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常態化疫情防控專班實施方案(精選2篇)
疫情防控是一次新時代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在整個戰役過程中有幾個英雄群體,醫護工作者,人民解放軍,公安民警,社區工作者,基層勞動者,他們的行動,深刻印證了毛澤東的那句話“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創造歷史的真正動力”。為了大家學習方便,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2021年常態化疫情防控專班實施方案內容,以供參考,一起來看看!
2021年常態化疫情防控專班實施方案
按照防控領導小組工作要求,根據樺防辦發文件《關于制定本單位本行業新冠肺炎常態化工作方案及網格化包保分工表的通知》,結合當前常態化疫情防控工作形勢,切實壓實“四方責任”,充分發揮社區、村屯的基層組織在疫情防控中的阻擊作用,把防控力量向社區下沉,加強各項防控措施的落實,使所有社區成為疫情防控的堅強堡壘,筑牢“外防輸入、內防擴散”最有效的防線,鎮防控指揮部決定成立疫情防控常態化工作專班,橫到邊、豎到底,具體事宜通知如下:
2021年常態化疫情防控專班實施方案
一、成立常態化疫情防控組織機構
按照常態化防控工作要求,全面落實常態化疫情防控各項措施,壓實“四方責任”,成立以黨政主要領導為組長、各分管領導為副組長,相關科室、村(社區)負責人為成員的組織機構(詳見附件1)。
二、成立工作專班,切實開展各項常態化疫情防控工作
本工作專班的主要職責依據《省新冠肺炎常態化疫情防控工作指導手冊》提練制定,具體內容參照《手冊》中相關具體規范及指南落實。
(一)綜合協調專班
組長:
聯絡員:
成員:黨建辦、黨政辦、愛衛辦
主要職責:負責統籌協調疫情防控總體工作;定期組織召開工作部署會,宣貫上級文件精神;定期組織學習培訓,深入開展常態化政策文件和技術指南的學習,提升全員疫情防控和應急處置能力;負責綜合協調疫情防控工作日常事務;組織起草審核重要文稿,嚴格落實疫情防控日報告制度,安排專人每日收集、整理、匯總上報疫情防控工作,確保上報及時、準確、全面,杜絕失泄密問題發生;編寫和發布防控工作動態。
(二)個體商戶管控專班
組長:
聯絡員:
成員:
主要職責:負責轄區內所有個體商戶常態化疫情防控工作,督查指導個體商戶做好掃碼、測溫、登記、消殺等日常工作,嚴格按照低風險區夏季常態化防控工作防護指南及各項工作手冊、指南要求落實。
(三)排查流調專班
組長:
聯絡員:
成員:民政辦、派出所、各村、社區
主要職責:負責重點地區及中高風險區返樺來樺人員排查工作,第一時間鎖定人員具體位置、身份信息、基本情況。在規定時間內完成確診患者、密接、次密接、一般密接和次一般密接者的流調工作,整理數據,24小時內完全流調報告,報至市流調中心、抄送綜合協調組;并做好流調相關政策解答工作。
(四)居家隔離管控專班
組長:
聯絡員:
成員:紀委監委、綜治辦、愛衛辦、派出所、各村、社區
主要職責:嚴格落實五位一體、網格包保責任制,嚴格按照居家單獨隔離醫學觀察工作規范執行,嚴格落實“六個閉環”、“六個全覆蓋”、“十個必須”、“六個一”要求。對不嚴格落實居家隔離要求甚至擅自外出的居家隔離人員,采取提級管控措施。依托大數據監測方式,切實加大居家隔離人員動態監管力度,全方位阻斷傳染源。對違反規定拒不配合人員,將依法依規嚴肅查處。
(五)醫療救治專班
組長:
聯絡員:
成員:
