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歲月紀錄片觀后感 山河歲月第二十九集觀后感
百集《山河歲月》紀錄片從黨的百年歷程中,選取100個關鍵場景,高光時刻、典型人物,以人文情懷、歷史敘述與細節呈現,講述100個充滿人性光輝和人格魅力的生動故事,展示一百年中國共產黨對國家發生的歷史性變革所起的關鍵作用及黨帶領國家和人民創造的光輝成就。為了大家學習方便,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山河歲月紀錄片觀后感 山河歲月第二十九集觀后感內容,以供參考,一起來看看!
山河歲月紀錄片觀后感
壯麗山河,風雨中已經走過百年。流金歲月,大地上依然寫著你的英名。百年歷史中,曾經有這樣一批人,他們苦苦尋路,他們向死而生。他們為了實現讓中國的老百姓過上富裕幸福的生活的理想,唱響信仰之歌,鑄就生命輝煌。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即將推出的百集文獻紀錄片《山河歲月》,講述百年黨史故事,譜寫紅色英雄史詩,展現先烈們共同書寫的非凡歷史。
《山河歲月》,致敬每一個無悔的青春,致敬每一個為人民犧牲的英烈!“山河”代表空間,代表著中國,代表著我們腳下的這塊生我養我的土地;“歲月”代表時間,代表著共產黨100年風雨歷程,代表著先烈們用青春和生命寫下的流金歲月。《山河歲月》的導演夏蒙這樣說:百年來滄桑巨變,從山河破碎、民不聊生的舊中國到今天江山秀美、人民幸福的社會主義中國,這其中既有空間的變化,更有時間的積淀。《山河歲月》不僅是迄今為止容量最大的紅色紀錄片,也是展示人物最多的一部紀錄片。紀錄片從黨的百年歷程中,選取100個關鍵場景、高光時刻和典型人物,以人文情懷、歷史敘述與細節呈現,講述100個生動故事。
《山河歲月》將分為四季。每季20多集,每集25分鐘。第一集名為《北方天空下》,講述了1917年,俄國十月革命的一聲炮響,給中國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一代覺醒的知識分子積極尋找救國救民的真理,陳獨秀、李大釗成為了最早的播火者。從巴黎到莫斯科,從北平到上海,中國最早的一批共產黨人建黨的軌跡讓人贊嘆。柔和的畫面、平實的話語、珍貴的史料,呈現出一個個青春朝氣、心懷信仰的年輕面孔。
第二集《湘江北去》,講述了中國共產黨創建者之一的毛澤東,在其主編的《湘江評論》上尋找真理,傳播、介紹新思想和探索改造社會的道路。
第三集《百年望道》,講述1919年,在江南的春寒中,陳望道聚精會神、字斟句酌地翻譯《共產黨宣言》。還有惲代英、瞿秋白等一批早期翻譯、介紹、傳播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故事。1920年8月,《共產黨宣言》出版。一本書,影響了一群人。正是這一群人,改變了中國的命運。
《生如夏花》一集,講述建黨初期一批女共產黨人的故事,如葛健豪、向警予、蔡暢等,她們也是婦女解放的先驅。《民族魂》一集,講述魯迅先生與中國共產黨人的親密交往。毛澤東就曾說過,共產黨人的心跟魯迅是相通的。還有《怒吼吧黃河》、《五月的鮮花》《可愛的中國》等等,耳熟能詳又充滿詩意的片名抒發著一種強烈的革命情懷。紀錄片擺脫了一味地說教模式,通過一個個生動而真實的故事,展示了100年來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走過的偉大道路。建黨百年來,成千上萬的英雄先烈,以青春,以熱血,以生命,守護祖國山河,換得歲月靜好。吾愿吾親愛之青年,生于青春死于青春,生于少年死于少年也。進前而勿顧后,背黑暗而向光明,為世界進文明,為人類造幸福。清明時節,看《山河歲月》,致敬先烈。氣壯山河,風云歲月,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美麗中國,江山如畫,百年初心,人民至上!
山河歲月紀錄片觀后感
021年,在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之際,夏蒙擔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推出的100集文獻紀錄片《山河歲月》總撰稿、總導演,正率領團隊再次打造一部堪稱鴻篇巨制的文獻紀錄片。在中國共產黨百年歷史長河中,擷取豐富的歷史細節,生動的人物故事,深刻展現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奔向強起來的偉大歷程,充分反映中國共產黨為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立下的豐功偉績。百年滄桑、百年輝煌,中國共產黨今年迎來建立百年的日子。如何將這段非凡的歷程形象生動而又真實感人地呈現給觀眾,是我們一直思考的課題。在中宣部和中央廣播電視總臺領導的支持下,拍攝100集紀錄片《山河歲月》的設想列入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的重點項目,并于2020年夏天正式啟動。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年,紀錄片《山河歲月》是100集。這絕對是建黨100年紀錄片中的鴻篇巨制,也是一項具有挑戰性的藝術創造工程。紀錄片文本有特殊的要求,從某種意義上說,紀錄片文本的寫作類似于編劇,必須兼顧影像的表達。往一般文章里貼畫面的做法是一種不負責任的創作態度。這100集紀錄片表達什么內容,敘述什么故事呢?
