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對東京奧運精神的理解和感悟(精選四篇)
奧運會是全球運動員都歡聚一堂大型比賽,奧運會更是公平公正的,運動員汗水澆灌夢之起始,用堅韌守護國之榮耀。下面是查字典范文網小編為大家收集整理的2021對東京奧運精神的理解和感悟,歡迎大家參考。
2021對東京奧運精神的理解和感悟(一)
而不管是對于中國奧運體育代表團來說,還是對于國內億萬奧運觀眾來說,這不但不是一次糟糕的奧運會,而且還是一屆讓人感覺很美妙的奧運會,因為在這屆奧運會上,從中國運動員到中國觀眾,都展現出一種以前完全沒有的氣質,一種范兒。這意味著一個新的開始,也意味著一種新奧運觀正在形成,意味著我們開始逐漸學會更好地詮釋奧運精神。
如果單純從奧運獎牌榜來說,我們確實從多年來的第一名滑落到了第二名,一些本該拿到的金牌,也意外旁落。但這本身就是競技體育的一部分,如果奧運獎牌榜幾十年不變,那未免也太乏味了一些。尤為關鍵的是,對于國內的觀眾來說,他們關注奧運獎牌榜的目光,已經變得更加客觀、成熟而理性,再也不會為了一時的得失或得意忘形,或垂頭喪氣,這足以說明作為大國公民的自信。
如果發起一項問卷調查,讓網友對本屆奧運會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事情做出選擇,我們相信由當年的“鐵榔頭”郎平率領的中國女排披荊斬棘,最終時隔12年再次登上奧運會最高領獎臺,一定得票不低。但是我們也有理由相信,“洪荒少女”傅園慧的表情包,跳水情侶秦凱與何姿上演的求婚秀,也一定會有很多人選擇。這說明,我們開始不再把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在競技,聚焦在輸贏,定格在獎牌身上,而是學會了欣賞奧運、享受奧運。奧運還是原來的奧運,但是它帶給我們的,除了沉重、刺激,開始有了越來越多輕松與快樂的色彩。
不得不說,這才是一個體育大國的公民本該有的正常表現,也是一個國家和民族本該具有的文化自信的.表現。關于奧運金牌,國內公眾的態度已經發生了微妙的變化,從以前奧運會上的“越多越好”,到現在開始公開討論多與少的辯證關系,先不管這種討論的結果如何,但是能夠進行公開的討論,這就是一種難得的進步。
而作為體育主管部門,國家體育總局局長茍仲文近日表示,反對唯金牌論和金牌無所謂論。這無疑是一個比較客觀而中立的態度,既然是競技體育,我們就不排斥勝利,就會為了爭取勝利而奮力拼搏,勇往直前。為此,從小組賽開始就不被看好,卻歷經坎坷,最終奪冠的中國女排,就是最好的證明。但即便我們在金牌榜上不是第一,也失去了原來的第二,但并不表明我們就失敗了,因為在金牌的背后,還有“全民體育”在近年來的迅速發展,還有“全民健身”活動下,老百姓活躍在各種運動場地的矯健身影,這才是更為值得驕傲的東西。
我們享受快樂,我們得到激勵;我們感受淚水,我們歡慶勝利,這樣的奧運會,才是一個無比多元而豐富的奧運會,才是一個契合了時代精神特質與民眾需求的奧運會。
2021對東京奧運精神的理解和感悟(二)
近日,東京奧運會正如火如荼地進行,中國代表隊在賽場上奮力拼搏、為國爭光,他們用汗水澆灌夢之起始,用堅韌守護國之榮耀。
一項體育賽事是這樣,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也是這樣,當一個國家和民族充滿了公平競爭的社會環境的時候,這個國家和民族就會具有強大的凝聚力、社會各項事業就會興旺發達,而一旦當它失去了這一點的時候,這個國家和民族也就會失去生機與活力。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但是也應當看到,隨著我國社會深刻變革,社會資源分配不公、貧富差距急劇拉大的矛盾日益凸顯,拜金主義、官僚主義、黃賭毒等影響社會公平正義的各種制約因素日益突出。當有人享受花天酒地、山珍野味、凌羅綢緞時,卻有更多的人生活在貧困線上,他們處于社會底層,吃最差的、穿最次的、住最破的,孩子上不起學,看不起病。這種貧富懸殊,使人們自然而然地回想起過去公平的社會風氣,以及此帶來的良好的社會治安、廉潔的政府、免費的教育、沒有嫖娼、沒有吸毒、沒有黑社會的往日時光。
人類需要公平,國家和民族的振興更是離不開公平。維護社會公平正義是國家和諧穩定之基,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興旺所依,這是奧運會蓬勃發展所帶給我們的啟示。黨的十八大,國家領導人針對促進社會公平正義作了一系列重要論述,主要集中在發展、改革、制度、司法等方面,這也是我國當前維護和促進社會公平正義的重點、難點和著力點。國家領導人的重要講話精神,為我們維護和促進社會公平正義指明了方向。只要瞄準這些矛盾問題,進一步加快民主化、法制化進程,激發機構改革的正能量,相信公平正義的社會環境會不斷得到改善,我們的改革事業也就能贏得人民群眾的真心擁護。
2021對東京奧運精神的理解和感悟(三)
