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簡史》讀后感 2021最新《中國簡史》讀后感
《中國哲學簡史》在有限的篇幅里融入了馮友蘭對中國哲學的理解,是史與思的結(jié)晶,充滿了人生的睿智與哲人的洞見。為了大家學習方便,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中國簡史》讀后感 2021最新《中國簡史》讀后感內(nèi)容,以供參考,一起來看看!
篇一
培根說過:“讀史使人明智”。我不是頗有研究的史學家,更不是文筆辛辣的評論家,相對于《中國簡史》這本宏大的書,我顯得太多于稚嫩,讀不出它的缺失與不足,僅僅是讀出了個皮毛,更加領(lǐng)會了—“讀史使人明智”—這句話的經(jīng)典。讀《中國簡史》我收獲頗多。
原始時期人猿一步步進化發(fā)展,由四肢行走到直立行走,其間的神奇是說不清道不明的自然秘密。由元謀人到智人,他們的生理結(jié)構(gòu)在發(fā)生變化,心理與行為上亦是如此。燧人氏“鉆木取火,炮生為熟”,采集果實,打漁狩獵,群居洞穴,一切都是為了最基本的生存。再后來,生產(chǎn)資料漸漸豐富,他們也有了美的意識,粗糙的泥陶制品上開始有了最簡樸的印記。各種豐富多彩的文化令我眼界大開,河姆渡文化,大汶口文化,黃河流域的仰韶文化,長江流域的新石器文化……令我不禁嘖嘖稱奇,這是具有真實觸感的人類進步。還有那些在我們記憶中根深蒂固的傳說,蚩尤貔貅,倉頡造文字,伶?zhèn)愖鳂菲鳎凶骛B(yǎng)蠶紡織,大撓作天干地支,大禹治水,堯禪讓……這些神秘的傳說為一切都帶上了迷幻色彩,使歷史不至于枯燥無味。看著這些傳說,我覺得無比自豪,我們都知道我們是炎黃子孫!
啟建立了夏朝,“天下為公”的原始氏族社會瓦解了,子承父位的天下私有制登上了歷史的舞臺。自此,宿命般的朝代更替開始了。呂思勉先生按照時間順序依次描寫了各個朝代的興衰。名說典故,文化發(fā)展,歷史名人,將我們帶入了一個神奇的世界!商湯滅夏桀,武王伐紂,春秋戰(zhàn)國,秦的一統(tǒng)天下更是具有跨時代的意義,民風隨和的魏晉南北朝,雍容華貴的隋唐……,政治斗爭,時代更迭,仿佛看到了戰(zhàn)火紛飛,旌旗搖擺,士兵堅毅的臉龐,王者睥睨天下的氣魄,自然還有成王敗寇的殘酷,“興,百姓苦;亡,百姓苦”的悲哀。歷史不僅僅是時間的推移,更是文化的發(fā)展,文明的進步。司母戊鼎,四羊方尊,那斑駁的青銅器,端莊厚重,紋飾華美,反映的不僅僅是青銅文化特有的華貴穩(wěn)重,那背后的高超技術(shù)更是值得我們后人贊嘆不已。百家爭鳴體現(xiàn)的是一種思想的解放。天下的統(tǒng)一更是促進了民族的融合,文化的統(tǒng)一。統(tǒng)一簡化文字的出現(xiàn)為交流和記載開拓了更廣大的空間。佛教的盛行為人們提供了精神的信仰,石窟藝術(shù)的流傳為我們提供膜拜的可能,敦煌,云岡,龍門三大石窟,那是令我們贊嘆不已的美麗。唐詩宋詞楚國離騷,明清小說元散曲,怎能忘記了景德鎮(zhèn)的青白瓷?這些都是藝術(shù)的結(jié)晶,文化的瑰寶!還有那些在歷史的長河中明明滅滅的臉。周幽王烽火戲諸侯,勾踐臥薪嘗膽,名醫(yī)扁鵲,項羽大擺鴻門宴,昭君出塞,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李世民玄武門之變,房謀杜諫,武則天稱帝,趙匡胤杯酒釋兵權(quán),岳飛抗金,成吉思汗鐵木真,朱棣靖難之變,鄭和七下西洋,鄭成功收復(fù)臺灣,康熙智擒鰲拜……這些我們數(shù)不清的名字,道不明的典故,經(jīng)過時間的沉淀已經(jīng)變成我們耳熟能詳?shù)拇嬖冢棵肯肫鹂偸悄芄雌鹞覀兓蚓磁寰把龌虿恍急梢幕騾拹和贄壍那楦小?/p>
最后的是野史和秘史。這是最有趣的部分卻也是最耐人尋味的一部分。野史里大多數(shù)講述了皇家的趣聞或駭事,道出在正史中很難看到的秘密,有趣之余又令我長了見識,各種有違常理甚至于有違倫理的事情在皇宮內(nèi)闈里似乎成了見怪不怪,這些不登得大雅之堂的歷史故事豐富了我對歷史的認識,使歷史在我的眼中變得更為立體可感,不再那么嚴肅遙遠,而是顯得真實和俗世煙火。而秘史中那一連串的問號令我驚嘆不已,甚至于顛覆了我的傳統(tǒng)認知!商紂王真的是暴君嗎?是蔡倫發(fā)明了造紙術(shù)嗎?《蘭亭序》是王羲之所作嗎?馬可波羅真的來過中國嗎?……種種關(guān)于在我們心中早已成為既定事實的探討,體現(xiàn)了歷史研究的嚴謹。種種不同角度,不同方面的思考與論斷更是體現(xiàn)了歷史研究的靈活性!原來拓展思維不僅僅是數(shù)學的專利!而這些超越了我記憶中傳統(tǒng)認知的探討無形中向我傳達一個信息:敢于質(zhì)疑,忠于現(xiàn)實,還原真實!
