碼農屬于新生代農民工心得 碼農屬于新生代農民工感想
各位同行的兄弟姐妹們,我們的碼農(新生代農民工)身份已經得到國家正式確認,程序員這個職業也正式并到農民工行列了。為了大家學習方便,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碼農屬于新生代農民工心得 碼農屬于新生代農民工感想內容,以供參考,一起來看看!
碼農屬于新生代農民工感想
8月16日,人社部發布《2020年北京市外來新生代農民工檢測報告》。報告顯示新生代農民工占比達到50.1%,男性占比高于女性。其中,就業集中于勞動密集型行業,從事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的新生代農民工占比大幅提高。
碼農屬于新生代農民工,“碼農”已成為高收入的代名詞
信息科技(IT)正成為一個備受青睞的行業。去年國家統計局發布2019年城鎮非私營單位、城鎮私營單位和規模以上企業分崗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情況。數據顯示,在城鎮私營單位中,年平均工資最高的三個行業分別為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在城鎮私營單位及城鎮非私營單位中,該行業工資分別為85301元和161352元。信息技術迅速發展的今天,“碼農”幾乎是高收入的代名詞。
有分析指出,哪里的“碼農”多,哪里的信息經濟就發達。北京市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結果顯示,北京IT相關從業人員高達138.9萬人,相當于滬深兩地之和。眾多互聯網巨頭憑借強大的技術實力、資源整合能力和區域輻射能力,吸引了大量“碼農”。
蘇寧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付一夫曾接受采訪時提到,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集技術密集、知識密集、人才密集和資本密集等特征于一身,是典型的高附加值行業。無論是自有經營的互聯網企業,還是售賣軟件的系統集成商,都有能力從下游公司收取高額利潤,因而形成了“碼農”行業的高收入。
報告還提到,新生代農民工中男性占比為66.3%,比上年提高4.6個百分點;男性占比高于女性32.5個百分點,比上年提高9.1個百分點。從事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的新生代農民工占比大幅提高。2020年就業人數前五位的行業依次為居民服務、修理和其他服務業,制造業,建筑業,批發和零售業,住宿和餐飲業,共吸納67.2%的新生代農民工就業。
碼農們,你一小時值多少錢?
最近春季招聘旺季,我所在的猿輔導公司也在招人,遇到了不少優秀的候選人。在和候選人溝通的過程中,我發現了一個問題,候選人極度看重工資的絕對數量,但是不看重每小時的工資回報。
舉個簡單的例子,我們公司整體的工作作息時間都是比較克制的,通常情況下是早上10點到晚上7點,周末不加班,除去中午吃飯和午休的時間,就是標準的每天8小時,工作5天。
但是很多公司,或者HR明說,或者其實可以打聽到,工作時間有的是早上10點到晚上9點,有些是早上10點到晚上10點,算下來比我們每天會多2~3小時的工作時間。
多2~3小時,其實是每天多了25~37%的工作時間。所以,假設我們開一個20w的年薪,有每天加班的公司開一個25w的年薪,二者的工資每小時回報是一樣的。但是,幾乎所有人都會選擇加班。
