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新時代新擔當新作為感想 2021新時代大學生的使命與擔當
新時代就要有新擔當,新作為,必須對黨忠誠。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幾篇2021年新時代,新擔當,新作為感想范文,一起來看看吧。
新時代新擔當新作為感想1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擔當、有本領,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而新時代中國共產黨的歷史使命則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樹立“立志做大事”的理想。新時代蘊含著新機遇。當前,年輕干部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好時代、好機遇,黨的十九大開啟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新征程,作出了“兩步走”的戰略安排,為年輕干部干事創業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和舞臺。
錘煉“多在事上磨”的擔當。新時代面臨著新挑戰,而新挑戰需要新能力,如果水平跟不上,只會好心辦壞事。我們黨仍然存在發展不平衡不充分、脫貧攻堅任務艱巨、社會矛盾和問題交織疊加、生態環境保護任重道遠等種種困難和挑戰,這些都需要付出更為艱巨、更為艱苦的努力。我們黨員要站在群眾的角度想問題,看問題,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及,設身處地為群眾著想,凡事以群眾的利益為出發點和落腳點。 求真務實,認真扎實的工作,方能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筑牢攀登的階梯,夯實筑夢的征程。
淬煉“創一流業績”的本領。好干部是挑出來、選出來的,唯有靠實績說話、以實績立身,方能在組織的挑選中脫穎而出。黨員干部都應有“事不避難,義不逃責”的精神,把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首要政治任務,把新思想貫徹落實到具體工作中,在工作中高標定位,對分內之事,盡職盡責;困難之事,攻堅克難;棘手之事,善于解決;突發之事,挺身而出;失誤之事,勇于面對,真正做到不避事、不怕事、能干事、干成事;要學會做雜家、做通才,既能銳意創新、狠抓落實,也善于做群眾工作,以“人無我優”的本領贏得信賴、站穩腳跟。
當前,我國正處在前所未有的大變革時期,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加接近,更有信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對廣大黨員干部尤其是基層干部而言,毫無疑問是一個大有可為的新時代,因此要抓準時機,肩負使命,擼起袖子加油干,才能無愧于人民,無愧于時代。
新時代新擔當新作為感想2
《論語·衛靈公》中,孔子與弟子子貢有這樣一段對話:子曰:“賜也!女以予為多學而識之者與?”對曰:“然,非與?”曰:“非也。予一以貫之。”這是孔子向子貢闡述自己的學習方法時,強調所秉持之道是不曾改變的。
大道至簡,知易行難。從古至今,無論做人還是做事,能真正做到一以貫之,實在不易。《詩經》中“靡不有初,鮮克有終”,《論語》中“有始有卒者,其惟圣人乎”,《老子》中“慎終如始,則無敗事”。走進現代,天眼之父南仁東堅守初心,22年如一日終“鑄天眼”;王繼才守島衛國32年,一朝上島,一生報國;塞罕壩人用近50年的艱苦奮斗,才創造了變荒原為林海、讓沙漠成綠洲的綠色奇跡。
直至今天,習近平總書記多次重申“‘趕考’遠未結束”,反復強調“天上不會掉餡餅”“擼起袖子加油干”,如今又諄諄告誡不能“喘口氣、歇歇腳”,就是要警示全黨,拿出久久為功的韌勁,拿出馳而不息的精神,守成者沒有前途,奮進者才有未來。
當前,有些黨員干部總覺得自己拼搏多年,到了“虛心也不可能進步,驕傲也不會落后”的年紀,“是時候歇歇腳、享享福了”,開始“不再潛心工作、不再錘煉黨性”,轉而追逐所謂“現實一點、舒服一點”的享樂生活。有些決策部署虎頭蛇尾、半途而廢、不能被貫徹落實到位,都是因為缺少了“一以貫之”的定力,有了小富即安的“歇歇腳”思想。
