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投降76周年勿忘國恥 76秒視頻銘記日本投降76周年觀后感
從1931年“九一八事變”爆發,到1945年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中國抗日戰爭經歷了14年艱苦卓絕的斗爭。76年前的今天,日本天皇裕仁親自宣讀的“終戰詔書”錄音向日本全國播放?;赝?4年的抗戰,銘記歷史,勿忘國恥,告慰為中國抗日戰爭勝利獻出生命的所有先烈!為了大家學習方便,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日本投降76周年勿忘國恥 76秒視頻銘記日本投降76周年觀后感內容,以供參考,一起來看看!
日本投降76周年勿忘國恥
今天是8月15日,一個值得中國人民永遠銘記的日子。
76年前的今天,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無條件投降。錚錚鐵骨和滾燙鮮血換來了今日的繁榮富強,鑄就了民族抗戰的英雄史詩。銘記歷史,勿忘國恥!珍惜和平,吾輩自強!
1931年9月18日,日本侵略者策動“九一八事變”。1937年7月7日,日軍進攻盧溝橋,發動全面侵華戰爭。中國人民英勇抵抗,進行了十四年的艱苦抗日斗爭。
1945年9月2日,日本政府正式簽訂投降書,美、中、英、法等國全權代表接受日本投降。9月3日中國舉國同慶抗戰勝利,至此,中國人民取得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也標志著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完全勝利。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勝利,成為中華民族由衰敗走向振興的重大轉折點,為實現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建立新中國奠定了基礎,為世界各國人民奪取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爭取世界和平的偉大事業做出了巨大貢獻。
我們深深銘記。在那場戰爭中,中國是東方戰場的重心所在和希望所系。中國人民的抗戰,比其他國家反法西斯力量投入作戰要早很多。日于日軍窮兇極惡,這里的戰爭尤其殘酷,戰斗尤其激烈,犧牲尤其巨大。在長達20xx年的抗戰中,中國人民共斃傷、俘房日軍150余萬人,占日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軍隊傷亡人數的72%以上:日軍戰敗后向中國投降的共計128萬余人,占當時其海外投降總兵力的50%以上。中國軍民付出的傷亡則達到3500萬人以上,直接經濟損失達1000多億美元。
我們創造輝煌。從1931年日本軍國主義悍然發動九一八事變,到1937年蓄意制造七七事變發動全面侵華戰爭,到1945年抗戰的勝利,中國共產黨始終如一堅決抗戰,動員和組成了最廣泛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提出了《論持久戰》等光輝思想指引戰爭實踐開辟了點亮東方戰場的眾多抗日根據地,八路軍、新四軍、民兵游豐隊與國民黨愛國抗日力量一道勇戰日寇,一次又一次地粉碎了侵略者的“速勝"迷夢,陷其于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之中,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做出了不可磨滅的重大貢獻,發揮了中流砥柱的作用,正是在這場偉大戰爭中,中華民族如鳳凰涅架一般獲得新生,徹底終結了黑暗、屈辱和情弱的近代史,迎來了獨立自強的新曙光。
我們自警自勵。每一次回望這場戰爭,中國人民的頭腦中就會回響起歷史的聲音:落后就會挨打,軟弱必招欺凌;光有和平的愿望是不夠的,擁有和平的力量才是根本;沒有強大的國防,就沒有國家和人民的幸福安寧只有共產黨能夠救中國,只有社會主義能夠發展中國、強盛中國團結就是力量,團結才能勝利,團結起來才能捍衛國家的完整與神圣的主權兵民是勝利之本,人民是力量源泉閉關鎖國只會帶來貧弱,改革開放才能走向富強;正義的同盟軍越多,和平的捍衛者越強。我們緬懷英烈。中國人民和東方戰場上的所有民族,都永遠懷念那些在抗日戰爭中英勇犧牲的人們。從左權、楊靖宇、趙一曼、張自忠等抗日將領,到“狼牙山五壯士"、“劉老莊連”、東北抗聯8位女戰士、“八百壯士”等英雄群體;從忻口、淞滬、徐正等保已戰臺臺兒莊戰役犧牲的烈士,到“百團大戰”中戰死的英雄;從為人民服務的典范張思德,到國際共產主義戰士白求恩,以及無數沒有留下姓名卻為抗日犧牲的軍人和民眾,他們可歌可泣的英雄業績,必將傳頌千古。他們英勇無畏的戰斗精神,必將永垂不朽。
我們必須清醒。慘烈的戰爭雖然遠去,歷史的硝煙也已消散,但軍國主義的陰魂并沒有遠離,強權政治仍然是一些人信奉的法則。即使是在紀念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的莊嚴時刻,有人還在大搖大擺地參拜供奉著二戰甲級戰犯的靖國神社有人企圖為參絕人競的南京大屠殺翻案,或者否定那場戰爭的侵略性質有人處心積慮地拋棄和平憲法,以求重掌發動戰爭之權杖有人奉行極端主義、恐怖主義和分裂主義,以殘忍的暴行毀壞普通民眾的和平生活也有人無視中國的合法權益和核心利益,中國人民遭受武力威脅和戰爭禍害的可能性依然存在。
銘記歷史,是為了珍愛和平。紀念勝利,是為了不忘教訓。紀念歷經苦難與犧牲換來的正義,是對背叛與遺忘正義的鮮明批判。歷史的格言不容遺忘,歷史的警鐘總要回響。只有光榮、勝利與正義之聲響徹永恒的天空,歷史的悲劇才不會重演!