在東京奧運會射擊女子10米氣步槍決賽中,中國選手楊倩奪得冠軍,為中國代表隊攬入本屆奧運會第一枚金牌,緊接著在舉重女子、女子個人重劍、跳水女子雙人等各大項目中,中國代表隊拿下了一場又一場的魁首,在奧運健兒中我們不乏看到“90后”“00后”的忙碌身影,這些時代的“后浪”正以一種銳不可當的氣勢奔涌而來,我們年輕干部也應有一股奮勇爭先的韌勁,在崗位上“挑大梁”“奪金牌”。
不忘初心使命,鑄牢“信念柱”。出生于1997年來自大山的留守兒童侯志慧,在上一屆奧運會中因傷遺憾被隊友替換出局,在經歷了5年的漫長煎熬和等待之后,她在奧運賽場上一舉成功、一戰成名。34歲的兩屆奧運冠軍吳靜鈺,在里約奧運會痛失“三連冠”,是世界跆拳道史上首位連續參加四屆奧運會的女運動員,和吳靜鈺同期的運動員大多早已退役,她卻依然重回賽場:“這不是犧牲,是夢想。”理想信念是共產黨員的精神之“鈣”,我們年輕干部走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路上,應堅守共產黨人精神追求,堅定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信念,這是共產黨人的政治靈魂,是共產黨人經受住任何考驗的精神支柱。
不怕挫折風雨,守護“同心柱”。“00后組合”張家齊、陳芋汐幫中國跳水隊蟬聯了女子雙人10米臺項目自2000年入奧以來的第6枚金牌;女子10米氣手槍決賽中勇奪銅牌的姜冉馨“熔銅為金”,和龐偉一同摘下10米氣手槍混合團體賽金牌。年輕干部講團結、懂團結、會團結。團結精神是共產黨員們代代相傳的紅色血脈,并非是要求團隊成員犧牲自我,相反,在揮灑個性的基礎上精誠團結、目標一致,這才是團結的最好詮釋。如同海上航行的帆船需要船長和船員的配合,如同一副精妙絕倫的畫需要不同的色彩,如同一首悅耳動聽的歌需要不同伴奏和樂器的加持,團結是黨的生命,不團結什么事都干不成,抗震救災我們團結、抗擊疫情我們團結、防汛抗洪我們團結,正因團結,才攻克一道又一道的難關,書寫了一個又一個的動人故事。
不斷向前邁步,鉚緊“學習柱”。記者問陳夢這次奧運會結束后有什么安排,陳夢只是回答:“繼續訓練吧。”提到中國人,我們會想到什么?謙虛。“知不足者好學,恥下問者自滿”“虛心竹有低頭葉,傲骨梅無仰面花”“活到老學到老”……謙虛好學一直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在年輕干部深入基層、奮斗新征程的時期,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傳統美德和優良作風,不僅沒有過時,反而有越來越重要的時代意義。年輕干部要多干實干,立足實踐提升自己,只有不斷學習,才能增強研究解決新矛盾、新問題的能力,向身邊的老同志學習、向群眾學習,俯下身子、甩開膀子,主動到艱苦地方鍛煉、到基層實踐,在摔打磨練中豐富閱歷、提升本領,發揮模范先鋒作用,一步一個腳印實現自己的人生理想。
2021對東京奧運精神的理解和感悟(四)
東京奧運會女排測試賽,中國女排3-0擊敗日本女排,拿到勝利。此役,朱婷霸氣怒吼,郎平贏球不慶祝。單局,中國女排14-19落后,此后22-24落后,朱婷爆發,挽救6個局點,最終大逆轉。
這場較量也是中國女排自2019年女排世界杯全勝奪冠后,時隔580天后再次亮相國際賽場。此外,這場比賽的場地,就是東京奧運會排球場地。東京奧運會,中國女排將以衛冕冠軍的身份出戰。
此前,中國女排和日本女排進行了一場內部教學賽,最終,中國女排5-0擊敗對手。也就是說,中國女排實力遠在東道主日本女排之上。
此役,中國女排主攻是朱婷、張常寧,副攻袁心玥、顏妮,二傳丁霞,接應龔翔宇,自由人王夢潔。
第一局,中國女排開局領先,7-4。朱婷和袁心玥雙人攔網得分,12-5,中國女排遙遙領先。朱婷4號位超手進攻,打斜線得分,15-9。袁心玥3號位短平快直線得手,21-14。首局比賽,懸念不大了。25-16,中國女排先勝。
第二局,顏妮攔網得分,中國女排3-2領先。龔翔宇吊球得分,4-2。顏妮3號位短平快打直線得手,7-3。張常寧4號位斜線得分,12-6。此后,日本女排一度迫近比分,朱婷4號位打斜線得分,16-13。李盈瑩小斜線得分,23-17。最終,中國女排25-17拿下第二局。
第三局,日本女排一度5-4領先。此后,日本女排11-7領先,她們笑得很開心。一度,日本女排14-9領先,郎平臉色不好看。朱婷重扣得手,11-15,她怒吼一聲,給全隊打氣。14-19落后,中國女排連追3分,17-19。22-24落后,朱婷拯救2個局點,最終,中國女排大逆轉,31-29取勝。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2021對東京奧運精神的理解和感悟,想要了解更多優質的2021對東京奧運精神的理解和感悟,請大家多多關注“查字典范文網”。
【2021對東京奧運精神的理解和感悟(精選四篇)】相關推薦文章:
上一篇: 黨史學習教育黨員干部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心得體會3篇 下一篇: 賡續革命精神向兩個一百年獻禮心得體會范文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