崇善致美,篤行致遠。“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絕不是輕輕松松、敲鑼打鼓就能實現的,全黨必須準備付出更為艱巨、更為艱苦的努力。”習近平總書記立下科學論斷。《關于進一步激勵廣大干部新時代新擔當新作為的意見》的出臺,讓敢擔當敢作為的干部有展現的舞臺,也給不作為的干部敲響了警鐘。“趕考”遠未結束,絕不能“喘口氣、歇歇腳”,守成者沒有前途,奮進者才有未來。要貫徹落實好各項任務要求,唯有堅持“實”字當頭、“干”字為先,責無旁貸舉旗擔綱、時時處處率先垂范,才能凝聚起全國8千萬黨員以時不我待、奮楫者先的精神狀態,事不避難、勇于擔當的政治覺悟,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落實力度,投身于實現全面成小康社會的偉大實踐。
新時代新擔當新作為感想3
毛主席曾在說道:“世界是你們的,也是我們的,但是歸根結底是你們的。你們青年人朝氣蓬勃,正在興旺時期,好像早晨八、九點鐘的太陽。希望寄托在你們身上。”面對日新月異的社會,很多老同志不經感慨道:這個世界變化太快了,自己都有點趕不上這個步伐了。學習了《關于進一步激勵廣大干部新時代新擔當新作為的意見》后深有感想,在這個充滿機遇與挑戰的新時代,作為我們廣大年輕干部,特別是在基層鍛煉的選調生,要勇敢站出來承擔起新時代的責任,與時俱進,有所作為,繪出一片“中國夢”。
學習與工作并重。孔老夫子說: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學習是一種不斷給自己大腦充電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我們能領悟到人生態度或工作方式,通過巨人的肩膀看到更遠的地方。學習的目的是為了服務于我們的生活和工作,死讀書或者讀死書終究會變成書呆子。因此我們在學習的過程中不斷思考如何應用于工作之中,當然,在工作的時候也要不斷反省,比較前輩的方法,不斷改進,提高效率。學習與工作并重,既能享受到學習的樂趣,也能在工作之中體會到成就感。
實干與激勵并重。作為基層培養鍛煉的選調生來說,對“事無巨細”這個詞深有體會。在復雜的工作環境中,要深刻領會“輕重緩急”四個字,堅持自己的信念理想,腳踏實地把工作做好,既要把日常工作做好,又要妥善處理好大事要事難事,承擔起自己的責任與擔當。對于領導來說,需要一批肯干事敢干事的年輕人來做事,那一套完善的激勵制度必不可少。通過考核制度,切實解決干與不干、干多干少、干好干壞一個樣的問題。實干與激勵并重既是對實干者勞動成果的尊重,也是對不作為者的一種警示。
糾錯與關愛并重。因為擔心犯錯,很多人抱著“多做多措,少做少錯,不做不錯”的思想,畏首畏尾,從而滋生一系列不作為的現象。通過建立容錯糾錯機制,讓那些在基層想干事的選調生們在紀律紅線內放開了顧慮大膽嘗試,不斷創新,保證了自己走在新時代的前沿,承擔起了引導者的角色。作為在基層一線的選調生,承擔著工作與生活上的多重壓力,既要避免犯錯誤,又要真真實實做出事情來,領導關心與支持就像一劑強心劑,主動在工作上進行指導,生活上進行關心,讓廣大選調生們可以安心、安身、安業,更好履職奉獻。糾錯與關愛并重,讓選調生們即可在自己崗位上不斷開辟新的工作思路和方法,又可無后顧之憂全心全意地投入工作之中。
通過學習《關于進一步激勵廣大干部新時代新擔當新作為的意見》,讓我們看到了新時代的年輕人“擼起袖子加油干”的積極上進的和諧畫面,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中國夢”指日可待!
新時代新擔當新作為感想4
"勇擔當、敢作為"是最基本的黨性修養。為自己的理想、為美好的生活,必須去擔當去作為。
一是要有大局。規劃 是全市的規劃,規劃工作不能有畏難情緒,要勇挑重擔、敢于負責;局內工作,分工不分家,領導指派的任務,我們去接受、去落實;科室內的工作,要沖鋒在前,不計得失;
二是要有能力。作為規劃師,要有過硬地業務水平,才能有當擔有作為;要加強學習,與時俱進,提高履職能力;要勇于創新、擅于創新,提高支撐領導決策的水平;
三是要有拼勁。領導交代的任務,要積極認真地完成;群眾交辦的事項,要及時認真地辦好;自己要有工作目標,按照目標做好每一件事情;科室有年度任務,并要認真地完成年度目標;
四是要有服務。為人民服務是共產黨員的本質,凡事都要有服務意識,凡事都要替人著想。多為人民提供方便,多為人民解決技術問題,多為黨旗添光彩;
五是要有規矩。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共產黨員不僅要牢記法律,牢記黨紀,牢記XXXX的重要講話,還要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法律、黨紀、習總要求,就是我的規矩。
新時代新擔當新作為感想5
何謂“擔當”?按照《現代漢語詞典》的解釋是“接受并負起責任”;《辭海》的解釋是“擔負;承當”。其基本意思就是承擔并負起責任,結合崗位職責和需要,全力履行自身義務。作為規劃設計師,我們的工作就是接受客戶委托,按時、保質的完成受托業務。由此可見,“擔當”應當是城市規劃師的基本職業道德,“講擔當、敢擔當、會擔當”應當是規劃師的職業追求。
