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心得體會 西藏自治區和平解放70周年
老西藏精神,就是“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特別能忍耐、特別能團結、特別能奉獻”的精神。為了大家學習方便,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心得體會 西藏自治區和平解放70周年內容,以供參考,一起來看看!
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心得體會
近日, 總書記在西藏考察調研時強調,我們56個民族是中華民族共同體,要同舟共濟、邁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只要我們跟著中國共產黨走、堅定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同心協力、加強民族團結,就一定能夠如期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輝煌目標。
“五十六個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種語言匯成一句話:愛我中華、愛我中華、愛我中華……”此次西藏之行正值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是 總書記時隔10年再次去到西藏,也是黨的百年慶典之后 總書記的首次地方考察。從這些特殊的時間節點之中,我們要讀懂 總書記西藏之行的深意,牢記總書記的諄諄教誨和殷殷囑托,為如期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接續奮斗,為早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砥礪前行!
堅定不移跟黨走,用絕對忠誠書寫政治本色。對黨絕對忠誠,是我們與生俱來的政治本色,是每個黨員入黨宣誓時的莊嚴承諾。對黨絕對忠誠關鍵在“絕對”兩個字,意思是唯一的、徹底的、無條件的、不摻任何雜質的、沒有任何水分的忠誠。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對黨絕對忠誠,要始終堅定理想信念,面對風雨穩如泰山,面對挑戰無所畏懼,面對誘惑不為所動。對黨絕對忠誠,要始終堅定政治立場,無論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要在政治上行得正、坐得端、站得穩、靠得住。對黨絕對忠誠,要始終與黨中央同心同德,聽黨指揮、為黨盡責,不當“兩面派”,不做“雙面人”。黨員干部要不斷筑牢信仰之基、補足精神之鈣、把穩思想之舵,澆筑“銅墻鐵壁之軀”,煉就“金剛不壞之身”,自覺做到一心一意聽黨話,堅定不移跟黨走。
全心全意為人民,用念茲在茲詮釋初心底色。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我們黨的根本宗旨。我們黨來自于民,植根于民,人民就是我們黨的“根與源”,是我們黨得以植根的肥沃“土壤”。聯系群眾如魚得水,脫離群眾如樹斷根,黨員干部應時刻將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的初心記在心上、抓在手上、落實在行動上。念茲在茲,枝葉關情,要始終把人民群眾放在心中第一位置,在不斷地為民服務中厚植自己的愛民之心,提升自己的憂民之情,付諸自己的為民之行,要耐心傾聽群眾的呼聲、認真記錄群眾的建議、用心解決群眾的難題,在細枝末節中將為民之事一件件辦細、辦實、辦好。要永遠保持對人民的赤子之心,放下架子、撲下身子,時刻與人民群眾坐在一起、想在一起、干在一起,以“俯首甘為孺子牛”之態續寫干群之間的魚水深情。
同舟共濟譜新篇,用實干擔當提升使命成色。團結就是力量,這力量是鐵,這力量是鋼。一百年滄桑巨變,一世紀風雨兼程,中國共產黨的百年史就是一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為實現美好生活的共同奮斗目標而戰天斗地的拼搏史。黨員干部要始終保持艱苦奮斗的工作作風,腳踏實地、真抓實干。要進一步強化責任擔當,永遠保持高昂的激情和旺盛的斗志,不驕不躁、不氣不餒;要立足本職、埋頭苦干,不怕艱苦、攻堅克難,不畏險阻、一往無前。要大力發揚“釘釘子”精神,一錘接著一錘敲,一茬接著一茬干;要不斷涵養“工匠”精神,始終堅持精雕細琢、精益求精,力求肩負之事做到盡善盡美。獨絲不成線,獨木不成林。要擁有“眾人拾柴火焰高,眾人劃槳開大船”的團隊意識,不低估別人,不高看自己,不搞個人“英雄主義”,凝聚每一個人的“星星之火”,匯聚成震撼世界的“燎原之勢”,從而不斷提升共產黨人的使命成色!
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心得體會
十八軍進軍西藏,可以說是一個奇跡,那是生命的奇跡,也是挑戰極限,超越自我的勝利。老西藏們用生命在完成進軍西藏的使命,用不屈不撓的意志,克服千難萬險,硬是把紅旗插在世界屋脊!
