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學習黨史學習教育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中國共產黨的百年歷史,就是一部踐行黨的初心使命的歷史,就是一部黨與人民心連心、同呼吸、共命運的歷史。十八大以來,習總書記在不同場合講過許多黨史上感人至深的故事。黨史是教科書,也是營養劑。為了大家學習方便,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深化學習黨史學習教育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內容,以供參考,一起來看看!
深化學習黨史學習教育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中華民族一家親,同心共筑中國夢,這是全體中華兒女的共同心愿,也是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目標。習近平總書記在內蒙古調研時多次強調指出:“內蒙古具有民族團結的光榮傳統,要高舉各民族大團結旗幟,全面貫徹黨的民族政策,深化民族團結進步教育,踐行守望相助理念,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把各族人民緊緊團結在黨的周圍,共同守衛祖國邊疆,共同創造美好生活,在新時代繼續保持模范自治區的崇高榮譽。”
總書記說,黨員干部要多學黨史、新中國史、自覺接受紅色傳統教育,常學常新、不斷感悟鞏固和升華理想信念。學習黨史,就是要樹立和堅持正確的歷史觀,要在堅持走中國特色解決民族問題正確道路、維護各民族大團結、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等重大問題上不斷提高思想認識和工作水平。通過對《習近平論中國共產黨歷史》、《關于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指定書目的學習,我明白了學史者不愚,知史者不慌,用史者不亂。黨史是固根涵源的“營養液”、攬鏡自照的“清醒劑”,更是鑒往知來的“航標燈”。通現就針對所學習的內容結合分管工作談幾點個人想法。
我分管機關黨委工作,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我本人堅持學黨史、悟思想、辦實事、開新局,成立黨史學習教育領導小組,旗幟鮮明講政治,堅定正確的政治立場,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
(一)聚焦“學史明理”,將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融入到黨史學習教育全過程,再部署、再推動、再落實。將黨史學習教育作為一項重大政治任務,我積極參加了自然資源局春季讀書班,邀請市委黨校權威人士進行專題講解,準確把握國家民族政策相關要求。充分認識推廣使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重大意義,帶頭貫徹落實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教育相關政策,為推行使用國家統編教材工作貢獻力量。
(二)聚焦“學史增信”,講信仰、強信念、守初心。從黨史學習中尋找理論滋養、精神支柱,堅定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信念。推動黨史學習教育早謀劃、早部署、早落實。積極落實局黨史學習教育實施方案,局黨史學習教育計劃、局黨史學習教育領導小組工作細則。以普通黨員身份在黨支部參加黨史集中學習、研討,撰寫學習筆記、學習心得。
(三)聚焦“學史崇德”牢固樹立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始終把黨和國家放在心中,始終把國家利益和中華民族的利益作為最高利益。以普通黨員身份赴赤峰柴胡欄子烈士陵園參加“緬懷革命先烈 傳承紅色基因”主題黨日教育活動。
(四)聚焦“學史力行”訪民情、惠民生、聚民心,踐行守望相助的民族團結一家親精神。強化時代擔當,推動黨史學習教育成果轉化為為人民服務成果。緊緊圍繞工作實際,廣泛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一是持續開展扶貧救助活動。組織全體幫扶干部入戶慰問,共走訪慰問貧困戶。送去了米和糧油等慰問品。二是圍繞自然資源局“兩統一”職能職責,充分發揮自然資源行業優勢,大力實施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項目和耕地儲備庫項目,助力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為建設各民族團結互助的幸福赤峰貢獻力量。
深化學習黨史學習教育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民族團結的重要論述,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大力宣傳黨的民族政策,深化民族團結進步教育,7月26日,靈山縣人民法院召開民族團結進步專題教育培訓會。
民族團結進步
會議內容
培訓會上,該院黨組成員、副院長伍迺海就民族團結工作的基本方針、民族團結政策的內容、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的總體目標等方面進行了專題培訓,并圍繞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民族團結的重要論述、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如何做好新時代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等內容作了深入細致的專題講解。
會議指出
會議指出,民族團結是全國各族人民的生命線,關乎國家長治久安、社會和諧穩定、人民幸福安康。各位干警要牢固樹立“三個離不開”思想,不斷增強“五個認同”,樹立正確的政治觀、歷史觀、民族觀、國家觀和文化觀,引領各族人民群眾同心同向同行,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自覺維護團結、不斷加強團結,不斷增強各族人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讓各族人民共創美好未來、共享中華民族新的光榮和夢想。
此次培訓會,既豐富了干警們民族政策方面的知識,又提高了大家對民族團結重要性的認識,形成了自覺維護民族團結的良好氛圍。
