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等黨史人物與百年大黨理論研討會上發(fā)言(三篇)
回顧黨的歷史,我們可以看到,當最早的一批播火者升起第一面以鐮刀、鐵錘為標志的鮮紅黨旗時,集結在這面莊嚴旗幟下的共產黨員便開始了救國、建國、強國的漫長征程。為了大家學習方便,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毛澤東等黨史人物與百年大黨”理論研討會上發(fā)言(三篇)內容,以供參考,一起來看看!
習近平 強軍思想是建設世界一流軍隊的科學指南
習近平強軍思想,開拓了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軍事理論和軍事實踐發(fā)展新境界,是黨的軍事指導理論最新成果,是堅持走中國特色強
軍之路、全面建成世界一流軍隊的“魂”和“綱”。
立起了一流軍隊的高標準。習近平強軍思想把建設一支聽黨指揮、能打勝仗、作風優(yōu)良的人民軍隊,與全面建成世界一流軍隊一起納入強軍目標,向全軍發(fā)出了爭鋒趕超的動員令。
擘畫了一流軍隊的樣子。習近平強軍思想為我們科學擘畫了一流的樣子,就是“政治建軍、改革強軍、科技強軍、人才強軍、依法治軍”協調發(fā)展的一流。其核心要義是戰(zhàn)斗力水平的一流、是軍隊有效提供“四個戰(zhàn)略支撐”的一流。
推動了一流的強軍實踐。黨的軍事戰(zhàn)略指導日益進取主動,改革實現歷史性突破,武器裝備發(fā)展取得歷史性跨越,全面實施科技興軍戰(zhàn)略,國產航母下水,15 式坦克、殲 20 運 20 戰(zhàn)機、東風系列導彈等大國利器列裝部隊,成效有目共睹。
唯有人民銘記,才是軍人的最高榮譽。人民軍隊將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召之即來,來之能戰(zhàn),戰(zhàn)之必勝,在新時代續(xù)寫屬于軍人的榮光。
初心和使命是中國共產黨不斷前進的根本動力
黨的十九大報告開宗明義地指出,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這是習近平總書記站在歷史和時代的高度,對黨的性質宗旨、理想信念、奮斗目標的凝練表達,是對我們黨的理論和實踐的高度總結。“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彰顯了堅定的人民立場。一百年來,中國共產黨與人民風雨同舟、生死與共、同呼吸共命運,始終把人民寫在自己的旗幟上。立黨為公,執(zhí)政為民,人民是中國共產黨的力量源泉,也是中國共產黨的價值歸宿。
黨為人民奉獻,人民為黨分憂。1934 年 1 月,國民黨反動派瘋狂“圍剿”中央蘇區(qū),毛澤東氣定神閑地說:“真正的銅墻鐵壁是什么?是群眾什么力量也打不破的。”在革命戰(zhàn)爭時期,人民群眾用小米哺育了蘇區(qū)、邊區(qū)、解放區(qū),用肩膀支撐起了土地革命戰(zhàn)爭、抗日戰(zhàn)爭、解放戰(zhàn)爭,用鮮血染紅了黨旗、軍旗和新中國的國旗。
“我將無我,不負人民。”一百年來,正是無數共產黨人心懷“無我”的赤誠,秉持“不負”的信念,以人民為中心,以民族復興為己任,譜寫了一曲曲感人肺腑的篇章,鑄就了一座座巍然屹立的精神豐碑。
新時代視域下的鄧小平 “ 北方談話 ”
1978 年 9 月 13 日至 20 日,鄧小平在北方地區(qū)進行了為期 8 天的視察,史稱鄧小平“北方談話”。這正是鄧小平引領開辟中國道路的破題開篇之論。
“我是到處點火”——發(fā)黨的工作重心轉移之先聲,引領中國創(chuàng)造了世所罕見的經濟快速發(fā)展奇跡和社會長期穩(wěn)定奇跡。
“毛澤東思想的基本點就是實事求是”——定恢復黨的思想路線之基調,引領全黨在歷史轉折前夜有力地促進了思想、政治、組織路線上的撥亂反正。
“體制問題不解決不行”——開中國體制改革之先河,引領和開啟中華民族走上復興之路的新的偉大征程。
“關起門來不行”——奏中國對外開放之序曲,引領中國堅定地打開國門和一步步走近世界舞臺中央。
“必須發(fā)展生產力”——揭社會主義本質論之關鍵,引領中華民族找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邏輯起點和歷史起點。
在新時代視域下加深認識和努力實踐鄧小平“北方談話”,對今天把握中國道路的成功密碼,堅定不移地走好中國道路具有深遠的歷史意義和現實意義。
鄧恩銘的精神價值與時代意義
鄧恩銘是中國共產黨的創(chuàng)建者之一,是 XX 黨組織的締造者和早期領導人。鄧恩銘以民族復興、救國救民為己任,積極投身人民解放的革命事業(yè),是 共產黨員勇于擔當的杰出代表。他獻身信仰、百折不撓,犧牲前留下詩句“卅一年華轉瞬間,壯志未酬奈何天。不惜惟我身先死,后繼頻頻慰九泉”,是共產黨員堅定理想信念的杰出代表。他心懷百姓,把群眾工作的著重點放到廣大勞苦群眾身上,鼓勵工人團結起來進行斗爭,是共產黨員踐行黨的群眾路線的杰出代表。他在殘酷的革命斗爭環(huán)境中積極進取、勇于開拓,善于把危機化為動力,是共產黨員開拓進取精神的杰出代表。
