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級市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黨史學習教育改革開放研討發言
黨史學習教育大會要求全黨同志要做到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學黨史、悟思想、辦實事、開新局,為了大家學習方便,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縣級市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黨史學習教育改革開放研討發言內容,以供參考,一起來看看!
縣級市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黨史學習教育改革開放研討發言
“1978年12月18日,在中華民族歷史上,在中國共產黨歷史上,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歷史上,都必將是載入史冊的重要日子。這一天,我們黨召開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實現新中國成立以來黨的歷史上具有深遠意義的偉大轉折,開啟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偉大征程。”四十年來,中國經濟社會發生了巨大而深刻的變化,中國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40年來,我們始終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不斷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我國國內生產總值由XXX億元增長到20XX年的XX萬億元,年均實際增長XX,遠高于同期世界經濟XX左右的年均增速。我國國內生產總值占世界生產總值的比重由改革開放之初的XX上升到XX,多年來對世界經濟增長貢獻率超過30。我國貨物進出口總額從XX億美元增長到超過4萬億美元,累計使用外商直接投資超過XX萬億美元,對外投資總額達到XX萬億美元。我國主要農產品產量躍居世界前列,建立了全世界最完整的現代工業體系,科技創新和重大工程捷報頻傳。我國基礎設施建設成就顯著,信息暢通,公路成網,鐵路密布,高壩矗立,西氣東輸,南水北調,高鐵飛馳,巨輪遠航,飛機翱翔,天塹變通途。現在,我國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制造業第一大國、貨物貿易第一大國、商品消費第二大國、外資流入第二大國,我國外匯儲備連續多年位居世界第一,中國人民在富起來、強起來的征程上邁出了決定性的步伐!
在人類改造自然、不斷發展生產力的過程中,生產關系、上層建筑也在不斷地改造和發展。生產關系、上層建筑,包括各種制度的存在和價值,歸根結底是由生產力決定的,是服務于生產力發展的。只要存在發展,就需要改革。改革是制度的發展方式,是上層建筑的發展方式。制度發展無非有兩種基本方式。當制度不可能自我調整、自我發展的時候,就通過革命的辦法,以激烈、暴力、流血的方式,改朝換代,政權更選,來滿足人的解放和發展生產力的需要。當制度能夠自我調整、自我發展的時候,就通過改革的辦法,以和平、漸進、不流血的方式,變革制度,解放和發展生產力。一種制度是否有生命力,就要看它有沒有自我調整、自我完善、自我發展的能力。假如社會主義制度不具有這樣的能力,不能自我完善、自我發展,那將和一切死去的制度一樣,要被送進博物館。鄧小平同志說,不改革就是死路一條;改革也是一種革命,是“第二次革命”,只不過這種革命的方法不同于暴力的、流血的革命,其目的還是解放和發展生產力。
改革是有目標和方向的。符合中國實際的,能夠解決中國發展問題,能保障中國人民根本利益的,就是我們改革的目標和方向。判定的基本標準就是鄧小平同志講的“三個有利于”,一切都要有利于發展生產力,有利于增強國家的綜合國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一句話,堅持“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的黨的基本路線,就能保障中國長期發展、長期穩定。在中國實現工業化和現代化的歷史過程中,各種制度都將長期處于不斷變革中。環境、條件、形勢的不斷變化,促使制度要適應這些變化。中國的發展道路、模式、經驗,只能產生于中國的發展過程中,與別國情況不同,發展階段不同,就像是開不同的鎖,只能用不同的鑰匙。今天中國正處在大發展、大變化、大進步的時代,14億中國人民正在邁向工業化、現代化,這是何等壯觀的歷史畫面!不僅中國歷史上前所未有,在世界歷史上也是前所未有的。這是中國人民自己的偉大探索,在理論和實踐上的雙重探索,是自己一步一步地走出來的。靠自己,走自己的路,這就是歷史的結論。
改革開放,是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人民的偉大歷史性創造,是今天中國的時代精神。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構成了我們的改革精神、時代精神。這種精神就是面向世界,面向未來,面向現代化,吸收世界上一切有益于我們的營養,創造性地推動中國的發展。
鄧小平同志指出:“貧窮不是社會主義”,“我們要趕上時代,這是改革要達到的目的。”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黨作出實行改革開放的歷史性決策,是基于對黨和國家前途命運的深刻把握,是基于對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實踐的深刻總結,是基于對時代潮流的深刻洞察,是基于對人民群眾期盼和需要的深刻體悟。歷史發展有其規律,但人在其中不是完全消極被動的。只要把握住歷史發展大勢,抓住歷史變革時機,奮發有為,銳意進取,人類社會就能更好前進。改革開放是我們黨的一次偉大覺醒,正是這個偉大覺醒孕育了我們黨從理論到實踐的偉大創造。改革開放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發展史上一次偉大革命,正是這個偉大革命推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偉大飛躍
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的“建立中國共產黨、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推進改革開放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是五四運動以來我國發生的三大歷史性事件,是近代以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三大里程碑。”前進道路上,我們必須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為指導,增強“四個自信”,牢牢把握改革開放的前進方向。改什么、怎么改必須以是否符合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總目標為根本尺度,該改的、能改的我們堅決改,不該改的、不能改的堅決不改。我們要堅持黨的基本路線,把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同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這兩個基本點統一于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長期堅持,決不動搖。
以上是小編整理的縣級市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黨史學習教育改革開放研討發言全部內容,如果喜歡請持續關注“查字典”。
【縣級市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黨史學習教育改革開放研討發言】相關推薦文章:
上一篇: 黨支部黨史組織生活會個人檢視剖析材料2021 下一篇: 黨史學習教育專題組織生活會個人對照檢查材料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