那是一次艱難的行程,那是可以永遠激勵這個時代和國人的偉大精神。“背著公路”進西藏,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硬是在不適合生命生存的地方修出天路,一條條天路,那是生命和鮮血的代價啊,那是幸福的道路,引領著那里的同胞走向光明的未來。
我曾經有幸拜訪過洗衣歌的編導李俊琛前輩,前輩告訴我:她隨18軍進藏的時候,才15歲,而整個文工團都很年輕。15歲,最美好的年華,都留在了走向西藏的路上。部隊經常面臨翻雪山,趟冰河,高寒缺氧等很多難以想象的困難。冬天睡雪山,睡冰河,下雪了,砸倒了帳篷,就只能睡在雪窩里。
早上起床,鞋都是凍到冰上的,必須要想辦法刨出來。夏天雖然有美景,有野果可以充饑,但是蚊子多的難以想象,還要面對泥石流,塌方,陰雨各種自然災害,說不定什么時候就遭遇蝗蟲無情的襲擾。長期吃不飽,穿不暖,因為高寒缺氧,水都燒不開,常年吃生飯。
十八軍進軍西藏,經過4000米以上的雪山14座,5000米以上的雪山2座。川藏線兩千多公里,犧牲了官兵3000多人,藏漢民工1000多人,平均1公里犧牲2人。在四年多的時間里完成土石方2930多平方公里,終于在1954年修通聞名遐邇的全長2255公里的川藏公路和全長2100公里的青藏公路。
十八軍是用自己的血肉之軀,一點一點把川藏公路鋪到了拉薩,可怕的不是爬雪山,還有雪地宿營。在雪山上宿營,經常是第二天起床一看,白茫茫的一片,什么也看不見,吹了起床號,大家才從雪堆里爬出來,清點人數時,經常是少人,找到戰士夜里睡覺的地方,才發現已經凍死在雪下面。有些戰士扛著炮,拿著槍,托著這些武器的手都凍壞了。下山后都要截肢。
聆聽著前輩的訴說,淚水模糊了我的雙眼,人們一直都在說:“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特別能忍耐,特別能團結,特別能奉獻”的老西藏精神。而老西藏精神,是只有真正能扎根在西藏的人,才明白其中飽含的意義。那絕不是苦,絕不是累可以形容的。
而僅僅是一座怒江大橋,真正的是用生命和鮮血筑成的。由于要在荒無人煙的懸崖峭壁上修建,所以這艱巨的任務,普通的建橋施工隊無法完成,因此由當時在這里的解放軍負責建橋任務。士兵從山底上放下幾十米長的繩索,在石崖上掛起密密麻麻繩索搭成的軟梯,在石崖的半腰上懸掛打炮眼。懸崖峭壁打眼放炮,石塊塌方危險極大,每響一炮,幾乎都有人受傷,施工條件異常艱難危險,傷亡很大,這座橋是戰士的血肉凝固成的大橋。
其中有一位戰士在施工時不小心掉進了修建的橋墩里,大家想盡一切辦法都沒將其救出,只得含淚繼續修筑,怒江大橋完成后,某排全排戰士都犧牲了,只剩下排長一人,排長悲痛萬分,縱身跳進在怒江,追隨戰士們去了。
如今怒江大橋依然在流淌,而它的前世今生帶著烈士的悲壯一起傳說,它的滔滔江水負重著那么多生命的血和魂,在歲月的流轉中形成了傲視天地的威嚴。生命,青春,壯志,形成了獨一無二的信仰,而所有為信仰獻身的勇士都將永垂不朽!精神的力量是可以戰勝一切的,是可以在任何情況下形成戰斗熱情的。
李俊琛前輩告訴我,當她走到拉薩的時候已經19歲,到了拉薩,就感覺到了天邊,眼前的一切都那么陌生。西藏是不缺少故事的地方,十八軍黨委提出:全軍同志要吃大苦,耐大勞,像當年紅軍一樣戰勝任何困難,為了西藏人民的解放,我們爬也爬到西藏去,要用死在西藏,埋在西藏的氣概完成黨交給的解放西藏的任務。
但是前輩說:她們最開始到拉薩,因為反動派的宣傳,最初藏族同胞對解放軍是恐懼的,為了與藏族同胞溝通,文工團抽空演出,敲鑼打鼓招引群眾,可是大家都不敢來看,最初只有幾個小孩偷偷來看,孩子們一來,媽媽們就來了,慢慢的村里人都來了。
文工團唱藏族歌,跳藏族舞,宣傳黨的政策,宣傳修路的意義,還幫忙解決藏族同胞遇到的各種問題和生活中的困難。漸漸的藏族群眾打消了恐懼,她們說自己從來沒有見過這么好的部隊,很快,藏族群眾和解放軍成為了一家人。
我問前輩:“您吃了那么多苦,那您后悔走到西藏嗎”?前輩堅定的告訴我:“終生無悔!如果在讓我選擇一次,我還是會選擇去西藏,我的一切都是西藏帶給我的。我的成功離不開所有幫助過我的人,離不開那段時光的磨練。成功了也是十八軍的成功,也是黨在西藏政策的成功,也是藏族人民的成功”。
這就是老西藏的情懷,見證過十八軍走向西藏的艱難,經歷過傷痛和歲月的摧殘,親歷過那片土地所有的大事件,發展,改革,變遷,以及深重的歷史,一代代老西藏們用生命,用青春,用熱血締造老西藏精神,并讓老西藏精神閃閃發光。
張國華司令員曾說:"毛主席讓我們守西藏,要走你們走,我死也死在這里!"如此堅如磐石的立場,塑造了十八軍無所畏懼的軍魂,贏得了屬于十八軍的歷史使命。用自己的熱情感染著藏族同胞,用英勇無畏,吃苦耐勞,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排除各種困難,戰勝著各種敵人。西藏的土地上,老西藏精神不朽!