碼農屬于新生代農民工,“碼農”已成為高收入的代名詞
程序員這個行業,真的就像我們俗話說的「碼農」那樣,一小時一小時出賣自己的時間,希望趁自己還年輕,加得起班,榨干自己的每一個小時,盡可能多掙一點錢。
這種行為決策方式,一方面可能受到了北京生活壓力大的影響,畢竟大家都想多掙一點錢。另一方面,其實也反應出這個群體在焦慮下的無規劃。
也就是說,或許很多人認為:即使我每天多出來這幾個小時,我可能也不知道該如何花掉。即:大家不知道應該如何利用工作之外的時間成長,如何使自己變牛逼。
關注成長
說起成長,我們大部分人最關注自己成長的時候,都是在學校讀書的時候。那個時候大家每天的「工作」就是學習,每年花費了大量的精力和金錢在學習上。但是畢業工作之后,很多人卻進入了另一個極端,幾乎不花一分鐘投資自己,幾乎不花一點精力額外學習。
其實一個人進入職場后,他的學習和成長才剛剛進入下半場。學校里面教的知識實在是太脫節了,只有真正進入企業,你才知道哪些知識是有用的。這個時候如果不學習,那么真的只能是一輩子做碼農了。哦,不,只能年輕的時候做碼農了,因為你老了之后就加不動班了。
如果你能關注自己的成長,那么你就會意識到,每天工作完了,還能有額外的幾個小時自由安排是多么的美好。因為你可以好好的想想自己在工作上哪些地方還需要提高和積累,進而把這些時間利用起來。
人本身就像一個企業一樣,你需要不停地投資自己,才能讓自己每小時產生的價值越來越大。否則,你的工資就只能隨著年齡的增大而線性增長,等到40歲到達頂峰以后,又只能隨著年齡的增大而線性減少。
我的故事
說說我的故事吧。
我之前做iOS開發,白天上班完成公司的需求,晚上就自己研究一些技術細節,寫一些總結的博客。每年的WWDC視頻,我都堅持看完并且寫一些總結筆記。我還用RSS訂閱了很多iOS國內外的博客,平時和周末沒事就翻來學習。
創業的時候,我甚至在工作之余,完成了一本《iOS開發進階》圖書的編寫。這就是我投資自己的方式。
另外,我的這些學習和提高其實都和工作高度相關,這些學習使得我在完成公司的iOS工作的時候也更加高效了。
后來,我負責小猿搜題的產品技術。我又開始學管理、產品、設計相關的知識。我看德魯克的書,看格魯夫的書,看格蘭德威爾的書,看產品相關的書。最終這些都使得我在管理團隊上成長得更加快速。
上班時間
說回上班時間。我現在上班差不多每天在公司待12個小時。我早上不到10點到公司,晚上常常接近10點才離開。是公司讓我這么做的嗎?其實不是。
晚上大家都下班了,我會自己翻翻書,或者寫寫總結,想想業務。因為我已經不在乎工作時長了,我看重的是個人成長。我認為工作的內容本身就是一個巨大的挑戰,所以其實工作時長也沒那么重要了,因為我在意的是工作本身帶來的成長。
我身邊也有一些朋友,周末會自己主動來公司,其實也是這個道理。他們已經早已不在意工作的每小時回報了,他們在意的是工作本身的意義。
但是關鍵在于,這些加班都是自愿的,都是因為工作本身的樂趣和成長帶來的。如果一個公司強制加班,很難保證工作本身一定就是有成長的。
結語
我有時候在想,候選人在找工作的時候,應該有兩個目的:一個是財務上的回報,即工資收入。另一個是個人成長,即未來自己能多掙多少錢。
我們除了提供不錯的薪資外,其實也提供了不錯的個人成長機會,比如快速增長的業務、每周例行的技術分享,細心指導的Mentor,以及留給大家學習充電的充足時間。
碼農屬于新生代農民工,“碼農”已成為高收入的代名詞
但是,似乎對于大部分人來說,只要錢給得多,什么都可以沒有,這讓我有時候又很失望。
各位讀者,假如別的都一樣,一邊是年薪30萬的不加班工作,一邊是年薪35萬的加班的工作,你會如何選擇?
