妖貓傳觀后感1000字 妖貓傳觀后感1000字三篇
《妖貓傳》講述了一只口吐人語的妖貓攪動長安城,詩人白樂天與僧人空海聯手探查,令一段被人刻意掩埋的真相浮出水面的故事。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妖貓傳觀后感1000字的內容,快來和我看看吧!
妖貓傳觀后感1000字1
這不是部看了就忘的爆米花片,看時覺得很難代入,大部分時間都非常出戲,但全部看完,回味完整情節卻發現非常有意思,一切都理順了,居然是個完成度非常高而且非常美好的故事,次片有太多細節,在解讀后,我對此片故事內核和立意的喜愛居然超過了畫面。
故事開始時,安史之亂已有三十年,此時的唐朝精氣神已然不在,故事前半段的唐朝,君王無威,臣子無骨,繁華中伴隨濃濃詭譎之氣,毫無煌煌大氣,盛唐似乎已成為另一個世界的傳說甚至美麗的幻覺。在這種大環境下,主角白樂天登場,他是個盛唐精神的仰慕者,為了追隨和歌頌盛唐創作長恨歌他愿意付出一切,頂風冒雪苦求一字,屈才當一個書記官,只為能描繪他心目中的盛唐。什么是盛唐?白樂天是個詩人,他心目中盛唐象征是一段真摯的愛情-李隆基與楊玉環的千古奇戀,他深信李隆基和楊玉環的愛情是真摯的,也深信詩仙李白對盛唐對楊玉環的贊美是真實的,在不斷臆想中他也成為了楊玉環的仰慕者。他的半生為了這段愛情而活,但他內心其實一直是擔憂而困惑的,他擔心那段愛情并不真摯,畢竟楊玉環之死是個死結。白樂天的設定是一個非常單純的純粹詩人,他很唯心的把盛唐和那段愛情畫上了等號,如果這愛情是假的,那盛唐就也只是幻覺,這對他意味著整個世界觀和信念的崩塌,他的人格不允許他歌頌虛假的美好,他會選擇直接燒毀耗費半生的長恨歌。尋找盛唐就是本片貫穿始終的第一條主線,被歌頌被傳唱的盛唐是否如傳說般美好值得仰慕?
妖貓是一個線索,他指引白樂天和空海尋找這一切的真相,妖貓借阿部仲麻呂這個倭人展現了他看到的盛唐以及楊玉環和李隆基。表面看,盛唐之包容大度,古今未有,李隆基樂于與天下人分享楊玉環之美,阿部這樣的倭人也能中進士為官,極樂之宴之奇幻瑰麗匪夷所思妙之巔峰。然而這一切其實虛假如幻術,包容之極其實乃為超然蔑視,正如片里旁白所言,李隆基自視為宇宙之子,一切都是他的私有物乃至玩物,自己才是宇宙中心,盛唐的一切都是他造就的,所謂包容都是他的施舍。
極樂之宴展現了盛唐風采后就是發掘楊玉環死亡之謎了,這時我才發現了本片的第二個拷問,世間有無真摯的愛情?楊玉環死亡真相是非常可怖的,幾乎摧毀了白樂天的信仰-順境之時愿意為楊玉環獻上帝國的李隆基在逆境下背叛了楊玉環,背叛了他們的愛情,用最殘忍的方式終結了楊玉環的生命。失去真摯愛情守護的楊玉環是那樣的脆弱,像美麗的泡沫一般。難道世間沒有永恒真摯的愛情,沒有真正堅定真誠的信仰嗎?楊玉環如此,盛唐精神難道也是一樣?這應該是白樂天得知真相時的泣血哀鳴。
不過,萬幸的是,世間居然有白龍這樣的奇男子存在,他因為楊玉環幾句話的善意就將自己的一切奉獻給了她。斷腿,背師,斷友,為了守護楊玉環的遺體不惜被千蠱所咬甚至化身為妖貓。痛恨李隆基的背叛而折磨其幾十載,甚至追責金吾衛首領的三代子孫。得知白樂天著長恨歌后不忿楊玉環之遭遇又引領白樂天知道這段愛情的真相。
李隆基之愛是視其為私有物,但自己才是最重要的,白龍之愛則是橫跨無盡歲月歷經萬難守真如一的守護。最后,本片的結尾,白樂天欣然決定長恨歌一字不改,因為世間有白龍對楊玉環這樣的真情在,值得千古傳頌,曾經有這樣的守真如一存在,那盛唐就自然真實存在,值得萬古敬仰。
我熱愛這個故事,作為一個非常軸,哪怕三十歲還喜歡分清對錯黑白的人,我喜歡這個執著求真的故事,我希望這世間如同這個故事一樣,即使有再多烏云詭譎,但終有真誠存在,美好存在,盛唐真的存在。
妖貓傳觀后感1000字2
這幾天斷斷續續的看完了妖貓傳這部電影,看完本片給我一個反思,所以想寫個感悟,很多人以為是對是真的未必是真,而人以為是假的也未必是假的,當然你可以不相信,就像劇中白居易也不相信玄宗和楊玉環的愛情是假的,就連空海躺進楊玉環的棺木中發現那一道道的血指痕,也根本接受不了這就是事實,你可以像白龍一樣不相信楊玉環真的死了,你可以欺騙自己,可是瓜就是假的,詩也是假的,因為愛都是假的。
