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幼兒園幼小銜接工作計劃范文三篇
幼兒進入大班的唯一途徑是進入小學。如何讓孩子順利適應小學的學習和生活,做好幼兒的銜接工作,是大班舞臺工作的重點。下面是查字典范文網小編為大家收集整理的2021年幼兒園幼小銜接工作計劃,歡迎大家參考。
1.2021年幼兒園幼小銜接工作計劃
進入大班最后一個學期,孩子們的學習欲 望更加強烈了,為了幫助幼兒順利渡過這段幼兒園與小學的銜接過渡時期,順利進入小學做好準備,我們大班組特制定了由幼兒園、家庭、小學多方互動的幼小銜接計劃,盡可能地縮小幼小銜接的縫隙。
一、師幼互動銜接。
(一)幼兒入學的心理準備。
1、創設心理氛圍。注意為幼兒創設一個良好的心理氛圍,融洽的師生關系,寬松、愉快的學習氣氛,讓幼兒感到在一個文明、安全、和諧、愉快充滿愛與尊重的良好精神環境中生活,這對幼兒的發展將起到不可忽視的作用。
2、創設心理環境。教學環境是幼兒的一個很重要的學習環境,注意改變活動室的布局,將集中圍坐式的環境改變為小組排隊式的環境,讓幼兒在幼兒園里感受到小學班級式教學環境,促進幼兒身心的發展。
(二)幼兒入學的學習準備。
1、注意水平的銜接。
幼兒階段的注意主要是無意注意,小學生上課時需要的是有意注意,即有意識地控制自己把注意指向教師。針對這一變化,教師應重視培養幼兒的自我控制能力,提高幼兒的注意水平。教師要慢慢減少教學活動的游戲成分,逐漸把幼兒的無意注意發展為有意注意。可通過教師的要求,活動的規則,幼兒間的競爭來實現。
2、各項能力的銜接。
進入小學后,兒童的生活條件和教育條件將發生新的變化。幼兒由事事依賴父母逐漸過渡到事事獨立完成,這就要求我們要注重幼兒的獨立意識的培養、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能力的培養。因此要培養幼兒學習興趣、想象能力、良好的學習習慣、自我管理能力等,教給孩子有關學校生活的常規知識,要求孩子愛護和整理書包、文具等;學會使用鉛筆、剪刀、卷筆刀、橡皮和其它工具等。在教育活動中提高幼兒的觀察能力、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大班的幼兒思維異?;钴S,好奇心強,教學的內容要有適度的挑戰性。最后,加強紀律教育,上課不做小動作,堅持完成規定的任務。
3、知識點的銜接。
(1)前閱讀、前書寫的滲透:為幼兒創設一個良好的閱讀、書寫環境;如:將活動室的物品注上漢字、活動室環境布置圖文結合,為幼兒閱讀、書寫提供條件。
(2)數學方面的滲透:通過每次的數學活動、數學區域游戲,對幼兒進行分類、統計、認識鐘表、簡單運算、自編應用題的培養,提高幼兒的邏輯思維能力。在日常活動中引導幼兒學習運用數學經驗解決問題,提高幼兒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
二、幼小互動銜接。
做好幼小銜接工作,不光是幼兒園的任務,小學也應該做好銜接準備。因此,我們將與小學做好密切的聯系工作,這是我們幼小銜接工作的一個縮小銜接縫隙的關鍵點。
(一)參觀小學。結合教學主題,我們將帶領幼兒參觀小學一年級的教學活動,在教育工作上做到銜接,在教育形式上還要逐步靠攏,使幼兒了解小學生的學習模式,了解小學生的一些活動,瀏覽小學生的作品等等,以引起幼兒入學的興趣,激發他們求學和爭當小學生的愿望。
(二)教師介紹。給家長們開展知識講座,介紹孩子入學的相關準備工作,讓家長進一步了解小學與幼兒園的不同,引起家長對幼小銜接的重視,從而更好地為孩子入學做好充分準備。