76秒視頻銘記日本投降76周年觀后感
1945年8月15日,日本裕仁天皇通過廣播發出《終戰詔書》,向盟軍無條件投降,中國人民進行了14年的抗日戰爭取得了勝利。投降消息傳來,中美民眾紛紛走上街頭,歡慶勝利。在接下來一個月內,日本完成一系列投降簽字儀式,第二次世界大戰宣告結束。
73年前的今天,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這一天,中國人民歡欣鼓舞、奔走相告,整個國家變成了歡樂的海洋。但在欣慰笑容的背后,也有刻骨銘心的傷痛。
這世上哪有無代價的勝利?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勝利,是中國人民同反法西斯同盟國以及各國人民并肩戰斗取得的偉大勝利。作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東方主戰場,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作出了重大貢獻,中華民族為獨立、自由、和平付出了巨大犧牲。殊死斗爭換來的勝利果實,浸染血水與淚水,刻印國殤與家痛。鐵一般的歷史,不容磨滅與歪曲;來之不易的和平,值得每一個中國人感念與珍惜。
“親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事實上,牢記歷史是不容易的,時間在撫平創傷的同時,也往往會沖淡記憶。出生在和平年代的人,越來越難想象戰爭的慘烈,越來越難理解犧牲的分量。甚至于,抗戰的偉大意義被一些人有意無意地弱化、消解,抗戰的一些重要遺跡、檔案等在現實中被輕視乃至于破壞,一些不正確的歷史表述通過“小道”流傳,加之一些別有用心的人不斷故意歪曲、篡改歷史的本來面目,已對真實歷史的傳承形成巨大干擾。
在互聯網空間,歷史虛無主義則悄悄披上了“摩登”的外衣。例如,一些網絡文學、影視和惡搞作品通過對經典作品、英雄烈士、重要歷史事件等的顛覆重構,來制造“笑點”;微信公眾平臺中一批自媒體賬號以“揭秘”“真相”為噱頭,打著“你不知道的歷史”“這才是真相”等旗號,捏造事實、歪曲歷史,以戲說代替正史,以無原則的調侃代替客觀中立的敘述,以質疑代替解讀;網絡直播平臺中還有個別“網紅”為博眼球,不惜觸碰法律和道德底線,公然褻瀆、侮辱英烈。這些雖然自我標榜“無關政治、純屬娛樂”,卻在所謂“娛樂”中不斷挑戰、解構主流價值觀和社會共同情感的現象,從深層次反映出一些人精神信仰的迷失與價值觀的扭曲。如果視而不見、任其發展,先輩們用鮮血和生命寫就的歷史就會被抹黑、曲解甚至顛覆。對此,社會各界絕不能“一笑而過”。
歷史是人類記憶的年輪,連接著昨天與今天,定義著過去和現在。輕忽歷史,必然會茫然于現在,迷失于未來。英烈,是國家和民族的脊梁,承載著跨越時空的精神力量。遺忘英烈,就是數典忘祖,丟棄了照亮民族復興之路的火炬。歷史告訴我們,和平是需要爭取的,和平也是需要維護的。正確書寫歷史、堅定捍衛歷史、深刻把握歷史、隆重紀念歷史,這是擁抱未來的最好姿態。“只有人人都珍愛和平、維護和平,只有人人都記取戰爭的慘痛教訓,和平才是有希望的。”
忘記歷史就等于背叛,銘記歷史才能開創未來。今天,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民族復興的偉大夢想。越是在這樣的時刻,越不能忘記我們一路走來的艱辛曲折,不能忘記刻印在民族骨髓深處的血與火、痛與淚,不能忘記先輩為國家之存、民族之續、人民之生付出的巨大代價與偉大犧牲。在銘記歷史中珍愛和平,砥礪民族復興的堅強信念,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偉大民族精神,我們就必定能從歷史走向未來、從勝利走向勝利。
以上是小編整理的日本投降76周年勿忘國恥 76秒視頻銘記日本投降76周年觀后感全部內容,如果喜歡請持續關注“查字典”。
【日本投降76周年勿忘國恥 76秒視頻銘記日本投降76周年觀后感】相關推薦文章:
上一篇: 鄉鎮打黃掃非工作總結 掃黃打非工作總結2021 下一篇: 電影1942劇情簡介 電影1942劇情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