首先,將這部紀錄片定名為《山河歲月》,就是想告訴人們,在我們這塊土地上,為了山河壯美,為了歲月靜好,100年來,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走過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奔向強起來的偉大道路。“山河”代表了空間,代表著我們的祖國;“歲月”代表時間,代表中國共產黨超過的100年風雨歷程,也代表了那些成千成萬的先烈們為生命寫下的流金歲月。白駒過隙,人的成長顯示著時間的流動。100年的滄桑巨變,從破碎山河、民不聊生的社會到今天的錦繡美麗的社會主義中國,這既有時間的綿長,更有空間的變化。具體到人,我們還是以講故事的方式來表現共產黨人百年來艱苦卓絕的非凡成就。
比如,第一集“北方天空下”,講述了1919年的五四運動,十月革命的一聲炮響,給我們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一代覺醒的知識分子積極尋找救國救民的真理。以陳獨秀、李大釗為代表的先驅,在共產國際的幫助下,開始籌備建立中國共產黨,最終鑄就了開天辟地的偉大事件。從巴黎到莫斯科,從北平到上海,一代中國共產主義者們建黨的軌跡讓人贊嘆。
第二集“湘江北去”,講述的是作為中共一大代表、中國共產黨創建者之一的毛澤東,他在尋找真理的歷程中有一段不平凡的人生。
第三集“百年望道”,一語雙關,其實是講述了陳望道、惲代英、瞿秋白等一批早期翻譯、介紹、傳播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故事,也講述了百年來中國先進知識岔子不斷尋求救國救民的真理,最終實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過程。當然,還有“北伐北伐”一集,講述北伐戰爭中,共產黨人沖鋒向前的精神。“生如夏花”一集,講述早期共產黨創建者中的一些女共產黨人的故事,如葛健豪、向警予、蔡暢等,她們也是婦女解放的先驅。
在這部長達百集的紀錄片里,我們追求一種詩意的表達。如“怒吼吧黃河”“五月的鮮花”“野火春風”“可愛的中國”等等,我們試圖用這些詩意的表達來抒發一種革命的情懷,同時也以這種富有激情的講述,向中國共產黨百年歷史致敬,向先烈致敬。有一集,我們本來的題目是“先生之死”,講述魯迅先生與中國共產黨人的關系。后來我們將其改名為“民族魂”。我們覺得這樣才能將魯迅先生與中國共產黨人交往的精神實質清晰地表達出來。魯迅先生雖然不是共產黨員,但他積極參與并投身“左聯”的文藝事業,他身邊的朋友瞿秋白、馮雪峰、丁玲、柔石、胡也頻等都是共產黨員,他明知道幫助共產黨人是有危險的,但他義無反顧,仍然去幫忙。后來他倡導并領導新木刻運動,培養的一批木刻家在延安將木刻藝術發揚光大。而共產黨人也一直以魯迅精神的傳承者自居,以魯迅先生為精神導師。毛澤東就曾說過,共產黨人的心跟魯迅是相通的。我們更將以優美的畫面、一流的影像,展現中國共產黨百年來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傳達出今天我們對百年大黨行穩致遠的崇敬。對于黨在各個歷史時期的領袖人物,我們都有專門的篇章講述他們的故事。為了講好毛澤東、朱德、劉少奇、周恩來、鄧小平的故事,編導們從浩如煙海的文獻資料中梳理出了許多鮮為人知的歷史往事。
比如“海棠花開”這一集,講述周恩來與一些民主人士和民族、宗教人士的交往,許多歷史影像都是第一次披露。在這部百集紀錄片里,我們期望以一種全新的視角、一種有情懷的敘述,真實而生動地傳達出歷史深處的如煙往事。如在“五月的鮮花”這集中,我們講述了歌聲與中國革命的故事;在“墓場與鮮花”這集中,我們講述了幾位烈士鮮為人知的故事,像盧志英、武懷讓等等。武懷讓又名武胡景,是中國共產黨歷史上一位十分重要的人物。曾擔任中共中央軍委代書記,奉命前往莫斯科向共產國際匯報工作,最后慘遭王明等人誣陷,犧牲于莫斯科。新中國成立后,武胡景被追認為革命烈士。在對新中國成立建有杰出貢獻的百位人物中就有他,但他的事跡很少有人知道。我們挖掘了一批這樣的歷史人物故事,從這些人物身上感受到中國共產黨和共產黨人為新中國的創建、發展作出的貢獻。