主要職責:制定工作總體方案和應急預案,明確工作責任主體,完善工作流程,開展應急培訓和演練等。指導各村、社區做好居家醫學觀察、醫療保障等工作;做好預檢分診各項工作,合理設置定點臨時隔離觀察室,做好發熱門診閉環管理;加強院感防控,保持環境衛生,做好醫療垃圾管理及處置;制定發熱人員及居家隔離發病人員的閉環轉運方案、流程及救治。
(六)市場監管專班
組長:
聯絡員:
成員:市場監管局八道分局、各村、社區
主要職責:負責職責及所轄區域內餐飲、藥店及行管場所的管控工作,做好掃碼、消殺、一米線等監督指導,根據疫情形勢,采取禁止堂食或關停等必要措施,做好各零售藥店對購買治療發熱、咳嗽等藥品人員信息登記工作,加強“一退兩抗”藥品的管控工作,指導好美容、美發、美甲、桶裝水等場所的日常防控工作。
(七)交通管控專班
組長:
聯絡員:
成員:交安辦、愛衛辦、派出所、各村、社區、交警大隊榆木中隊
主要職責:落實轄區內校車、公共汽車等交通工具的衛生檢疫和通風、消毒等措施,做好乘車旅客疫情信息收集工作,及時報告發現的可疑人員,做好轄區內個體運輸戶管控工作。
(八)文娛場所管控專班
組長:
聯絡員:
成員:文化站、派出所、各村、社區
主要職責:制定應急工作預案,建立工作人員健康監測制度,加強人員健康培訓,加強大型活動管理,做好各類文化娛樂等場所的疫情防控工作,嚴控賽事等文體活動;舉行大型群體性活動及文化娛樂活動,需實施審批備案管理,經批準后,采取測溫、篩查、佩戴口罩等防護措施。
(九)宗教場所管控專班
組長:
聯絡員:
成員:綜治辦、各村、社區
主要職責:負責各類宗教活動場所疫情防控工作,嚴控宗教聚集性活動及其他聚集情形。
(十)特殊場所管控組
組長:
聯絡員:
成員:民政辦、愛衛辦、派出所、各村、社區
主要職責:嚴格福利院、養老院等特殊場所行業管控,制定應急工作本產品,加強人員培訓,建立健康監測制度,落實掃碼測溫等工作,嚴格出租屋、公寓管理,保證不出問題。
(十一)“四類人員”管控專班
組長:
聯絡員:
成員:派出所、愛衛辦、交安辦、各村、社區
主要職責:進一步強化“四類人員”管控及隨訪等工作,加強四類人員心理疏導,保證在可控范圍。
(十二)企業管控專班
組長:
聯絡員:
成員:應急辦、經貿辦、各村、社區、市場監管局八道分局、派出所、鄉建辦、各村、社區
主要職責:負責督促指導復工復產企業全面落實疫情防控指南(1.0版);按照防控手冊、指南落實防控措施,幫助企業解決復工復產中的困難和問題及安全等工作。
(十三)教育管控專班
組長:
聯絡員:
成員:文教辦、愛衛辦、派出所、交安辦、市場監管局八道分局、經貿辦、應急辦、各村、社區、八道中學、八道中心校、榆木中心校
主要職責:加強中小學校、幼兒園、校外辦學機構、托幼機構等重點單位的監管,制定防控應急預案,完善疫情防控聯合工作機制,落實主體責任,加強工作人員培訓,做好學生復學后各項應對措施,強化對學生的健康教育及知識宣傳,落實各學校疫情防控和日常檢查措施,加強食堂、宿舍等重點區域的管控。
(十四)吉祥碼推廣應用專班
組長:
聯絡員:
成員:勞保所、市場監管局八道分局、各機關企事業單位、各村、社區
主要職責:負責在全鎮范圍推廣吉祥碼,督促各單位及各類社會主體廣泛應用吉祥碼。按疫情防控工作需要,提取數據信息,支持人員排查及流調等工作。
(十五)宣傳輿情管控專班
組長:
聯絡員:
成員:宣傳、黨建辦、黨政辦、派出所、各村、社區
主要職責:負責組織協調新聞媒體及時報道疫情信息及防控工作動態,積極正確引導輿論;加強輿情監控,及時辟謠和澄清事實,依法對傳播謠言擾亂視聽者進行查處;負責擬定對外宣傳口徑;加強網上新聞發布的管理和引導。
(十六)防控物資保障專班
組長:
聯絡員:
成員:財政所、經貿辦、愛衛辦、民政辦
