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照黨史目標要求自身在堅定理想信念增強歷史自覺材料(精選三篇)
中國共產黨的百年歷史,就是一部踐行黨的初心使命的歷史,就是一部黨與人民心連心、同呼吸、共命運的歷史。十八大以來,習總書記在不同場合講過許多黨史上感人至深的故事。黨史是教科書,也是營養劑。為了大家學習方便,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對照黨史目標要求自身在堅定理想信念增強歷史自覺材料內容,以供參考,一起來看看!
對照黨史目標要求自身在堅定理想信念增強歷史自覺材料
黨史學習的總要求是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學黨史、悟思想、辦實事、開新局。因此,學習黨史,就是要堅信黨的領導,自覺聽黨話、跟黨走,堅定地把黨領導的事業推向前進。關鍵是要體現在實際行動上,就是要把黨史學習成果轉化為干實事、多干事、干成事的動力。那么,在學習過程中還要通過檢查自身存在的不足與差距,為下一步的整改落實與自我提升做好準備。
對照黨史學習教育的目標要求,查找自身在堅定理想信念、增強歷史自覺方面還存在的差距和不足,可以從“學思踐悟”幾個方面去思考與查找自身問題。下面提供一些思考的路徑,以供參考,然后結合自己實際狀況擬出自己的差距和不足。
在堅定理想信念方面的差距和不足
一是對黨的歷史學習還存在不深入、不系統問題。有膚淺化、碎片化現象,而在深入學、系統學、全面學方面還做得不夠。還容易滿足于聽報告、聽講座、看輔導,而在讀原著、看原文、悟原理上還存在一定的差距與不足。
二是在入腦入心、深入骨髓上還有存在差距與不足。由于學習不深入、不系統,浮于表面,以致對黨史知識、黨史事件以及理想信念等重大問題還認識不深刻、理解不透徹,也就還不能完全做到入腦入心、深入骨髓。
三是對理想信念的鍛造與磨礪還存在差距與不足。對于理想信念的重要性,雖然有著較好的認識與理解,但對于如何去做到理想信念堅定,如何進一步鍛造和磨礪自己的理想信念,自己應該怎么去做,還不夠有明晰的思路,缺乏思考與認知。
四是把理想信念轉化為實際行動上還缺乏主動性與創造性。平時對理想信念談得多,而如何落實到實際行動上卻很少去思考與研究,如何去擼起袖子加油干,還缺乏主動出擊的自覺性,也缺乏創新意識和工匠精神。有時候還有急躁心理,不能踏踏實實、久久為功、馳而不息地去做好自己的工作。
在增強歷史自覺方面的差距和不足
所謂增強歷史自覺,就是要通過對歷史特別是黨史的學習認識和把握,能夠和善于從歷史規律中把握發展大勢、擔當歷史使命,善于用歷史的眼光、從歷史的角度去認識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能夠以高度的歷史自覺去承擔歷史使命。
一是對于如何正確運用歷史規律認識不夠、能力不足。在歷史學習中,由于學習不系統、認識不深入,往往滿足于一知半解,以致對歷史規律認識不足,在現實工作中更是談不上借鑒歷史經驗。對于“歷史是最好的老師”的認識更多停留在表面。如何運用歷史上的智慧,把歷史智慧落實到工作中去,還需要持之以恒、毫不松懈地在下一步加強改進與提升。
二是對于如何把握歷史大勢認識不夠、能力不足。做事情要順應歷史發展的潮流與規律,善于把握歷史大勢,這樣才能增強歷史的自覺。在這方面往往存在差距與不足,就是學習歷史后,更多的是熟悉歷史、認識歷史,而很少進一步去體悟歷史。由于“悟”的不夠,也就很難與深層次的把握,也不能把歷史的智慧轉化為實際的行動。進入新時代,更是要把握好歷史大勢,抓住和用好歷史機遇,為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而貢獻自己的力量。
三是對于如何擔當歷史重任意識不強、能力不足。對自身存在的問題缺乏自我革命的精神。人無完人,每個人都會有自身的不足,關鍵是要發現不足、承認不足,然后勇于去改正不足。這樣才能真正做到歷史擔當。如果連自我問題都不敢面對,那就談不上歷史擔當。因此,一定要以“自我革命”的精神,去認識自身的存在的差距與不足,從而堅決加以改進,切實提高自己。
對照黨史目標要求自身在堅定理想信念增強歷史自覺材料