一、講擔當,樹立“主體在我”的職業意識
1.要牢固樹立大局意識。城市規劃是一門綜合性、實用性的交叉學科,具有重要的公共政策屬性。城市規劃中涉及的決策問題在本質上往往是政治的,而非技術的,城市規劃師的重要職責之一,就是向權力講述真理,為決策者提供咨詢,維護社會公共利益,保護弱勢群體,做出全局性、長遠性和綱領性謀劃。在義烏加速建設“世界小商品之都”的過程中,城市規劃的作用必將更為突出,這就要求規劃師更要有大局意識。
2.要牢固樹立責任意識。首先,城市規劃師的職業道德有別于其他職業,圍繞“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全心全意為人民的生活環境和生活質量改善服務,是城市規劃師職業道德的核心和最高標準。一名合格的城市規劃師,不僅需要具有扎實的專業學識、強烈的事業心精神、過硬的綜合協調能力,更重要的是要有高度的社會責任感。其次,在具體的項目編制或設計過程中,要做到用心、細心、精心,用“工匠精神“體現規劃師的工作責任。
3.要牢固樹立效率意識。有人說:城市規劃事關百年大計,要多論證、多推敲。鄧小平同志也說:要摸著石頭過河。規劃的科學性和效率性的關系到底如何,目前無人尚知。但新時代發展的腳步不會停,也不能停,國家與國家之間存在競爭,城市與城市之間也存在競爭,在這種形勢下,更多的表現出的是“時不我待”。為此,城市規劃師承擔著巨大的工作效率壓力,往往一個設計,沒有幾天就要求出圖,這就對設計的流程、質量的把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敢擔當,提升“敬業誠信”的職業態度
1.要有敬業負責的態度。城市規劃師對業務要心存敬畏,在解決城市問題的過程中,不能就問題而問題,要透過現象抓本質,避免出現解決問題的同時,造成更大的新問題,更要避免主觀、片面的編制規劃。在具體的項目設計過程中,不能唯甲方是,要關注滿足甲方要求的同時,是否損害了國家、社會和其他相關方的利益。在接受委托業務后,要從始而終,不能半路甩手,無疾而終。
2.要有堅持原則的態度。很多城市規劃師總覺得人微言輕,面對甲方或者領導,沒有說話的勇氣和底氣,最后造成甲方說什么就畫什么,領導要求什么就規劃什么,如此一來,規劃的科學性和職業的尊嚴都被踐踏。城市規劃師作為專業技術人員,在熟練掌握技術的基礎上,要從社會、使命的角度出發,敢于直述已見,敢于講真話,只有這樣,才能取得領導或甲方的賞識和信任。
3.要有誠實守信的態度。“誠信”是市場經濟的基石,“誠信”也是義烏的代名詞,作為在義烏從事城市規劃的人員來說,更要做到誠實守信。這種“誠信”體現在:要按合同約定時間完成委托任務,要按單位規定的流程和節點編制委托任務,要按國家相關規范提供合格甚至優秀的成果,最后還要做好項目的后期跟蹤服務。
三、會擔當,煉就“科學引領”的職業能力
1.不斷提升學習能力。2016年,中共中央、國務院下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強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見》,表明黨中央,尤其是習近平總書記對城市規劃工作的高度重視,城市規劃的地位不斷上升,與此相適應,城市規劃領域的一些新理念不斷出現,如“多規合一”、“城市雙修”、“城市設計”、“海綿城市”;一些新技術不斷使用,如“大數據”、“空間句法”等。作為城市規劃師,應當與時俱進,審時度勢,及時學習吸收先進的理念和技術,科學引領義烏城市規劃和城市建設。
2.不斷提升研究能力。規劃即研究,規劃的價值就是在研究,近十幾年來,規劃院突出“創新”,強調“研究”,一定程度上推動了“研究型單位”建設,但我們離會研究、善研究還存在一定差距。規劃設計“抄襲”“復印”的現象并沒有杜絕,小部分專業技術人員還不知道如何做研究,一些專業技術人員作風不實、調查研究不實,致使規劃成果質量難以令人滿意。規劃院要進一步強化項目的過程考核,完善規劃研究能力提升的倒逼機制。
3.不斷提升溝通能力。規劃的過程就是溝通的過程,溝通能力不強是規劃院的一大共性問題,這種溝通問題表現為兩方面:一是溝通的主動性不夠,如現場走訪調研少(有可能是項目完成時間不允許),業主意圖掌握不全,項目對接不夠;二是溝通的技能不夠,自己的規劃思想不能有效的表達,導致規劃設計不斷變更,造成低效低質的勞動。為此,要進一步加強規劃師的溝通力培訓,引進部分專家型、帶頭型人才,通過由點帶面,全面提升規劃師的溝通技能和職業素養。
以上就是2021年新時代新擔當新作為感想范文五篇了,想要了解更多相關內容,請關注本網站。
【2021年新時代,新擔當,新作為感想 2021新時代大學生的使命與擔當】相關推薦文章:
上一篇: 樹葉作文300字三年級 三年級寫樹葉的作文 下一篇: 周春梅法官事跡心得體會 向全國模范官周春梅同志學習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