事。
和以往最大不同的是,李安不再把“吃閑飯”看作是痛苦難當的事,而認為它們是通向電影圣殿的階梯——當他在船上吐得死去活來的時候就已經想明白,他害怕的不是水、也不是自己做不了電影,他害怕的只是未知的和不了解的東西,是這些帶給他恐懼。那么,不了解的就去了解,未知的就安靜等待,這樣不很好嗎?
想通了這一點,李安更加覺得自己是有使命的,他不僅要做電影,還要借電影把中西文化貫通起來,讓所有人都了解。就像他曾經畏之如虎的水的世界,其實是那樣多彩多姿。
1990年,厚積薄發的李安完成了《推手》和《喜宴》的劇本,它們都是以家庭為切入點,講述中西方文化的差異、沖突,講述兩代人之間的愛與妥協。兩個劇本雙雙獲獎,并得到了臺灣中影制片公司的賞識,投資了1350萬臺幣拍攝。電影上映后取得了票房奇跡,并相繼斬獲金馬獎、金熊獎以及奧斯卡金像獎多項提名。幾乎一夜之間,李安就成了蜚聲國際的知名大導演。
就在大家紛紛準備為他慶賀時,李安卻奔往泰國潛水了。馬修告訴他,在西巴丹海域,潛下4米,可以看見海星和豎琴珊瑚;如果想看見鯨鯊,就要去泰國的斯米蘭群島,潛到水下18米。想看到更多的風景,就必須潛得更深。
就這樣,李安從一個恐水癥患者,變成了熱愛潛水的人。幾年時間,他潛遍了巴厘島、紅海、大堡礁、關島還有印尼的藍礁海峽,取得了18米初級潛水執照。每當事業出現瓶頸,或是人生有了新困惑,李安都會選擇潛入海底找答案。
1997年,李安策劃《臥虎藏龍》,在新疆進行前期拍攝的過程中,他感到前所未有的壓力。最后,他把自己丟到加勒比海潛水喂鯊魚——當然,是拿魚來喂。為此,他參加了專門的喂鯊培訓,出發前還給家人和公司寫好了遺囑。
那天,李安穿著10公斤重的鎖子甲潛水服,背負著15公斤重的氧氣瓶,下潛到15米下的珊瑚礁與鯊魚群“相會”。剛開始,李安放魚放得太快,鯊魚們急不可耐,著實把他嚇得夠嗆。接下來他放慢節奏,緩緩向面前的大家伙遞出一條鯡魚,趁鯊魚吞食的當兒,還壯著膽子伸手摸了摸它的頭。
透過鎖子甲,李安仍然能感覺到它牙齒的驚人力度。這次潛水喂鯊的經歷實在讓李安難以忘懷,當他升上水面,拍片帶來的壓力早就拋到了九霄云外。2000年,《臥虎藏龍》一炮打響,讓李安如愿捧得奧斯卡小金人,老朋友徐立功向他祝賀時笑稱:“這可是你玩命喂鯊魚拼回的獎,值得!”