官方出臺「碼農計劃」,3年培養10萬「碼農」,我看必須點贊
最近有一件事鄭州市人民政府出圈了,那就是前幾天鄭州市人民政府出臺了《大數據人才培養“碼農計劃”實施方案》,這個「碼農計劃」的核心內容就是:鄭州力爭用3年左右時間,儲備10萬名大數據人才,采用的辦法就是政府出補貼,鼓勵高校和企業深入合作,培養社會上急需的IT人才。
相比于河南春晚在網絡上出圈爆火,引起一篇好評,這次鄭州市的出圈,因為「碼農」兩個字,我看在知乎上引起了很多的嘲諷,感覺「碼農」兩個字我們程序員可以自謙使用,但是官方不能用,這有貶低歧視之嫌。
就像是:我可以說我自己是屌絲,但是別人不能叫我屌絲一樣。
但是,我想從另外一個叫角度聊一聊這件事,因為我認為這是好事。
①碼農計劃
我具體看了看整個方案的內容,我簡單總結簡述一下。
按照《方案》的目標,將從鄭州所在地的高校教育資源中,遴選一批大數據及相關專業學科基礎設施完備、師資力量雄厚、教學成果豐碩的院校,試點實施大數據人才培養“碼農計劃”,引導試點院校與大數據企業建立起完備的校企協同育人機制,力爭用3年左右時間,共建一批現代產業學院和高水平實訓基地,為鄭州市大數據產業儲備10萬名有專業技術水平和實踐操作經驗的人才。
“碼農計劃”堅持面向市場、適應需要,校企協作、試點突破和政府統籌、多方落實的原則,高效推進、精準落實大數據人才隊伍建設。
在培養方式上,采用訂單培養、雙元育人、生產經營和人才培訓等4類模式,推動高職院校教育與大數據產業發展深度融合。
當中為了鼓勵高校和企業深入合作,政府給出的政策力度還是非常大的,補貼非常大方。比如:
1、與試點院校合作開設訂單班、冠名班等,且簽訂兩年以上辦班協議的大數據企業,該班次畢業生到辦班企業就業率達到60%,一次性給予辦班企業最高10萬元補貼。
2、“碼農計劃”試點院校畢業生與鄭州市大數據企業簽訂一年以上勞動合同并按規定繳納社保的,分別給予畢業院校3000元/人、就業單位2000元/人一次性補貼,進一步擴大和穩定就業。
3、對于支持鄭州市大數據企業與經批準的試點院校、第三方培訓機構等合作開展新型學徒制培訓,按照5000元/人—6000元/人的標準給予企業職業培訓補貼。
4、深化“引企入教”改革,引導試點院校開展課程和教學體系改革,對通過審查立項出版的合作教材,一次性給予教材開發項目組10萬元/項的資助。
5、對于試點院校和大數據企業共同參與的聯合實驗室、聯合實踐基地項目,按照投入資金的20%給予一次性資助,最高不超過100萬元/項。
看到了嗎?鄭州市政府全都是在補貼錢啊,政策力度相對來講非常高,條件非常的優厚了。可見鄭州市政府對于人才的重視,所以廣大網友沒必要為了「碼農」兩個字而對鄭州有所指摘,雖然「碼農」兩字有所欠妥。
就鄭州市政府的這種決心,其他地方的政府是不可企及,不可比擬的,鄭州作為北方第四城,發展決心和潛力非常大,我們應該鼓勵這樣的政府行為。
②二三線城市的困境
相比于一線城市來講,其實新一線城市,尤其是二三線城市最大的問題就在于人才的外流。21世紀最寶貴的財富就是:人才。
一個城市如果沒有優秀的人才,沒有人,那么就相當于沒有經濟發展的發動機。人才一個城市經濟發展的發動機,更是一個城市的活力,而且也是消費主力。沒有人,這個城市就無從談發展。
尤其是在互聯網和軟件行業而言更是如此。互聯網和軟件行業對于二三線城市來講真的是人才匱乏嚴重,因為互聯網行業是比較集中頭部的行業,人才都比較集中在北上廣深這樣的一線城市。
我作為從北京回到二線城市的一個創業者對此感同身受,因為在二線城市招聘一個優秀的IT人才真的很困難。原因很簡單,就是大家都知道互聯網行業工資高,待遇好,所以二線城市畢業的大學生,一畢業都是優先選擇去北上廣深這種一線城市就業。