三、家園互動銜接。
(一)物質準備,家長要陪孩子購買必需的學習用品,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選擇適當的時間,和孩子一起購買,這樣可以激發孩子上小學的欲 望期盼;
(二)飲食習慣的準備,幼兒園有餐點時間,上小學后沒有課間餐點,所以家長應逐漸養成兒童按時進餐,尤其是早餐要吃飽、吃好;
(三)作息習慣的準備,培養孩子早睡早起的習慣,在孩子入小學前的暑假逐漸減短午睡時間,晚飯后陪孩子完成一些學習上的任務,讓孩子養成晚上做家庭作業的習慣;
(四)知識水平的準備,讓家長及時了解和掌握自己的孩子在幼小銜接方面所存在的問題,準確把握自己的孩子當前的發展水平和狀況,并對其進行專門的教育和訓練等等。
家園互動銜接促使孩子們能夠為上小學做好充分的準備,使每一個孩子都能順利的從幼兒園過渡到小學的學習與生活。
2.2021年幼兒園幼小銜接工作計劃
一、指導思想:
幼兒園大班升入小學是教育過渡的關鍵時期,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如何讓孩子順利過渡小學的生活呢?這需要幼兒園、家長兩方的合力,我園在今年的幼小銜接工作上具體做了以下的計劃。
二、工作目標:
1、重視銜接工作,并將此項工作作為幼兒園的常規工作,列入每學期的工作計劃。
2、通過活動,使大大班教師了解小學階段學生的行為習慣、心理特點和學校的教育目標、要求、方法、風格等,從而使處于銜接年級的教師能有意識地使自己的教育教學和管理風格接近相鄰學段、主動適應學生特點,為學生盡快適應新學段的學習生活打好基礎。
3、通過活動,使幼兒能順利過渡,從生活、活動、學習、心理等方面較好地適應新的學習環境。
三、具體措施:
1、加強教師之間的溝通,互相探討適合幼兒順利過渡小學的有效途徑。及時探討在具體操作上所遇到的一些困惑和問題,尤其是對教學大綱(拼音等)內容上的銜接進行探討和研究。
2、向家長宣傳幼小銜接的重要性。
向家長宣傳幼小銜接方面所開展的每一項工作,并向家長提出一些相應的要求,如要求家長配合學校在家督促自己的孩子能在指定的時間內完成某項具體的任務,培養幼兒做事的效率性,為學校學習提供在時間上的保證;培養幼兒責任性,使幼兒的學習能夠堅持有始有終。
3、加強班級幼兒日常生活管理,力求幼兒全面發展。
(1)加強幼兒生活能力的培養。
培養幼兒遵守合理的作息制度,有規律的學習與生活,早睡早起,培養幼兒能獨立地完成穿_服、鞋襪,養成良好的進餐、等生活習慣。
(2)對幼兒進行情感教育,培養幼兒任務意識、規則意識與獨立意識。
鼓勵幼兒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培養幼兒做事有計劃,井然有序,不拖拉;通過各種游戲加強幼兒遵守紀律、規則,并鍛煉幼兒的意志與品質。鼓勵幼兒多與同伴、老師交往,鼓勵幼兒建立合作意識。
(3)注重教育的滲透性,提高幼兒的學習適應能力。
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培養幼兒養成良好的學習態度和學習習慣,如:專心聽講、保持文具和書包的整潔。適當改變學習環境,為了跟幼兒課堂環境接軌,在本學期桌椅的擺放上要進行改變。教會幼兒正確的坐立姿勢和握筆姿勢。運用各種活動提高幼兒聽、說、讀、寫、算的能力,教幼兒認識書包與文具的使用,并學習簡單的拼音和漢字,進一步加強幼兒的早期閱讀活動,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3.2021年幼兒園幼小銜接工作計劃