2003年,20世紀福克斯公司買下了暢銷小說《少年派》的電影版權,而這部發生在海上的純意識流小說由于缺乏故事性,就連小說作者本人都認為它不適合拍成電影。經過幾輪近乎苛刻的挑選,公司把這項不可能完成的任務鄭重交到李安手上——他們認為“李安的每一次拍片都像是一次冒險,而他總能精彩地活著回來。”
李安接到任務也確實開始了他的冒險之旅:他報名參加了墨西哥海底洞穴潛水。在那里,李安仿佛看到了地球的最深處,也深刻感覺到自己和人類的遠古祖先血脈相連:一名當地向導告訴他,海底洞穴是在最后的冰河期由于冰的作用而形成的,存在于整個尤卡坦半島的下面。而這些洞穴,以前是瑪雅人的飲用水蓄水池。
他們潛進其中一個洞穴,李安看到的是一片荒涼,仿佛那里就是生命的極限;來自深水的非比尋常的壓力,也讓他看到了自己生命的極限。在這種刻骨銘心的體驗中,李安不斷追問自己:人的內心要強大到什么地步,才能在面對宇宙洪荒的時候不發瘋、不絕望,才能把一切熬過去?正是帶著這一追問,李安在歷經四年、改稿400次的基礎上,拍出了拷問全世界靈魂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拍完少年派,功成名就的李安又悄悄躲開宣傳期,奔赴在前往帛琉潛水的路途上。就像他早已打通了中西文化的任督二脈那樣,李安也已參透了潛水與電影之間的隱喻,他的人生,幻化和升華都在每一次潛水與拍片當中。他導演了無數精彩的電影,而潛水則導演了今天精彩無限的他。
- 上一篇:孔令輝十年風雨之戀,不婚之謎誰能解
- 下一篇:馮紹峰追愛倪妮,三次見面情定終身
網友關注
- 談一場不分手的戀愛
- 河馬先生的大雨傘
- 如果愛情會說話
- 像音樂和像錘子的敲門聲
- 一棵很高很大的樹
- 強盜黑烏鴉投降
- 小豬和狐貍
- 好餓好餓的魚
- 因為愛你,連笑都這么像你
- 愛吃海膽的綠鱗鲀
- 找不到家的小刺猬
- 我需要一個下雪天(I Need a Sn
- 樹洞里的朋友
- 螃蟹的生意
- 嘎嘎木屋搬家
- 哄老婆不是一件容易事
- 針線有愛
- 快樂的小籮筐
- 白求恩的故事 白求恩的故事50字簡介
- 父親的花
- 粉色傘裙
- 一種智慧叫彎曲
- 四姑娘
- 洗澡時愛唱歌的青蛙
- 小刺猬的那根豇豆
- 穿山甲球球
- 你不要像你爸
- 下輩子,你不要再做我的孩子
- 我替你記憶一切
- 喜歡和愛是兩碼事
- 把最愛給誰
- 陪著父母去旅行
- 滿頭鮮花的熊
- 靠近你,溫暖我
- 張輝澤:帶領鄉親把百香果變成致富“金果果
- 愛孩子,請先愛你的另一半
- 守秘密的小兔子
- 別偷走父母的快樂
- 怕穿皮鞋的母親
- 寄自床底下的信
- 我與媽媽的最后一次別離
- 賣名字
- 冰上蝴蝶陳露的浪漫愛情
- 棕熊先生的開心早茶
- 丫形蘋果樹
- 第五只氣球
- 唏哩呼嚕當大俠
- 愛讀報的獅子
- 草叢里奔跑的蘋果
- 長脖子熊
- 豪豬先生和誰賽跑
- 父親母親
- 等你回家
- 風兒來到大海上
- 父母面前,請放下手機
- 父親的發薪日
- 狗熊先生舉重
- 你考慮過愛情的感受嗎
- 氣球的故事
- 一生都在熱戀
- 白衣飄飄的愛情
- 最美味的早餐
- 生命和愛,就是這樣傳承下來的
- 蜘蛛黑豆兒
- 給老爸的快遞
- 平安夜和金海草
- 小豬上學記
- 嗨,我又結婚了!
- 蒙上眼睛的小老鼠
- 眷戀最后那道光
- 兩個豬寶貝
- 池塘里的圓月亮
- 籠中鳥
- 床的左邊是海,床的右邊是山
- 神劍上的字
- 父母老了,別讓我們的愛遲到
- 象先生客廳里的畫
- 一套童話書
- 54條曼龍魚
- 選擇伴侶就是選擇后半生
- 大象來做客
精品推薦
- 同德縣05月30日天氣:小雨,風向:東風,風力:<3級,氣溫:22/7℃
- 和田縣05月30日天氣:陰,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25/15℃
- 迭部縣05月30日天氣:陣雨轉小雨,風向:東北風,風力:3-4級轉<3級,氣溫:24/10℃
- 阿瓦提縣05月30日天氣:多云轉陰,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26/12℃
- 武都區05月30日天氣:多云轉小雨,風向:東北風,風力:<3級,氣溫:30/20℃
- 青河縣05月30日天氣:陰轉小雨,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15/6℃
- 青銅峽市05月30日天氣:晴轉小雨,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轉3-4級,氣溫:31/16℃
- 鎮原縣05月30日天氣:多云轉小雨,風向:東北風,風力:<3級,氣溫:26/11℃
- 隆德縣05月30日天氣:晴轉小雨,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轉3-4級,氣溫:23/9℃
- 和靜縣05月30日天氣:晴,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2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