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喇昆侖英雄事跡簡介 喀喇昆侖精神永放光芒
喀喇昆侖高原,橫亙西部邊境,英雄勇敢無畏,只因責任在肩,他們說,守衛祖國邊疆,一分鐘都不能遲。下面是查字典網站小編為大家收集整理的喀喇昆侖英雄事跡簡介范文,歡迎大家參考!
喀喇昆侖英雄事跡簡介
致敬!這是守護班公湖的“西海艦隊”
這是全軍駐守海拔最高的一支船艇部隊,戰士們自己取了個名字——“西海艦隊”。他們說,守衛祖國邊疆,一分鐘都不能遲,“遲一分鐘別人就可能越線一公里”!可戰士卻沒時間和妻子、孩子照一張全家福……
絕美!這是邊防官兵鏡頭下的阿里夜空
西藏阿里,被稱為世界屋脊上的屋脊。這里的邊防官兵,離天近,離家遠。國慶、中秋雙節到來,他們依然堅守戰位。仰望星空,遙寄思念。跟隨戰士們的鏡頭去看看西藏阿里的夜空。
想家!邊防的明月寄托官兵最遙遠的祝福
國慶與中秋相遇,“家”和“國”在時間上相連、文化上相牽,更讓人有家國之思,感家國之情。然而,舉國歡慶日,將士不卸甲,軍人的節日必定與堅守相伴。邊防戰士,心中有家,溫情綿長,心中有國,情深義重。
再見!一名高原汽車兵的最后一次任務
新疆軍區某汽車運輸旅駕駛員張福強,是一個90后,也是一名擁有12年軍齡和11年駕齡的老汽車兵。在喀喇昆侖山上,每一段路,路上的每一個坑,他都熟記于心。最后一次為守防部隊運送給養,即將退伍的他面對巍巍昆侖,不舍之情如潮水般涌來。“再見了,雪域高原,再見了,迷彩青春!”
不舍!為送老兵他從海拔5300米摸黑趕來
又到一年退伍季,新疆軍區某師老兵告別高原駐訓地,即將返鄉。戰士孟亞軍原本在海拔5300多米的山頭上執勤,早上5點剛下哨就往山下趕,摸黑走了兩三個小時山路,終于趕在老兵離隊前見到了老班長們。他說,再黑再冷也要來送送他們!
頭頂邊關月!高原邊防軍人唱響《我的祖國》
“在沒有界碑的國土上,我們就是行走的界碑。”頭頂邊關月,情系天下安!高原邊防戰士在戰位上唱響《我的祖國》。致敬守衛祖國邊防的子弟兵!
在那個河谷 守防官兵唱起《祖國不會忘記》
海拔5400多米,某邊防連在河谷的駐勤點,官兵們已在這里守防很長時間了。雖然高寒缺氧、環境惡劣,但大家士氣高昂。他們的臉上,洋溢著保家衛國的自豪和榮光。國慶前夕,他們在戰位唱響《祖國不會忘記》。“邊防有我,請祖國和人民放心!”
擁抱最可愛的人!軍醫路俊霞的高原巡診路
一個擁抱、一塊糖,并肩聊聊家常,國慶期間,軍醫路俊霞主動申請上一線,給喀喇昆侖衛士送去節日問候。11年堅守高原,她對邊防軍人有了更深的認識:條件再苦,沒有一個戰士抱怨,他們特別驕傲、自豪。
他在戰斗最前沿 悄悄寫下三封遺書
海拔5000多米的新疆軍區空喀山口邊防連前哨,位于勝利山上。四級軍士長彭小龍已在這里連續值守16個月。“哨位就是戰斗最前沿!”在地窩子,他悄悄寫下三封遺書……他們是硬漢,也是最柔情的丈夫、父親、孩子。
高原戰位上的他們,和家人“團圓”了……
海拔5000多米,喀喇昆侖邊防一線,沒有網絡信號、不能書信往來,邊防官兵與家人久未聯系。記者走上高原邊防哨所,給他們捎去家人的問候。官兵們說:邊防有我,請祖國放心!親人們說:家中有我,請你放心!這樣的隔空“團圓”,讓人淚目。
“不記得爸爸” 高原邊防官兵笑著說出這份無奈
西藏阿里,海拔5000多米的普爾楚邊防連秋迪儉革拉前哨,為讓山頂駐勤的兄弟們吃口熱飯,官兵們背著保溫桶要走上4個小時。在碎石塊搭起的地窩子里,教導員諶貽虎說,他已經近20個月沒回家,兩歲的女兒已經不記得他了……辛苦了,守防戍邊的官兵,女兒終會明白你的付出。
他們為5184點位送去最新型防寒被裝
喀喇昆侖,近日,部隊緊急籌措一批最新型防寒被裝送往5184米的執勤點。坡大、路陡、海拔高,車輛騾馬無法到達;邊境、低溫、氣流雜,無人機續航和載重能力衰減。邊防官兵每人背幾十公斤物資,送往執勤點!排頭兵扛國旗上路,“這里沒有界碑,國旗就是流動的界碑!”
海拔5384米!他們在喀喇昆侖守邊關
初冬,喀喇昆侖山,新疆軍區某紅軍團官兵負重30多公斤物資,冒著七八級大風,登上海拔5384米的點位。無懼嚴寒缺氧,戰士們說,頭頂的帽徽、身上的軍裝就是他們前行的動力,守好了國才能守好家。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喀喇昆侖英雄事跡簡介范文,想要了解更多優質的喀喇昆侖英雄事跡簡介范文,請大家多多關注查字典網站。
【喀喇昆侖英雄事跡簡介 喀喇昆侖精神永放光芒】相關推薦文章:
上一篇: 王紅旭老師救人的感想 王紅旭老師事件心得體會 下一篇: 我憧憬的高中生活800字作文 對高中生活的憧憬作文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