主要職責:負責統籌防控應急物資保障和市場供應保障工作,協調防控應急物資市場供需、儲備、運輸等方面事宜;落實各項保障措施,并及時匯總整理反饋保障工作信息。負責接收紅十字會、慈善總會和其他單位及個人的捐贈,并按有關要求調配分發捐贈物資。根據防控工作需求,做好經費保障及后勤服務保障等工作。
(十七)督查督辦專班
組長:
聯絡員:
成員:紀委監委、黨建辦、黨政辦、愛衛辦
主要職責:負責監督檢查各村、社區、各單位疫情防控工作開展情況,并通報、反饋相關情況;負責查處疫情防控工作中違法違紀行為。
以上為常態化疫情防控工作責任分工,各專班組長、聯絡員和成員單位要在疫情防控領導小組的安排部署下,認真開展常態化工作,既要分兵把口又要密切配合、聯防聯控,以務實舉措和嚴實作風,從嚴從實抓好常態化疫情防控工作。
2021年常態化疫情防控專班實施方案
市教育系統疫情防控工作專班各成員單位,各區教育系統疫情防控工作專班,市教育局直屬各學校(幼兒園),其他部門屬學校:
2021年秋季學期即將到來,為確保全市中小學幼兒園2021年秋季學期順利開學,根據國家、省有關文件要求和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現就做好有關工作通知如下:
一、開學時間
根據《廣東省教育廳關于制定2021—2022學年普通中小學校校歷的通知》精神,深圳市2021—2022學年普通中小學校、幼兒園秋季開學時間為9月1日(高三年級為8月10日)。
二、開學前工作措施
各區各學校(含幼兒園,下同)要始終緊繃疫情防控這根弦,堅決克服麻痹思想、厭戰情緒、僥幸心理、松勁心態,深入總結和鞏固春季學期學校防控工作的經驗,壓實責任。認真落實教育部提出的秋季學期學生返校三條硬性標準:學校疫情防控條件達不到當地疫情防控要求的,不能返校;學校各項防控措施落實不到位的,不能返校;有效應急預案和演練落實不到位的,不能返校。周密做好開學前疫情防控工作,全力確保開學安全。
(一)落實屬地管理責任。各區工作專班負責統籌轄區內所有學校的疫情防控與學生返校工作,尤其要加強對新開辦學校、民辦學校、外籍人員子女學校等薄弱環節疫情防控工作的幫助、指導和檢查,查漏補缺,加強整改。開學前一周,各區專班要嚴格對照教育部三條標準,逐校檢查開學準備工作落實情況,評估審批轄區學校是否具備開學條件。市工作專班將以“四不兩直”方式對各區各學校進行抽查。
(二)完善學校防控網絡。規范中小學校衛生健康副校長和校醫配備,每所學校必須建立醫療機構、轄區疾控機構、社區防控機構和基層醫療機構的對口協作機制,加強聯防聯控。要積極發揮衛生健康副校長(副園長,下同)和學校衛生專業人員(校醫)的作用,協助指導學校開展日常防控工作,加強校醫等專業人員培訓,確保學校防控措施到位。完善發熱師生定點醫療機構就診綠色通道。
(三)壓實學校主體責任。進一步強化學校防控領導小組的主體責任,細化開學師生返校安排,制定疫情防控工作方案,統籌考慮學校教育教學安排與疫苗接種、疫情防控等工作。做到疫情防控責任到崗、任務到人。
(四)加強健康監測。所有師生員工(含保安、保潔、食堂工作人員、宿舍管理員、校車司機、保教人員等六類重點人員)開學前14天需返回居住地,其中從外省返深的師生員工,抵深后48小時內需進行核酸檢測。學校要精準掌握所有師生員工在秋季開學返校前14天內的行蹤和健康狀況,引導師生員工減少外出與聚集,開展自我健康管理。開學前面向師生員工開展“一日常規”等防控知識宣傳教育,做到應知應會。確有特殊情況未能在開學前14天返校的師生員工,學校應將相關名單報送轄區衛健部門,由其審核決定相關人員返校時間。