《中國簡史》全書簡潔易懂,增強了可讀性。故事性的敘述使閱讀不至于枯燥無味。野史和秘史的加入不僅拓展了讀者的知識面,更是大大引起了讀者的興趣,其中還穿插中西方的比較突出我國特點更加鮮明。例如“火的使用”那一節(jié)通過我國和歐洲開始使用火的時間不同,突出我國人開始使用火何其早!便于讀者記憶。全文語言幽默,結(jié)合神話傳說,進一步豐富了中國歷史的內(nèi)涵。全文更是大量引用了各種數(shù)據(jù)和歷史材料,體現(xiàn)了作者的嚴謹,使本書的可信性大大增強!
正如作者所說“史書使我們對那個時期人的一生軌跡有了一種生動的想象”。讀一本史書,細細品味,就仿佛在看一部宏偉龐大的電影。滾滾紅塵中一幕幕進化演變,時代興衰在眼前緩緩放映。古人簡單的一舉一動在我們的眼里卻有了不平凡的意義,或驚嘆,或感慨,或疑惑,那是一個我們熟悉卻又不熟悉的世界。不知不覺中我們慢慢重疊上歷史的步伐,不經(jīng)意間在歷史進程中扮演一個又一個不同的角色,沉醉之間卻已經(jīng)經(jīng)歷了幾個人生,合上書的那一剎那,才恍然驚醒,細細回想,竟仿如南柯一夢,那其間的千回百轉(zhuǎn)潛移默化之間已經(jīng)賦予了我們太多的智慧。而《中國簡史》就是這樣一本書。
篇二
中國簡史讀后感
在一次偶然的機會,我接觸到了《中國哲學簡史》這本書。按照我平常的習慣,這本書我也只是敬而遠之,“哲學”一詞太深奧,不是我這種凡人可以讀的。但是就那次偶然間我發(fā)現(xiàn)書中的哲學并沒有闡述我所想的類似于“我是誰”、“我從哪里來”這種哲學問題,而是我們生活中就能接觸到的關(guān)于如何經(jīng)營幸福人生的話題。《中國哲學簡史》以一種極通俗的語言向我們展示了古代那些大思想家們的哲學思想,略讀便可讓我醍醐灌頂。
我很喜歡的酈波教授在《給大學新生的十條寄語》上的一句話:有用沒用,學點哲學!我知道哲學是個好東西,它可以洗滌自己的內(nèi)心,但直到我接觸了《中國哲學簡史》我才發(fā)現(xiàn),哲學有時候就像是我們吃飯睡覺一樣必不可少。馮友蘭在這本書的自序中提到:“著小史者,意在通俗,不易展其學,而其識其才,較之學術(shù)巨著尤為重要。”全書中馮友蘭大師也用極其通俗的語言為我們展示了春秋戰(zhàn)國時儒、墨、道、法等不同學派的哲學主張,并由古至今寫到了幾百年后的佛教、新儒學以及西方哲學。
馮友蘭在書中對春秋戰(zhàn)國的各大哲學家所提出的哲學思想大部分都是我們所熟知的,比如他在講述儒家思想時,講述了孔子的仁義、忠恕:“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以及“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但同時,馮友蘭也講述了孔子作為一個教育家,其所認為的教育家的基本任務(wù)——向弟子們解釋古代文化遺產(chǎn)。例如在解釋“三年之喪”這個古老的禮治時,孔子說:“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懷。夫三年之喪,天下之通喪也。”換句話說,兒子的一生,至少頭三年完全依賴父母,因此父母死后,他應(yīng)當以同樣長的時間服喪,表示感恩。孝應(yīng)該是老輩們傳承下來的最重要的文化遺產(chǎn),馮友蘭先生對其進行了進一步的詮釋,用簡單的文字告訴了我們?nèi)绾涡行ⅰ?/p>
而在馮友蘭這長篇巨著中,最令我印象深刻便是它講述莊子思想時提出的相對幸福的觀點。以前我對于莊子只知道他是一位行文幽默荒誕,做事瀟灑無章的隱士,但通過馮友蘭先生對莊子的文章的深刻剖析,我意識到莊子并不是我曾接觸到,認識到的的那個瀟灑自在,夸張無奇的人。馮友蘭對于莊子的《逍遙游》一篇提出了如何獲得相對幸福的方法,他在書中說:“萬物自然本性不同,其自然能力也各不相同。可是有一點是共同的,就是他們充分而自由地發(fā)揮其自然能力的時候,它們都是同等的幸福……所以萬物的自然本性沒有絕對的同,也不必有絕對的同。”就像《莊子?駢拇》中說:“鳧兢雖短,續(xù)之則憂。鶴脛雖長,斷之則悲。故性長非所斷,性短非所續(xù),無所去憂也。”
在世界上還沒有見過第二本這樣的書。”《中國哲學簡史》在有限的篇幅里融入了馮友蘭對中國哲學的理解,是史與思的結(jié)晶,充滿了人生的睿智與哲人的洞見。我很喜歡這本書中的最后一句話:“人必須先說很多話,然后保持靜默。”
感謝閱讀,希望能幫助您!
以上是小編整理的《中國簡史》讀后感 2021最新《中國簡史》讀后感全部內(nèi)容,如果喜歡請持續(xù)關(guān)注“查字典”。
【《中國簡史》讀后感 2021最新《中國簡史》讀后感】相關(guān)推薦文章:
上一篇: 駱駝祥子的讀后感400字作文 下一篇: 2021學習計劃范文 學習計劃怎么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