第一、創新意識不夠強,執行、落實的多,創新發展的少。對上級規定的政策領會的不夠深、不夠透,有些照抄照搬的現象。對一些不太符合現實情況的問題,總認為反正是上級的文件、規定,執行就是了,不能夠積極建議。例如:有些個體審批事項,別的部門不再需要單位、村介紹信、公章,只要身份證就可以了,但我們還需要這些審報材料,自己也覺得不太合乎實際情況和社會發展的要求,但考慮到是文件上寫的、上級規定的,沒有積極主動的建議改革,從而造成了部分個體群眾辦證不方便。
第二、在學習上有時自覺性不強。對新知識、新科技掌握的不及時、不牢固、不熟練。滿足于一般性的掌握、了解,只求能工作就可以了,特別是對微機技術,不到中心來的時候,還不知道有這么多的道道,現在看來自己只不過是會了一點皮毛,和其它同志相比,相差甚遠,滿足于現狀的思想存在。對WTO過去只是在電視、報紙上看、耳朵上聽,接軌的話說的不少,一些具體要求和實際內容不了解,也不愿意了解,總認為和自己從事的工作不相干,那是上面的事、外經的事,通過學習WTO有關知識,明確認使到WTO不僅和外經工作有關系,同時也和自己的工作、學習、生活息息相關。如果不熟悉、不了解、不掌握,在工作、生活等方面,就要出錯、甚至誤事。
第三、黨性覺悟有時不太強,好人主義有時存在。雖然自己在中心窗口工作,但窗口和局里十三個交管所、四個科室有密不可分的業務關系。對一些問題有時自己能過去就過去,有時礙于情面,問題不太大的也不好意思去說、去講,時間長了給工作帶來一定影響。這主要是一個“私”字在腦子里作怪。為了永葆共產黨員先進性,徹底去掉思想根子、去掉不正確思想,更好的工作,自己制定以下措施:
第一、繼續認真學習以“三個代表”為主要內容的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理論,深刻理解“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牢固樹立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信念。在工作、學習、生活中,處處、時時以黨員先進性標準來要求自己、檢查自己、對照自己、督促自己。
第二、牢固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時刻牢記共產黨員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要向雷鋒等同志那樣,全心全意的為人民服務,在為人民服務中來體現自己的價值,在實現共產主義的過程中來實現自己的境界,把自己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中去,在本職工作中盡心盡力去工作,努力實踐永葆黨員先進性、創優服務促發展的工作思路和目標。
第三、牢固樹立起與時俱進、爭創一流的思想。在新形勢下,多研究工作中出現的新問題,積極探討解決問題的新辦法,與時俱進。各方面要有超前意識,對中心和市局下達的各項任務、目標堅決認真的完成,爭創一流。
第四、堅決遵守黨的紀律和上級的各項規定、制度,積極認真的貫徹落實上級的各項政策和要求,自覺的服從領導的安排,聽從領導的指揮,做到令行禁止。在工作中堅持原則性。從各方面嚴格要求自己的行為,當好群眾的服務員,做一個群眾滿意的共產黨員。
以上主要是自己在這次教育活動中,通過學習、對照黨員先進性標準查找的不足。有些問題由于自己學習的不夠深和透,還沒有查找出來,請領導和同志們幫助查找。對制定的整改措施有些還不到位、不準確,也請領導和同志們加以幫助。總之,通過這次活動,自己的綜合素質有了明顯提高,在今后工作中自己有決心有信心改正不足,在各方面始終如一的永葆共產黨員先進性,更好的、更加自覺為人民群眾服好務,為經濟建設服好務,為建設一流的審批中心、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對照黨史目標要求自身在堅定理想信念增強歷史自覺材料
一、精神懈怠、不思進取,不想擔當作為
1、有等靠思想。對中央、省委重大決策部署缺乏深入研究思考,思想懶惰,態度消極,行動遲緩;貫徹上級部署要求照搬照抄,不結合實際,不深入了解情況,不研究具體落實措施,上下一般粗,大而化之、沒有實效;對上級安排的任務敷衍了事、得過且過;對承擔的工作能拖則拖,不推不動、撥一撥轉一轉。
