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系祖國老驥伏櫪 傳承大力弘揚科學家精神
科學家精神是科技工作者在長期科學實踐中積累的寶貴精神財富。科學家精神是科技工作者在長期科學實踐中積累的寶貴精神財富。為了大家學習方便,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心系祖國老驥伏櫪 傳承大力弘揚科學家精神內容,以供參考,一起來看看!
心系祖國老驥伏櫪
“在太空這個世界各國爭奪的新領域,中國不僅要有一席之地,更要擴大到一片之地。”
——王希季
“兩彈一星”元勛、中科院院士王希季為航天事業傾盡了一生。他不斷探索,在探空火箭、運載火箭、返回式衛星、載人航天等領域完成了多項首創工作,為后來者打下了根基。
他堅持真知。一份對他的考察表寫道:有時比較固執,不好商量工作。在回應意見一欄,他寫下:“總評價高于本人評價,謝謝。但在技術問題上不能人云亦云,也不能少數服從多數,而是要尊重客觀規律。”
他純粹淡泊。不久前,王希季迎來了100歲生日。“他思想單純,不想著名利。”夫人聶秀芳如是總結。
他對祖國愛得深沉。王希季從美國跨越大洋,熱切投身新中國建設,又為任務多次“轉行”。1999年,表彰為研制“兩彈一星”作出突出貢獻的科技專家大會舉行,王希季到人民大會堂領獎。“祖國沒有忘記我”,當時,這位近80歲的老人紅了眼圈。
1957年10月以后,蘇聯、美國先后發射人造衛星。1958年,毛澤東主席發出“我們也要搞人造衛星”的號召。之后,王希季調入上海機電設計院,擔任總工程師和技術負責人。他沒接觸過衛星火箭,上海機電設計院的條件又很簡陋。沒經驗、沒資料,幾乎一切都要從零開始,他選擇從探空火箭開始研究。
在王希季的主持下,歷經9個月攻關,我國第一枚液體燃料探空火箭奇跡般誕生了。1960年2月,在上海郊區一個簡易發射場,這枚探空火箭騰空而起,高度定格在8000米。
更大的挑戰接踵而來。衛星上天,還得靠運載火箭。王希季創造性地將導彈技術與探空火箭技術相結合,提出了我國第一枚衛星運載火箭——長征一號的技術方案。他主持完成了初樣的研制,領導解決了一系列關鍵技術,保障了長征一號將衛星“東方紅一號”順利送入太空。
衛星上天,如何安全返回?王希季服從組織安排,又投入我國首顆返回式衛星的研制。美國曾經一連發射12顆返回式衛星,均以失敗告終,這一任務難度可想而知。作為我國首顆返回式衛星的總設計師,他帶領團隊立足實際,制定了采用彈道式返回方式,由返回艙和儀器艙組成大返回艙的方案。數十年來,這也一直是我國返回式衛星的基本方案。
“在太空這個世界各國爭奪的新領域,中國不僅要有一席之地,更要擴大到一片之地。”王希季常這樣說。老驥伏櫪,他為航天事業奔走忙碌:為我國載人航天工程發展戰略建言獻策,倡議用現代技術發展小衛星并擔任首席小衛星專家,還主持和參與了地球空間雙星探測計劃實施、我國高分辨率對地觀測系統工程實施方案的論證編制等一系列重要工作……如今,航天后輩從他的精神中汲取力量,繼續前行。
傳承大力弘揚科學家精神
021年7月16日,在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E301會議室,年近九旬的魏江春院士為真菌室三個黨支部的全體黨員做了題為“一個共產黨員的回顧”報告。魏院士回顧了自己入黨的歷程和科研的經歷,分享了自己的人生感悟,并對年輕人提出了殷切希望。
“國事大于家事,有國才有家” 魏江春195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上學期間一直注重知識的積累,大學畢業后,分配到中國科學院應用真菌學研究所工作。為填補我國真菌學中地衣學的空白,時任微生物所所長、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戴芳瀾院士經過反復考察,將重任委托給魏江春。魏江春帶著黨交給的任務赴蘇聯學習地衣,為了心中的理想信念,他在宿舍—實驗室—院部課堂三點一線地潛心學習。1962年終獲蘇聯副博士學位(等同美國博士學位)。回國后,雖和家人兩地分居,但他深知國事大于家事,有國才有家。他舍小家,為大家,在國內迅速開展中國地衣研究,奔赴全國各地調查和收集地衣資源。
“耐住寂寞,潛心科研” 科研的道路不是一帆風順的,在十年動亂期間,魏先生心中懷揣黨交給的任務,一直堅持夢想,潛心科研。社會的動蕩壓不垮心中的理想信念,生活的艱辛吹不倒對科學的不懈追求。魏先生在堅持30年后,以出色的成績于1995年,獲蘇聯地衣領域博士學位。1997年,獲中國科學院院士。
“不忘初心,勇往直前” 魏院士以詩詞表達了對未來地衣學研究的期待:“凡是未到達的地方,都屬于今天、明天和后天。那山更青,那水更秀,那風更溫柔,還有那巍峨的大山,浩瀚的大海,廣袤的大漠,神秘的森林,以及更加精彩的未來”。無論是做學問,還是做人,都要不忘初心,勇往直前。
報告會伊始,所黨委李俊雄書記代表微生物所對魏院士表達了誠摯的敬意。報告會后,所黨委石碩副書記進行了總結發言,魏院士的個人經歷,體現了對信念的堅持,更體現了科技工作者對科學的求真務實,不懈追求。魏先生功在當代,他打下深厚的基礎,是微生物所的精神鼓勵,是所有人學習的榜樣。
科學成就離不開精神支撐。魏院士用自己親身經歷告訴大家,做事按照目標一路向前,不忘初心,最后一定會達到科研的高峰。作為新時代的科研工作者,我們要接過老一輩科學家的精神火炬,拼搏奉獻,時刻牢記“國事大于家事,有國才有家”,要為國家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以上是小編整理的心系祖國老驥伏櫪 傳承大力弘揚科學家精神全部內容,如果喜歡請持續關注“查字典”。
【心系祖國老驥伏櫪 傳承大力弘揚科學家精神】相關推薦文章:
上一篇: 2021鐵路職工個人安全反思材料范文3篇 下一篇: 幼兒園實習個人總結 幼兒園實習總結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