(五)加強重點群體管理。在國內中高風險地區的師生推遲返校,待所在地區風險等級降到低風險后或按防控要求健康管理后返校。國內高風險地區(以國務院官網實時通報為準)來(返)深人員,應按規定進行14天的集中隔離(以自離開高風險地區起算)。國內中風險地區來(返)深人員,應按規定進行14天居家隔離(以自離開中風險地區起算)。開學返校14天內有境外(含港澳臺地區)旅居史的人員,入境后應按照相關規定執行健康監測和管理。各區疫情防控專班應指定專人將重點人員信息推送給區教育局掌握跟進,精準施策,確保萬無一失。
(六)嚴格落實返校前健康申報。全體師生員工均須通過在“粵省事”小程序申領粵康碼的形式進行健康申報。學校應提早通知尚未在“粵省事”小程序申領粵康碼的師生員工盡快完成申領,收集整理本校師生員工名單后報送轄區教育行政部門。轄區教育行政部門與政務服務數據部門比對粵康碼,并將比對結果反饋給學校。比對結果為綠碼的人員可以正常返校,紅黃碼人員須在學校的指導下,根據疫情防控要求落實健康管理措施,符合條件后方可返校。
(七)加快疫苗接種和開學查驗工作。加強政策宣講,積極動員、集中組織符合條件學生接種新冠疫苗,苗到即接、應接盡接。開學時按要求查驗12歲及以上符合條件的學生接種新冠疫苗的相關證明(如健康碼等)。應接學生假期未按時完成新冠病毒疫苗接種的,返校時應及時按程序補種新冠病毒疫苗。嚴格落實入學新生預防接種證查驗制度,督查未完成免疫規劃程序的兒童補種相應的疫苗,積極配合衛生健康部門在校園接種流感疫苗。
(八)周密做好開學前各項準備工作。假期校園繼續實行封閉式管理,加強校內應急值班、居住人員和出入人員的管理。提前做好學校測溫設備、隔離觀察室等防控設備的檢查維護工作,根據學校規模和師生員工數量,結合應急方案提前備齊2周用量儲備消耗類必備防控物資,正確保管使用紫外線消毒燈和各類防疫物資,嚴防發生安全事故。認真開展校園環境整治,按要求做好飲水設施、洗手設施、隔離室的改造與消殺工作,做好教室、辦公室、功能室、宿舍、校車等重點場所的消殺和通風工作。聯合市場監管部門,嚴格做好校園食堂檢查和食品安全管理,暫停進口冷鏈食材配送,重點針對學校食堂低溫儲存食品及冷凍冷藏設備開展傳染源檢測排查和消殺工作。各區教育部門要聯合公安、交通部門,開展校園周邊環境整治和交通管理。每校開學前至少開展1次校園疫情防控模擬演練,組織本校相關人員并協調疾控部門、醫療機構等相關部門參與,并報主管部門備案。
(九)扎實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各學校(園)的校(園)長是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第一責任人,要在開學前召開專門會議,認真研究部署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開學前兩周,班主任要通過走訪、電話、網絡等形式精準掌握學生返校前的心理狀態,開學前發揮高年級學長和心理委員的朋輩力量,引導新生盡快了解校園生活。
三、開學及開學后工作措施
貫徹落實國家和省、市相關要求,堅持疫情防控和教育教學“兩手抓”“雙促進”,以最嚴格標準落實常態化防控措施,最大限度實現教育教學正常化。
(一)根據疫情發展形勢,校園實行相對封閉管理。無關人員不能進入校園,快遞、包裹一律進行無接觸配送,禁止外賣進入校園。對需入校開展常規工作(如學生體檢,近視、脊柱側彎篩查,兒童營養項目,四點半課堂等)的,在落實入校人員健康管理(持有綠碼并進行核酸檢測)的情況下,應予以入校。學校所在地區新冠疫情風險等級變化時,應按照市區疫情防控最新要求執行相關防控措施。
(二)嚴格落實每日健康監測。學生入校前應在家長指引下做好健康自查,特殊情況要及時向班主任報告并盡快就醫。學生入校及在校內要嚴格落實“一日三檢”,校門口設測溫卡點,所有人員進校須檢測體溫,入校后應立即洗手或使用免洗手消毒劑消毒。校醫室負責對師生體溫檢測、健康觀察等工作的指導,嚴格執行“日報告”“零報告”制度,每日在深圳市學生健康監測信息系統上報。