“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中國共產黨參與了北伐戰爭,經歷了10年土地革命戰爭,14年抗戰,3年解放戰爭,長期浴血奮戰為了什么,當然是為了這片大好河山,也為了生活在這塊土地的人民;也只有這樣一個題目,才能承受這樣一段偉大而光榮的歷程。大家常常說“山河無恙,歲月靜好”,山河如何無恙,歲月如何靜好?那是一代又一代中國共產黨人奮斗的結果呀!百年前的中國是什么樣子呢?那是山河破碎、血流成河的歲月。讓百年前支離破碎的山河在今天重現它的璀璨光輝,百年的歲月一天天走向更加繁榮富強,如果沒有中國共產黨的領導這是難以想象的。我們雖然沒有經歷過那戰火彌漫的時代,但去年以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卻讓我們經歷了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這讓我們所有的中國人都真切感受到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中國人民團結協作、共同抗疫取得的偉大成就。無數戰斗在第一線的共產黨人成為“最美逆行者”,是他們以忠誠和信念守護了這片山河、這段歲月。我們常說這是一個英雄輩出的土地,戰爭年代有成千成萬的烈士英勇犧牲,和平年代也有許多英雄為人民的利益獻出寶貴的生命。我們有說不完的英雄故事,雖然像王杰、歐陽海等英雄人物,今天已經被許多人淡忘,我們希望再講一遍他們的故事,讓更多今天的年輕人知道他們的事跡。這些英雄的事跡寫成的故事,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許多數字可以說明這一點,長篇紀實小說《紅巖》發行量1000多萬冊,《雷鋒日記》《雷鋒故事》發行量突破兩千萬冊,《歐陽海之歌》的發行量更達到驚人的3000萬冊——從這些數字可以看出,英雄的精神對一個時代的影響,對幾代人的影響。
山河歲月紀錄片觀后感
據了解,《山河歲月》分為四季。第一季從前后到七七事變之前共22集,第二季從七七事變到新中國成立之前共20集,第三季從1949年到黨的十八大之前共30集,第四季講述黨的十八大以來的故事共28集。
歷時兩年多策劃制作的《山河歲月》百集文獻紀錄片,是總臺一百年宣傳報道的又一精品力作,是迄今為止容量最大的一部紅色紀錄片,也是展示人物最多的一部紀錄片。“山河”代表空間,代表著我們腳下這片生我養我的土地;“歲月”代表時間,代表著一代代中國共產黨人踐行初心使命的風雨歷程。放眼山河、回望歲月,我們就是要始終牢記黨的初心使命,就是要生動講好黨的百年故事,就是要著力傳播好黨的偉大精神。
學習觀看《山河歲月》,要有接續愛國愛家情懷。在中國共產黨不斷奮進的道路上,革命先烈們為了祖國的解放,拋頭顱灑熱血、浴血奮戰,深刻詮釋了“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愛國情懷。他們是改革開放先驅者,為了祖國的發展,走在前干在前、披荊斬棘,生動書寫了“終生報國不言悔”。在百年奮斗征程中,正是一批又一批中國共產黨人用汗水、生命保家衛國,始終與祖國同向同行,始終在祖國需要的時候挺身而出,始終為建設富強美好的祖國而奮斗,才讓社會主義中國巍然屹立在世界東方。
學習觀看《山河歲月》,要有涵養砥礪報國之情。對于黨員干部來說,學黨史就是以黨的光輝歷史為明燈,做到知史愛國,把愛國之情、報國之志融入偉大事業奮斗中。我們每一個人就像國家建設中小小的“螺絲釘”,看似渺小,卻在默默無聞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我們應在平凡的崗位中,當好“挑擔工”、種好“責任田”,于點點滴滴中貢獻自己的力量,彰顯愛國、報國的責任擔當。展望未來,挑戰風險無處不在,我們要傳承弘揚愛國奮斗精神,在祖國需要的時候站出來。只有將個人理想與祖國的前途緊緊聯系在一起,不畏艱難險阻,矢志報國,才能實現人生的價值。
學習觀看《山河歲月》,要踐行為民服務的理念。讀黨史,是一次跨越時空的對話,人民需求永遠是中心,曾經的“打土豪、分田地”是為了人民,“搞建設、抓改革”還是為了人民;淮海戰役的勝利,是人民群眾用小車推出來的;“絕命后衛師”的“擴紅”,是人民群眾將一個個親人送上前線。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我們唯有用行動踐行初心使命,俯下身子、扎根一線,將更多精力放在人民群眾關心的教育、社保、醫療、人居環境等工作,致力于“根”上、“點”上解決民生問題,回應人民期盼。
百年黨史,記錄了中國共產黨和人民“魚水關系”,形成了一股任何勢力都無法撼動的力量。新時代新征程,新形勢新變化,唯一不變的就是中國共產黨對中國人民的情懷,以史為鑒繼續創新篇。
以上是小編整理的山河歲月紀錄片觀后感 山河歲月第二十九集觀后感全部內容,如果喜歡請持續關注“查字典”。
【山河歲月紀錄片觀后感 山河歲月第二十九集觀后感】相關推薦文章:
上一篇: 2021中國醫師節祝福語簡短 819醫師節祝福語簡短 下一篇: 2021年7月到9月預備黨員思想匯報范文四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