一、實施“模擬小學狀態”一日生活管理模式。
具體內容包括:
1.早晨入園要求在8:30前到園,不遲到。以培養幼兒遵守作息制度,早睡早起,有規律生活的良好習慣。
2.適當延長上課時間至35分鐘左右,適當減少游戲時間。
3.適當改變學習環境,為了跟小學的課環境接軌,將幼兒的座位改成接近小學的較規范的上課座位形式。
4.建立良好的課堂常規,要求幼兒做到舉手發言,當他人發言時須安靜傾聽。
5.建立小值日生制度,適當增加一些簡單的勞動,如掃地、擦桌子等。
6.要求幼兒自背書包入園,養成自己整理學習用品的好習慣。
7.培養幼兒會獨立地穿脫 衣服、鞋襪,大小便自理(自備手紙),養成良好的進餐、午睡等生活習慣。
8.學會正確的坐姿和握筆姿勢。
二、做好家長工作,形成教育合力。
1.針對幼小銜接工作及本班的實際,召開專題家長會,以取得家長的配合。
2.邀請小學教師,舉辦“為孩子入園做好準備”的專題家長講座。
3.開展家長開放日活動,讓其了解幼兒園的幼小銜接教育,了解孩子在園的表現。
4.要求家長在家庭中做好幼兒入學前的生活、心理、學習物質的準備,給幼兒購買的學習用品力求簡潔實用,小巧安全。
三、我們將從幼兒的生活能力、學習能力、交往能力、自我保護能力四個方面開展。具體內容:
生活能力:
(1)學會自己穿、脫 衣服,擺放整齊,并會自己背好書包。
(2)認識書本、文具并能說出名稱,學會整理書包,做到快速、整齊。
(3)知道上學不能遲到,不早退,有事要提前請假。
(4)愛護學習用具和公物。
(5)能從事簡單的勞動,比如掃地、擦桌子、自己端飯、打水等。
學習能力:
(1)加強幼兒閱讀、認字,書寫漢字。學習拼音書寫拼音和簡單的運算能力。
(2)培養幼兒能獨立思考的能力,養成舉手回答問題的習慣。
(3)學會開動腦筋積極思考,不懂就問。
(4)養成正確的寫字姿勢,做到三個一(手距筆一寸,眼距書一尺,胸距桌子一拳)。
(5)在活動中適當地延長活動時間。
(6)做到上課指示后立即回座位。
交往能力:
(1)做游戲時能遵守游戲規則,與伙伴有合作意識,有不同意見可以正面提出,不打架,不自私。
(2)學會禮貌待人,要主動與別人打招呼,與老師或家長說話要聲音響亮,目光正視對方。
(3)學會站隊和排隊行走,知道在隊列中不亂走,放學后等待家長接再離開隊伍。
安全能力:有自我的保護意識和基本的安全常識,知道不聽信陌生人的話,了解一些應急電話號嗎,能正確記憶自已家的地址和父母的聯系方式。
四、幫助幼兒做好進入小學的心理準備和情感的準備。
(1)有明辨是非的能力,能分清好壞事,培養正義感。
(2)做到心中有他人,懂得尊重、謙讓別人,尊重他人的勞動成果。
(3)做個樂于幫助別人的好孩子。
(4)有自信心,遇到困難不低頭,做個堅強的孩子。
(5)同伴間會合作完成一件事。
(6)生活態度樂觀、不哭鬧。
(7)對自己的行為負責。
我們爭取在半年的時間里做好幼小銜接工作,幫助我們的孩子以最快的速度適應小學的教育模式。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2021年幼兒園幼小銜接工作計劃,想要了解更多優質的2021年幼兒園幼小銜接工作計劃,請大家多多關注“查字典范文網”。
【2021年幼兒園幼小銜接工作計劃范文三篇】相關推薦文章:
上一篇: 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書范文600字 下一篇: 小學語文葡萄溝教案設計 葡萄溝教學重難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