2、有守攤思想。工作標準不高,滿足于一般化,只求過得去、不求過得硬,工作平推平擁。有的小富即安、小成即滿,取得一點成績就津津樂道,看不到與先進地區、先進單位的差距,看不到工作中存在的問題,自我感覺良好,裹足不前。
3、有享受思想。有的心思不在工作上,想的是如何享受生活、吃好玩好,飽食終日、無所用心,出工不出力,人在心已散。特別是一些接近退休年齡的干部,自我感覺付出了這么多年的心血汗水,該“喘口氣、歇歇腳”了,追求安逸舒適,做事打不起精氣神,進取精神消退。
4、有旁觀思想。有的習慣當“二傳手”、“甩手掌柜”,不愿親力親為,層層批辦轉辦,誰也沒有靠上抓落實,最后工作落了空。有的喜歡指手畫腳、評頭論足,只當評論員,不當戰斗員,自己啥事也不干。基層反映,有的干部“只在岸上空喊號子,不到水中用力劃船”。
5、有功利思想。沒有利益好處的事,不愿干、往外推。特別是面對嚴格的紀律約束,一些潛規則被打破,一些利益鏈條被斬斷,有些部門和干部覺得無利可圖,辦事慢騰騰,消極怠工。有的對上級部署要求,根據部門和個人利益進行“取舍裁剪”,合意的就執行,不合意的就推托或變通。
有的成天自我設計、斤斤計較,過于看重個人待遇,覺得現在晉升空間小了、福利少了,就感到沒干頭、沒盼頭,工作熱情減退甚至撂挑子。
6、有本位思想。有的推進改革不積極,不愿下放權力。對簡政放權,明放暗不放,形放實不放,依然用行政的“手”干預市場的“手”,面對權力清單、負面清單、責任清單,如同套上了緊箍咒,渾身不自在。有的部門表面上審批“瘦身”,實際上中介“增肥”,把下放權力搞成“移花接木”。
有的對需多個單位協作完成的工作,不愿主動參與、不愿牽頭。有的大局觀念、合作意識不強,對職責邊界上的事推諉扯皮、互踢皮球,對全局性、整體性任務不愿出面、不愿多做,能推則推,能躲就躲。
二、心存顧慮,畏首畏尾,不敢擔當作為
1、怕決策失誤,不敢大膽拍板。有的該決策的不決策,該拍板的不拍板,過度謹慎,工作節奏慢了下來。有的對一些過去正常辦理的事項,怕出問題、不敢辦,凡事層層請示匯報,讓領導簽字,一直要到主要負責同志那里才能定。
一些領導干部對本來自己能夠單獨拍板的事,非要召開會議研究研究,看似作風民主、決策民主,實際目的是有責任大家共同承擔。
2、怕有風險,不敢創新突破。有的面對改革發展任務,不敢啃“硬骨頭”,缺乏攻堅克難的志氣、敢闖敢試的銳氣、大膽負責的勇氣,沒有先例的事不敢干,不敢越“雷池”半步,缺少大刀闊斧、奮力開拓的精神頭。有的面對困難和矛盾,瞻前顧后,患得患失,凡事先想退路,只求自身安全,不想事業推進。
3、怕干得多出錯多,不敢主動干事。有的害怕“挑水多、罐子摔得多”,奉行“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為了不出事、寧可不干事”。有的面對現實問題,存在擔心干多了出現新矛盾的心理,故意視而不見,聽之任之。
4、怕惹麻煩,不敢直面群眾。有的對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或信訪,心存顧忌,擔心一旦接手脫不了身,不表明態度、不正面回應、不積極解決。一些同志談到,有些信訪問題本來并不復雜,就是由于回避矛盾、躲避群眾,錯失了解決問題的最佳時機。
5、怕得罪人,不敢堅持原則。有的奉行“干不成事不要緊、至少別得罪人”的思想,愛惜羽毛,明哲保身。有的擔心如果凡事真抓真管,動了別人的“奶酪”,損害個別人的利益,將來會丟選票,選擇了“低調行事”。
6、怕炒作曝光,不敢“出頭露面”。有的干部被媒體不斷爆料的現象嚇怕了,不習慣在媒體關注和公眾監督下開展工作,不善于應對媒體、處置焦點問題。一些干部擔心被媒體炒作成熱點,擔心被人盯上、被翻舊賬,引出其他問題。
7、怕擔責任,工作推諉扯皮。有些窗口單位和服務行業的干部,以沒有明文規定為借口,該辦的事不辦或慢辦,該落實的 打折扣。有的部門在辦理項目審批時,害怕承擔第一個蓋章的責任,幾個部門的審批事項互為前置,凡事都要領導出面協調。
以上是小編整理的對照黨史目標要求自身在堅定理想信念增強歷史自覺材料全部內容,如果喜歡請持續關注“查字典”。
【對照黨史目標要求自身在堅定理想信念增強歷史自覺材料(精選三篇)】相關推薦文章:
上一篇: 對照檢查材料2021黨史 個人對照檢查材料2021黨史 下一篇: 領導干部個人有關事項報告漏報書面檢查范文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