深化學習黨史學習教育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提出,要“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促進各民族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中華民族共同體,是我國各族兒女在共同歷史條件、共同物質基礎、共同身份認同、共同價值追求、共有精神家園基礎上形成的命運共同體。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國家統一之基、民族團結之本、精神力量之魂。通過黨史學習教育明確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地位、明確近代以來中華民族奮斗歷程、明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力量,將對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產生長遠影響。
通過黨史學習教育明確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地位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地位不是自封的,是由其歷史使命和作為馬克思主義政黨的內在特質決定的。通過黨史學習教育強化對中國共產黨領導地位的認同,可以引領中華民族共同體的發展方向。
通過黨史學習教育明確中國共產黨始終代表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中國共產黨的初心和使命,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百年黨史,就是中國共產黨踐行初心使命的歷史。中國共產黨始終以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為導向,遵循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因而,在領導中國進行革命、建設和改革的過程中能夠有效地組織和動員廣大人民群眾,完成民族獨立、人民解放的歷史使命。“歷史充分證明,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人心向背關系黨的生死存亡。”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就要在黨史學習教育中明確人民的認同和支持是中國共產黨領導地位生成、確立以及鞏固的堅實基礎。
通過黨史學習教育明確中國共產黨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科學理論為指導。偉大的事業要有正確的道路指引和先進的思想基礎。中國共產黨自誕生之日起,就將馬克思主義寫在自己的旗幟上。百年黨史,是黨在馬克思主義指導下由小變大、由弱變強的發展史,也是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通過黨史學習教育,明確中國共產黨始終站在時代前沿,堅持解放思想與實事求是相統一,不斷深化對馬克思主義的學習和認識,結合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實際,在對歷史與實踐經驗的系統總結中,不斷開辟馬克思主義發展新境界,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就要在黨史學習教育中明確以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和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理論成果武裝頭腦、指導實踐,為推進國家各項事業發展提供根本遵循。
通過黨史學習教育,明確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地位源自勇于自我革命帶來的強大生命力。“打鐵還須自身硬”,黨的自身建設事關黨的領導水平。縱觀百年黨史,中國共產黨的自我革命精神貫穿始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興黨強黨,就必須以勇于自我革命精神打造和錘煉自己。”黨的自我革命精神是黨的優良傳統,也是我們黨鮮明的品格和最大優勢。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就要通過黨史學習教育明確中國共產黨堅持通過自我革命和自我凈化,堅守黨的純潔性和先進性,將自身打造成具有長期執政能力的現代化政黨,不僅使自身能夠戰勝一系列風險挑戰,而且能在組織上密切聯系和動員群眾,推動黨和國家的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
“欲知大道,必先明史。”黨的百年發展史表明,只有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我們才能在各種風險挑戰中謀求生存和發展,實現“兩個一百年”的奮斗目標。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更要以史明智,在黨史學習教育中明確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地位,從黨的百年奮斗歷程之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通過黨史學習教育明確近代以來中華民族奮斗歷程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黨的一百年,是矢志踐行初心使命的一百年,是篳路藍縷奠基立業的一百年,是創造輝煌開辟未來的一百年”。黨的百年奮斗史,也是近代以來中華民族奮斗歷程的真實寫照。通過黨史學習教育,明確中國共產黨擔負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團結帶領各族中華兒女,使中華民族實現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
通過黨史學習教育,明確中華民族“站起來”的歷程。在近代歷史進程中,中華民族面臨內憂外患,社會危機深重。中國社會各個階級、各種政治力量紛紛登上歷史舞臺,試圖探索救亡圖存的道路,但均以失敗告終。通過黨史學習教育,明確中國共產黨是人民和歷史的選擇,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團結帶領人民,浴血奮戰,推翻“三座大山”,完成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兩大歷史任務,建立了新中國,挽救中華民族于危亡之際,使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站上新的歷史起點。