鄧恩銘在其短暫而偉大的一生中,不但為黨和人民的事業(yè)作出了不朽貢獻,而且以堅定的共產主義信仰、高尚的政治品格和優(yōu)良的工作作風,鮮明地映照著黨的初心和使命,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猶如永不熄滅的火炬,照亮我們的逐夢征程。
深刻領會 習近平 總書記關于 “ 百年大黨 ” 重要論述的豐富內涵
黨的十九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在多個重要場合對“百年大黨”作了深刻論述。這些重要論述思想深刻、內涵豐富,為我們的工作指明了正確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我們至少要從十個方面深刻領會和把握其豐富內涵。
一是始終保持強烈的憂患意識。這是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百年大黨”重要論述的現實著眼點。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一個政權建立起來后,要保持興旺發(fā)達、長治久安是很不容易的。”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要堅持底線思維,時刻保持憂患意識,就是要告誡全黨時刻牢記“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亂”。
二是始終踐行黨的初心和使命。從石庫門到天安門,從興業(yè)路到復興路,我們黨近百年來所付出的一切努力、進行的一切斗爭、作出的一切犧牲,都是為了人民幸福和民族復興的初心使命。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越是長期執(zhí)政,越不能忘記黨的初心使命,越不能喪失自我革命精神,在新時代把黨的自我革命推向深入,把黨建設成為始終走在時代前列、人民衷心擁護、勇于自我革命、經得起各種風浪考驗、朝氣蓬勃的馬克思主義執(zhí)政黨。
三是始終堅持共產黨人的理想信念。理想信念是一個政黨的精神支柱、力量之源,是共產黨人精神上的“鈣”。習近平總書記反復強調,革命理想高于天。在新時代,堅定理想信念,最重要的就是要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黨的百年奮斗歷程和偉大成就是我們堅定“四個自信”的最堅實的基
礎。
四是始終把握歷史發(fā)展規(guī)律和大勢。我們黨就是順應十月革命勝利和社會主義興起的世界發(fā)展大勢而誕生,并走在時代前列的。抗日戰(zhàn)爭時期促成了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中華人民共和國誕生,改革開放的歷史性決策都是基于我們黨對時代潮流的深刻洞察,對世界大勢科學判斷、順勢而為。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全黨同志要胸懷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zhàn)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樹立大歷史觀,從歷史長河、時代大潮、全球風云中分析演變機理、探究歷史規(guī)律,提出因應的戰(zhàn)略策略,增強工作的系統(tǒng)性、預見性、創(chuàng)造性。
五是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以人民為中心是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百年大黨”重要論述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縱觀黨的百年歷史,我們黨始終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從人民群眾中汲取無窮的智慧和力量。習近平總書記要求全黨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目標,推動改革發(fā)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推動共同富裕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把 14 億中國人民凝聚成推動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磅礴力量。
六是始終保持艱苦奮斗的昂揚精神。中國共產黨從一個只有 50多人的“年幼的小黨”,成為擁有 9500 萬黨員、領導著 14 億人口的世界最大的執(zhí)政黨,靠的就是頑強奮斗、艱苦奮斗、不懈奮斗。百年奮斗鑄就了中國共產黨的偉大精神譜系,這些寶貴精神財富跨越時空、歷久彌新,凝聚著中國共產黨人艱苦奮斗、犧牲奉獻、開拓進取的偉