(三)加強因病缺勤人員及周末健康管理。落實師生員工因病缺勤登記追蹤制度、復課證明查驗制度和學生健康管理制度,準確掌握未到校師生員工健康狀況并及時追訪和上報;組織家長如實反映學生健康狀況,重點做好學生周末居家健康監測,出現發熱等癥狀要及時就醫并告知學校,避免帶病入校。
(四)全面加強開學后教育教學管理。師生員工應隨身備好口罩,除特殊工作需要外,在校園內可不戴口罩。在常態化疫情防控措施到位的前提下,學校可開展正常教育教學活動(包括走班教學、體育課接觸性活動、游泳課開放、圖書館及功能室開放等)。原則上不組織室內大型集體活動,如確有必要,應依據轄區疾控機構的研判評估和上級教育部門的意見綜合決定。
(五)持續加強就餐管理。對在家就餐的學生建立臺賬,加強兩點一線管理;對在校用餐的師生,學校根據實際情況可采取食堂送餐、統一配餐、錯峰用餐、分區域用餐等方式,盡量避免人員聚集,做好餐具消毒。深入開展厲行節約、反對浪費主題教育,培養學生勤儉節約的美德。
(六)扎實開展新時代校園愛國衛生運動。按要求嚴格實施重點場所消毒、通風工作,做好校園及周邊環境衛生的整治清潔活動、廁所革命、控煙禁煙行動等工作。持續加強衛生宣教,開展秋冬季傳染病、食品安全知識等宣傳教育活動,引導師生員工養成文明行為和良好衛生習慣。規范垃圾分類管理,定點收集、及時處理廢棄口罩等有害垃圾。
(七)持續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充分發揮與家庭、社區、政法、衛健、醫療等全防護鏈條的合力,系統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動。上好“開學第一課”,利用班會課、心理團輔課幫助學生制定新學期學習目標和計劃,共同營造輕松、平安的開學氛圍;做好全員學生心理普查和新生建檔工作。認真落實中辦國辦關于中小學減負的各項工作要求,除初三、高三外,開學一周內不得組織任何形式的學科測試。對因工作不力、執行不到位、出現學生極端心理事件的學校,將進行通報并追責。
(八)做好應急處置工作。落實“四早”機制,充分發揮衛生副校長、衛生專業人員和校醫的作用,快速、科學、精準、穩妥開展發熱病例處置工作。精準區分常見病、一般性傳染病和新冠肺炎病例的處置與信息發布程序,常見病病例不公布,一般傳染病按既定程序由相關部門登記公布,新冠肺炎病例須按要求上報市疫情防控指揮部按程序公布。
(九)全面推進課后服務。課后服務工作已納入今年市縣級政府履行教育職責評價指標體系,作為各級政府履職的重要評價內容。秋季開學,全市義務教育階段公民辦中小學校課后服務工作須做到“全覆蓋”。各區教育局要全力推動,高質量開展。各區政府按照標準做好經費保障。
本通知未盡事宜,按照省、市有關文件執行。本通知各項要求如與上級部門發布的最新要求相沖突,以上級文件規定為準。
附件:1.《中小學校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術方案(更新版)》
2.《托幼機構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術方案(更新版)》
以上是小編整理的2021年常態化疫情防控專班實施方案全部內容,如果喜歡請持續關注“查字典”。
【2021年常態化疫情防控專班實施方案(精選2篇)】相關推薦文章:
上一篇: 在全縣科級干部廉政黨課上的講話(精選三篇) 下一篇: 教師外出聽課匯報體會 教師外出聽課收獲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