影片中幻術與真實場景的穿插,讓觀眾有種傻傻分不清,到底那一幕是幻術,那一幕才是真實的感覺,這也許就是導演的目的,讓觀眾覺得歷史上的記載于本片的敘述哪個是真哪個是假一樣,但如果本片是真,那我們會因為看到真相而恐懼,當人性被挖開那種黑暗是何等的大,當玄宗皇帝面臨隨從的逼迫要求殺了楊玉環時,面對自己的性命和愛人還有曾經的誓言,他選擇自保,畢竟在生命的面前,人可以丟棄一切,人不是說嗎?留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皇帝私底下商議用針封住楊貴妃的脈,以后在起針就可以恢復,其實是騙人的把戲,但皇帝又不想失去自己在貴妃和人面前的形象,弄虛作假說自己不同意這么做,最后貴妃自己選擇嘗試,這就是他們的計策,皇帝為了怕人看出貴妃死是假象,還要讓一個太監去在貴妃脖子上留下勒痕,但高力士(太監)不愿意,畢竟誰都不想替別人被黑鍋,只是畢竟要有人犧牲,而貴妃就成了那一個犧牲的人,而高力士不算,他只不過是被逼的,演了場苦戲(挨打),但貴妃明知道這一切都是圈套,都是假的,因為對皇帝的`愛是真,所以選擇去死,只有愛才可能有犧牲。最后貴妃死了,哪有什么起針,貴妃活生生的被埋在棺材里悶死。
為了掩埋真相皇帝把所有知情的人全部殺死,若不是阿部留下的回憶錄,可能誰也不知道真相,都以為玄宗愛楊貴妃,最后為楊貴妃哭瞎(其實是貓抓的),這本日記幫助真相公布與光下,我們發現了人性得丑陋與黑暗,歷史上的良善美的背后不知道還有多少的屈辱,不知道還有多少的真相還沒有大白,誰來幫我們還原真相呢?就像劇中所告訴我們一樣,有一本書可以幫助我們找到答案,這本書就是紀念冊,他記錄了所有人所行過的所有記錄,他能還原所有真相,有一天真相都要揭開,祂必深深挖出掩埋的真相,耶穌必掌權、公義必得勝,還歷史清白,問題是誰是清白的呢?當每一個人的人心被撕開誰還會說自己是冤枉的呢?
劇中還有兩個年輕人被稱為白鶴兄弟,他們一個選擇報復,一個選擇以愛來償還,其實愛與審判是分不開的,就像楊玉環所說你們兩個少一個否沒有了白鶴兄弟了,愛要和公義并行,如果只有愛那是放縱,如果只有公義那是殘暴,以愛為前提來饒恕,以悔改承認來回應愛,以拒絕否認為施行審判的依據,這才是真正的良善。
面對這世界的苦難,白鶴兄弟選擇了不同的道路,一個留在苦難中掙扎,受盡痛苦的折磨而報復(變成貓),另一個尋找解決苦難的方法,最終找到了信仰而得到釋放。影片中有一位表演幻術的法師對空海說,雖然這些瓜是假的,但在這些瓜中有一個是真的,你知道那一個才是真的嗎?面對這世界有如此之多的信仰,到底那一個才是真的,就像耶穌站在許多偶像的背景中說:你們說我是誰?在這么多神中哪一個才是真的?用劇中空海最后一句問慧果大師的話說:你找到答案了嗎?
妖貓傳觀后感1000字3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這是李白對楊玉環的描寫,而正是因為這傾國傾城的容貌,使不同身份的人,對楊玉環有不同的愛與情。在《妖貓傳》中,唐玄宗,阿部仲麻呂,仙鶴少年都有自己獨特的情感
《妖貓傳》主要記載了在盛唐時期,癲狂詩人白樂天(白居易)與仰慕大唐風采的僧人空海相遇在長安。這時的長安城內,發生一個接一個離奇般的死亡事件,就連圣上也難逃厄運,謎一般的死去,這所有的一切,都于一只神出鬼沒的妖貓有關。空海與白樂天意氣相投,決心攜手調查此案件真相。就在這時,一個接著一個的證據證明,妖貓作崇和三年前傾國傾城的楊貴妃之死有這千絲萬縷的關聯。找尋這曾經迷戀楊貴妃的阿部仲麻呂所留下的日記,白樂天和空海一同見證了大唐曾經的榮光,亦解開了當年隱瞞至今的陰謀。
看完《妖貓傳》后,是我感慨萬分。一個鼎盛的時代,只因戰亂而淪為戰場,而楊貴妃則是這場戰爭最無辜的犧牲品。安史之亂的爆發,主要因為唐玄宗的追求享樂,寵幸楊貴妃,從此荒廢朝政,他派人把持大權,而這些人營私舞弊,排斥賢能之人,致使朝政黑暗腐敗。令人驚訝的是,縱使這一切墮落的,是統治這一切的唐玄宗。在危難之際,他卻暴露了自己狹隘丑陋的內心,欺騙自己的妃子甘愿死去,假裝出一種無可奈何卻深情滿滿的樣子,甚至不敢去承擔殺死貴妃的罪名。
現出來的廢墟已完全不像是同一個地方。時間已將這里化為千瘡百孔的廢墟,曾經的金碧輝煌已變成了令人壓抑的暗灰,酒池已完全干涸,枯草成堆的盤繞在地上,給人陰森的感覺。這場盛宴和楊貴妃,都是大唐繁華的一個縮影。影片到最后會發現,故事由懸疑轉為了愛情,所有的謎底,都源自于少年的壓抑和執迷,瘋狂和純粹。
戰爭,到底能改變的有何之大?能使盛唐變得衰敗,能讓極樂之宴化為荒蕪,能讓對戰雙方為之驚訝。這可能就是戰爭的可怕之處。
以上就是小編為整理的妖貓傳觀后感1000字的內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更多精彩內容請多多關注“查字典網”!
上一篇: 觀霸王別姬電影觀后感600字 霸王別姬的觀后感600字左右 下一篇: 芳華觀后感800字 觀看芳華電影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