大品格,深深融入我們黨、國家、民族、人民的血脈之中,為我們立黨興黨強黨提供了豐厚滋養(yǎng)。
七是始終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這是馬克思主義政黨的永恒課題,也是新時代亟須破解的時代之問。世界上的一些大黨、老黨,剛開始執(zhí)政時也都能夠代表那個時代的潮流和人心所向,但是到后來就逐漸地落后于時代,最終被淘汰出局。中國國民黨是這樣,蘇聯共產黨也是這樣。我們黨作為百年大黨,如何永葆先進性和純潔性、永葆青春活力,如何永遠得到人民擁護和支持,如何實現長期執(zhí)政,是我們必須回答好、解決好的一個根本性問題。
八是始終保持黨的團結和集中統(tǒng)一。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黨政軍民學,東西南北中,黨是領導一切的。黨中央制定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是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統(tǒng)一思想、統(tǒng)一意志、統(tǒng)一行動的依據和基礎。只有黨中央有權威,才能把全黨牢固凝聚起來,進而把全國各族人民緊密團結起來,形成萬眾一心、無堅不摧的磅礴力量。
九是始終堅持用黨的創(chuàng)新理論武裝全黨。中國共產黨人用馬克思主義真理的力量激活了中華民族歷經幾千年創(chuàng)造的偉大文明,使中華文明再次迸發(fā)出強大精神力量。一百年來,我們黨不斷開辟馬克思主義新境界,產生了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fā)展觀,產生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黨和人民事業(yè)發(fā)展提供了科學理論指導,為增進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團結統(tǒng)一提供了堅實思想基礎。
十是始終注重總結運用黨的歷史經驗。習近平總書記發(fā)表大量關于“百年大黨”的重要論述,就是為了總結運用黨的歷史經驗。通過總結“百年黨史”,對“百年大黨”“大的樣子”的集中展現和闡釋,使我們更加深刻明白“我們從哪里來、現在在哪里、還要往哪里去”,更加清晰理解“我是誰,為了誰,依靠誰”,從而不斷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不斷增強歷史定力,不斷增強做中國人的志氣、骨氣、底氣。
毛澤東對實現中國夢的奠基性貢獻
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宏偉歷史進程中,毛澤東的偉大貢獻彪炳史冊。第一,反對帝國主義與封建主義,獲得民族獨立與人民解放,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絕對必需的歷史前提。毛澤東作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主要締造者,為實現中國夢奠定了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礎。第二,實現中國夢,必須有鞏固的國防力量。毛澤東作為人民軍隊的主要締造者,為實現中國夢奠定了國防武裝力量的基礎。第三,實現中國夢必須有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毛澤東作為中國共產黨的主要締造者,為實現中國夢奠定了領導力量的基礎。第四,實現中國夢,必須有科學的正確的指導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對毛澤東思想的繼承和發(fā)展。作為毛澤東思想的主要創(chuàng)立者,毛澤東為實現中國夢奠定了指導思想的基礎。我們必須強調上述基本的歷史事實,防止一些人企圖以瑣碎的歷史細節(jié)的考證顛覆宏觀的歷史結論。
以上是小編整理的“毛澤東等黨史人物與百年大黨”理論研討會上發(fā)言(三篇)全部內容,如果喜歡請持續(xù)關注“查字典”。
【“毛澤東等黨史人物與百年大黨”理論研討會上發(fā)言(三篇)】相關推薦文章:
2021年黨員黨史教育研討發(fā)言材料 黨史學習教育研討交流發(fā)言
黨史個人研討發(fā)言材料 黨員學黨史交流發(fā)言材料3篇
學史崇德研討交流發(fā)言提綱 學史崇德研討會上的發(fā)言
上一篇: 加強黨性錘煉等方面還存在哪些差距和不足2021 下一篇: 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存在的差距2021 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存差距和不足