而新時代的西藏軍人,有血性,有擔當!發揚老西藏精神,戎邊衛國建新功的優良傳統,長期堅守西藏期間,表現出公而忘私,國而忘家,出生入死的奉獻早已在雪域高原形成了共鳴。無論是犧牲在巡邏路上的最高級別年僅49歲的將軍首長張貴榮,還是倒在巡邏路上年僅19歲的普通士兵,都在用生命詮釋著老西藏精神,傳承著老西藏精神!
那么多扎根西藏的人,以老西藏精神為鞭策,把個人得失,進退,家庭乃至生死置之度外。而把民族團結,建設西藏,保衛西藏的需要放在第一位。許多老西藏們更是獻了青春獻終身,獻了終身獻子孫。正如譚冠三將軍一進西藏就滿懷豪情的說:“男兒壯志當報國,藏漢團結重如山,高原有幸埋忠骨,何須馬革裹尸還”!
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心得體會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6周年之際,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特別邀請來自內蒙古、廣西、西藏、寧夏、新疆5個自治區的13名基層民族團結優秀代表,最全面的范文參考寫作網站來到北京參加國慶活動。30日下午,習近平在人民大會堂親切會見他們,并同他們合影留念。
“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個兄弟姐妹是一家……”,這首歌曲唱出了我國各族人民的心聲。維吾爾族的諺語說得好:指甲和肉分不開。中華民族生生不息,靠的就是各民族團結友愛;中華民族繁榮富強,靠的也是各民族團結友愛。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我國各民族休戚與共,形成了中華民族多元一體的格局,漢族離不開少數民族、少數民族離不開漢族,各少數民族之間也相互離不開。正是各族人民的同心共濟、團結奮斗,凝聚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澆鑄了億萬人民美好安康的幸福大廈。
哈薩克族有一句諺語:“離群的羊會被狼吃掉,兄弟團結有馬騎,妯娌和睦有飯吃”。對于中華民族而言,民族團結是安居樂業不可或缺的前提,國家長治久安不能離開的保障,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線。船的力量在帆上,人的力量在心上。什么時候團結一致,什么時候就眾志成城、興旺發達;什么時候不團結,什么時候就一盤散沙、任人欺凌。這是歷史的結論,也是現實的召喚。正像習近平總書記所強調的,我國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各民族多元一體,是老祖宗留給我們的一筆重要財富,也是我們國家的重要優勢。他指出,中華民族一家親,同心共筑中國夢,這是全體中華兒女的共同心愿,也是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目標。實現這個心愿和目標,離不開全國各族人民大團結的力量。
“事成于和睦,力生于團結”。一部中國歷史,就是各民族不斷交流融合、走向統一團結的發展史;范文寫作一部中國民族工作史,就是黨在不同時期團結帶領各族人民砥礪前行的奮斗史。“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新中國成立66年來,民族團結的感情和信心已經從涓涓溪流匯聚成滾滾波濤。習近平總書記邀請民族團結優秀代表到京參加國慶活動,與他們一起共話民族團結、共祝祖國生日,強調“中華民族一家親,同心共筑中國夢”,其導向意義是顯而易見的。中華民族的歷史是各族人民共同創造的,中華民族美好的未來也同樣需要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這是浩浩蕩蕩的歷史潮流,不可阻擋;這是民族團結筑夢力量的再凝聚,勢如破竹。
“齊心的螞蟻吃角鹿,合心的喜鵲捉老虎”。各民族團結奮斗、共同繁榮既是中華民族的立身之本、生命之依,也是當代中國追夢圓夢的力量之源、希望所在。我們要深刻領悟“中華民族一家親,同心共筑中國夢”的內涵所在、要義所在,始終把維護和促進民族團結作為重大政治責任來堅守,作為工作接力棒來代代相傳,讓民族團結之花永遠盛開,匯聚起全民族的智慧和力量再出發,范文參考網唱響“中華民族一家親,同心共筑中國夢”這個主旋律,把民族團結進步事業全面推向前進,像一針一線繡出“同心共筑中國夢”十字繡匾的維吾爾族代表哈那依先·;艾尼瓦爾所說的那樣,“用一個一個實際行動,繡出在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領導下各族人民緊密團結、偉大祖國繁榮昌盛的美麗畫景”。
以上是小編整理的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心得體會 西藏自治區和平解放70周年全部內容,如果喜歡請持續關注“查字典”。
【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心得體會 西藏自治區和平解放70周年】相關推薦文章:
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心得體會 紀念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心得體會
2021慶祝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演講稿 2021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 解放軍
上一篇: 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心得體會 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慶祝大會 下一篇: 員工轉正部門主管評語 員工轉正部門主管評價怎么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