通過黨史學習教育,明確中華民族“富起來”的實踐。在黨史學習教育中,要對新中國成立后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歷史貢獻予以肯定。中國共產黨帶領人民創造性地完成了從新民主主義社會到社會主義社會的轉變,并建立了社會主義基本制度,推進社會主義建設,為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奠定了基礎并提供了寶貴經驗。通過黨史學習教育,明確黨帶領人民進行改革開放的偉大實踐,創立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使中國各項事業在短短幾十年中取得極大發展,也使中華民族實現了從站起來到富起來的偉大飛躍。
通過黨史學習教育,明確中華民族邁向“強起來”的進程。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的發展時期。通過黨史學習教育,明確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團結帶領人民,提出新思想、新理念、新戰略,出臺新的重大方針政策,推進重大工作,推動黨和國家的事業取得全方位、開創性成就。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中華民族迎來從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也迎來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
共同的意識來自共同的歷史。通過黨史學習教育明確中華民族奮斗歷程就是中國共產黨帶領中華兒女自立自強的奮斗史,各族人民在黨的帶領下,共同捍衛祖國統一、推動歷史進步,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中華民族共同體。
通過黨史學習教育明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力量
“我們黨的百年歷史,就是一部踐行黨的初心使命的歷史,就是一部黨與人民心連心、同呼吸、共命運的歷史。”黨與人民水乳交融、攜手共進,共同創造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篇章。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力量就是在黨的團結帶領下的中國人民匯聚起來的力量。通過黨史學習教育,形成堅定的民族向心力,使中華各族兒女同向而行,攻堅克難,開創偉大事業,實現偉大夢想。
通過黨史學習教育,明確中國共產黨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領導力量。中國共產黨作為最高政治領導力量,是中國政治方向的掌舵者,是國家政治系統的統領者,是社會治理的主導者,是重大決策的決斷者。歷史和人民選擇中國共產黨領導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事業完全正確,必須長期堅持,毫不動搖。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要靠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用強大的凝聚力和號召力把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團結起來,接續奮斗。
通過黨史學習教育,明確人民群眾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根本力量。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人民是真正的英雄”“歷史是人民書寫的”,并指出國家的偉大成就是全國各族人民同心同德、艱苦奮斗所取得的。中國共產黨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動力源泉。歷史已經證明,中國共產黨帶領人民的合力作用是創造社會歷史、取得偉大成就的根本保障。世界局勢風云變幻,我們正處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期,更加需要黨領導團結各族兒女,把握中國發展的戰略機遇,破除各種阻礙因素,戮力同心,開創未來。
通過黨史學習教育,明確中國共產黨的精神譜系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精神力量。百年黨史,是中國共產黨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為世界謀大同的實踐斗爭史。通過各種宣傳形式,展現黨帶領人民在長期斗爭中培育和發展的偉大精神,鼓舞中華兒女為民族復興不懈奮斗。如革命時期的紅船精神、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遵義會議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社會主義建設時期的抗美援朝精神、“兩彈一星”精神、雷鋒精神、大慶精神等,改革開放時期的抗洪精神、奧運精神、抗疫精神、脫貧攻堅精神等,都可以凝練為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的典型表達,融入中華民族血脈之中,成為中華兒女自覺的價值追求。
團結就是力量,團結才能前進。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加強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進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站在“兩個一百年”歷史交匯點上,更需要通過黨史學習教育,挖掘豐富深厚的歷史資源,汲取磅礴奮發的精神之力,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早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不懈奮斗。
以上是小編整理的深化學習黨史學習教育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全部內容,如果喜歡請持續關注“查字典”。
【深化學習黨史學習教育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相關推薦文章: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心得與感受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體會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論文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主題班會三篇
上一篇: 中學教師個人師德師風心得體會范文 下一篇: 幼兒園小班美術特色活動方案范文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