二三線城市的困境就是:沒有好的互聯網人才——>導致二三線城市沒有好的IT公司——>沒有好的IT和互聯網公司——>就導致這里的工資很低——>工資低就會導致本地大學生人才外流去一線城市(沒有好的互聯網人才留下)。
你看這個困境就形成了死循環了,無解了。
要想解決這個困境,光靠企業是不行的,因為企業沒有好的人才就沒有好的發展,沒有好的發展就沒有錢招聘好的人才,企業也是死循環。
政府這時候應該作為一只政策的手助力企業留下好的人才,這個城市才會有發展的希望,才能解決本地發展的問題。
所以,我感覺鄭州市從政策層面補貼高校和企業助力人才留在本地,對當地的發展是大有裨益的。
③不足之處
通過具體的實施方案內容,我看到了一些不足之處,那就是不應該只補貼高校和企業,也應該給留在本地的大學生進行人才政策的補助,要做成三方共贏的局面。
什么意思呢?就是政府在補貼高校和企業的力度當中,稍微拿出一點來補貼留在本地的大學生,鼓勵大學生本地就業。比如:留在本地工作的大學生,工作滿三年,社保交夠三年的大學生享受購房補貼優惠政策,買房可以享受8折優惠,政府補貼其中的差價。
不應該只補貼高校和企業,可以稍微從補貼高校和企業的資金當中,拿出一些來補貼本地就業的大學生,也就是人才引進計劃。
④謹防的問題
其實,我們從整個實施方案來講,也是有擔憂的。
政府對于高校和合作企業的補貼力度很大,鼓勵高校和當地企業深入合作,積極打造符合企業需要的人才,鼓勵企業吸收人才。
但是,大家也是有擔憂的,那就是謹防培訓機構和一些企業利用政策騙取政府的補貼,其實政府應該防范這些事情的發生。
政策是好的,但是總有一些不良的企業喜歡鉆政策的漏洞,騙取補貼,拿了政府的錢之后無法好好保證人才的待遇。政府應該制定詳細的落地執行指南和嚴格的審查檢驗制度確保企業,高校和培訓機構之間能夠落實政府的政策,將這些政策帶來的優惠讓廣大學子能夠享受到。
⑤總結
作為一個在二線城市的創業者,我甚至二三線城市面臨的人才困境,人才流失??吹洁嵵菔姓雠_的「碼農計劃」和政策,我還是感到很高興的,我感覺這樣的政府值得大家鼓勵和贊揚。
如果你作為一個程序員不管將來是留在本地工作,還是將來去一線城市工作然后過幾年再回到本地,都希望本地能夠有優秀的企業能夠接收大家,而「碼農計劃」其實從另外一個方面就是政府在鼓勵打造本地的優秀互聯網和IT企業,將來有了好的企業,能夠給出好的工資,我們就不用去一線城市擠地鐵,住出租屋,仰望高房價了,不是嗎?
碼農屬于新生代農民工感想
編程等小伙伴們經常拿“碼農”來調侃自己,其實說的一點沒錯,這個職業就是農民,官方已欽定——“碼農”就屬于新型農民工,官名“新生代農民工”。
今天中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發布了《2020年北京市外來新生代農民工監測報告》,其中提到“從事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的新生代農民工占比大幅提高。”
這份報告顯示,2020年新生代農民工占比達到50.1%,男性占比高于女性。新生代農民工中男性占比為66.3%,比上年提高4.6個百分點;男性占比高于女性32.5個百分點,比上年提高9.1個百分點。
新生代農民工是互聯網形態下的一種新叫法而已,編程工作者用“碼農”來比喻沒錯,只不過工作場合從基建、農業等換到了互聯網基礎建設中。所以,像設計、編程、編輯、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等都屬于新生代農民工。
以上是小編整理的碼農屬于新生代農民工心得 碼農屬于新生代農民工感想全部內容,如果喜歡請持續關注“查字典”。
上一篇: 個人對照檢查材料建黨100周年范文2篇 下一篇: 2021脫貧攻堅工作情況匯報材料范文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